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失眠、情绪低落……十堰人医专家巧解15岁少女“心结”
有数据显示我国17岁以下儿童和青少年中,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每年接受精神心理疾病治疗的人群中,青少年约占四分之一,有相当一部分青少年有易怒、烦躁、失眠等问题,严重影响其学习和生活质量,甚至演化为更严重的精神问题或导致伤残死亡。十堰市人民医院睡眠医学科主任李敬会提醒,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刻不容缓,睡眠医学门诊经常接诊青少年(初高中生乃至大学生)失眠,往往都是因为心理问题所造成,需要全社会高度关注,做到及时发现,早期干预,科学治疗。今年15岁的小慧(化名)在十堰某职高上学,她经常整晚睡不着,情绪低落,兴趣不高,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逐渐出现自闭、少语、懒动,这些症状已经持续一年多,会出现自己打自己耳光的情况,非常痛苦。这让小慧的母亲非常紧张,带小慧去医院,医生开了抗抑郁药物,因担心药物副作用,小慧间断服用三个月,症状依旧没有改善。
一个月前,小慧失眠情况加重,小慧母亲带着她来到十堰市人民医院睡眠医学科就诊,李敬会耐心细致地询问小慧的学习情况、人际互动、家庭关系,情感动态,发现发病初没有应激事件发生。但是进一步谈心,追溯长大过程时,发现小慧在初中的时候发生过一件令她特别伤心的事情,在讲述回忆时依旧泪流满面,而这件事家长一直不知道,她也没对任何人讲过委屈。
针对小慧的情况,睡眠医学科采用物理治疗+催眠心理治疗,通过心理技术了解其情绪点,把事件与情绪、睡眠进行剥离,让情绪得到良好释放,并帮助她重新认识那件事。经过三次治疗,小慧在半个月内症状缓解,睡眠、情绪恢复正常。
李敬会表示,青少年在青春期出现情绪波动属于正常情况,但是如果情绪波动异常如烦躁、易怒、无端怨恨持续两周以上,伴失眠(或者嗜睡、长期沉溺于手机),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与人交往减少、对以前喜欢的活动失去兴趣、自尊心和自我价值受损、行为冲动偏激(甚至自残)等问题,这些表现显示青少年已经出现了心理健康问题。
“长期失眠可以并发抑郁,抑郁也可以首先表现为失眠,而失眠和抑郁往往也是相互影响。如果失眠的原因没有被真正识别发现,可能造成严重后果。所以一旦出现上述表现应该及时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及专业医疗机构进行干预治疗。”李敬会建议,青少年心理问题(包括失眠)首选心理治疗,或在此基础上联合药物治疗。
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123@shiyan.com)删除!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