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在黑名单 发表于 2022-5-6 14:43:33

陕北的婚嫁习俗(记得收藏)

婚嫁即娶媳妇、嫁姑娘的仪式(俗称“过红事”或“喜事”):陕北的传统婚嫁,礼仪繁冗,讲究很多,县内也有南北东西之区别,但一般都有以下程序。

打问亲事

未婚男女,经人传话,双方互相打问,了解对方年龄、相貌、人品、文化、职业、家庭门风等是否般配,确定是否联姻。

看家见面

经了解联姻双方父母及子女基本同意后,先请一个说媒人,由媒人牵线,女方父(母)和女儿到男方家看家居环境见面。一般互问家庭状况、孩子爱好、志趣及将来打算。主要是让女方更全面地了解男方及其家庭情况。古语说得好:“男怕选错行,女怕嫁错郎”,这次见面非常重要,基本确定双方是否同意结亲。男女双方也可以单独会面谈心,更进一步地了解

对方。

接把柄

看家见面经过互相了解谈心,如双方父母和儿女都同意结亲,男女双方要互送定亲信物,俗称“接把柄”。如未“接把柄”就说明有一方不愿结亲,婚事就无法再说下去了。媒人会婉转地向另一方说明。

定 亲

男女双方同意联姻后,择吉日,由男方带烟酒、衣服,与主事人(一般为父亲)、媒人到女方家,经媒人说合,商定好彩礼(男方给女方的财物互相敬酒。婚姻就算正式确定了。

行礼议话

是联姻过程的一重大仪式。男青年由媒人及家长陪同,带一只宰杀的羯羊、烟酒等物到女方家,女方请女子的外家、家门(户族)及主要亲戚相聚,叙情说亲。双方男女及家长当着众亲友商定婚事并交付彩礼,讲定女方所要的衣饰、家什和女方主要陪嫁物,并正式商定办理结婚手续时间和娶亲的日子,男方将事先选定的过门日子通知女方。并商定娶送人的有关事宜,如参加娶送人数,动用什么牲口或多少车辆等。这一次就要将结婚贺喜的所有事情都确定好,以便双方做好准备。

办理结婚手续

按照行礼议话时确定的时间,男女双方在规定的政府机关办理结婚手续(现在还要经过婚前医学检查)。这是确定法定婚姻的一项程序。只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的法定条件,即可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婚姻关系依法正式确立。

订吹手

预订一支鼓乐队为婚庆助兴。订吹手时要交定钱,预示双方要信守诺言,否则过事时吹鼓

手可以不履约。

贺 喜

双方按照议话时商定的娶亲日子,将新娘娶回新郎家即为贺喜。这是婚礼程序中最为隆重的仪式。这天,男女双方的亲朋好友都要分别来到两家参加送、娶仪式,男方娶人的先来到女方家,行完娶人礼,吃毕酒席,然后由女方送人的陪上新娘和娶人的共同来到男方家。这天,送、娶的程序有很多讲究。

媵 马

就是新娘骑乘的马。要给媵马戴红脑缨和串铃,鞴好鞍鞲,驮上新人的铺盖衣物等。男方娶人的未起程前,新郎先要骑一下媵马,叫“压媵马”.意思是看马是否合适,鞍子备好了没有。媵马要用未阉的公马、公驴充当=现在大多不用牲口,而是用汽车,但新郎还要在车里坐一坐,以示压媵马的程序。

媵 衣

即新娘穿的结婚衣服。全部由新郎家准备。贺喜那天由男方娶人的全部带到女方,经清点后交给女方,新娘在离开娘家之前要将平时穿的衣服全部换掉,穿上结婚新衣(媵衣)迎娶。

照妖镜

新娘迎娶的过程中身上佩带的镜子。旧时一般用铜镜。给镜子穿一条布带绑在新娘的腰里。新娘上马时镜子在新娘的背后,走过一半路后要换在前胸,意即辟邪。

彩子布

即红盖头。多用大花红布(丈二长)中间绑一朵大花,新娘顶在头上,两头披肩下垂。一为遮羞避尘,二为吉利美观,增加喜庆气氛。现在坐车也有顶红头纱的。

迎亲人

贺喜的那一天,男方要先到女方娶亲。娶亲人由介绍人、代事人、娶人婆姨(有配偶的妇女,多由新郎的嫂子、婶娘充当)、拉马人、驮箱子的人(专门运输女方陪嫁箱子的人)及一班吹鼓手组成,娶亲人必须是单数(加上要娶的新娘就成了双数)。

