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阅读从小人书开始|江花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以为“书中自有苦与乐,书中自有沉与升”。书鉴历史,书照未来。我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之家,曾祖父是前清秀才,祖父是当地的名老中医,家里的藏书整整堆满几排房屋。父亲哥五人均是读书人。儿时父亲告诉我,在20世纪60年代破四旧那阵,祖上留下的藏书被抄,堆在村上的空地上烧了三天三夜不灭。这是父辈们一提起来就痛的事儿。
我们那个时代的人没有上过幼儿园和学前班。我上学前,三叔和五叔教会了我汉语拼音,学会了认字。小学时,我的成绩很好,尤其是语文,有好几位民办老师的汉语拼音都是我教会的。后来班上教学生识字课,都是我代老师教同学们认字儿,有的同学干脆叫我小老师。那时我与老师们的关系很好,学校资料室的小人书我可以随借随还。当时有四大名著的小人书,我是先读名著的小人书,然后读原著的大部头书。
小时候家里很穷,父母都是扒着指头数钱过日子,不可能给我钱买书或买小人书。小学三年级,我语文考了全乡最高分,学校奖励了笔记本、钢笔,还有几本红色经典的小人书。也许是小人书启发了我的父亲,为了让我好好读书,他会在我期中或期末考试好的时候奖励我小人书。父亲也会自制小人书,他做的岳飞精忠报国的小人书有文字说明,画得逼真好看,只是页面不多。父亲的小人书是用钢笔画的,很费时间和功夫,那时农活忙,他不可能有很多时间为我画。慢慢的,我的小人书越积越多,常用熟读过的小人书,跟同学们换没有读过的小人书。记得有一本讲战争故事的小人书《渡江侦察记》(1975年版),彩色封面,很好看,但被我一位同学借去弄丢了,我硬是向同学讨要了一年,最后他还了另外一本小人书给我,算是了事儿。那时,我收藏了许多红色经典电影故事的小人书,比如《侦察兵》《战斗里长大》《南征北战》《车轮滚滚》。还有古代名人故事、历史神话传奇的小人书,这类小人书上有些生僻字,我不会认就查字典,我用汉语拼音很快读会生字并了解其含义。
后来我养鸽子了,每到一茬鸽子去卖的时候,父母允许我卖了鸽子买两三本小人书,我便成了村小学里小人书最多的人。
看小人书最大的好处是文字简练,图文并茂,还有内容提要。小人书故事性、逻辑性强,重点突出,容易让人有读书的乐趣。我后来阅读大部头的书,都是因有小人书的兴趣而来的。至今我一直保留着看书喜欢看书中插图的习惯。
我童年的性格安分和淘气并存,看小人书的时候安分文静,可以一天都不出屋。淘气时满村跑,哪里热闹哪里有我,好奇时黑咕隆咚的地方也敢往里钻。有一次我偶然爬上奶奶家的阁楼,发现了几只破箱子,偷偷打开,里面放着整整齐齐的药书,还有一些当代领导人著作之类的书。药书是竖版的,年代很久,我很喜欢看药书里面的插图,大多是植物类的。阁楼上堆满了柴火和草把子。我经常会躲在草堆上看半天的书,直到父母满村子喊我吃饭,我才偷偷从阁楼上跳下来回家。后来听奶奶说,那些书是当年没有烧完保留下来的。
初中毕业后,我到城里念高中了。其时,我已读完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四大名著和不少历史书籍,尤其是中共党史和军史的书爱不释手,我知道了共产党人的信仰和初心,共和国是怎样来之不易,常常在书中沉思和畅想。
这段时间,我沉浸在中国近当代文学的海洋中,还读了不少外国文学名著。也接触了一些哲理书籍,法兰西启蒙运动三剑侠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的著作我也略读过,卢梭的《忏悔录》比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好懂一些。
高二那年,阅读的乐趣让我产生了写文章的冲动,我尝试着给孝感广播电台和《孝感报》投稿。很幸运,我的一些稿件渐渐被采用,还被聘为两家新闻单位的特约通讯员,有了一些稿费,我可以买当时很畅销的《十月》《当代》《中篇小说选刊》等文学刊物。当时,我国的文学创作蓬勃兴起,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层出不穷,创作方法从古典的、神话的、虚幻的,到魔幻现实主义等。那是一段文学繁荣盛开时期,激发了我的文学梦和创作梦。
用生命写作的著名作家路遥的作品影响着我的写作,也影响着我的人生。路遥的中篇小说《人生》和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都是讲普通人怎样不屈于生活的苦难和命运的安排,奋力自救,完成从平凡到不平凡的伟大转变,表现出普通人的善良和人格魅力,值得我终身追求。我后来创作出版的青春三部曲《枫叶之恋》《风华之恋》《南方之恋》都是讲主人公不屈服于命运安排,努力奋斗的故事。
到武汉上大学后,有了更多的时间去阅读和思考人生意义,我成天背着个军用挎包泡图书馆,最打动我的小说是法国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及音乐评论家罗曼·罗兰的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这部小说我是一口气读完的,我随着故事主人公的喜怒哀乐而喜怒哀乐,这部伟大作品的主人公从儿时音乐才能的觉醒,到青年时代对权贵的蔑视和反抗,再到成年后在事业上的追求和成功,最后达到精神宁静的最高境界。通过一系列的矛盾冲突,宣扬人道主义和英雄主义。主人公的长大过程是我向往追求的人生过程。
大学期间,我的阅读面更为广泛,思想类、哲学类、美学类都有涉猎,因为学的是新闻学专业,社会实践、实习机会多,通过对人口的调查,我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写了长篇报告文学《人口忧思录》(亦称《警钟》),在《红豆》文学杂志上发表后,在全国引起不小反响,被多家报刊转载,这给了我心灵巨大的冲击和文学创作的动力。
时光飞逝,转眼我已在中央新闻单位工作了三十年,随着工作的强度越来越大,阅读的时间越来越少。但无论再忙再累,我也会抽出时间读读书,看看报,睡觉前必定是看会儿书才能入睡,我出差时会挤出时间逛书店买些书。
2018年初,我在外地出差,无意中在新华书店看到著名作家梁晓声先生的长篇小说《人世间》,当即买下,花了几个月的时间阅读了这部宏伟巨著。这部作品从一个普通工人家庭讲起,反映了共和国五十年来社会的发展变迁,直面了改革开放进程的艰辛及中国人的光荣和梦想。这是我近十年来读到的最好文学作品,后来这部小说获得了茅盾文学奖,又被改编成电视连续剧火遍全国,温暖全国。
阅读激扬了我的青春,浸润了我的心灵;阅读照亮了我的前程,升华了我的生命。
我的阅读乐趣从小人书开始,感谢父母给了我许多的小人书,尽管父母已离开我两三年了,但父亲给我画小人书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他们对我读书的鼓励我将永生难忘。
阅读将陪伴着我的整个生命历程。
(作者:殷云)
【编辑:张靖】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123@shiyan.com)删除!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