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ngzi 发表于 2022-7-2 10:05:33

沉湖世家之 干镇驿陈家祠堂

前些日子,微信新媒体“鸿渐风”文友群里有人说,被国民党军“一二八”师纵火焚烧的天门县干镇驿,是“有四百多年历史的古镇”。窃以 为纯属信口雌黄。且不说干滩在隋唐就已成汉水边较大的集市, 在北宋初就已成为建制镇,为景陵县五镇二乡之一。仅以乾滩驿 (干驿镇)鸳鸯湖(也称沉湖)陈姓始迁祖德公【据《陈氏宗谱》 载,德公原籍安徽省泗州盱贻县,与明太祖朱元璋邻县,从明太祖立军功,于洪武二年(即公元 1369年),官封万户侯,功授管军千户,令世袭罔替】之子“安甫公,袭千户职,隶沔阳卫左所,委驻乾滩,遂居鸳鸯湖”迄今近650年。如若乾滩不是原来人烟繁盛、经济发达的集镇与交通要道和军事要地,沔阳卫就不会委派安甫公率千余人的左所兵驻守乾滩与屯垦鸳鸯湖。也由此说明,鸳鸯湖陈氏是明朝最早开垦澄湖(沉湖)的族群之一。

(湖北省天门县地图<乾驿区域局部图> 日本·昭和六年制版(中华民国五年湖北陆军测量局十万分之一图) 同年三月二十五日发行)

(明·嘉靖九年版《沔阳州志》卷十二<兵戎>,记载着干驿镇夹州村鸳鸯湖江州义门陈氏,其中四代世袭副千户职人名)

干镇驿是濒汉水的千年古镇,故古庙宇较多,有始建于三国 时期、人称“竟陵首峰”的城隍庙,有历史悠久传说肇起三国,至迟建于唐初的白马庙,还有始建于唐代的白云寺,建于宋代的 东岳庙、三王庙等。

由于“礼不下庶人”,南宋以前,普通百姓祭祀祖先的私家处所,称家庙。自朱熹《家礼》详述祠堂祭祀之制后,百姓才将家庙称之为祠堂了。但当时,修建祠堂仍有等级之限,民间尚不 能随意立祠。直到明代,嘉靖皇帝才“许民间皆联宗立庙”。这就是干驿没有古老祠堂的主要原因。

(2013年10 月版湖北省天门市干驿镇《陈氏宗谱》<天门东乡陈姓流源>记载, 竟陵县人户不到五千)

另由于元末农民起义,朱元璋同陈友谅争天下,作为陈友谅家乡(景陵为沔阳州属县,也算是陈友谅的龙兴之地)与根据地 范围内的重要集镇乾滩,遭受战火摧残,原住民大量死伤、逃亡, 史料记载明初景陵全县人户不足 5000。因此,也难以留下时间 较早的祠堂或家庙。

干镇驿及周边的姓氏宗族祠堂,大多建于清代。这是因为: (一)明代,迁徙来的族群,刚到不久,与江西、安徽的故乡还 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使用故土宗祠的统一字派(辈);每 到春节期间按例写信向宗祠上报上年度新娶、新生人口姓名与生 庚八字;也有人返乡报送人口清册或参与修谱;还有人按落叶归 根的传统观念,将已故亲人送回故土安葬或将神主牌位送回老家 祠堂供奉。(二)明朝只有 276 年,若按三十年一世的标准计算, 即使是洪武初年迁入乾滩的,其人口繁衍,平均不足十代。何况 许多族群来的较晚,人口基数较少。加之明末农民起义与满清入 关南下,社会动荡,人心浮动。故而,在明代末期,仍不具备建 祠修谱的良好社会环境与经济条件。(三)俗话说,盛世修志、 太平修谱。修建祠堂更要社会安定、百姓富足。在清代康乾盛世及以后,各个族群的人丁猛增,经济条件好得多,加上代远年湮, 早已与故乡的情感联系中断。都有了建祠修谱的要求与经济实力。 于是,就有了建修祠堂的举动。