送人的

即陪送新娘的人。两位送人婆姨(一般为新娘的姑姑、姐姐或嫂子)和女方外家、姨家、姑家亲戚及本家爷爷、兄弟和族中各辈人组成。送人的人数一般是娶亲人数的两倍左右。

拉马娃娃

为新娘牵马的人。选择新郎的弟弟或侄儿一人,年龄在十五六岁,为新娘牵马,叫拉马娃娃。现在虽用车娶,仍要指定一人为拉马娃娃。

过夜、打当儿

这是根据嫁娶双方路途远近而定,路途远的,娶人的要在女家住一夜,叫“过夜”,路途近的、当日可娶回的叫“打当儿”。

女方待客

贺喜日,女方在新娘嫁走前也要待客,女方待客也要吃三顿饭,顺序同男方,待客所用烟、酒、茶饭一般都是在议话时商量好的,基本与男方相同,也有档次略低一点的。

搂马人

即嫁娶时一路保护新娘的人。一般由新娘的兄、弟、父辈中强壮男子充当,至少两人。在新娘上马前要由娶方的代事人给搂马人敬一杯酒,行话叫“看盅”,表示请到。

押箱人

押运女方陪嫁物的人。一般由新郎姐夫和女外家各一人承担。娶人之日,女方酬客结束后,押箱人要将女方陪嫁物装箱由牲畜驮运(较娶送人的提前出发)回到男方。现在都是装车同时出发。

嫁妆

女方为新娘陪送的服装等物,一般有衣服、鞋、鞋垫、被褥、毛毯等,也有陪送家什电器的。出嫁女儿的陪嫁物品,要有两张红纸写的贺礼单:一张叫陪方单,一张叫添箱单。陪方单上首先写东主(即新郎家)送来的东西,接着写外家行的礼,娘家陪嫁的东西。添箱单上写的是哥嫂、姐妹、姑姨、叔婶们送给新娘的东西,大多是鞋袜手帕之类的小物件。小物件的叫法、用语也有讲究。比如男鞋要叫“乾履成双”,女鞋要叫“坤履成对”,小针线活叫“耍花一串”等,最后要写上“鸳鸯(枕头)一对,锁钥俱全”。

撒箱

女方陪嫁物和亲友的贺礼收起后,双方的主事人要清点交接,人箱上锁,以备运往婆家。锁箱前男女双方父母(或其他长辈)要往箱内放“撒箱钱”,女方先放,男方后放,男方放的钱数必须是女方的2倍,钱数由双方事先商定,数量不等。原则是:既显富贵、大方,又不难为亲戚、伤了和气。

上马

新娘上马是出嫁女子最隆重的仪式。鼓乐鞭炮齐鸣,搂马人面南而立。新娘在厨房由

娶送人婆姨为其穿“媵衣”,搭蒙头。当一切就绪,女方管事人高声宣布新人上马后,搂马人将新娘从炕上抱起,一直要抱放到马背上(新娘从上马到男方铺床前这段时间脚不能沾地)。新人一上马,迎送亲的队伍就浩荡起程。

接路

也叫挡路。迎亲队伍返回路上,凡经过大小庄头村镇,娶人队伍中的乐班都要鼓乐齐鸣,所经过的庄里人要在路边上支起桌子,摆上酒、水款待,称“接路”或“挡路”。由娶人的代事人和挡路的代表互相揖让,招呼队伍小憩。娶送人的也有人喝点水,以解路途劳渴,然后起身上路。娶人的要给挡路的送两盒烟,以示谢意。其实挡路人都是新郎家事先安排好的,以便在新亲戚面前显示人缘宽广。

讨花红

估计迎亲人马快回来时,新郎要给自己的外家人摆桌子上酒菜“讨花红”(即贺礼,男方外家给外甥的被面),将讨来的“花红”斜搭在左肩右腋下,称“挂花红”。若花红被面是两匹以上者可交叉披挂在双肩上。

顶账

在新娘快娶回来时,洞房要“订帐”,即把}同房内所有陈设摆放好,然后在洞房门前用红线牵挂彩布。订帐后除新郎外一切人不许人内。

麻媳妇

迎亲的队伍讲究黄昏回来,新娘在天麻黑时娶到家,称“麻媳妇”二迎亲队伍回到村庄时,主家备有两支火把在村口迎接,一直迎至院内,此时,院内外灯火通明,鞭炮齐鸣。

抱宝斗入洞房

新娘娶回到院子里,待宾客到齐后,管事人(司仪)宣布新人“下马”。同时高声喧叫给娘、外家人看盅,给搂马人看盅。管事人喧叫后被招呼的人要搭礼回话,说:“免礼了。”新娘下马后,与新郎并肩面桌而立,管事人开始主持婚礼,婚礼程序有繁有简,多以逗人取乐为主。仪式进行完后,管事人大声宣布:“抱宝斗人洞房。”新郎抱起装有粮食的升子和新娘一起进入洞房。现在都改为抱花瓶人洞房,新郎新娘各持花瓶,脚踩毛毡(新郎新娘所站处铺一条毛毡或从所站处到洞房门口一直都铺毛毡),并排前进,前面另有一人开路,打开洞房门,新郎新娘同时进入洞房。也有二人争先人洞房的讲究(叫抢帐),即谁先进入洞房,意为谁强大。

