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春天 发表于 2022-8-27 10:36:48

两位福建籍开国将军—父亲往事

我父亲晚年
父亲参加革命后,一直在军队工作。他有两位福建籍的开国将军在不同时期对他帮助很大很多。这两位福建籍的革命老前辈是我父亲战斗生涯中的良师益友,亲如兄长。父亲晚年常回忆他们。
一位是战争年代我父亲的领导,一位是新中国成立之初我父亲的领导。
战争年代的领导是吴岱,福建上杭人,1931年参加革命,开国少将。做过山东老六团的政委、东野一纵一师的政委、38军政委、北京军区副政委。




另外一个新中国成立之初的领导是郭成柱,福建龙岩人,1929年参加革命,开国少将。做过新四军七旅的政委、东野六纵十六师政委、42军政委、广州军区副政委。
他们都是来自闽西革命根据地。“红旗越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毛主席1929年底写的这首诗《清平乐·蒋桂战争》就是这里。
这两位福建籍的开国将军经过革命战争的考验,政治工作水平非常高,治军能力非常强。带出的部队嗷嗷叫,一个是112师、一个是127师、是我军数一数二的两支劲旅。熟悉军队情况的都知道这两支部队。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他们一个是38军(万岁军)的政委,一个是42军的政委。他们带领的这两个军在朝鲜战场上打出了国威军威。
吴岱将军
1945年初,我父亲调到山东主力部队老六团任俱乐部主任。吴岱是团政委,我父亲就在他的帮助指导下开展工作。
解放战争时期在东北,吴岱调到一师任政治部副主任,我父亲也跟随他到一师政治部当秘书,他当一师政治部主任后我父亲当了秘书科长,他当了一师政委后我父亲转为组织科长,他到38军当政治部主任,我父亲去了112师336团当政治处主任。
从抗战末期到解放战争期间,我父亲始终跟随吴岱。他们战斗在一起、行军在一起、吃住在一起。从吴岱身上学习到了很多东西。他对我父亲很好、很培养、而且影响很大。
1949年部队打到湖南时,调我父亲去21兵团工作,才和吴岱分开。
郭成柱将军
1953年,我父亲调到广州中南军区干管部工作。不久,郭成柱从42军政委的位置上调到中南军区干管部当副部长,后当过广州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副政委。五十年代中期到六十年代初期都分管干部工作。我父亲在广州做了12年干部工作,和他相处了近十年。除了黄永胜司令、刘兴元政委外,工作上接触最多的就是他。每次我父亲到他那里请示工作、送批文件、都礼貌相待,汇报工作他一定认真听完,绝不中途打断。他对我父亲的工作指导多、启发多、鼓励多,总之受益多多。
关键时刻还敢于出面保护干部。在一次重大问题上他挺身而出保护我父亲。
就是这样好的人民军队的领导干部,文化大革命期间和我父亲一样都遭受了巨大的伤害。文革后都平反恢复名誉,但身体却垮掉了,尤其是郭成柱将军。
郭成柱将军1972年就去世了,才60岁。
吴岱将军1996年逝世,78岁。
老英雄们千古!
父亲千古!
郭成柱和战友
郭成柱和战友
吴岱将军
吴岱将军




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123@shiyan.com)删除!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两位福建籍开国将军—父亲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