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轨道交通建设,中国还帮他们培养人才
(东博社记者/赵雅丽)近年来,中国轨道交通“走出去”步伐稳健,绘就了穿行在世界各地的“中国符号”。中国企业不只是将项目落地,更重要的是为当地培养了专业人才。特别是在东盟国家的项目推进中,当地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迫在眉睫。中国帮助了所在国年轻人长大为高技能人才,成为所在国项目建设的中坚力量。巨大的人才缺口
随着东盟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国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轨道交通成为重点的建设项目。目前,东盟国家正在建设中的轨道交通项目有印尼雅加达—万隆高速铁路、中泰铁路、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等,以及一些城市地铁和轻轨工程。这些轨道交通建设将对东盟各个国家产生积极影响,也将促进区域内互联互通。
但其中严重制约东盟各国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是专业人才的匮乏。由于东盟国家铁路运营和管理基础相对比较薄弱,本土技术管理人员的高铁知识储备难以满足属地国高铁建设和运营管理的需要。并且由于铁路技术管理人才断层,易导致铁路建好后维修保养不力、内部管理混乱和交通事故频发等问题的发生。
截至 2020 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中国洽谈修建的铁路总里程超过 16000 公里,但是司机、技术人员、乘务员等,将出现 30 万人的人才缺口。随着越来越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加入,以及属地国对本国铁路线路的不断规划,“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轨道交通人才培养培训需求也由此不断增加。
因此,针对此种情况,中国轨道交通类院校向东盟国家伸出了援助之手。积极开展人才培养合作,为其输送专业人才,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缓解了东盟各国轨道交通人才紧张的局面。
“取经”积蓄力量
“中老铁路通车的消息太振奋,激励我加倍努力学习。”周倩是广西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柳铁职院)首届老挝籍留学生。2021 年9 月,她和另外 19 名老挝同学一起,成为该校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新生。她对老挝未来的铁路建设和个人的发展充满信心。
中老铁路老挝籍机务班学员在万象铺轨基地学习(图源:新华社)
随着中国轨道交通技术走出国门,雅万高铁、中泰铁路、马来西亚东海岸铁 路等项目的推进,东盟国家院校与中国院校合作培养轨道交通人才日渐热络。作为中国西南地区唯一一所有铁路背景的职业院校,柳铁职院成为东盟国家院校合作的热门选择。2016 年以来,泰国、老挝、印尼等国已有 20 多所高校前来考察交流,并与该校在留学生培养、师资培养、专业建设等方面展开合作。
“学员不仅能参加铁道信号自动控制、铁道工程、铁道机车等多门课程的专 业讲座,还可到相关实训室参观教学设备,体验动车模拟驾驶、线路工检查轨道 等。”马来西亚安邦职业学院教师 Yusoff Mohd Nazri 在 2019 年研修时说,希望能与柳铁职院合作,让更多马来西亚教师和学生到中国学习,将先进技术带回 国。
此外,在中老铁路建设过程中,昆明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帮助老挝自己建立、 形成成熟的铁路技术人才培养培训能力,学院承接了援老挝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技 术教育合作项目,其内容包括 2 年的教育能力建设、5 年的教育长效技术合作。 同时,学院还与泰国是威差亚皇家理工大学、兰实大学签订人才培养合作协议,与老挝教育部职教司签订合作框架协议,与泰国、老挝、缅甸等国家教育部门、高校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交流合作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交通大学在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轨道交通人才上也下了功夫。学校开展订单式留学生学历培养和定制式学员高端研修,为当地轨道交通建设培养适应不同需要的人才。根据该国轨道交通建设运营的实际,配备专业化的师资队伍,设置谱系化的课程体系,并加强铁道工程实训、机车车辆实训等专业实践环节,强化留学生轨道交通工程实践能力。
北京交通大学
东盟国家通过合作不断地向中国院校取经,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形成较完整 的轨道交通人才培养体系。
“总结”迎来发展
总结经验,一路向前。东盟国家对轨道交通人才培养不能仅仅止于此,想要实现自身轨道交通大发展,人才是关键。因此,未来,还需与有经验的国家一起探讨,如何使人才培养机制化、走向成熟。
据了解,目前东盟国家对轨道交通人才培养的院校还比较少,或许随着轨道交通建设的不断发展,各国会逐步开设更多此类专业或院校。所以,未来各个国家要在借鉴发达国家能力本位培养体系的基础上,开发出体现本国轨道技术的教学标准和教学资源,增强跨境产教协同能力,提升人才供给的实效性。
未来,中国与东盟国家可以通过探讨“点—线—面—城”的方式全面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互惠共赢,共同创建轨道交通国际化人才培养新模式,满足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需求。路漫漫其修远兮。面向未来,随着东盟国家轨道交通的不断发展,其在人才培养这条道路上,也将不断探索,不断总结经验,为本国的轨道交通事业打造一批强有力的人才队伍。
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123@shiyan.com)删除!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