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敌软妹子 发表于 2022-7-2 11:25:41

文旅三方观察|国乐新“声”用国风讲好中国故事

弘扬国乐文化,传承国乐精神。随着近年来“国风”兴起和跨界蔓延,中国民乐围绕内容创作、表现形式、传播渠道等方面不断推陈出新,活力尽显,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于今时今日民乐的创新发展由逐渐认可发展为喜欢、追捧。

如琵琶演奏家、中央民族乐团团长赵聪所说,现在的国风国潮越来越热,年轻人越来越喜欢传统文化,要想发展,就要互鉴,而不能永远保持原先的样子不动,“因为到了这个时代,就要有这个时代的表达方式。而我们就应该像一个‘转化器’一样,把传统的、经典的东西通过现代的表达方式介绍给年轻人,让他们喜欢,引领他们一步步往前走、往深走。”

中西跨界:催生更多化学反应

千年中国民乐博大精深,其国风雅韵之美蕴含着独特的“中国式浪漫”。

为适应当代人们多维审美需求,让更多人感受民乐的魅力,近年来,东方民乐与西方交响频频牵手,同频共振,致力更好地打造民乐的当代气质。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才能催生出更多的化学反应?

日前,国家大剧院携手中央民族乐团拉开首届“国乐之春”序幕。在开幕特别策划音乐会上,中央民族乐团遴选了12首近年来民族音乐领域极具代表性的曲目,以展现民乐百年文化积淀和进入新时代后取得的丰硕成果。而这次也是中国交响乐团团长兼首席指挥李心草、国家大剧院音乐艺术总监吕嘉首次跨界指挥民乐。

一直以来,李心草致力于西洋乐指挥,但在他看来,东西方的音乐是相通的,各种形式亦是相通的,包括各自对音乐家的要求,对句法的要求,对音乐性格的要求等等。同样,语言、音乐也是密不可分的,“语言的艺术在于如何吸引听众朋友倾听你的诉说,无论哪种语言类的节目,观众一定是要听语言上的句法的意思,音乐同样如此。”

而对于吕嘉而言,首次指挥民族管弦乐团,并把民乐作品中的色彩、线条和律动诠释出来,则是一种新的挑战。“跨界是强强文化,正如一个大写的A加上B,最后得出一个大写的C一样。只有这样才能有传承,才能有更好更快的发展。”

“中国的民族管弦乐团发展已经有100年的历史了,近20年来发展尤其迅速,无论是乐器制作工艺、当代演奏家水准、乐团水平,还是作品创作品质等方面,都提高得很快。”中央民族乐团首席指挥刘沙表示,民乐与交响乐的合作,未来将会从更多角度、更多层面实现更广泛、更深入的合作。

经典重塑:让传统文化更具时代性、民族性

这两年,以古画、古诗词为灵感创作的民乐作品频频出圈。它们充满时代感和时尚感,备受大众喜爱。

在广东卫视推出的大型创新性中国经典音乐竞演节目《国乐大典》上,不少作品恰恰就是采用传统国乐打开古诗词,实现传统文化的古今联动。柳宗元《江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王维《使至塞上》、李白《将进酒》等经典名作也由此“重现”民乐舞台,与观众见面;B站上,青年国风乐团“自得琴社”通过融合音、舞、诗、画等多种艺术形式打造的系列“古画音乐”视频同样在网上获赞无数。

2020年7月,国风美少女“伎乐少女101”通过复原墨笔画《唐人宫乐图》中人物、服饰、乐器、什物等,再现古画场景,融入国风音乐,让“古画活起来”。如今,以故宫博物院馆藏雍正时期人物画《十二美人图》为题材,经作曲家罗麦朔创作,转而新生一部民乐作品《胤?美人图》。12幅美人画被分为4个乐章,在乐队指挥家的指挥下,一幅幅清代美人图幻化成为绝妙音符。

重温经典,溯源中华优秀传统,民乐的路正在变得越来越宽。有网友不禁表示,这将促使国人越来越喜欢自己的民族文化,我们也将越来越有文化自信,民乐终将走上国际舞台。

科技赋能:推动新场景、新内容、新触达实现

在今年的央视元宵节晚会上,创意节目《齐天乐》用XR技术,让观众宛若置身星空之下、山水之中和敦煌石窟之内。在虚实相生的沉浸式体验场景中,民乐变得好听又好看。

如果说XR、VR等技术只是为观众提供了一种新奇好玩的沉浸式体验,那么时下流行的数字藏品则为观众提供了另外一种独特的文化消费体验。

继今年3月3日歌舞诗剧《只此青绿》推出行业首款数字藏品纪念票之后,由河南卫视、优酷、虾米音乐娱乐联合出品的创新国风IP《新民乐国风夜》又推出了《渔舟唱晚-民乐吟诵纯享版》等四款国风音频数字藏品。优秀传统文化IP正以音频数字藏品形式为观众提供了新的抵达经典的桥梁。

事实上,伴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未来越来越多的文化资源将被转化为数字内容,与此同时,技术的迭代升级也将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新发展,破除可能存在的地域、代际等诸多壁垒,触及更多年轻的受众。

在国风已成时代潮流的今天,为促进民乐的发展和普及,民乐应不断借助技术手段,走出剧场和舞台,以更加多元的方式走进现代观众的心中。(中国经济网记者魏金金)

本文源自中国经济网

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123@shiyan.com)删除!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文旅三方观察|国乐新“声”用国风讲好中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