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不念经 发表于 2022-6-23 21:29:56

十堰·血雨腥风话界碑

界碑立于湖北十堰郧阳区白桑关镇与南化塘镇的交界处。碑上的"革命老区南化塘″,几个红字非常醒目,界碑后的浮雕在告诉人们:界碑前留下过人民军队的足迹,界碑见证过人民军队的坚强。
这里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徐向前、李先念、王震等曾经战斗过的地方。
界碑
民国时期,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红26军(军长刘志丹)、红25军(军长程子华)、红74师(师长陈先瑞)以及中原军区部队(司令员李先念)、陈(赓)谢(富治)兵团第4纵队第12旅(旅长刘金轩)、第38军第17师(师长张复振)、第二野战军第19军(军长刘金轩)八支部队征战于此,创建了鄂豫陕、陕南、豫鄂陕、鄂西北、鄂陕五块革命根据地。
为建立新中国,有15位中共领导人(包括1位元帅)、2位大将、6位上将、41位中将和267位少将曾在这里浴血奋战。
这里曾是中原军区突围[湖北人也称"五师突围","五师"是对中原军区前身新四军五师的习惯称呼]的重要战场 。
1946年6月26日晚,中原军区部队开始突围,1纵1旅(旅长皮定均,也称皮旅)掩护主力突围。29日夜主力分南北两路越过平汉路后,向西急速前进。
北路军由司令员李先念、政委郑位三和副司令员王震率中原局、中原军区机关和第2纵队及359旅、干部旅等部1.5万余人;南路军由中原军区副司令员兼第1纵队司令员王树声等率第1纵队之2、3旅等部1.3万多人,分别向陕南、鄂西北突围。
7月上旬,北路军经湖北随县天河口等地抢在国民党军队合围之前渡过了唐河、白河,于11日到达河南内乡师岗一线。在这里,北路军再分为左右两翼,其中李先念、郑位三率中原局、中原军区机关及13旅、15旅45团为左路,王震率359旅、干部旅为右路分别向陕南挺进。13日、14日,两路人马同时强渡丹江。
15日王震率部进抵湖北南化塘鲍鱼岭。国民党整编九十师在此堵截。战斗从清晨一直打到深夜,王震率部队从鲍鱼岭侧翼杀开一条血路,最终进入陕西境内。
17日,李先念率部也进至南化塘地区,受到抢先占领玉皇山顶的国民党军胡宗南部阻击,李先念部被压在玉皇顶右侧深沟内,面临全军覆灭的危险。
李先念命令军区警卫团一个营佯攻据守玉皇山顶的国民党军,第十三旅三十七团由玉皇山西南担任主攻,第三十九团向南助攻,第三十八团担任右翼掩护以及第十五旅第四十五团断后。第三十七团连续突破三道防线,打开缺口,坚守阵地16小时,掩护了主力部队突围。随后,一部转入陕北,大部进到陕南和当地游击队巩德芳部会合,后转入创建豫鄂陕根据地。
鲍鱼岭、玉皇山之役,是中原军区突围战役中最惨烈的一次战斗。至今在南化塘崇山峻岭中还掩埋着3000多名英烈的忠骨。


这里是岳父 [注], 参加中原军区突围战斗过的地方;这里也是我曾经知青"插队",技校"拉练″,工作"三下乡"……的地方。
对这块红土地,对界碑,我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每次来到界碑前,对革命先烈,对革命前辈,对人民军队无比崇敬的心情,都会油然而生。每次看到界碑后的浮雕,都会浮想联翩,为越来越强大的人民军队,感到震撼和自豪。
南化塘烈士纪念碑(徐向前元帅题字)
[注]岳父:1940年参加新四军,曾任新四军五师首长警卫员,"中原军区突围″任警卫排长。每次谈及"中原军区突围"沿途战斗之惨烈,谈到大批战友或牺牲,或打散,或被俘,都非常悲痛。岳父是在玉皇山之役中被打散,与战友两人突围到陕南,被游击队收容后方才归队。岳父1957年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工作,曾任十堰市某局副局长。

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123@shiyan.com)删除!

tomomo 发表于 2022-6-23 21:33:37

今天的太平盛世,是过去先烈用血肉之躯换来的。我舅父秦尚万参加新四军后再也没有回来。在什么时候牺牲都不知道。

术数古籍专卖疤 发表于 2022-6-23 21:38:31

像革命先烈致敬!应该在当地建一些烈士墓群,妥善保护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十堰·血雨腥风话界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