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登录
注册忘记密码
查看: 2213|回复: 7

浙南净土---泰顺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62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11-12-19 14:28: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浙南净土
  泰顺这个地名,也许在现在的中国仍不为多数的旅游爱好者所知,然而提到廊桥,则不仅是许多旅游爱好者和学者、文化人的向往,而且其名声已经远播海内外。   浙南
  土
  泰顺对外展现的是,中国最佳生态和世界最美廊桥。包涵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泰顺的生态生灵,二是泰顺的文化民俗。
  生态生灵奇特
  泰顺地处浙闽交界,近海但不靠海,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的地理环境,类似于云南。平均海拔500米左右,利于空气流通。气压、温度、风速、特殊的地理位置,最适宜人居住。空气中没有浮尘和污染,清新爽洁,是一个天然氧吧。夏季凉爽到可以不开空调。溪涧水可以直接饮用,工业污染绝对没有,是国家首批生态示范区,被环保总局评为全国生态环境质量第9位。
  这样的环境也利于动植物生存。乌岩岭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大片原生阔叶林,植物2150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50多种,包括世界濒危鸟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黄腹角雉,被称为“生物种源天然基因库”和“绿色生态博物馆”。主峰白云尖海拔1611米,是浙南第一高峰。
  承天氡泉地处雅阳镇“火热溪”,是在地层下经过38年时间循环增温而成的自流泉。泉水从谷底地下5000多米深处冒出,出露地表水温54℃~62℃,日出量500多吨,被誉为“浙南大温泉”。1997年,被评为省级自然保护区,1999年被评为温州4大王牌景区之一,2001年5月被列入国家级浴用医疗矿泉水名单。景区峡谷深切,会甲溪断层谷地东西走向,长有10公里,下切高度多为300米以上,最高的地方如团鱼石高可达500余米,形成典型“V”、“U”型谷,被专家称为“华东第一大峡谷”。
  飞云湖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是因珊溪水库蓄水后,在原来的飞云江上游水系区域内形成的一个巨大的高峡平湖,面积约32平方公里。沿湖从百丈至司前要经过白鹤峡,峡的尽头就是有名的白鹤古渡,上空架有全国最长(358米)的步行铁索桥——白鹤飞渡铁索桥。
  由于自然环境特别是土壤好,泰顺的物产也很丰富。饮食方面尤以农家菜、野菜和用中药的根煎制成的药膳系列菜著称。
  泰顺的茶叶虽然知名度不是很高,但是品质很好。明代开始成为贡茶,现为北京钓鱼台国宾馆特供茶。世界名曲《采茶舞曲》就源于泰顺。
  文化民俗淳厚
  从历史渊源来说,泰顺的建县历史并不长,只有500多年。但是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从目前的文化遗存来推测,泰顺曾经有过辉煌时代。因泰顺地理位置的偏僻,所以外来文化冲击少,相对封闭,是中国即将消失的传统文化基地之一。
  远在唐代,便已有林姓和吴姓等人氏迁入泰顺,其中吴姓从北方迁来,林姓从南方迁来,从而形成了南北融合的特殊地域文化。历代以来泰顺没遭过大的战乱和动乱,唐宋以来没有经历过大的战争,相反历史上因战争避乱而迁移此处的人占据多数。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军也没到这里。两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工农红军挺进师等来过泰顺,在九峰、泗溪、彭溪一带留下了革命遗迹。最为著名的景点,有九峰省级风景名胜区“红军路”、白柯湾闽浙边临时省委旧址、红军挺进师纪念馆等。
  泰顺的文化积淀深厚纯一,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部分。
  物质文化遗产
  泰顺的物质文化遗产,主要体现在建筑方面。古建筑以明清时代为主,包括古廊桥、古民居、古村落、古道、碇步等。其中廊桥目前仍在使用,古民居仍然有人居住,显现出泰顺古建筑的原生态特点。
  目前,已有15座廊桥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可以说,古廊桥是一种视觉文化、无形文化和自然原生态文化。唐代贞观年间就有廊桥出现,但是即使泰顺县志也没有记载它的最初设计者和创造者,它的起源、完善和兴盛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漫长过程。廊桥的木拱结构属编木拱梁结构,是独一无二的,它的力学原理,使我们对先人的智慧、创造力充满敬服。所以对廊桥的认识,不能局限于把它当成是一种古老建筑,而更应该从科学廊桥、文化廊桥、历史廊桥方面来解读廊桥。到过泰顺拍廊桥的,有美国和德国等国外电视台,说明廊桥在国际上也是备受关注的。