从干驿地区修建宗族祠堂的情况看,大多是在最早落籍地或族众集中居住地修建祠堂。而一些人多势大、经济雄厚的族群, 则花大量财力在干镇驿选购台基,修建规模较大“宏伟壮观”的 宗族祠堂。如干镇驿鸳鸯湖的陈氏宗族,就将祠堂建在干镇驿黄陂街临河的堤街之上。与之相邻的有达洲、老西湾的刘氏宗族以 及王姓、张姓在堤街上修建的祠堂。在干镇驿正街上,有张姓为提高族势和声望而建的第二座祠堂。还有规模、气派居首的由周家口、花园、善余湾与汉川田二河周家堰的族众共同出资兴建的 周氏宗祠。在太平街刘姓“顺茂仁”东边,有油榨街和镇上刘氏宗族修建的主祠堂(在镇郊熊家台西北,“百岁坊”东边,还建 有一座以祭祀和族中议事为主的小型祠堂)。在镇东小河口,有徐姓“东苑”、“兰竹”两个族群共同修建而又各自独立的徐氏宗 祠。在馆驿巷东边,还有吴家祠堂;在镇西首有李氏宗祠。值得一提的是镇上周姓家族,即黑龙江巡抚周树模所属支系,在镇郊长沟北的一高台上,建有一座四合院式的周氏宗祠。

(图为近年来由天门市东岗鲁氏宗亲理事会筹建的,明·国子监祭酒鲁铎纪念 馆兼鲁氏“两京世家”家族祠堂,于公元 2015 年<乙未年>腊月十九日落成,该 祠堂坐落在原干驿镇六湾村(现已更名:松石湖村),新建祠堂承载了新时期该 村两委办公室、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卫生室、传统祭祖文化、休闲文化广场等 多种功能)

(图为干驿镇陈张村(陈家越)陈氏宗族于 2015 年中秋竣工的“义门陈氏”石桥庄希颖公宗祠。祠堂建在村内原一组南边的田野中,在干驿镇东边约四里地,从社湖岭村打铜湾过牛蹄支河桥就到了。该村是原大湖公社(管理区、乡)所在地陈家越,原大湖行政机构就设在陈家祠堂。现在的祠堂建在原址西南边约300米的农田里。目测该祠占地面积约 2500平方米(前面有 16个围墙间隔,另有1个大门的间距,每个间距几乎都是3米,那么就有50米宽,祠堂基本呈正方形)。在民国19年和21年曾二度出任天门县县长、民国28年10月到职任中国国民党天门县党部书记长的陈大中先生就是此支陈氏后裔。据说其弟陈次中曾任民国时期的空军将军)

(干驿镇陈张村(陈家越)义门陈氏石桥庄希颖公宗祠正面外观图)

在今干驿镇地域范围内的农村,人户较多的氏姓,也都建有祠堂。按本地人习惯,称“某家祠堂”,而不按祠堂门楣(匾) 上的“某氏宗祠”、“某姓家庙”称呼。规模较大的有彭家滩彭家祠堂(解放后,设立过乡公所,办过大有小学),胡家月池胡家 祠堂(办过干驿小学第二分部),陈家越陈家祠堂(设过大湖乡 公所),萧房台萧家祠堂(办过新建小学),白衣庵刘家祠堂、史 家岭史家祠堂(办过史岭[中和]小学),六湾鲁家祠堂、沙嘴鄢家祠堂,规模小一点的有汪家河汪家祠堂,萧家湾萧家祠堂,苏家畈邓家祠堂,西湾陈家祠堂,李家八湾李家祠堂,大黄家岭的黄家祠堂及新堰杨家湾的杨家庙等。

当时,颇具代表性的鸳鸯湖陈姓族群,在干镇驿中街的黄陂街堤街上,选了一处河滩较大的地方。面朝南边向东流淌的牛蹄支河,北抵堤街南沿,东边隔着预留巷道,是王和顺硝坊【注释1】,西边是李长顺的染坊【注释 2】整块台基与堤街平齐。据人回忆,现场目测,祠堂约宽15米,深约50余米。由正街到 堤街有一条宽约3米的巷道,与两旁的民房各留有用砖砌的排水明沟,由南向北,将雨水排入正街边主下水道(称阴沟)。巷道路面用青砖、块石铺设,相当平坦,方便周围人出行。上堤处, 是大砖砌的台阶。上堤后,与陈家祠堂预留的巷道(确切说因硝 坊没围墙,是方便入祠祭祀的人行通道)相连接。故此巷道被称 为“陈家巷”,是镇上九街十八巷中,一条重要巷道。

(1991 年版干驿镇夹州村鸳鸯湖《陈氏宗谱》<德公祠堂记>原文)

