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崇山峻岭间开辟出两条隧道,拉近了十堰与郧阳区的距离。
以前朝阳路的名人雕像分置十堰大道,供人瞻仰。
沿途随处可见街头绿地,吸引市民拍照打卡。
秦楚网讯(十堰晚报)文、图/记者 徐国文 刘成臣 通讯员 汪丹红 报道: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条“秋天最美的道路”,而对于许多市民来说,连接十堰主城区和郧阳区的十堰大道就是这条“最美道路”。眼下,秋天的美已经在这条路上铺陈开来,无论是温暖的阳光,还是迷人的秋色,都值得去感受。
五彩斑斓的景观之路
11月1日,记者从万达广场沿着十堰大道一路向北走去。温暖的阳光穿过树叶,在人行道上洒下一地斑驳光影。此时,道路仿佛换上了彩妆,两旁的各种绿植随着秋的深入,开始由绿转黄、由绿转红,露出斑斓的色彩。
来到位于大唐农场旁的街头绿地内,多彩的景观带布局有序,红绿相间,整齐划一。鲜艳的月季正在怒放,在以黄、绿为主色调的环境中显得尤为亮眼,三三两两的行人趁着天气晴好,来到这里踏青游玩。公园内,钱学森、孟少农等名人的雕像矗立在此,不少游人行至此处都会驻足观看。
据市园林局副高级工程师李少青介绍,这些雕像原为朝阳路(中华名人科技园)的人物雕像,包含古代、近代和现代对社会作出巨大贡献的人物,随着百二河生态修复工程的推进,这些名人雕像被分别布置在城区的街头游园等地,供市民参观瞻仰,成为一道新的风景。
驾车接着向郧阳区方向驶去,在无人机的镜头下,繁华的郧阳城区已清晰可见,与雄伟的郧阳汉江大桥、碧波荡漾的汉江水、色彩斑斓的山林绿植构成了一幅山、水、城完美相融的美丽画卷,让人眼前一亮。
李先生家住十堰城区,工作地点在郧阳区,每天,他都会开车往返两地。入秋后,十堰大道的景色越来越美,闲暇时,他会停车欣赏。“上下班的路上有这些美景为伴,心情也变得特别好,慢悠悠走在绿道上,一天上班的疲惫仿佛都得到缓解,非常不错。”李先生说。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我市持续加大对十堰大道的提升改造。截至目前,仅十堰大道张湾段绿化面积近12万平方米,以栾树、三角枫、法桐为主的行道树共计2200余株,以银杏、樱花、石楠等苗木为主的绿地乔灌木近8000株,还有包括龙城府邸绿地、老瓦房绿地、大唐农场绿地、昌升绿地、李家院沿线绿地等在内的多处街头绿地,成为一条名副其实的景观大道。
城乡融合的致富之路
十堰大道起点位于郧阳区汉江二桥北桥头,终点接北京北路、发展大道交会处泰山庙交叉口,为城市主干道,长21.9千米,其中张湾区段6.5干米,宽36米,双向6车道,沥青砼路面,是十堰境内第一条城市主干一级道路。据了解,该道路于2009年7月开工建设,2012年5月竣工通车,原名为郧十一级路,2014年12月更名为十堰大道。
十堰大道的建成通车意义非凡,不仅拉近了郧阳区与十堰城区的时空距离,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也给两地居民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
提起十堰大道,市民何先生深有感受。何先生是郧阳区人,多年来一直在十堰城区工作。据他回忆,以往从十堰城区回郧阳区需要从人民路途经汉江路、襄阳路、茅坪村至209国道,后由209国道至郧阳区柳陂镇,再到郧阳城区。“以前路不好走,弯弯绕绕的,回一次家大概需要1个小时。随着十堰大道的全线通车,现在回家的时间缩短到20分钟,非常方便。”
2012年10月20日,十郧城际公交(100路公交)正式开通,人们只需付上3元车费,半个多小时就可以实现“城市切换”。十郧城际公交开通一年来,以5分钟一班车的密度穿梭在十堰大道上,高效省钱的交通方式拉近了十堰城区和郧阳区之间的距离,“游汉江”“逛十堰”,成为两地居民的休闲选择。
十堰大道既是郧阳区的致富之路,也是郧阳区的开放之路。道路开通后,供气、供水、污水处理等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乡一体化加速发展,两地居民正在这条幸福的大道上共同致富奔小康。金融、产业、通信等诸多同城化服务的实施,逐渐消除了十堰城区和郧阳区之间的体制性障碍、地区分割和行业垄断,使两地逐渐融合成一个经济共同体。因为融合,十堰具备了更强的竞争力,郧阳区也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随着高铁站落户十堰大道,这条道路焕发出新的生机,成为城区的“双高路”(高铁路、高速路)之一,为十堰市融合发展提供了便利。
(来源:秦楚网)
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123@shiyan.com)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