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创仙山、秀水、汽车城战略优势 十堰“三张名片”越擦越亮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叶相成)一直以来,“仙山、秀水、汽车城”是十堰市引以为傲的三张世界级亮丽名片。如何擦亮名片,实现环境高水平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共赢?近年来,十堰启动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立足“山、水、车”优势,着力构建“一主四优多支撑”产业集群。十堰市委书记黄剑雄表示,十堰市将加快推进城市转型、产业转型、经济转型,奋力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再创仙山、秀水、汽车城战略优势。
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日前,笔者走进位于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易捷特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总装车间,但见生产线上一片繁忙景象,每两分半钟就有一台纯电动乘用车下线。
湖北十堰因车而建、因车而兴,是原第二汽车制造厂的“老家”。自建市以来,汽车产业便是十堰的主导产业,十堰是不折不扣的汽车老工业基地。
如何让汽车老基地焕发新气象?产业转型是换道领跑的关键一招,十堰将锚定“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新定位,全力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为加快汽车产业绿色转型,十堰市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三年行动计划。积极推进东风商用车、易捷特、东风小康等企业加大新能源汽车研发与生产;支持山西鹏飞燃料电池重卡项目建设;加快打造智能网联应用场景,东风商用车 L4港口无人集卡、智能矿山车投入运营,L2级渗透率达7%。
持续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加快生产换线、设备换芯步伐,先后建成驰田智慧工厂、正和高端重卡车身、智能装备产业园等一批数字车间、数字工厂。培育5家全省5G全连接工厂、11家国家级智能制造应用场景试点示范企业、161家省级“两化”融合试点示范企业。
组建专用汽车行业协会,以应急装备为主攻方向,筹建专用车研究中心。协调整专企业开展全方位合作,推进供应链协同,促进抱团发展。出台奖励政策,激励企业做大做强。
以专精特新为统领,推动零部件产品由“结构件”向“功能件”再向“系统件”转型,制造由“机加”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支持东风零部件集团、东实科技进入全球汽车零部件100强,培育5家上市企业、219家专精特新企业,形成年产驱动电机系统17万套、电控系统10万套、车用动力电池系统43万套的能力。
十堰还深度参与长江汽车产业供应链平台建设,搭建供应链、重构产业链、提升价值链,首期在大宗原材料集采、动力电池供应、融资租赁等领域实现合作。支持汽配产业互联服务平台、东风商用车完好率中心建设,完善后市场服务体系建设。
目前,全市有整车生产企业12家,其中新能源整车生产企业8家。全市专用车生产企业达到48家,危化厢式、随车起重、油田作业等细分领域销量位居全国第一方阵,成功创成国家安全应急产业示范基地。
今年1月—4月,十堰市生产新能源汽车3.4万辆,占全市汽车产量的30%,占全省新能源汽车产量的40%;出口2.2万辆,占全省出口量的86%。
水产业“拓展深化”
日前,笔者走进丹江口市水都工业园,但见北京一轻食品(丹江口)产业园内一片忙碌,工人师傅们正在吊装钢柱,项目进入主体施工阶段。
笔者了解到,丹江口市是我国北缘地区最大的鲜食柑橘生产基地和湖北省重要的柑橘产区,经过多年发展,柑橘种植面积30万亩,总产量30多万吨,产值约6亿元。柑橘已成为丹江口市最重要的富民产业之一。
如何提升柑橘产业价值,推动柑橘向水果深加工转化。去年,丹江口市成功引进北京一轻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在水都工业园内投资,建设柑橘深加工项目。
该项目投资约3.5亿元,建设开发年处理2万吨蜜橘的全橘加工产业,规划新建1条陈皮茶饮料、7条桶装和瓶装水生产线,主要生产HPP果汁、高端瓶装果汁等饮品,以及橘皮处理、橘油加工等全橘产品。
该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可生产茶、果汁、天然饮用水等各类饮料3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约10亿元,实现税收约2500万元,同时辐射其他农副产品销售约5亿元,大幅带动库区百姓增收致富。
发展绿色食品饮料,关键在水。十堰市水资源丰富,水源区面积大,总量达386.66亿立方米,是全国首批“中国好水”水源地。
为用好“中国好水”这一宝贵资源,十堰市印发十堰市突破性发展绿色食品饮料产业三年行动( 2023-2025 ) 方案,通过做强优势产业、壮大潜力产业、提升传统产业,实现绿色食品饮料突破性发展。