  泰顺拥有丰富的古民居古村落,现保存较好的古民居建筑群有十多处,如雪溪胡氏大院、徐岙底古村落、百福岩古村落、新浦古村落等。它们以古朴的造型、典雅的风格、完善的结构见长,既没有北方建筑的大气,也不同于南方的娟秀一派。其兼收并蓄,因地制宜,没有系统规范的营造法式,顺其自然,别出心裁,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反映出设计和建造者的艺术素养和经济实力。
  泰顺的古道分为官道和民道。官道有县城至温州,其中天关古道非常著名。官道的特点是规范,两旁有人工种植的红枫等古树。
  著名的仕水碇步,俗称仕阳碇步,在仕阳镇溪东村,长133米、223齿,每齿由高低两级砌成,高级用白色花岗岩,低级用青石,砌筑工整,是全县最长、造型最佳的碇步。《桥梁史话》视其为原始桥的雏形,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泰顺木偶戏是一种无形文化,源于何时,现无证可考,比较共同的、切合实际的观点是宋末,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木偶戏开场吹奏音乐是古乐,叫闹场,唱腔古老。兴盛时泰顺曾有50多个剧团,至今民间红白喜事仍保留上演木偶戏剧的习惯。不同场合还有专题剧本表现。
  药发木偶大约源自宋朝,由“烟花”与“木偶”结合而成,是著名的泰顺民间传统工艺。平时难得一见。现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每年的正月十五,泰顺各地都要隆重举行“百家宴”迎元宵活动。这民俗起源于南宋,过去一直称“春福”,蕴涵新春祈福的意思。经过千年演变,成为一种邻村之间的联谊节庆活动。
  泰顺还有一项激烈的运动——斗牛,和西班牙斗牛、中国其他地区的斗牛不同的是:泰顺是水牛相斗。哪条牛成为冠军,会成为它的主人家族的荣耀、全村的光荣。
  泰顺民俗丰富复杂,大致分生产、礼仪、岁时、建造。其中谷俗、茶俗和婚俗很具有地方特点。比如稻谷初熟,视为喜事,择吉日“尝新”。即先割下几十斤稻谷、舂米做饭,再配些酒菜,合家畅吃一顿,有的还邀请亲友同贺,俗称“尝新”。旧时婚后次年正月,新婿备盂担到岳父家作客,叫“做年婿”。
  宗教宗族文化方面,泰顺人供奉的佛姨娘和妈祖同等地位,不同的是妈祖保佑行海人,佛姨娘保佑陆地居民。
  宗族文化可以从历史遗留的很多规制宏大的家族宗祠略窥一斑。
  石匠、篾匠、竹木加工等传统手工工艺,在泰顺依然得到保留和传承。
  综上所述,泰顺正是由于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特殊性,才得以保存自然原生态的现状。这使泰顺至今没有遭受现代工业的污染,保持了生态的绿色天然和民风的淳朴,但也使得丰富的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比如旅游资源。相信在道路建设和其他相关配套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后,会有更多的人了解泰顺,喜爱泰顺,泰顺的旅游事业将会得到长足的发展。

签到天数: 8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11-12-19 14:45: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时间了去看看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1-12-19 16:17:58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篇大论,对于我这些不喜欢文字的人来说,考验耐心。

签到天数: 262 天

[LV.8]以坛为家I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9 16: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baybaylove 发表于 2011-12-19 14:45
有时间了去看看

那儿的古廊桥遍地都是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12-25 23:35:08 | 显示全部楼层
抽时间也去瞅瞅!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12-27 02:53:0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

签到天数: 262 天

[LV.8]以坛为家I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7 08:00:55 | 显示全部楼层
pgfxvj 发表于 2011-12-27 02:53
谢谢楼主!!!!

客气客气:handshake

签到天数: 262 天

[LV.8]以坛为家I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7 08:03: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月明风清 发表于 2011-12-25 23:35
抽时间也去瞅瞅!

同行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