房县野人洞与野人谷游记
2016年4月6日早上,离开郧西,前往郧县。临行前曾在网上查询得知郧县九龙瀑很有名气,想顺道游览郧县九龙瀑。殊不知,从郧县下高速后,一路颠簸(郧县县城到九龙瀑正在修路)辛苦,行程近120公里,历时3个多小时,千辛万苦快到九龙瀑时,遇到山体滑坡,道路阻断,无法前往。夫人直喊冤枉,无奈只好原路返回郧县。到郧县城时已经快2点了,在县城边上一家农家乐打点了肚子。不过饭菜份量着实不错,根据我们在外用餐的经验,点了一个红烧鱼、蒜茸空心菜、家常豆腐共3个菜,一个汤,结果两个人一个红烧鱼(鱼快3斤重)都没有吃完,其它的菜基本没有动。这里的人确实实在。吃完饭后,稍事休息,又重装出发,从郧县再上福银高速,至十堰西下高速(正常应该从十堰东六里坪下高速到房县,但当时正在修十房高速),入209国道前往房县,于下午5点到达房县,行程180公里,当晚宿房县。
早餐后约9点,向神农架进发,沿途经过野人洞、野人谷,顺道游览。
1、野人洞野人洞距房县26公里,位于房县桥上乡209国道的右侧,是由房县到神农架的必经之路。野人洞名子听起来很吸引人,实际上野人洞里没有野人,其实只是个溶洞。就溶洞而言,确有奇特之处。即基本上由山底处入洞,由近山顶处出洞,在溶洞内得沿台阶一路登高,时有险要之处,另有一番景象。
野人洞景区大门
野人洞实际上是个综合旅游区,整个景区包括山、谷、洞、水、瀑,整个旅游区峡谷全长5公里, 以洞称幽,以石为奇,以山为秀,以水叫绝,青山碧水映衬,溪流飞瀑交织,原始古朴,秀色天成。
野人洞虽然景点众多,但由于我们的旅游重点是神农架,所以只重点游览了野人洞,因为野人洞这个名字非常响亮,吸引了我们,开始以为此处曾发现过野人,或者是野人生活的地方,其实不然。至于其它景点就无暇顾及了。如果要游完景区大部分景点,可能一天时间都不够。
野人洞内石奇态异,令人叫绝。洞外则是峰谷辉映,峰有苍松、古柏、冬青和翠柳,谷有流水清溪,令人留连。洞侧“听雨山庄”,是游客理想下榻之处。
游览完野人洞后,继续南行,前往紧邻野人洞的野人谷景区,准备夜宿野人谷,与野人为伴。
2、野人谷野人谷位于房县野人谷镇(原桥上乡),北接房县县城,南接神农架林区。导航显示距房县县城33公里,距房县野人洞景区13公里。野人谷紧邻209国道,有上下两个出入口。野人谷内气候湿润、植被茂盛、山高水深、峰峦叠嶂、潭绿石奇、曲径通幽、风光优美,有“人间仙境,世外桃园,野人故乡,植物王国”之称。谷内景点颇多,从下到上主要有万米栈道、麒麟峰、龙字岩、换彩岭、野人观谷、珍珠坡、野谷飞流、川字梁、镇谷玉玺、野浴三潭、野人部落、绝世天根、九龙攀岩、野人府、锅底潭、岩屋火堂、河马豪饮等景观。这里是阳春赏花、盛夏避暑、深秋写景、严冬咏雪的最佳游览地。
野人谷原名神农峡,因经常有“野人”出没而更名为野人谷。古往今来,世界各地均有“野人”的传闻,而我国有关“野人”的传闻以湖北房县桥上乡(现野人谷镇)境内最多,影响也最大。这里是我国发现野人最早的地方。据《房县地方志》记载,房县南山多“毛人”,就是传说中的“野人”。1974年,桥上村村民殷洪发在山上采蘑菇与“野人”偶遇并发生搏斗,是世界上与“野人”搏斗第一人。从殷洪发开始流传“野人故事”,“野人”探秘源源不断,“红毛野人”越传越奇。2009年,中国野人科考队在原桥上乡(今野人谷镇)挂牌成立,“野人”探秘正式纳入国家科学考查的范围。但截止目前,我国“野人”考查始终未见“野人”踪迹,只是采集了“野人”的脚印、粪便等。据考证,野人谷是野人出没较多的地方,景区内与野人有关的景观就有野人府、野人观谷、野人部落等。“野人府”原名“躲君(军)洞”。洞深300米,进口垒有巨石,出口是悬崖绝壁,洞内钟乳石林立,千奇百怪。“躲军洞”之所以更名为“野人府”,可能是因为这里较多发现野人踪迹,以增大开放力度,吸引游客。我们到此时,野人府整修不对外开放,洞内一片漆黑,无法进洞一探究竟。
“野人府”之所以原名就“躲军洞”,是因为有个传说故事而得名。相传公元684年,因薛刚反唐,武则天派武三思攻打房县,庐陵王李显带领卫皇后、公主、贵妃、王公大臣及卫兵近千人避难于此洞内,因此躲过一劫,故称此洞为躲君(军)洞。公元1861年,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负气带兵出走西进,途经此处,曾驻扎于洞内。1931年,贺龙领导的红三军在房县开辟革命根据地时,红军战士曾在此洞内躲藏。
根据我国目前考查显示,野人谷发现的野人既非现代人类,也非完全进化的猿人,而是一种尚未证实的神秘动物。随着科学发展,野人考查也会水落石出。
有啥有趣的{:dizzy:} 野人谷,里面好玩吗 流明 发表于 2016-4-27 16:07
野人谷,里面好玩吗
非常好玩! 大十堰美 发表于 2016-4-27 12:49
有啥有趣的
仁者见仁罢了{:smile:} 野人谷的景色非常美丽 郧县到九龙瀑90多公里,你咋走的?我郧县的。 开心就好 他从南化塘走滴。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