儿女馍馍

新郎新娘人洞房后,窗外边由嫂子、奶奶准备几个馍馍(即馒头)将窗纸打破,把馍馍扔进屋里,意求早生儿女。

拦 门

拦门的含意有二:一为来宾洗尘,二是清点来宾是否到齐或有无不合规定的人员。这是婚嫁双方都要举行的一个仪程。送人的来宾只能是新娘外家、姑家、姨家及同族家门,其他外姓一律不接待,若女方属小户人家,邻里中的外姓送亲要事先告知男方,否则有可能当面给难堪,甚至劝其离开。拦门的时间为新娘人洞房后;拦门的地点在院子里。拦门时,摆上酒宴,女方送人的全部入座并由男方外家一人陪坐,首座由介绍人居中,儿女外家侧座,其他人按辈分依次入座。酒为实用,菜肴有实用的,有虚设的(素者实用,荤者虚设)。席中斟酒就绪,新郎作揖问候,方可开饮。一般酒过三巡,即可撤下。拦门时管事人也要说一段顺口溜:“今是古,古是今,自古攀亲到如今,某府亲戚翻山越岭,满面春风,给我们送来了新人,请你们坐在桌前喝上两杯喜酒,洗一洗灰尘。”

铺 床

这是洞房里的主要活动。这一活动由娶送人婆姨主持。用物有梳子、镜子、酒杯、核桃、红枣、花生等。娶送人婆姨将新郎新娘的被褥反铺在炕上,新郎穿上新娘为其做的“趿帐鞋”,沿床铺四边走一遍,然后新郎新娘背靠背坐在坑上,娶送人婆姨一人持镜,一人为新娘重新梳头,并将新娘的长发搭在新郎的头顶上慢慢梳理,意为白头到老,永不分离(也叫“并头”)。接下来喝交杯酒,一杯酒由新郎新娘各喝一半。娶送人婆姨再将反铺的被褥翻正,并说“翻人身”等话语。最后将核桃、红枣、花生之类分别撒在床上或压在被褥底下。边撒边说:“双双核桃双双枣,双双儿女满院跑,养女子要巧的,石榴牡丹冒铰的;养小子要好的,戴顶子穿袍子:”意为早生儿女,财帛有余。

点长命灯

洞房里要点两支红蜡烛或两盏清油灯,彻夜不熄,有电灯也要点。意即夫妻俩长长久久,长明(命)不灭(亡)。

要房、听门

“铺床”结束后,新郎新娘的朋友、同学、战友要进去和新郎新娘玩闹一会儿,以增添喜庆气氛。当人们都睡定以后,新郎的奶奶、嫂子、小姑、小叔等人会悄悄来到帐房门外,偷听新郎新娘在里面拉什么话。一来观察两人的感情,二来以资以后玩笑。也有个别抱孙子心切的婆婆也去听门。

正 日

正式待客的日子,也叫“肥日”,在女方是上马的日子,在男方是新娘娶回的第二天。

扶 头

正日凌晨,新郎要为大客(即送嫁的人)、媒人、外家人施礼,请其起床洗漱叫“扶头”。由一女孩为新娘端洗脸水,新娘要送给女孩一工艺讲究的扎绣品(称“耍花”)为酬礼。

吃茶馃

这是正日的第一顿饭,即用一些油炸食物、点心伴饮茶水。

吃油饴恪

这是正日的第二顿饭。即吃吴起特产的荞面饴铬,汤里除了臊子外全是清油,并炼熟一盆子黄芥油放在饭桌上,再配有许多小菜,由客人根据自己的口味食量随便调食。油饴铬拌小菜非常好吃,很多赶事情的就是奔这一顿饭来的,油饴铬吃好了,就觉得这个事情过得好,赶得值。

拜 祖

这是旧时正日一项重大活动,院子中央支一张桌子摆上饭食、酒菜,有影的人家把影(先祖像布)挂起,无影的放几个祖先的牌位,或写一“供奉某门宗祖三代之灵位”的牌子放在桌上。新郎家的男人和婆姨按辈分,一辈一辈排队,行三叩九拜礼,现在已被取消。

