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记者自曝职业生涯第一次暗访:从被识破身份,到挖出核心线索
尽管自己几乎不抽烟,但还是买了两包烟放进包里,就此踏上了去西部某省的行程——这是“愉见财经”团队的听琴记叙的多年前他第一次暗访的细节。据说一包烟,是一块很好的敲门砖。有老记给门卫保安一包烟,本来的盘查就变得放松,本来进不去公司或厂区,现在也能混进去看两眼;也有老记拉着聊天对象抽几根烟,本来警惕的交谈气场,慢慢就变得放松……
但彼时的听琴,不是老记者,还缺乏经验,一切都在摸索的过程中。总编辑的一句“到一线、求极致”给了他莫大的震撼与鼓舞。既然身为记者,使命就是替万千够不到事件中央的读者、投资人们,去接触,去打听,去问出大家心中的疑惑,寻找答案。
要去北方某省,起因是一家互联网平台募资近3亿的项目爆雷了,投资人必然想知道钱去了哪儿、问谁要账?细细追究下去,这个融资项目还非常蹊跷,因为这中间竟然还夹了一家“国有背景的担保公司”。
听琴一方面感觉到这事儿背后另有隐情,他想去刨根问底;另一方面也想锻炼一下自己,毕竟当时他还是暗访的菜鸟,需要机会鹰隼试翼。
于是,听琴出发了。
第一访:
千算万算里的百密一疏
到访的第一站,是事件爆破的原点,那家互联网平台公司。为了获取在记者身份下观察不到的内情,听琴打算佯装成投资人,毕竟这个马甲最好用,也最保险。
在进入公司大厦前,听琴做好了心理准备,模拟了关于自己投资细节的说辞,甚至做了一些亏钱懊恼的情绪代入训练。
与此同时,作为记者的他还得“取证”呀。听琴做了双保险,一是,打开手机录音功能,并细心地切换成了飞行模式(备注:因为听琴的手机是,一旦外部电话打来,录音就会被中断,加之暗访时他也不便接电话以防穿帮);二是,他还开了一支从亚马逊上淘来的具专业级收音功能的录音笔,就这么开着,放在故意没把拉链全合上的包里,依然可以录到周围声音。
互联网公司挺OPEN,一副开门迎客的样子。听琴说明来意,前台也不避讳,就引导他到了一间办公室。办公室里有一位女士接待了听琴,让他先等等:“王总这会有点事,好了就带你过去”。
在给听琴倒了杯水后,这名女士就走回她自己的工位上去了。
坐在客人沙发上等候的听琴,瞬间脑补了各种他在新闻学院读书时代就听闻的“暗访传奇”故事,什么在办公室的细节里发现了造假猫腻啦,什么在垃圾桶里捡到份会议记录,上面还正好是超级新闻点之类的……
于是,按捺不住“技痒”冲动的听琴开始在办公室里故作镇定地左右游走,眼睛却暗暗四下扫射试图寻找到些什么。
没啥新发现,哎……但!听琴好不容易在一张无人的办公桌上发现了一页压在台板下的各部门领导名字及通讯录!听琴觉得这电话得留下来,回头说不定能派上什么用场。
于是,听琴顺势别过身去,用身体挡住自己的双手,悄咪咪掏出手机打开相机模式,对准通讯录——按快门。
安静的办公室里突然一声“咔嚓”!
听琴脑门瞬间冒出三滴汗哦!天啊,千算万算,甚至还算到了要把手机调成飞行模式,怎么就,忘记关闭相机快门声音呢。这款手机太坑爹啊!
旁边有不认识的小员工闻声抬起头看了眼听琴。
不过还好还好,虚惊一场,竟然也没人说什么,大伙见怪不怪地还是照旧又埋头工作去了。听琴又用眼角余光偷偷瞄了眼接待他的那位女士,好像也没啥动静。
听琴也就悻悻然乖乖回到自己的等候位去了。
装成投资人被识破
反而成了对方的“将计就计”
过了一会,那位女士起身去到了“王总”办公室先行通报,之后就笑眯眯地把听琴也领过去了。
听琴见那是一个一人用的独立办公室,落地窗对着城市景观也颇气派,加之这“王总”和自己还没说上几句就被打断,有人进来给他文件要签字,听琴颇有窃喜,猜测面前虽然是个看起来也不过三十多岁的年轻人,但应该是这家公司的高管之一了。
既然已经顺利暗访到高管了,听琴满脑子都是想挖出些料来。他说明了自己作为“投资人”的来意,是想听听这个项目的来龙去脉。
意想不到的是,这“王总”却显得比听琴更懂把控交谈的话题与节奏。前半场,他反而掌握主动权问了听琴好多问题,搞得他更像个记者似的。比如:你们投资人现在是不是拉了很多群?有没有诉讼的打算?你们联系了多少媒体?媒体现在跟进程度是怎样的?你们还打算操作些啥?你们为什么不去找担保公司呢?
因为本就了解投资人动向(接到投资人的爆料并保持联系),听琴倒是能够一五一十地对答如流。但他也有隐隐的不安,感觉气场不对劲,怎么自己更像个受访人?
