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田花花 发表于 2020-12-24 20:21:58

十堰的民俗文化,有几个人知道?

简介

十堰地区具有多姿多彩、古朴稚拙的民俗民间文化。自古以来,秦巴山区的农副土特产品和手工艺品在此集散,巴蜀秦楚文化在此交流积淀,这里的民间故事、民间歌谣和剪纸、刺绣等民间工艺品风貌醉人,地方特色浓郁,表现出十堰地区古朴稚拙的民俗文化的秀美画卷。

方言方面

我们从方言和馆庙会状况可以了解大概。十堰的方言十分复杂,大体分为五个大方言区:除城区是普通话区外,郧县、丹江日为一方言区,郧西、房县、竹山、竹溪各为一方言区,最为特别的是竹山和竹溪,明朝以前是一个县,方言区最复杂,仅竹山就有不少于八个差别十分明显的方言体系,一个方言区就代表一个人口流入地。

饮食方面

同样由于十堰是一个移民区的关系,饮食习惯和口味上来说也是比较复杂的,但十堰地区还是以鄂菜和川菜为主,均属中国七大菜系之一。


婚嫁习俗

结婚证一领,婚期一商定,男女双方进入准备阶段。女方在婚期的头一天待客。提前要准备嫁妆。过去的嫁妆通常是木制家具,如三门柜、穿衣柜、写字台、梳妆台、火盆、木盆、餐具、被褥等,现在条件好了,一般的嫁妆是冰箱、空调、洗衣机、电扇、组合家俱等。这天晚上,新娘同母亲、嫂子同新娘话别。嘱咐一些到了婆家要孝敬公婆、相夫教子、操持家务之类的基本常识。男方要复杂得多。


生活习俗

1、爷孙无大小隔辈人亲。入席宴饮时,子侄辈不能陪老人坐上首,孙子辈恰倒能同老人坐于首。

2、弟媳妇不喊哥——喊“哥”是被人取笑的事。当弟媳要同哥说话时,可不带称呼直接了当,若称呼时,由按自家孩子称其“他大伯”或“他二爹”;若同别人言及,可说是“瓢把子”。

3、新媳妇三天无大小——长辈、晚辈可在新媳妇刚结婚的几天内对新媳妇闹房开玩笑。

4、舅家为大——在亲戚中,舅家比姑家、姨家地位领先。

5、没一村不没一家——原指拜年玩灯时应家家走遍,不去一个村,全村人可都不见怪,但去一村就应家家走到。现也多指个人在礼节上要都照顾到。

6、待上亲(娘家人)客时,端菜时吃一碟端一碟。(现对尊贵的客人也采取这种礼仪)。

7、阴历六月、腊月不搬家(期间搬家不吉利)。

8、搬家前要先选好日期(以四、六、八、十、十二等双日期为佳),搬家要在黎明前开始,有搬家时先搬柴火,(有的还有意烧一盆熊熊的炭火带上),后搬家具——有吉祥、旺盛之意。

9、有意给孩子,特别是独生子取“猪、牛、狗”之类的小名——有牲口好养之意;还有的把独生子寄拜给子女多的人,并称其为“干爹干娘”,也有好养之意。

民间艺游





踩高跷——用杉木棍做成两腿,捆在人的脚上,一般高2.5—3尺。出台多为20余副,少者六八副。踩跷人多为青年男女。解放前多扮神话故事或某台古装戏中人物。解放后多扮“工农兵学商”人物。白天出台,载歌载舞,鼓乐伴奏,多在平川活动。






玩彩船——彩船仿船形,用竹编纸扎,头尾略翘,长8尺左右,上面竖四根竹柱,上搭彩布或彩纸花纹,四柱和船身两头各有彩灯一个。内坐一人,解放前多为男扮女装,解放后均由女青年担任,船周跟随有丫环、摇婆数人,摇摇摆摆,铜乐伴奏。先跑圆场,继唱花鼓歌,唱唱跑跑,跑跑唱唱。日夜均可出台。有时同龙灯、狮子配合,有时单独出动。


房县剪纸——房县剪纸有着悠久的历史、深深扎根在民间艺术之中,是浓郁的乡土人情培育着她,使之一代一代延续发展。房县剪纸,既有县城杨维张、张秀英、张宏芬、安阳乡冯顺英、周梅兰等老一辈艺人以精巧的手艺传授后辈,又有青年一代剪纸新秀郭琴、秦祖兰、魏泉云等继续传承着这古老淳朴的民间艺术。



花鼓戏——郧阳花鼓戏是十堰地方剧种之一,现流行于郧县、郧西、房县、丹江口市等地。郧阳花鼓戏起源于清代中晚期,距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郧阳花鼓戏兼唱丝弦伴奏的琴子戏和锣鼓伴奏的八岔戏,俗称“二棚子戏”。它的声腔有琴子、八岔和采腔三类,其唱腔的“花腔”部分还吸收了“郧阳四六句”的部分曲调。我市的郧县郧阳艺术团曾创作演出了一批郧阳花鼓戏剧目。


玩蚌壳——用竹编成方桌大的蚌壳型,里外糊纸,用彩笔涂色。出台时,内着一美女,前有一渔翁嬉弄,属哑舞表演。解放前后多在县城和集镇出现,山区少有


跑竹马——竹马亦用竹扎纸糊,前有马头,后有马尾,中间坐人(多为女性),单人嬉戏。出台时,多者十数余,少者三五个,解放后已少见。



玩彩船——彩船仿船形,用竹编纸扎,头尾略翘,长8尺左右,上面竖四根竹柱,上搭彩布或彩纸花纹,四柱和船身两头各有彩灯一个。内坐一人,解放前多为男扮女装,解放后均由女青年担任,船周跟随有丫环、摇婆数人,摇摇摆摆,铜乐伴奏。先跑圆场,继唱花鼓歌,唱唱跑跑,跑跑唱唱。日夜均可出台。有时同龙灯、狮子配合,有时单独出动。