计划到2025年,十堰市整体创建成为国家优质农产品生产重点市,其中创建全国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15个以上、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6个以上、全国有机农产品基地3个以上。
饮料、渔业、食用菌、 中药材、茶叶、水果、木本油料、黄酒等重点产业各培育1个地方特色明显、市场知名度高、带动能力强的区域公用品牌。
全市从事绿色食品饮料产业的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分别达到2家、80家和250家以上,绿色食品饮料综合产值突破1000亿元。
其中在做强优势产业方面,立足“中国好水”品牌,到2025年,全市饮料综合产值达 150亿元;全市蔬菜及食用菌加工能力达100万吨,综合产值335亿元以上。
在壮大潜力产业渔业方面,到2025年,十堰全市水产品产量达15万吨,综合产值达70亿元。
在提升传统产业方面,到2025年,全市优质粮油综合产值达到 137 亿元;全市茶叶基地面积达90万亩以上, 茶产业综合产值达126 亿元;全市水果加工能力达5万吨,综合产值达32亿元;全市中药材总面积稳定在100万亩左右,综合产值150亿元以上。
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灵秀湖北四季村晚”“文化进景区”为主题的非遗和民俗文化展演活动热闹非凡;太极拳、太极剑、古筝(古琴)、茶道、香道、笙箫、打坐等各类武当文化真人秀异彩纷呈……
今年五一假期,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以武当山游客中心、景区景点为阵地,武当特色文旅活动持续开展,以提升游客“遇见武当”“印象武当”的参与度和体验感。
这是十堰推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缩影。
前不久,十堰市出台了突破性发展生态文旅康养产业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十堰市建成东方生态文化康养之都、武当山打造成世界级重要旅游目的地。生态文旅康养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第二大支柱产业,总产值2000亿元以上,增加值500亿元,占全市GDP比重10%。
为实现发展目标,十堰制定了六项重点任务:通过编制武当山和十堰城区景城一体化发展规划,形成 “两区三带”文旅空间结构,统一规划建设。以武当山为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推出武当秘境康养游、山水车精华游、汉水巴山探秘游等十条以上特色主题线路,在重点客源地城市进行推介,统一品牌营销,以及统一产品布局、统一人才培养、统一公共服务等措施,推进“景城一体化”。
围绕“来武当山过几天仙暇日子”宣传品牌,设计征集十堰旅游形象宣传语、旅游形象标识、旅游IP形象,构建全新的十堰旅游形象宣传体系,构建品牌形象。建立“城旅一体”宣传营销模式,一体营销城市品牌和旅游品牌,创新营销模式。搭建全媒体矩阵、细分市场营销、推行一卡(票)通游,开拓市场新格局。
通过做强叫响“武当道乐、武当太极、武当养生、武当建筑”四张品牌,做优武当龙头产品。持续擦亮十堰历史文化名片,推进文物活化利用。推进“ 药医养游” 融合发展,培育医药康养、汤浴康养、森林康养、健身康养、膳食康养等业态,发展康养度假产品。以及丰富乡村旅游产品、打造城区旅游产品,实施品牌提升工程。丰富产品供给,提振文旅消费,通过发展“美游+”、“美宿+”、“美食+”、“美娱+”、“美购+” 业态,加快供给升级,打造融合品牌。
此外,还将加大资源转化,壮大文化产业,优化发展环境,提升服务品质,推动生态文旅康养产业突破性发展。
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123@shiyan.com)删除! 应该全球招聘500家创新大公司成立国资混合公司→制氢加氢储氢,氢能车船发电化工制造产业,武当山文旅体武术道文化易经文化表演院书刊,茶茹中药美食鱼湖特产,锂电,巨天霸推山装备一铲至少宽50米削山如泥,丹江口水源产品3万亿产值(水,酒,饮料,醋,酱,菇),丰富挡洪水资源建设汉水中上游草场饲料场2亿亩林特果场5千万亩发电制氢光伏计3000亿千瓦时。新能源汽车30万辆年,年接待旅游人数3000万人(城区1000万人,武当山及周边1000万人,丹江口400万人,房县竹山竹溪400万人,其他的200万人) 武当山市应该全球招聘500家创新大公司成立国资混合公司→制氢加氢储氢,氢能车船发电化工制造产业,武当山文旅体武术道文化易经文化表演院书刊,茶茹中药美食鱼湖特产,锂电,巨天霸推山装备一铲至少宽50米削山如泥,丹江口水源产品3万亿产值(水,酒,饮料,醋,酱,菇),丰富挡洪水资源建设汉水中上游草场饲料场2亿亩林特果场5千万亩发电制氢光伏计3000亿千瓦时。新能源汽车30万辆年,年接待旅游人数3000万人(城区1000万人,武当山及周边1000万人,丹江口400万人,房县竹山竹溪400万人,其他的200万人)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