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登录
注册忘记密码
查看: 1905|回复: 0

强制人脸识别、禁止游戏账号租售能够成为防沉迷利器吗?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2-6-23 09: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未成年人游戏防沉迷近成为全国两会热门话题。日前,有多名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在提案和议案中表示,虽然防沉迷新规落实已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仍存在未成年人通过使用家长身份信息、网购成年人身份信息以及通过游戏交易平台租买账号等方式实名认证。

两会代表和委员纷纷建言献策,要在游戏登录、交易等环节进行人脸识别,甄别未成年人用户。同时,禁止游戏交易平台租卖账号,对向未成年人租售游戏账号的行为进行严惩,确保“防沉迷新规”落实到位。

据了解,由于涉及个人隐私信息,加之人脸识别技术过高,被寄予厚望的人脸识别技术落地防沉迷领域仍面临着较大挑战,由相关部门牵头搭建未成年人信息数据库或是有效之举。同时,业内对虚拟财产权责息息相关的游戏交易平台的态度呈两极分化的态势,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缺位,相关部门对租号买号平台的监管与治理“进退两难”。
人脸识别技术怎么用?

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多次提及的人脸识别在防沉迷过程中效果如何呢?

据腾讯游戏方面公布,截至2021年11月,平均每天有686万个账号在登录环节触发人脸识别,超70%的账号因拒绝或未通过验证,被纳入防沉迷监管。

值得注意的是,人脸识别技术虽是未成年防沉迷的重要手段,但由于该技术涉及个人隐私信息,该技术的推广与使用需慎之又慎。

据法律人士介绍,截至目前,我国相继出台《民法典》《个人信息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条文填补了包括人脸识别信息在内的个人信息保护领域的空白。不过,由于当前人脸识别技术还在发展阶段,使用过程中的数据滥用、数据泄露等问题仍待解决解决,需要精细化的制度设计。

同时,技术和成本也是相关企业考虑的因素。有供职于游戏公司的业内人士李磊(化名)想南都记者透露,将人脸识别应用于防沉迷体系需要强大的技术储备能力,成本巨大。“首先,要通过机器学习、用户画面以及AI判断等手段去识别疑似未成年人用户。其次,在执行层面,由于人脸识别技术本身涉及大量用户的隐私信息调取、传输、使用等问题,需要游戏企业在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场景、应用的对象、技术本身实际运作敏感点的处理不断升级,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评估效果来逐步扩大覆盖范围。”

“用户来认证的时候,每次都会去公安系统查,把结果反馈给我们,我们(腾讯)没有存这份数据。同时,腾讯标识用户是用一些内部不可逆的ID,但不是用他的身份证或者姓名这样的明文信息,”腾讯未保体系负责人,腾讯用户平台部总经理郑磊曾向南都记者表示,从技术上来讲因为没有做缓存,成本上也会增加。我们从整个隐私保护的角度来讲,还是坚决这样做,哪怕多发生一些成本。

郑磊在接受南都采访时还透露,在防沉迷过程中,实名验证加上鉴别疑似未成年人的举措都会带来较大成本消耗,每年的成本消耗都是上亿级别的,“但我们在使用这块成本上没有遇到任何阻力,因为大家都觉得这个事情是我们必须要做好的。”

业内人士向南都记者分析称,只有如腾讯、网易为代表的游戏大厂才具备如此雄厚的技术与资金实力将人脸识别技术应用于防沉迷体系,并在相关部门的交流与合作中具有一定的主动性。“《民法典》和《个人信息保护法》等,对人脸识别做出相关规定,要求识别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坚持最小够用原则,同时不得擅自与第三方分享。”该业内人士表示,更有操作性的是,由相关部门牵头,搭建未成年人信息数据库,游戏厂商响应,并在有关部门的监管下,合理范围内使用未成年人信息数据。
分析师:应关停租号买号业务

目前,游戏账号租买也成了未成年人游戏防沉迷的一大漏洞。

长久以来,游戏账号交易平台与游戏厂商的关系都尤为紧张。“账号租卖本身就是一种虚拟财产交易,一直以来都不受游戏运营方的支持,且隐患颇多”,知名分析师张书乐向南都记者表示,在游戏实名制要求下,上述行为便是违规行为,通过账号租卖,会出现玩家和身份不对应而违反实名制的问题。

因此,张书乐认为上述问题最好的解决途径就是关停租号买号业务,毕竟“有心人”一样可以绕开交易人员资质审核环节。如果不关停,那么在严格管制中,如何审核买卖双方的身份,如何在租卖行为发生后将用户身份重新实名,都将是其中无法回避的难题。

广州一家游戏公司负责人的傅昌(化名)并不认同关停游戏交易平台的说法。他认为,玩家对于虚拟金币、装备、游戏账号等交易需求一直都存在,如果“一刀切”,玩家只能铤而走险,走无财产担保、售后服务的线下交易,往往会落得钱货两空的下场。他认为,即便关停了游戏交易平台,未成年也依然能够通过私域渠道或者其他方式租买账号,“治标不治本,需要的是从源头阻断冒用身份绕过防沉迷的行为,让游戏上下游产业形成合力”。

同时,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缺位,相关部门对租号买号平台的监管与治理“进退两难”。

知名法律博主、北京炜衡(成都)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法山叔曾向南都记者表示,《民法典》在第127条中,对网络虚拟财产以“法律对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的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不过却没有完全明确网络虚拟财产被保护的边界在哪儿。

同时,法山叔还通过列举游戏平台协议与玩家处置游戏装备的相关纠纷案件,来说明在司法实践中,玩家对虚拟财产处置权的合法性。他表示,今年许昌中院出具的(2021)豫10民终1284号判决中有提及“(玩家)在对其账号内的游戏装备享有财产权,其自愿处分虚拟财产以获取收益的权利应受法律保护,即便游戏平台限制玩家之间单独进行线下交易,但该游戏规则排除了玩家的合法权利,不应作为否定线下交易行为效力的理由。”

律师建议:两种手段规范账号买卖

北京云嘉律师事务所副主任赵占领向南都记者表示,目前对于网络游戏账号的买卖确实没有明文禁止,只能通过两方面来进行规范。基于用户和游戏企业之间的合同约定和平台所制定的规则,网游公司和平台对游戏账号存在买卖行为或者是他人使用购买游戏账号的行为,应进行相应的处理。同时,基于游戏交易平台和卖家之间的合同约定以及平台所制定的交易规则,来禁止游戏账号的买卖,一旦发现未成年售卖游戏账号,可以依据协议及平台规则对卖家进行违约责任性质的处罚。

对此,赵占领建议,网络游戏企业对于用户使用严格的实名认证,同时在用户注册账号之后,在每次使用时再进行验证,确保账号的使用人和这个账号的注册人一致的,并通过技术等手段对于账号的出租售卖等行为进行查证与处罚。同时,游戏交易平台在这个游戏账号的租赁、买卖方面,应该尽到更多管理责任,通过平台规则和用户协议加大对平台上卖家出售、租赁账号行为的管理, 履行甄别买家是否为未成年人的责任与义务。

采写:南都记者 陈培均

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123@shiyan.com)删除!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