祠堂前边是空场,南抵河口线十余米。

陈家祠堂是镇上一座规模较大,比较壮观的建筑物。建有前厅、后堂,中间部位没有修厢房与走廊,是一个可容三五百人聚会、进餐的室内露天场地,即陈氏宗谱中记载的“凉所”。 前厅建有转楼,十分高大,面墙约高5米,超高越宽的杉木大门,格外厚实。大门口上方的门楣处,书写着“陈氏宗祠”四个大字。前厅后墙中部,左右两侧各有半圆拱门供行人进出。 后面的祭拜堂(即祖堂),同样高大。其后部,建有舞台(亦可称祭拜台)。靠墙建有供奉祖先的神龛,龛前摆放着香案供桌,是祭祀时安放三牲祭品与烛台、香炉、铜鼎等礼器的所在。 台前是敞厅,与“凉所”相连。据说每逢祭典,族中长老们在台上依礼制主持祭礼。台下族众,按辈次、年龄依次排列,一直摆到“凉所”。祭祀开始后,大家肃立,按司礼者统一指挥,行叩拜大礼。祭礼结束后,在此摆桌橙、饮酒庆贺、共叙亲情。

陈家祠堂的房屋结构与装饰,总体来说,立柱粗大、看梁厚实,支撑着高大的屋架,承担着沉重的亮脊、屋瓦。前后厅堂,飞檐斗栱,烘托着鱼角搬爪。檐口幕墙,绘有精美的漆画,图案 多姿,鲜艳夺目。两边山墙,建成节节高的风火墙垛,象波浪此 起披伏。东边山墙外侧,壁画精美,形象生动,令路人赏心悦目。 在前厅之后的东山墙处,有一道“腰门”,是祭典筵席制备者的 主要通道。室内雕梁画栋,牌匾高悬、庄严肃穆。

据了解,“陈氏宗祠”大约建于清道光至光绪年间,至今仅百余年。

壬午年腊月初六、初八(1943 年元月),国民党军“一二八”师放火烧干镇驿时,因该师师长王劲哉命令中有“不烧祠堂庙宇等公屋”之内容,镇上祠堂庙宇得以保存。只有正街上张家祠堂前部,因左邻右舍的民房过火而烧毁。

干镇驿是1948年4月28日解放的,建政后的区公所设在陈马家滩。1950 年,区政府从陈马家滩迁入古晴滩的陈家祠堂办公。1956年撤区,陈家祠堂闲置一段时间。当年冬季有河南梆 子戏团(豫剧)来干驿,就在陈家祠堂演了几个月时间,第二年春季返回。1958年,干驿农具厂在此设立翻砂(铸造)车间前厅楼上住人、楼下制作木模(木工车间),后堂处制砂模,“凉所” 处放铸铁炉。1960 年下半年,又在此建立过社会福利院(孤儿院) 1961年搬迁到马湾公社陈家桥头。1966年,因干驿区要在后街 建“人民会场”,将陈家祠堂、周家祠堂等公房拆去,建起了一 座能容千人的会场(兼有影剧院作用)“陈家祠堂”从此消失,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中。

陈家祠堂原址,再后来就安排街道改造建成了街办电厂兼米 面加工厂(即华电米厂迁入此地,新建了厂房)街道企业华电米厂原来在下街匡生记房子内。后因不利于生产迁到陈家祠堂旧址新建新的厂房车间。华电米厂停办后又成了镇办皮辊厂。建国后特别是合作化后,政府主导建立起来的集体企业与国有企 业,在经济体制的改革中先后消亡。2003 年企业改制后,现原址己改建成居民住宅区。

(经历 650 年春秋的“鸳鸯湖”地名在百度地图上如今依然存在,民国期间还存在偌大的鸳鸯湖湖泊,经历过新中国建国后围湖造田的军垦后,早已不复存在。据原籍沉湖边老西湾刘氏族贤刘文先生听族老所讲,现在陈氏所居的鸳鸯湖地名处,还不是明朝初期迁入的原址,原址位置在沉湖4号桥(沿公路)北向500米左右处的东侧约200米处,以前叫陈家台(俗尘鸳鸯湖台子)2013年干驿陈氏编修族谱时还在陈家老台立有纪念义门陈氏显祖、第一任主家家长(族长)陈青的青公纪念碑。而现地图上标的鸳鸯湖,原为大鸳鸯湖的湾台子。解放初期,曾将郭埠港上的渔民迁入大鸳鸯湖。上世纪七十年代改新村。改革开放后原来的平房几乎全改成楼房了)

【后记】 本邑“陈家祠堂”几经苍穹,早已不复存矣,随着时代的变迁,当地人仍将巷称“陈家巷”,街称“老堤街或堤街”。 鸳鸯湖《陈氏宗谱》里<德公祠堂记>中记载的黄陂街是明清时期的叫法。狭义上的黄陂街是指老街(正街)上的一段,基本上是正街由西向东第五段,即书院巷至邓家巷这一段街道(陈家巷居此两巷之间);广义上的黄陂街延伸至正街南北的堤街、后街相对应的这段,相当于行政区划(保甲类)。

