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球123 发表于 2023-1-7 15:23:16

我们为什么如此反感别人的不回应?

作者 /十堰柏和心理 曲鹞奇编辑 /十堰柏和心理 邹悦在生活中大家是不是都有这样的经历,当你给别人发了一段信息,对方只回了一个“哦”字,甚至什么都不回;妻子想跟丈夫聊聊天,丈夫却一头倒在沙发上玩着手机,对妻子不予回应;你花了很大的心思拍了一条视频,结果没有一个人给你点赞......这些经历都让我们感觉到我们在关系中没有被人看到,也没有被人尊重。在我咨询中曾经遇见这样一个案例,有一对情侣,男孩约了女孩下班一起吃饭,女孩答应下来,就去做头发了。谁知做头发的时间特别长,男孩到了约会的时间就给女生打电话,女生觉得这头发一时半会也做不完,索性也不接电话了,手机静音扔到了包里,男生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给女孩打了几十个电话,最后在晚上见面的时候,男孩气急败坏的把手机砸了个粉碎。为什么别人的不回应会让我们感觉到如此的不爽和愤怒?客体理论认为,人一定要活在关系中。如果一个人出现了心理问题,那么他一定是关系出了问题。我向你寻求沟通,而你的回应就代表你跟我建立了关系,如果没有回应,我会感觉到这层关系被切断了,或者没有建立成功。这就是为什么夫妻矛盾之后的冷战会让人觉得如此的煎熬,情侣分手后会让人觉得痛不欲生。婴儿从出生起就开始寻求建立关系,婴儿哭了,母亲就会帮助婴儿喂奶、换尿布以及陪婴儿玩。母亲的这些行为就是一种回应,而婴儿通过回应才能意识到自己是存在的。从现实角度来看,回应对婴儿也是非常重要的,婴儿不能用言语表达,甚至不能自已翻身,婴儿的吃喝拉撒全由大人来造福,如果没有成年人的照料和回应,婴儿连活下去都很困难。所以回应对婴儿来说是生命是否能延续下去的一个信号,在这个时间段,如果母亲总是不能及时的回应婴儿,婴儿向外构建关系的动力就会受挫,于是婴儿就会把注意力重新再收回到自己的内心世界,导致孤独症。成年人对于他人不回应自己的愤怒和不爽的感觉,起源于婴儿时期不被回应的记忆被激活了。人们知道不被回应的痛苦,于是也会把不回应当成一种惩罚他人的方式。比如妈妈对孩子威胁说,如果你再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小朋友闹矛盾了会说如果你再这样我就不和你玩了,而夫妻之间经常用冷战当成攻击对方的方式。随着年龄的成长,我们有健康的人格来逐渐适应关系中的不回应,例如石沉大海的求职简历,或者是询过一次价之后就不再联系的客户,吃过一顿饭就把微信拉黑的相亲对象......面对这些不回应,我们顶多是心里有些失望,但是不会出现心理问题。如果我们在关系中动不动就要打几十通电话来向别人确认,或者总是用断绝关系来威胁他人,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心理咨询师的干预。还有一种情况可能是因为不回应的这个人,他的共情能力很差。在生活中有一些人,他的意识是很狭窄的,他只能见到自己眼前的那一些事情,而注意不到别人身上的情感。有一些家长把孩子不小心落在车厢里,导致发生危险,或者是有一些人在高速公上临时变道,却不注意后边的来车;还有的人在沟通时,但凡让他感觉到一点点的焦虑,他就会像鸵鸟一样把头伸到沙子里面埋起来。这一类的人并不是道德问题,而是能力问题,他们的意识只能勉强关注到自己,而无法把范围扩大到自己之外的人。这样的人可能在童年的时候经历了太多的不被理解,不被看见,而且被高压的管制,所以他们只能自顾自地退回到自己的小世界里边,而无法再有能力去顾及外界。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们为什么如此反感别人的不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