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2021——“双控”引发家电行业震荡
“开二停五”、“开四停三”、“限产90%”,相信今年的企业对这些词句一定有着深刻的体会。尤其是浙江、山东、广东等省份的企业、又尤其以化工等高能耗的企业为甚。到了第三季度,拉闸限电开始由工业企业用电蔓延到居民用电,尤其是东北地区多地、多部门发布的居民限电通告,引发国人热议。在后疫情时代经济的缓慢复苏中,以限产、限电为具体措施的“双限”不仅让企业措手不及,也让许多人疑惑不解,更为重大的影响是,这一波“双限”在今年以来持续攀升的原材料价格上“火上浇油”,掀起了原材料价格的又一轮波动。不言而喻,上游的波动必然会影响到家电行业。今年国庆黄金周前后,原本浓厚的促销氛围被各家企业密集的涨价通知“抢了风头”,从空调、冰箱、洗衣机一直到厨电和生活小家电,各个品类的价格齐齐上涨,涨价幅度大多在5-10%之间,个别企业提价幅度甚至达到15%左右。
蝴蝶效应的故事众所周知。但引发家电行业此轮,却不是煽动翅膀的蝴蝶那样微末,而是有着深厚而宏大的背景。
这一线索可追到2015年。2015年,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能耗“双控”政策,即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
今年8月12日,发改委公布今年上半年能耗双控目标完成情况,9个省份不降反升,10个省份能耗强度降幅未达进度。这显然偏离了“碳达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因此,政策要求对能耗强度不降反升的省份,暂停部分地区的“两高”项目节能审查。
9月16日,发改委又印发了《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方案》,提出严格制定各省能源双控指标,国家层面预留一定指标;推行用能指标市场化交易;以及完善管理考核制度等方面。
由此可见,“双限”的上一层命题是“双控”;“双控”的上一层命题是“双碳”。在“双碳”这一关乎国家命运乃至世界未来的这一宏大背景之下,“双限”这一战术在执行过程中,恰逢疫后经济复苏、原材料价格持续走高、海外订单蜂拥而至以及国内家电市场步入存量时代的种种因素叠加,从而引发行业的各种反应便不足为怪。
一位业内观察人士指出,“双控”作为政策硬性规定,对家电行业乃至对整个中国制造业而言,短期内起到的是规范和整顿的作用,因此会让一些企业感到无所适从。从长期来看,双控对提升整个中国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提升企业的经营水平,将大有裨益。
首先,从成本上来看,双控的重点对象铜、铝、钢材、塑料恰是家电行业最主要的原材料,因此会引发短期内企业的成本上涨。尤其对产业链上话语权较弱、终端市场靠价格优势的中小企业而言,成本上涨可能会让一部分中小企业步履维艰乃至退出市场。但从产业的高度来看,这恰是产业优胜劣汰的加速,并非坏事。
其次,“双控”“双限”措施在产能过剩、同质化现象严重的今天落地加压,从客观上来说,是敦促企业痛下决心。“一船出口小家电的价值,顶不上一次运费”不是家电从业者的玩笑段子,而是真正发生的事实。通过“双控”、“双限”对产能进行调整,在全球范围内重塑家电行业乃至整个中国制造业在供应链上的地位,有着积极的意义。
其三,我们需要注意到,就家电行业而言,当前我们面临的,不光是原材料高企、“双控”、“双限”、“存量市场”这些所谓的压力。更为重要的是,我们今天所面临的时代是数字化、智能化大发展的时代。国内制造业正向“中国制造2025”、“智能制造”方向转型,智能化与数字化技术在制造经营、产品创新等领域对企业的影响不断增大。
例如,作为受“双控”影响较重的省份之一,今年10月底,浙江省燃气具和厨具厨电行业协会就提出了“数智新时代、浙厨新未来”的战略思路,方太、老板、德意、帅康等品牌以及新涛智控、中欣不锈钢制品等上游零部件企业就齐聚一堂,就如何利用好数字化、智能化的新工具、怎样调整产品结构提升附加值、怎样围绕场景化创造顾客价值等进行互相探讨和学习。
最后,放大到整个社会来看,“双控”最终带来的是全社会的福祉。通过“有形之手”促进产业升级、提升商品品质,最终受益的不光是企业,而是产业链上的每一个环节,这其中自然也包括消费者。另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创造条件尽早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成为新提法,这意味着,“双控”此后将更加科学精准。(蔡锦橙)
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123@shiyan.com)删除!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