干驿镇的正街现称晴滩街或称晴滩大道。从正街陈家巷上堤 街,右侧第 1户至5户私宅即是原陈家祠堂旧址,大约有占5间私房宽度,长约50余米。

(现今的干驿镇区内晴滩街区域位置图)

笔者对陈氏宗祠印象颇深。“德公祠堂记”文中感觉有部分 瑕疵。提几点看法供参考:1.古晴滩就是干镇驿,“黄陂街堤心" 应用不当。不是“堤心”,而是堤街或河滩。2.祠堂方位介绍所 说的东有采真园还说的过去,因采真园是周天官嘉膜先生的花园, 在陈家祠堂对河的东边,今月池村花园。西有马骨河,可能错了。 因为西边是马湾埸,而马骨河(湖、泛、坂)在沉湖东南部。如果 说成东有文昌阁,西有武圣宫(白马庙),南有采真园,北有龙镇 观,是乎更贴切些。3.在笔者印象中不论是建筑面积还是占地面积都没有“记”中所载的三千余平方米(4亩多田)。比较遗憾的是“记”中没有交待祠堂是在什么时间、由谁捐款赞助,由谁主 持修建的。

【释义 1】 什么是“硝坊”,大概现在知道的人已经不多了。解放前后,用于做鞭炮,配炸药、鸟枪药(土铳又称火门枪、明火枪)的主 要原料是土硝,而土硝全靠硝坊熬制。这种方法生产的土硝,就 是硝酸钾。也就是说,是土法生产的硝酸钾。

熬硝是件又苦又累的事,那时候无任何机械,只有水缸、铁锅、铁锹、榔头等工具。原科的来路倒很广:含硝很重的老地皮土、陈旧的破砖、瓦、草木灰(棉杆灰、芦苇杆灰、芝麻杆灰、 茅草灰等。芦苇杆灰最好,茅草灰差一些)。

熬硝的过程是:将含硝较重的破砖、瓦捶成豌豆大的颗粒,加上硝土再渗入草木灰(以 7 比 3 为好)搅拌,装入下端开有小洞的用塞子塞住的水缸内,加水泡一夜,次日拔掉塞子,将 泡的硝水从缸下面的小洞流到另一口缸内(硝水一次洗不净,一 般要加三次清水才能将硝土中的硝水洗出来)。然后,将硝水转 入锅内熬(起码熬一天),熬过的硝水、盐分沉下去,下面是熬 液(没有化验仪器,就用锅铲盛起一团熬液放在铁板上,口一吹, 结晶成块,再用手一按,破裂成两块,无水分,说明硝已熬好); 在筲箕里铺上土白布(布薄了,盐分易流出来),将筲箕放在水 缸上,然后再将熬好的硝液倒在筲箕里过滤,硝盐沉淀在筲箕里,硝液滤到缸里(硝盐还要熬一次,尽量将里面的硝液熬出来)。 缸里的硝液被装进一个个土钵子里,经一夜的冷却、结晶,钵子 四周长满了上细下粗、寸把长的白色硝芽子,下面是黄得发黑的 母液水,这叫“粗结晶”。母液水回火再熬,硝芽子也叫毛硝, 芽硝再回到锅里加清水和牛皮胶(一般100斤毛硝加二两牛皮胶) 提纯。熬到一定时间,用锅铲一盛,硝液成片流下来,又清又亮, 没有一颗颗的杂质,就熬好了。然后把硝液倒进土钵子里,插上 篾片,上面撒上草木灰,冬天一天、夏天两天,就结成了硝块。 这时,将篾片一提,一块约二三十斤重的硝块就提上来了。钵底的母液水还可回锅。最后一道工序是用清水冲洗掉硝块上面的盐 分、灰尘,就完成了。春、夏、秋三季适合熬硝;冬腊月,水缸、 炖钵易冻裂,不宜熬硝。

除了熬土硝,有的硝坊还兼做鞭炮、蚊烟、黄烟大炮、黑色 炸药、鸟枪药等。

【释义 2】 染坊,指中国旧时经营丝绸、棉布、纱线和毛织物染色及漂白业务的作坊。是一种十分古老的行业。古时,人们以山中的赭 石、丹砂、绿矾等天然有色矿物研磨成粉,用来涂抹衣物。这表明原始形态的染色,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随着染色业的发展,我国许多主要的染料,如蓝靛、茜草、茈草、红花、黄栀等染色植物,已多数由野生采收改由人工种植,成为早期农业中的重要经济作物。古代先民不仅掌握了媒染、剂染等技术,还创造 出“一染縓、再染窥、三染纁”的多次套染法。染坊起源很早,周代,各地应用石染、草染、木染的技术已相当成熟。官府设有掌草、染人等专门机构,负责分管染色工艺的各个环节,从而形 成了完整的染整体系。春秋战国时期,染作业已非常兴盛。唐已盛行,宋、元后的明、清已经开放民间染坊。旧时称为“查青邱”, 江湖上谓之“悲丝朝阳”或“浸润朝阳”,称染匠为“赚趾”。他们很早就以葛藤、黄麻、青麻、苎麻等织“夏布”染色为衣。