记 礼

认大小之前要记礼,订一个专门的礼簿,支一张桌子,摆上烟、酒,由一名有文化的人记礼,一人收礼(记礼和收礼人多为女婿客),先从外家开始,逐一记收来宾所带的礼。过红事行礼,过去都有一些不成文的规矩和专门的用语。男外家客行的礼叫“花红”即是被面,没有被面的年代也要扯丈二花布给新郎披在肩上,新郎挂披得越多,越显示外家的富有;女外家行的礼叫“铺盖”,过去是毛毡、被子,现在改为毛毯,有全铺和半铺之分,行全铺礼的到了新郎家要给女外家人退还一半(折合成现金):男女外家行的礼,是最多的,因此也最受尊重,事情上所有事唯外家人的马头是瞻,其他人都不能超过。但那是老讲究,现在同学、朋友行的礼都超过了外家人。女婿、外甥娶媳妇要行袜子礼,出嫁女儿要行中衣礼;亲戚朋友行朋亲礼,这没有具体规定;出嫁女儿家门只填箱。娶媳妇家门只放拜礼,不记礼。

认大小

也叫“放拜礼”或“串拜钱”。凡来参加男方婚礼的亲戚、同族及新郎的父母等都要为新郎新娘放拜礼,新郎的小辈人和弟妹不放。放拜礼时,摆一张桌子,由司仪主持,新郎新娘并排站在桌子前方;放拜礼的人(拜礼钱数不限)每放一人,司仪就要向新人告诉是什么亲戚关系,新郎新娘要行一次礼,以示以大小,是长辈的施以磕头礼,平辈的由新郎作揖。放拜礼进行中,新郎的爷辈、友人,特别是姐夫要与新郎新娘打趣逗笑一番,以增加喜庆气氛。放拜礼结束后,由新郎的姑夫将拜礼钱平分给二位新人。

进 门

进门是新娘过门第一次进厨房。新郎新娘并行进入厨房后,新娘要将家人故意撒在地上的灶具一一捡起,也有故意将缝衣针扔在地上,让新娘捡,以试新娘手巧不巧。然后新郎新娘来到灶前“揭碗子”。灶台上放两个盖着的碗,一碗盛饭,一碗盛钱,两位新人手臂交叉揭开碗盖。之后新娘要在厨房炕上坐一会儿,并将婚前准备好的针线活(枕头顶子、枕套、鞋、鞋垫等)分散给婆家的人和男方的姑表长辈,为进门礼物。进门时有些能说会道的管事人也要说上一套吉利话,大意是“太阳出来一点红,新人离开洞房门,进了厨房拜灶神,头上梳起一盘龙,左插金、右戴银;脚下忽忽有风声,左脚踏白虎、右脚踏青龙;能描花,能绣凤,针线茶饭样样精。老婆婆高兴的笑盈盈,年底抱个小儿孙”。

吃偏饭

早饭后至坐正席前多安排的一顿饭,招待的对象是娶送人婆姨、吹鼓手和帮忙代劳的。饭食主要是花儿馍馍,也有吃面条的。

缤 摆

也叫“亮箱”或“踩陪匹”,男女双方都要搞的一个仪式。女方在出嫁时举行叫“添箱”或缤摆,仪式比较简单。男方的则红火热闹,就是将新娘箱中双方购置的衣物以及女方陪嫁物全部展示到院中央,以显富贵丰盛。双方主事人互相整点物件,由吹鼓手环绕各类嫁妆三吹三打,亲朋好友皆前来观看,吹鼓手吹奏之中,主家或友人将零碎钱或点燃的烟卷放置各处让吹鼓手拈,吹鼓手不能停止吹奏,还要把钱物拿到,常会耍出各种技艺,惹逗得观众哄笑连天。