后半场,那“王总”对项目的介绍几乎就停留于网站上都能搜到的公开资料的机械复述,但不同的是,那“王总”却反反复复盯着担保机构的义务和责任说个不停。
很显然,他想把听琴的注意力转到那家担保公司头上:称当时介绍来项目的就是这家担保公司,有国资背景的也是这家担保公司,和借款方(项目工程方)走得很近的还是这家担保公司,还暗示说,他们之间互相了解的程度,那就是穿了一条裤子。
但对自家平台,他强调只是“信息中介”,尽职免责,初衷是为投资人选个国资背景的稳妥项目,当时来看的确是好项目,过程中信息也公开透明了,且没有碰过资金。所以,借款方还不出钱,投资人就该去找那担保公司要钱!
走出那互联网平台的办公区域,听琴有点失落也有点狐疑。失落的是自己几乎白跑了一趟,没有挖到任何有价值的料,狐疑的是,那“王总”仿佛火眼金睛能识破他的记者身份,因为那些话,太像是对着媒体说出的洗白了。
听琴的猜疑是对的。很久以后当此事尘埃落定,那“王总”也已离开了这家平台后,有次告诉听琴:
“其实早在你进门前,我的女助理来通报时说的就是,来了个暗访的小记者,你看看吧。”
闹了半天,那女助理才是演技大师。对方就是一招,将计就计。
第二访:
坚持刨根问底挖到大料
听琴的下一站是那家担保公司。但,彼时已经因项目问题摊上事儿的这家担保公司金蝉脱壳了,打电话无人接,去到办公场所也是扑空。
按理,听琴这个时候可以选择打道回府了。无论如何,他已经去了一线,看到了担保公司现状,可以描述人去楼空的现场情况,也好歹采访到了互利网平台管理层。作为第一次暗访试水,这样的收获虽不算丰厚,但也足以交差。
但听琴并不甘心。总编辑的那一句“到一线,求极致”,到目前为止,他觉得自己还只做到了前半句。
这个时候,听琴的敏锐思考能力帮了他:一家国有背景的担保公司,难道是可以说脱壳就脱壳的吗?
他心生一计:儿子敢跑,就找老子,我找你家大股东去!
他立刻上网查工商,搜索这家担保公司的股东关系,决定要去大股东那里“直捣黄龙”。
事后的听琴说,其实暗访那天他还是很忐忑的,因为大股东是地方辖属正处级单位,而他又不想亮明记者身份,怕对方套话几句敷衍了事,所以,依然用暗访的方式。但也因此担心惹祸上身。
到了这家大股东办公楼楼下,预想的情况发生了,保安拦住了听琴,说这是正规的事业单位,没有里头的人来接,肯定不让进。
暗访记者的聪明劲儿这时就体现出来了。前门不通,行,就走侧门;事业单位不让进,行,听琴拿出手机,当场查询了这栋楼裙楼里的其它租户单位,找到了一家普普通通的广告公司,记下了公司的楼层和业务经理名字。
到了侧门,听琴拿出了他那包作为“敲门砖”的烟,递给了保安师傅,表示自己要去广告公司找某某某,但打了对方几个电话都是忙音,大热天的求师傅让自己进去等吧。
就这样,听琴顺利地溜进了裙楼,又从裙楼的地下车库溜去了主楼,上了电梯直冲大股东单位。
听琴就此开运了。大股东单位为人敞亮,用听琴的话说,颇有西部汉子的豪爽直率,有一说一。知道听琴的来意后,对方接待人也不怀疑也不质问,而是直接打开电脑的文件,一边给听琴看,一边急切地撇清:他们早就不是大股东了!
原来,他们多年前就把这家担保公司的股份给卖了,卖给了一家民营机构。
但是,那受让了股权的民营机构,希望保住外界对于这家担保公司“国有背景”的认知,于是谈了条件,双方签了抽屉协议,由原大股东暂为代持股权。
而这家民营机构的实际控制人,才是担保公司和整个融资项目的幕后核心人物。
那一刻,听琴激动了,因为知道自己已经获得了独家核心信息,他终于挖出了关键人物、知道了代持的秘密,这些信息在后来也成就了他职业生涯里的第一篇重磅调查报道,报道刊发后,的的确确为投资人厘清了起诉和追债线索。
当记者的成就感,不就在此一刻么!
哦,不过当时,听琴还是努力克制自己的兴奋情绪,保持眉头紧锁,提醒自己的身份还是个投资人:只关心钱,不关心新闻线索!
后记
暗访,长期以来都涉及新闻伦理边界的讨论。事后,“愉见财经”也问过听琴,他的底线在哪里?他说:
一则,他的使命是“保持社会信息的公开对称”,只要守住这一条初心,只要追求的是真相、客观、公平与正义,他就有动力再次出发;
二则,他还增加了一条颇为私人个性化的原则,他不希望自己给好人惹麻烦,也不会伤害到那些在暗访中选择信任、没有防备的受访人,因此会采用匿名、说及非要害事件时的回撤一步等方式,来尽可能保护“线人”。
听琴的那一次暗访系列报道后来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关注,甚至获得了央媒的转载和追踪。有投资人送锦旗给听琴,上面写着“人民的记者”;也有利益相关方说听琴是个败坏事情的“搅局者”。
有真相就有利益纠葛。一名调查记者,似乎永远都会身背这两重身份,负重前行。
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123@shiyan.com)删除!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