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十堰首位“创绿家”,14年来热衷环保公益事业痴心不改
“我的家乡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区,我也要为护水出份力。” ——尤林
从中学时代,到大学毕业,再到就业创业,成为十堰第一位创绿家,而立之年的尤林14年如一日,只热衷干一件事——环保公益事业。
今年3月5日,是第56个学雷锋纪念日。在我省命名的 24名“湖北省岗位学雷锋标兵”中,尤林是唯一一名十堰人。
“感觉像自己血管在流血” 半夜起来关水龙头
2005年,在房县念高中的尤林第一次接触到《中国环境报》。正是订阅了这份报纸,才打开了他环保的心。他从此知道,地球生态、中国环境已经污染破坏得如此严重。
“那时候,报纸每周会有一篇环保‘人物’栏目,介绍为环保做出贡献的先行者。”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林希望自己能成为那样的人。他开始了解环保NGO(非政府组织)、绿色生活、污染举报等领域信息。
尤林开始关注校园环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他收集可回收废品,半夜起来关上别人没有关上的水龙头,因为“那感觉像是自己的血管在流血”,并开始筹建学生环保组织。他曾经分别给县、市环保局长写信,反映学校前一养鸡场的气味对学校污染问题、县城里一水泥厂污染问题,都收到了回复,并且问题得到了解决。
上大学后,尤林有了更多环保实践机会,竞选了学校环保社团的负责人,帮助其它高校成立学生环保社团,又联合几所高校环保社团组建十堰市学生环保联合会。他渐渐意识到环境的改变必须依靠人的改变,环境治理技术只是尾端 ,环保更需要从前端、从源头开始解决,倡导心灵环保,这就需要环保公益组织来发挥作用。
“做公益会上瘾” 在农村一待就是五年
2009年环境专业毕业后,尤林应聘环保NGO北京地球村,在四川彭州的一个“5·12”灾后重建项目点——“乐和家园”工作,在那里一干就是3年多。之后,他又到雅安灾区做了1年多社区恢复发展的志愿服务工作。共在灾区志愿服务长达5年。很多人问他,为什么能坚持下去?“因为对环保和公益的信念,而且做公益会上瘾。”尤林说。
“我的家乡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区,我也要为护水出份力。”2015年春节,尤林离开四川,回到十堰,开始了公益环保创业之路。
那时,十堰还没有正式的民间环保组织。尤林在市环保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于2015年7月1日,成立了十堰市及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第一家环保公益组织——十堰沧浪绿道环保服务中心。从那天起,尤林将守护一库清水当做己任。
“没想过赚钱,只为不忘初心”获评创绿家 收入微薄
机构成立初期,项目少,收入来源极其有限,囊中羞涩的尤林曾在两年内搬过6次“家”。
在环保活动上,他尽量克服经费困难,开展如植树节、六五环境日、无车日等公众参与多的活动。有项目经费时,他带领志愿者走访各个污染现场,调查证据,不为非法企业的金钱收买所动,也不畏惧非法排污企业的威胁。近三年来,他和他所建立的志愿者团队,向各级环保部门反映100多处环境问题,推动近百个问题得到整改解决。由此带动100多人加入到环保志愿者的队伍中来。
在开展本地志愿服务的同时,他努力从外界获取资源。阿拉善SEE基金会发起的“创绿家环保公益创业资助计划”,就在尤林争取之列。经过不断努力,他成功获评2016年度创绿家。
从2016年,他连续3年参与了腾讯99公益日的众筹,争取国内各基金会的环保项目资助。近年来,发起了十堰民间河长项目,现在此项目已成为十堰环保公益志愿服务的品牌项目。
然而,尽管如此,尤林团队的收入依旧极其微薄,每月每人只能发三四千元的工资。
“我从没想过做环保公益要赚多少钱,只为不忘初心。”因为在尤林的内心深入,环保公益任重而道远,放弃不做就内心不安。
作为十堰首个环保公益组织的发起人,尤林告诉记者,他计划推动丹江口库区的各个县市区都发展本土的环保力量,通过他们的行动担当起监督、保护本土家园环境的责任,预防水源污染,保护一库好水。同时,还将结合《十堰市中心城区山体保护条例》开展公益活动,发展民间山长,帮助相关部门看护好十堰的每一座青山。十堰晚报 文、图/记者 徐正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