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十三朝古都长安是怎么没落的?
西北最大城市西安的南边有个长安区,这个与石家庄下辖长安区同名的区由2002年之前的长安县撤县设区而来。虽然这个长安县境内有远至周代的丰镐遗址和秦代的阿房宫遗址,近有华严宗和律宗等佛教四大宗派的祖庭,但在人们的认知中,长安这个名字只属于曾为大汉和盛唐都城的那个十三朝古都。如果要给长安贴上标签,那么几乎任何一个都是无比耀眼的:世界四大之一的古都,中国古都中建都朝代最多和时间最长的双料冠军,隋唐两代长期霸占世界最大城市的桂冠,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天然历史博物馆,世界历史名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三千多年建城史,一千多年建都史......
但是这座秒杀中国任何一座“古都”的城市实际上已陨落了上千年,五百年内仅有的一次微弱的回光返照,则是在明末的农民起义中作为大顺的西京一年多,而这一年距离它被改名为西安已过去了近三百年--明洪武二年,徐达进兵陕西,改奉元路为西安府,这是西安得名之始。奉元路的前身是京兆府,而京兆府则是长安城作为都城京畿辖域的代称。
明朝将长安改名为西安二十多年后,朱元璋长子朱标曾西巡陕西,并提议将大明朝国都由南京迁往西安。不过随着朱标病逝,此事再无人提,而靖难之役后明朝国都北迁燕京,西安再一次失去了回光返照的机会。此后每次经历政权更替,都会有声音为西安发声,但加注在这座城市身上的汉唐荣光是彻底一去不复返了。
实际上最早以西安为国都的并非秦汉与隋唐,镐京作为西周首都长达275年,丰镐遗址即在现在的西安市长安区内;东周迁都历经春秋战国,至秦定都咸阳,帝国中心再次回到西安 ;刘邦建汉后取“长治久安”之意以长安为都名,为西汉延续210年国祚;东汉及随后分裂的三国两晋南北朝,长安的国都地位大部分时间旁落,直至隋朝统一全国。
但作为隋朝国都的西安并不叫长安,而是叫少有人知的大兴,同时,这个国都还在隋炀帝时期被东都洛阳分去了大半风光。而在承继隋朝大一统的唐朝也存在东西二都,不过长安作为正统首都的地位得到了长久的巩固,长安城的面积也达到了史无前例的近百平方公里。长安作为唐帝国中心达286年,但这座城市也随着盛唐的覆灭盛极而衰。
西安的高光时刻为什么在唐以后戛然而止?首先直接原因是唐末的连年战乱毁灭了这座城市的繁华,这和西汉末年的汉长安城并无二致,当时的长安可谓十室九空。而三国至南北朝和唐以后的国都迁徙,除了出于军阀和少数民族政权的各种权宜考虑,还和中国历史的演变让逐鹿争鼎者的视野更为广阔有关。
一方面文明核心区有从关中往中原回流的趋势(隋唐以洛阳为东都是这种回流的试探),另一方面小国林立的分裂时期也让中华文明边缘的次优地带有了作为一国之都的机会。但最主要的原因,却与长安所在的关中地区本身自然禀赋的变化有关。可以说,作为古都的西安成也关中,败也关中,这个“败”指的是衰败。
关中因处于陕北高原和秦岭之间的四关之内而得名,多个王朝择此立国,不光是它易守难攻的绝佳位置,还跟关中平原“八百里秦川”上的沃土有关。辅佐刘邦成就霸业的张良凭一句“关中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让关中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称号。
关中富饶的土地和在渭水基础上建立的灌溉体系,首先让世界级的都城能容纳更多的人口而不愁吃喝。但当润长安的八水因气候变迁和城市人口增长而不负重荷,“天府之国”的桂冠也就弃关中而落到了成都平原的头上,安史之乱中逃往蜀中的唐玄宗似乎通过“明皇幸蜀”这一桥段见证了两地换位的仪式。
在关中衰败之后的岁月里,中原王朝渐渐丢失了对西域和青藏高原东缘的掌控,奥斯曼帝国崛起后连通东西方的丝绸之路进一步被阻塞。随着江淮经济的繁盛和海上贸易的兴起,北方王朝起了以东南物力供养北方的心思。隋炀帝开凿连通洛阳与江南的大运河,北宋选择黄河边的开封为都,元朝将大运河北引至京津,明清对大运河的依赖加深,都反映了这一现实。
仅靠陆路的关中,一不能往西和中东与欧洲通商,二没法提高和东部交通的效率,本身的富足又难以维持,那么在衰败后进一步成为弃子,也就丝毫不奇怪了。
#西安#
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123@shiyan.com)删除! 不是长安没落了,是大家都在飞速的进步了。 埋的皇宫人物太多,阴气太重,盛极而衰是必然的结果。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