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登录
注册忘记密码
查看: 1921|回复: 0

2020年小学教师资格证复习资料之教学评价-教师吧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2-6-2 20:41: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节内容为2020年下半年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二《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学评价考点详解。
【考点:教学评价】
一、教学评价概述

(一)教学评价的概念

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通过一定的标准和手段,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给予价值上的判断,即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分析和评定的过程。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和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

(二)教学评价与测量及测验的关系

教学评价不等同于测量和测验。

测量和测验是对学习结果的客观描述,而教学评价则是对客观结果的主观判断与解释,但这种主观判断和解释必须以客观描述为基础,否则是主观臆想。测量与测验所得到的结果,只有通过教学评价才能判断这种客观描述的实际意义,否则所得数据或结果毫无价值。

二、小学教学评价的内容

小学课程与教学的评价内容包括对学生学习的一般性发展表现和学科学习的表现。

(一)一般性发展表现的评价内容

小学生的一般性发展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学会学习的技能;

(2)扩充并整合知识的技能;

(3)沟通技能;

(4)思考和推理的技能;

(5)合作技能;(6)个人与社会责任。

(二)学科学习表现的评价内容

小学生的学科学习表现的评价内容包括:学生对该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掌握的程度,学习该门课程表现出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情感与态度。

三、教学评价的类型

(一)根据教学评价的作用,可以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1.诊断性评价

(1)诊断性评价的概念

诊断性评价是在学期开始或一个单元教学开始时,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状况及影响学习的因素而进行的评价。它包括各种通常所称的摸底考试。

(2)诊断性评价的主要功能

①检查学生的学习准备程度;②决定对学生的适当安置;③辨别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

2.形成性评价

(1)形成性评价的概念

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

它包括在一节课或一个课题的教学中对学生的口头提问和书面测验。

(2)形成性评价的主要功能

①改进学生的学习;②为学生的学习定步;③强化学生的学习;④给教师提供反馈。

3.总结性评价

(1)总结性评价的概念

总结性评价也称为终结性评价,是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一个学期或一门课程结束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总结性评价注重考查学生掌握某门学科的整体程度,概括水平较高,测验内容范围较广,常在学期中或学期末进行。

(2)总结性评价的主要功能

①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

②证明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和能力水平以及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

③确定学生在后继教学活动中的学习起点;

④预言学生在后继教学活动中成功的可能性;

⑤为制定新的教学目标提供依据。

(二)根据评价采用的标准,可以分为相对性评价、绝对性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

1.相对性评价

(1)相对性评价的概念

相对性评价又称为常模参照性评价,是运用常模参照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它主要依据学生个人的学习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或常模中所处的位置来评价和决定他的成绩的优劣,而不考虑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2)相对性评价的优缺点

相对性评价具有甄选性强的特点,因而可以作为选拔人才、分类排队的依据。

它的缺点是不能明确表示学生的真正水平,不能表明他在学业上是否达到了特定的标准,对于个人的努力状况和进步的程度也不够重视。

2.绝对性评价

(1)绝对性评价的概念

绝对性评价又称为目标参照性评价(标准参照评价),

是运用目标参照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它主要依据教学目标和教材编制试题来测量学生的学业成绩,判断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而不以评定学生之间的差异为目的。进行评价时,每个人的成绩分数只与统一的、固定的客观标准进行比较,即这种评价并不照顾评价对象的整体水平状况而提高或降低评价标准。

(2)绝对性评价的优缺点

绝对性评价可以衡量学生的实际水平,了解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宜用于升级考试、毕业考试和合格考试。它的缺点是不适用于甄选人才。

3.个体内差异评价

(1)个体内差异评价的概念

个体内差异评价是对被评价者的过去和现在进行比较,或将评价对象的不同方面进行比较。

(2)个体内差异评价的优缺点

个体内差异评价的最大优点是充分体现了尊重个体差异的因材施教原则,适当减轻了评价对象的压力。但是,由于评价本身缺乏客观标准,不易给评价对象提供明确目标,难以发挥评价的应有功能。

(三)按照评价主体,可以分为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

1.内部评价

(1)内部评价的概念

内部评价也就是自我评价,指由课程设计者或使用者自己实施的评价。这种评价易于开展,可以经常进行。

(2)内部评价的优缺点

评价对象对自己的情况最了解,如果态度端正,会有较高的准确性,同时,也可为外部评价提供丰富的信息,便于评价工作的进行。此外,自我评价还能增强被评价者的自我评价意识和评价能力,有利于及时进行自我反馈、调节。但是,自我评价不便于进行横向比较,主观性大,容易出现评价偏高或偏低的趋向。

2.外部评价

(1)外部评价的概念

外部评价是由被评价者之外的专业人员对评价对象进行明显的(看得见的、众所周知的)统计分析或文字描述。

(2)外部评价的优缺点

与自我评价相比,他人评价更为客观真实,更容易看到成绩与问题所在。但是,他人评价的要求比较严格,组织工作也比较难,花费的人力、财力也比较多。

四、教学评价的功能

(1)导向功能;

(2)诊断功能;

(3)激励功能;

(4)调节功能;

(5)教学功能;

(6)发展功能;