谢客

缤摆或认大小结束时管事人要向客人们说一些客套话,一方面对来客的祝贺帮忙表示谢意,另一方面对主家没有招待好表示歉意。其中最为有趣的是向外家人、媒人、厨师、吹鼓手说的谢词。向外家人说的是:“今是古,古是今,盘古开天到如今。天上有个蟠桃会,地下有个儿女亲。蟠桃会会的是各路神仙,儿女亲会的是老小外家。给老小外家看杯,新人有礼。”向媒人说的是:“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青山跑成白路,鞋底子磨透,两家的闲话受够,如今大事成就。酒一瓶,肉一方,白面馍馍尽你装,看盅,新人有礼!”对厨师说的是:“某某师傅手手巧,各样调料放得好,生的做熟,硬的煮烂,得到各位客人的称赞,来时穿的青衣蓝衫,现在滚的油渍果眼,有心给你换上两件,主家还有些不便,酒一瓶,肉一方,白面馍馍尽你装,看盅,新人有礼了!”对吹鼓手说的是:“鼓乐师傅辛苦了,走时吹的将军出阵,回来吹的得胜回营,给我们迎来了满门人,两家合成一家人。一杯水酒相谢,新人有礼。”对送人的大客说的是:“你们住的高楼大厦,我们住的茅庵草舍,你们吃的山珍海味,我们吃的粗茶淡饭,你们是八仙桌子太师椅,我们是榆木桌子烂板凳,吃苦受累说不成,给我们送来了满门人,一杯水酒相谢,新人有礼。”最后还要对所有帮忙代劳的都说一番感谢的话:“剥葱的,捣蒜的,担水的,扫院的,圪里圪瘩乱串的,总而言之,一杯水酒相谢,新人有礼。”这些说词没有一定格式,可多可少,可文雅,可诙谐,都是由管事人现场编撰说出,主要是为了给喜事增添喜庆气氛,惹逗客人们一笑。像对吹鼓手能开玩笑的就有另一种说法:“铜头子,木杆子,八个指头按眼子,眼睛瞪得像兔卵子,喇叭头

子淌的水点子,辛苦了,一杯水酒相谢!”

正 席

即正日摆的酒席。吴起的正席讲究很多,首先是饭、菜、酒的讲究,酒宴一般为“十全”(十碗菜)、“十三花”(十三碗菜),喝酒菜有干果、鲜果、鸡、鱼、猪肉、羊肉等荤素搭配,吃饭的菜都是蒸碗子、有荤有素。所饮酒是家造酒、白酒、甜酒、啤酒多管齐下。酒过数巡,主家要分别为宾客斟酒敬烟;然后由新郎新娘为席间所有宾客敬酒敬烟。敬酒一般用两种酒,即白酒、葡萄酒,男的敬白酒,女的敬葡萄酒。敬酒一般都必须喝,确实不喝酒的可以请同桌人代喝。酒宴期间划拳、摇宝、打通关占用时间较长,一般待一轮客得3个小时左右,坐席的人互相要猜拳行令,主家还要选出一些酒量大、拳划得好的人与送人的进行挑战。在撤酒席时,还要留一桌供爱耍的人继续划拳比试。一次酒席都要有几个喝醉酒的人,这才叫喝好了,事过好了。酒喝好后,桌上的菜肴要全部撤掉,再重新上一茬吃饭的菜,菜的摆放也有讲究,不能随便乱放。宴席上的主食为白面蒸馍。宾客的坐位也有讲究,分首席(男女外家人坐),偏席(按辈分由近及远分别坐),普通席(其他宾客随便坐)。正席结束即为婚庆结束。

首 席

在正日所有的席桌中,其中有一桌为首席,首席的上座为男女外家。正席上菜、敬酒等各种礼仪都首先从首席开始,当地流传一句俗语就是“吃酒望上席(首席)”,可见首席在酒宴中的位置之重要。

陪 客

或叫“站席口”。代替主人劝客吃酒饭者。在吴起的酒席上,主人总要每桌指定一名陪客,为客人倒酒、递烟、招呼客人吃好。家门、亲戚、朋友、左邻右舍,均可充当陪客。

向 堂

敬重外家人的活动,使之体面高兴。在正席上吹鼓手向首席人专门奏乐领取赏钱即为响堂。在正席上主家看过酒后,管事人会问首席的男女外家“要不要红火一下”?征得同意,并商定赏钱后,吹鼓手三吹三打并向首席上座的人“讨赏”,三吹三打一次为一堂。有响一堂的,也有响两堂的。在女方,赏钱由女外家承担,在男方,赏钱由男方外家承担,或给谁响堂,由谁出钱。其他酒桌的人为了凑热闹也可以约吹鼓手响堂。

回门

即新女婿回拜妻家。婚庆结束后,新媳妇将}同房门和箱柜上的钥匙交站对月 从新娘出嫁的那日算起,包括回门在娘家住的天数,或七天,或八天.新娘再去娘家住同样的天数称“站对月”。也有说“婆七、娘八,,的(即新娘在婆家住七天,娘家住八天)。新娘到婆家的第一个夏天要回娘家避暑,从一伏到三伏,大致~个月时间。

新人拜年

新婚后的第一个春节,新婚夫妇在正月初旬要带上礼品给户家、女方长辈、男方外家中长辈去拜年。接受尊拜的长辈要给新婚夫妇~定的拜钱。


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123@shiyan.com)删除!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陕北的婚嫁习俗(记得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