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郧剧《黄连花开》讲述黄莲花带着已故丈夫的爸爸(公爹)改嫁的故事。
今年10月底,第三届湖北艺术节在武汉举行,郧剧《黄连花开》作为十堰唯一展演的剧目赴汉,受到观众和专家的一致好评。
“郧剧”一词从正式推出至今,仅4年时间,成绩斐然,获得多次大奖。去年底,在文化部公布的全国348个地方戏曲剧种名录中,郧剧赫然上榜。作为汇集十堰地方音乐元素的新剧种,郧剧深受市民喜爱,年均演出上百场,吸引数十万人观看,影响力不断扩大。
从无到有,田间地头的乡音谱成了戏曲
郧剧是以十堰方言为舞台语言,汇聚十堰地方戏曲、皮影戏、曲艺三大品种及民歌、武当道乐等音乐元素为一体的新剧种。从2017年文化部将郧剧列入全国地方戏曲剧种名录至今,已接近一年。其实,郧剧这个带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剧种历史久远,要追溯到百年之前。
清末民初,一位四处游走的民间曲艺人刘家江来到房陵的乡间,偶遇几位在田间耕作的农民。那些农民边干农活边唱着“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韵味独特的音调深深打动了刘家江,他停下脚步,饶有兴致地听着。这些富有乡土气息的小曲小调,让极富想像力和创造力的刘家江灵感泉涌。不久,这些跃动的音律便随着四处游走的民间艺人出现在了郧阳府的街头巷尾,备受大家喜爱。这促成了最早的郧阳地区戏曲发展。
不仅是刘家江,还有许多和他一样的老艺人在地方小戏曲和皮影戏的演变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广作用。
经过近百年发展,十堰地方小戏曲、皮影戏、曲艺3个艺术门类渐渐融合为郧阳地方戏曲新的样式。上世纪70年代,原郧阳地区的戏曲工作者首次集郧阳地方小戏曲、曲艺、民歌之大成,探索性地创作了《洪江激流》这出大戏,独特而全新的戏曲音乐样式引起了强烈反响。
到了2014年,在创作新编历史剧《均州旧事》之时,国家一级作曲家陈受新和十堰地方文化专家胡荣茂共同提出了“郧剧”这一新剧种名。取名之初,目的便是将十堰本土的音乐元素融合起来,打造出可以代表十堰戏曲的“乡音”,因十堰原名为郧阳地区,故取名为“郧剧”。
“郧剧”一词从提出至今,已过了4年。如今,胡荣茂等一批十堰戏曲界专家,仍在为了丰富和完善郧剧,做着不懈努力,力争将其打造成鄂西北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戏曲剧种。
郧剧《坎子山的脊梁》讲述了郧西县湖北口回族乡坎子山村党支部书记魏登殿坚守41年的扶贫攻坚历程。
植根沃土,对郧剧的热爱不分年龄
今年30岁的陈鹏举已出演多部郧剧,并在省市戏曲展演活动中荣获多个奖项。如今,他是出演郧剧大戏最多的演员之一。
在陈鹏举看来,他对郧剧的情感已深深融入剧目创作之中。“我出演过郧剧《均州旧事》、《风雨塔灯岩》、《黄连花开》等多部大戏。我认为,郧剧的每次演出都是创作,这也是戏曲不可复制的艺术魅力。”陈鹏举说,“剧团的演员们在排练时经常摔跤受伤,但是我们从没想过放弃。因为每一部戏都凝结着编剧、导演、作曲、舞美这些创作人员的心血智慧,作为演员,我一定要在舞台上最好地呈现出来。”
作为地方剧种,郧剧的舞台语言必须符合十堰的语言特点。然而,十堰的部分郧剧演员都是从外地招过来的,起初都有很浓的外地口音,他们必须过语言关。排练郧剧大戏《黄连花开》时,编剧、导演一直强调不要有外地口音,这可难为了陈鹏举等一批外省籍演员。“‘鹏举,你这句话里的老家口音太浓了,改回来!’这是导演当时跟我说的最多的话了。”陈鹏举哭笑不得地说。
一个剧目能取得成功,除了演员们的完美演绎,还有编剧和郧剧音乐工作者的辛苦付出。
2016年春节假期刚结束,郧剧研究团队就赶赴竹山、竹溪、郧西等地,向民间艺人采集皮影、曲艺等音乐元素,为丰富郧剧声腔收集素材。
忽红叶、崔中杰、施永驷、吴显刚等编剧,不辞劳苦深入山区采风,与模范人物、移民群众同吃同住,创作出了《黄连花开》、《坎子山的脊梁》《风雨塔灯岩》、《欢喜冤家》等一批富有时代气息、人物鲜活的优秀郧剧剧目。施永驷告诉记者,一个好的戏曲剧本,需要修改几十次乃至上百次,演员的一句台词一个步伐,都是经过了主创人员的精心设计。
2014年创作《风雨塔灯岩》之时,编剧施永驷来到丹江口了解库区移民的生活状态。“生在库区,注定移民。走,是我们的命,是我们的责任”,这句《风雨塔灯岩》中最经典的台词,就是施永驷和移民谈心时找到的灵感。“水到了北京,我们的郧剧也到了北京,我写着写着,就开始抹泪了,因为库区人的那种牺牲精神真的很让我感动。”施永驷说。
今年9月,郧剧《黄连花开》在央视播出,编剧忽红叶和王莲月想起了他们当时在竹溪采风时,与人物原型相处的故事。“挺感动的,我觉得编剧应该肩负起郧剧发展的责任。今后,只要我身体吃得消,一定会尽力多出精品。”忽红叶说。
从演员到编剧,从刚踏入戏曲门槛的年轻演员到步入耄耋之年的老专家,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热爱郧剧的人,郧剧才能不断发展,日趋成熟。
2016年至2018年,郧剧研究人员多次下乡采风。(该图由市艺术研究所提供)
底蕴深厚,郧剧受到许多人喜爱
如今,郧剧虽处于起步阶段,但不乏优秀作品,原创剧目《均州旧事》、《风雨塔灯岩》、《黄连花开》、《坎子山的脊梁》、《香樟树下》等进京赴汉,下乡进校园,受到越来越多的戏曲爱好者的喜爱。一大批戏曲工作者高举郧剧大旗,一代代薪火相传。
郧剧的成功,离不开它的底蕴。郧剧汇聚了十堰地区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吸取十堰地方戏曲的各家之长。近些年,十堰加大戏曲文化推广力度,通过戏曲进校园、参加大型艺术活动等方式,宣传普及郧剧。
郧剧演员陈鹏举说,当他看到《黄连花开》在央视播出,内心五味杂陈,忍不住流泪。“其实,我说不出自己为什么会流泪,可能有幸福的成分,又或是回忆起排练的不容易吧。”
从事戏曲的道路必定艰辛。如今,很多年轻人认为,戏曲的节奏、审美太过老套,不够时髦,喜爱的人群较少。如何将郧剧发扬光大,这是一条漫长而艰辛的路。“不敢说让每一个人都爱上戏曲,但希望能通过我们戏曲工作者的努力,展现戏曲的优势、魅力与精髓,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戏曲,这是第一步。”市艺术剧院院长王伟说。
目前,郧剧的落地工作由市艺术剧院和各县市区剧团、文艺工作者共同完成。经过老一辈艺术家们的努力,郧剧方面的人才优势逐渐显现,目前中坚力量已基本齐备。弘扬优秀地方文化,展示戏曲独特魅力,十堰众多戏曲人都坚信一个道理:郧剧一定能成为十堰的另一张城市名片。文、图/记者 周仑
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123@shiyan.com)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