(7)管理功能。

五、小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内容

(1)关注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的变化过程:①活动环境的创设;②学习热情的调动;③自我意识的建立。

(2)关注知识技能的形成过程:①过程方法的体现;②学习方式的运用;③思维的发展;④策略意识的培养。

(3)关注集体与个体学习的区别:①面向全体;②尊重差异。

(4)关注课程资源的合理利用:①教学方法与手段;②资源开发和利用。

六、小学教学评价的方法

(一)标准化成就测验

标准化成就测验是指由专家或学者们所编制的适用于在大规模范围内评定个体学业成就水平的测验。

标准化成就测验的优越性:(1)客观性;(2)计划性;(3)可比性。

(二)教师自编测验

教师自编测验是由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和测验目的自己编制的测验,是为特定的教学服务的。

(三)非测验的评价技术

1.案卷分析

案卷分析是一种常用的评价策略,其内容主要是按照一定标准收集起来的学生认知活动的成果。

例如,学生的家庭作业或课堂练习、论文、日记、手工制作的模型、绘画等各种作品。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考查分析,并形成某种判断和决策的过程就是案卷分析。

2.观察评价

观察评价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表现和学习行为进行自然观察,并对所观察到的现象做客观、详细的记录,然后根据这些观察和记录对教学效果做出评价。观察评价设计常采用行为检查单、轶事记录和等级评价量表等方式进行。

3.情感评价

许多时候,教师有必要针对学生的情绪、学习动机、个人观点等进行评价;显然,我们可以借助已有的量表,也可以借助教师自己编制的评价量表。为了获得这类信息,教师需要写一份详细的报告,形式类似于上文的观察报告。

七、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的方法

(一)主观题评价法

主观题作为考试的重要题型之一,也是出现最早、历史最悠久,现在仍广泛采用的一种试题。主观题评价法要求学生基本上用他们自己的语言作答,而不是从一组答案中选择一个合适的答案。试题的题型有简答题、论述题、应用题、作文题等。主观题也称为自由应答型试题。此类试题对于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分析评价能力以及思维创新能力等方面有独到的功能。

(二)客观题评价法

以选择题为代表的客观题则是伴随着美国的标准化考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客观题评价法是让学生从事先拟定的答案中辨认出正确答案。主要题型有选择题、搭配题、正误判断题和填空题。客观题也称为固定应答型试题。

八、听课与评课

(一)听课

听课是教师间相互交流、切磋琢磨、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一种有效形式,是教师或研究者凭借感官或有关辅助工具(记录本、调查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或间接地从课堂情境中获取相关的信息,经过理性分析而进行的研究、评价和学习活动。

1.听课的注意事项

听课既是教学研究的手段,又是一种技能和方法。要进行有效的听课,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课前要做准备工作;

(2)处理好听课者与被听课者的关系;

(3)努力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有关学科的新课改理念;

(4)做到听、看、记、思的有机结合;

(5)听课后要积极参与评课。

2.听课的重点

听课者要听的内容主要有: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教学过程以及教师对教材的分析处理和教学细节。在听课的过程中应注意:

(1)教学是否体现新课程的理念、方法和要求;

(2)教学过程设计是否科学合理;

(3)教学内容是否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4)教师语言是否流畅,表达是否准确清楚;

(5)授课中是否有创新之处;

(6)教师的思维是否流畅,学生的发言是否准确。

听课不仅要听,还应仔细观察,用心体会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看的方面有:(1)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2)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听课中发现的问题要尽快记录下来,以免课后遗忘。在做听课记录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听为主、记为辅;(2)记录要详略得当;(3)听课后要及时整理听课记录,进行理性的分析、归纳,总结出有价值的经验和做法,提出一些改进的意见和要求等。

听课者不仅要听和看,还要注意思考。听课时要注意思考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为何这样处理教材,换个角度会有怎样的教学效果;

(2)要仔细思考教师教学的成功、不足或失误之处,分析原因,并考虑对学生产生了哪些影响;

(3)换位思考,假若自己上这节课会怎样上;

(4)课堂教学中是否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方法、要求等,教师是否将其内化为自觉的教学行为;

(5)这节课能否反映教师真实的教学水平。

听课者不仅要关注教师的教学活动,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活动。具体包括如下几点:

(l)学生是否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2)学习活动中学生经常做出怎样的情绪反应;

(3)学生是否乐于参与思考、讨论、争辩、动手操作;

(4)学生是否经常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等等。由于教学是一种学习活动,本质是学而不是教,而且教师的教学活动是围绕学生的学习活动展开的,因此在关注教与学双边活动时,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活动。

(二)评课

评课是在听课活动结束之后,听课者对课堂教学的得失、成败进行评议的活动。

1.评课原则

(1)目的性原则;(2)可行性原则;(3)多样化原则;(4)指导性原则;(5)科学性原则。

2.评课内容

(1)教学目标;(2)教学结构;(3)教学内容;

(4)教学方法;(5)教学组织形式;(6)教学模式。

除以上问题外,还可以对课堂管理、师生关系、课堂评价、教学效果、教室空间的安排等发表评论。

在评课时,要做到有点有面、有理有据,无须面面俱到但要精辟评价主要方面,如教学目标、教学结构、教学内容等。


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123@shiyan.com)删除!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