(图片源自网络)

丝绸是中国特有的产品。不然就不会有丝绸之路。天门城和 岳口镇很早就有织绢、织绸的厂子,尤其是干驿镇在明朝时期就 有将耕地改种桑田用来养蚕的记载。天门地区至今都还保留着种 桑养蚕织“天门绢”的传统手工艺品。汉囗就更不须说了。当时干驿缫出来的蚕丝大多运到汉口去了。本地以蚕丝下脚料丝绵为 原料,用纯手工捻出来的丝线,一般都可织“夏布”,用织土布的织机就可织出来。

(图片资料来自《天门纵横》杂志)

民国期间干驿地区染坊主要以印染蓝印花布为主,这也是天门、干驿的文化特色。

【作者简介】萧志才,生于1946年4月(农历三月),是土生土长的湖北省天门市干驿镇人,长期供职于干驿镇工业经济管理部门。

2000 年后曾为《天门集镇》提供“干驿镇”、“中和场”、 “界牌”等稿件,参与《干驿镇志》的编纂工作。

2015年,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进入具体实施阶段,已经退休赋闲在家的萧志才先生,受干驿镇人民政府委托担任联络员。他调查走访,实地踏勘,深挖地名文化,并查阅了大量历史文献、地方志、档案等史料,为干驿镇村组、街巷等历史地名重新填表登记,增补填写了部分消失地名,客观反映了历史原貌。

按照省市普查办的标准和要求,箫志才先生认真填写了干驿辖区内1个行政区域,32个群众自治组织,150个居民点,50个交通运 输设施,19 个水利电力通信设施,19个纪念地、旅游景点,1个建筑物,42个单位,3个陆地水系、1个陆地地形的登记表格。为已消失的1个居民点,5个单位,1处湖泊及19个单位,填写了历史地名表格。撰写了最美地名稿件7篇,地名故事11篇 还配合电视台摄制了2部地名文化专题片,被乡史研究者誉为天门东乡的活地图。

【互动邮箱】494199703@qq.com

【参考资料】

1、天门市干驿镇1991 年(辛未年)版《陈氏宗谱》,此谱原版 翻印戊子谱,戊子谱由清末优贡陈心源<小京官>于 1948年(戊子年)主持督修的族谱,辛未谱是在戊子谱基础上只添加了人丁后刊印。干镇驿戊子年联宗修谱当时的背景是,为了响应民国时期国民党元老、义门陈氏析浙江省后裔陈立夫先生发出全国统修 义门陈氏族谱的号召,干驿镇区域内多支江州义门陈氏参与联宗修谱;

2、明·嘉靖九年《沔阳州志》;

3、本文释义1 关于硝坊摘录资料来源:湖北荆州市的《沙市文 史资料》第 2 辑 | 网络佚名作者春蚕整理,由本邑乡贤陈峰先生引用;

4、本文释义2 关于染坊在干驿区域的发展历史,资料由本邑乡贤陈峰先生进行收录整理,摘录了原《天门纵横》杂志蓝印花布部分资料、清·同治《汉川县志》及胡德盛乡贤提供的中国文史出版社陈钧、张元俊、方辉亚主编《湖北农业开发史》等资料;

5、关于鸳鸯湖原地名和现在所处地理环境及地名,本邑近现代沉湖乡史研究者刘文先生对本文亦有贡献,致谢。

6、图片提供/胡德盛、刘文、陈峰等。


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123@shiyan.com)删除!

zhengliuhouse 发表于 2022-7-2 10:07:01

仙桃越舟湖陈姓也是石桥庄希颖公的后人,是天门干驿迁来的分支。

luohua 发表于 2022-7-2 10:09:02

二河燕子庄陈氏祠堂。

无与伦比的美丽 发表于 2022-7-2 10:14:47

干镇驿,田二河,蚊子大似蛾,打了三扁担,还要飞过河。

人生苦短何须 发表于 2022-7-2 10:17:35

我私信了,能加好友吗?

零_度传_奇 发表于 2022-7-2 10:20:16

熬硝和染布的古法工艺描述细致!

没那么简单。 发表于 2022-7-2 10:25:00

能旺几代?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沉湖世家之 干镇驿陈家祠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