纸扎——解放前后,纸扎除见于龙灯、狮子、彩船、彩车外,另有三种精制品:一是花灯。突出的有宫灯、走马灯以及八卦、绣球、金瓜、菱角、寿桃、金钗等百余种。一般是内外分3层装制。内层用白粉纸衬托,中层用彩色剪纸或彩画,外层为精雕花纹。八卦、绣球等灯还制有框架外套,千姿百态,美观别致。解放后纸扎花灯间有耕牛、军舰、飞机、拖拉机、和平鸽等。二为“灵屋”。虽属迷信品,但工艺精良。多用麻杆作骨架,高三五尺,宽三尺左右,款式为古代建筑,有雕梁画柱,飞檐翘壁,砖墙玉瓦。内有前宫后殿、侧厢、花坛、匾额、台阶等,有的还有金童玉女。这类艺人,马鞍、羊尾居多。三为风筝。每年清明节前后,县城东门外河滩上以及西门外校场坡,放风筝者纷至沓来,各种风筝争相媲美。有八卦、七星、蝴蝶、蜈蚣等。


火狮子——火狮子,是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上津镇古老的民间舞蹈之一。相传明代中期,上津一带天早无雨,瘟疫盛行。有一位老中医说,用硫磺配药能预防和治疗瘟症。民间几位老艺人听了,就思考如何把硫磺治病与“玩狮子”结合起来。因为当年人们对龙和狮子非常崇拜,认为龙、狮是威武强大的象征,经过研究,用铁皮盔成狮子头,玩狮子时喷撒火药,以示祛病消炎(火药中有硫磺),后来上津的彩狮就变成了火狮,狮毛也变成了火红色,火狮子舞蹈一直流传至今。


泥塑——放前泥塑多为各类神像,如祖师、关帝、泰神、娘娘、龙王、火神、土地爷等等。高者丈余,小者三五寸,工艺制作精良传神。


刺绣——郧西手工刺绣始于民间,年代久远。民国中后期见到的衣帽鞋类有妇女小脚鞋、婴儿鞋、婴儿帽、婴儿兜、花袜底、花手帕、花围腰、花袖头等,花样多为花卉小品。装饰品有帐帘、门帘、枕头顶、五香抽、针线包等。以上均为铺绣。另有妇.女衣袖口、裤脚花边及围腰等,属于排绣。


凤凰灯舞——郧阳凤凰灯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凤凰灯舞表演形式,又称"玩凤凰"、"凤凰舞",起源于鄂西北十堰市,郧阳是十堰市的古称。


接财神——在鄂西北的农村,大年夜有接财神的习俗。吃完团年饭后,接财神的仪式就开始了。接财神时屋门大开,在庭院中设供桌,桌上点燃着蜡烛,燃放鞭炮,主人跪拜,由外面迎进室内。

地区文化

1、十堰地区文化中,最基本最原始的成分是神农文化。海拔3100多米的神农架,被称为“华中屋脊”。相传炎帝神农氏在十堰这片土地上“斫木以耜,揉木以耒”,开创了农耕文明和医药文明。神农文化里重要价值成分是草药文明。这里草药文化博大精深。房县历史上曾为楚地,但是盛行于楚的巫术在这里并不盛行。绝大多数病人信草而不信巫。草药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和信仰,这是神农文化里的重要价值成份。

2、十堰地区的文化底蕴是楚文化。十堰地区的文化是多样的,蕴含着秦文化、楚文化、巴文化,以及长江文化、汉水文化、巴山文化,但最基本的文化底蕴是楚文化。《楚辞·九歌》即源于楚地民间祭神歌舞。楚辞的宗师是屈原,据传十堰是屈原创造楚辞“骚体”的源泉之一。楚人尊凤,凤凰象征高贵圣洁、吉祥如意,是楚人崇拜和敬仰的图腾。楚长城是我国最早的内长城。其中心地段在十堰境内竹溪县和竹山县,全长180公里。这是古老祖先留给中华民族的珍贵文化遗产,对我们研究长城起源、楚文化、古代战争等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3、十堰地区最负盛名的是武当文化。武当文化从其内涵上讲,应定义为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以道教精神为核心,以武当山地域为中心,在周边文化的影响下,经长期实践,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武当文化的内在动力和思想基础是:道法自然,清静无为;保合太和,天人合一;重人贵生,诚心向善等思想;这些构成了武当文化的精神实质和典型特征。

4、十堰地区最具特色的是移民文化。十堰地区历史上是一个著名的移民区,从先秦到当代,大体经历了五次移民潮。十堰房陵(房县)、上庸(竹山)等地,崇山峻岭,地广人稀,历来是古代废黜帝王诸侯的流放地。在历史长河中,被史学家浓墨重彩记载的流放到房陵的王侯将相就有十五位之多。最具代表性的是唐中宗李显,被贬谪流放到房县达14年之久。这种宗室贬官的流放,不仅带来了宫廷礼仪、饮食、风俗等上层文化,而且使十堰本土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很大促进作用。尤其值得关注的文化植入现象是武当山建筑群。明初永乐九年到二十二年(公元1411—1424年),明成祖调集军民工匠20余万人大修武当山,由此汇集的多元移民文化和风俗彼此融合,交互影响,积累了丰厚的武当文化资源。移民改变了文化的时空分布。十堰本土文化正是在对外来文化的选择、改造、吸收与融合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地区文化特色,积累起丰富深厚的文化资源。


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123@shiyan.com)删除!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十堰的民俗文化,有几个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