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说她不爱你々 发表于 2022-4-20 14:30:15

养娃不是养狗!杀鸡儆猴式的教育,父母省事但孩子可能是一身暗伤

文丨小七(文章原创 ,版权归本人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前段时间,在抖音上有一段爸爸哄孩子吃饭的短视频被网友们争相模仿。视频中,爸爸哄孩子吃饭,但是孩子很不给“面子”,于是爸爸想了一个办法。拿来了宝宝平时很喜欢的玩偶,爸爸问玩偶“你吃饭吗?”玩偶摇摇头,于是爸爸给玩偶一顿胖揍。等爸爸再一次问玩偶的时候,玩偶赶紧点头。接着爸爸把玩偶放在一边,问孩子“你吃饭吗?”这次孩子赶紧低头扒饭。

随后打玩偶的短视频被争相模仿,不乏有人感慨爸爸的机智。但是这样简单粗暴的威胁教育真的适合宝宝们吗?看起来孩子很乖的配合了,但是这种恐吓的方式对孩子内心世界造成的伤害,大家有考虑过吗?

01“再不听话,妈妈不要你了!”

上周末朋友带着孩子出去逛街,孩子一蹦一跳的很开心。走在孩子身后的小女孩也开心的跟着蹦跳起来。这时候,小女孩的妈妈跑过来责怪道“别蹦了,一会儿你就摔倒了!”小女孩有点委屈,但是还想要蹦跳着,这时女孩妈妈又说了“你再不听话,妈妈就不要你了!”看到小女孩有点犹豫,女孩妈妈便向着相反的方向走去。小女孩明显害怕了,赶紧跟在妈妈身后,一边试图牵妈妈的手,一边乖巧的跟在妈妈身后。朋友感慨小女孩的样子一瞬间像极了自己小时候。

朋友小时候家教很严格,父母们经常会说“你不听话,就不要你了,有时还会说,不听话等下就让人贩子抓走你”,朋友很害怕,每次父母这样说的时候,眼泪都会止不住的在眼圈里打转。朋友为了不被抛弃,努力的按照父母的要求生活着,但是“不要你了”依旧是朋友逃不脱的梦魇。时至今日,朋友已然有了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孩子,但是与父母的关系依旧是讨好和取悦。朋友虽然长大了,但是却深知自己内心里的那个害怕被抛弃的小女孩一直都在。

张姐家的孩子小时候很开朗,经常笑嘻嘻的,很受小区里的长辈们的喜爱。可是如今,孩子的性格变得特别的孤僻、叛逆。和父母的关系更是非常的糟糕。原来张姐的老公对孩子的要求很高。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张姐老公就就会训斥孩子一番,并且会威胁孩子说“再考不好,我就打死你!”孩子从开始的恐惧,慢慢的变成了愤怒。终于在一次争吵中,孩子怒吼着“你打死我吧,我恨你!”此后孩子的性格越发的叛逆,更是与父母一言不合就摔门而去。

很多家长喜欢用恐吓的方式来教育孩子,这部分父母认为,恐吓的方式可以让孩子乖乖听话,相比打骂教育似乎恐吓教育对孩子造成的伤害轻一些。相比和孩子讲道理的教育方式,恐吓教育更加容易看到效果。但是事实上,这样的教育方式对孩子造成的影响并非如父母所想的那般积极。

02 恐吓教育方式对孩子造成的影响

前段时间看到这样一则儿童心理试验,名称是“小艾伯特实验”。1920年,心理学家约翰·布罗德斯·华生和他的助手罗莎莉·雷纳,为研究惊吓对幼儿造成的影响找来一个9个月大的宝宝为试验对象,这个孩子的名字就是艾伯特。

为了得到宝宝家长的应允,支付了一定的报酬。于是试验顺利的开始了。一开始研究人员让孩子接触毛茸茸的小白鼠,小白鼠很柔软,孩子很喜欢,并没有惧怕的心理。随后每次在孩子摸小白鼠的时候就想办法弄出很大的声响。显然孩子会被如此大的响动吓到。随着试验的继续,孩子惧怕的情绪更加强烈,甚至会有哭到抽搐的状况发生。最后,孩子不仅会害怕小白鼠,连毛茸茸的玩偶也会非常的害怕、最终在孩子6岁的时候去世。而这个试验也一直为人们所唾弃。
        小艾波特实验完成后,实验者并未去除婴儿的条件反射,扭曲了婴儿的心理,被后来的人认为违反学术道德。2009年,Beck、Levinson和Irons想调查该实验对小艾伯特后来的生活的影响,他们发现该婴儿已经在6岁的时候死于脑水肿
对于幼儿来说,会让孩子处于惊恐之中,这种惊恐让孩子内心的安全感遭到非常大的破坏,同时,对孩子性格的形成以及心理健康都有着不利的影响。孩子的性格中更加容易产生胆小怯懦的部分。在孩子处于巨大的惊慌之中时,孩子也很容易有心理方面的障碍产生,比如说内心的被遗弃感强烈。

对于儿童期的孩子来说,父母的恐吓教育会让孩子萌生更加强烈的叛逆情绪和反抗心理。孩子与父母间无法保持顺畅的沟通,对于父母的恐吓,这个阶段的孩子更多的应对方式是不予理睬或者是强势反抗。孩子会发现即使父母打了自己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可怕,而父母也并不会真正的不要自己,进而恐吓的效果越发的失灵了。

03 家长应该怎样引导孩子

家庭教育中,教育方式的选择很多元。当父母发现和孩子讲道理,会得到消极回应的时候,往往会倾向于寻找另一种直接、快捷的教育方式。这时候恐吓教育便迎合了家长们的教育需求。而事实上,当家长发现孩子不愿意听自己说教的时候,父母更应该做的是寻找容易让孩子接受的教育方式,这对孩子的引导才具有长远的影响。

1.教育孩子更要保持情绪稳定

在引导孩子的时候,家长的情绪要保持冷静,理智的和孩子沟通,倾听孩子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拒绝情绪化更有利于稳定的交流环境的建立,孩子受到父母的情绪感染,更加能够清晰的对自我的想法进行表达,配合父母给予正向的回应、反馈。

2.对孩子抱有合理的期待

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属品,作为独立个体存在必然会存在一定的差异。父母对孩子抱有期望更加应该建立在合理的基础上,基于对孩子的了解进行适当目标的设定。保持耐心更加能够看到孩子长大的惊喜。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需要塑造的是引导者和倾听者的角色,而不是掌控者。当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时,与父母产生分歧并不意外。家长对这种状况保持理性的认知是教育引导孩子的基础。单纯的依靠恐吓孩子来达到控制孩子的目的并不是恰当的教育方式。在育儿方面,由不得父母有一点偷懒!

“你再不睡觉,就有妖怪来抓你了!”别再吓唬孩子了,恐吓教育不可取!大家对恐吓教育有哪些想法呢?对于家庭教育又有哪些见解呢?欢迎分享。
<hr>我是小七谈育儿。有各种育儿难题,找我。有各种育儿心得,找我。关注我,大家一起做更懂孩子的智慧妈妈。

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123@shiyan.com)删除!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养娃不是养狗!杀鸡儆猴式的教育,父母省事但孩子可能是一身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