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登录
注册忘记密码
查看: 2631|回复: 2

[十堰城事] 第一任郧阳抚治原杰:首倡建立郧阳府安置流民40余万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0-11-24 14:58: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十堰晚报讯 记者 何利 报道:山西人原杰,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任抚治荆襄等处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以功升右都御史,再升为南京兵部尚书。著有《处置流民疏》。原杰是郧阳首任抚治,提议设郧阳府,置湖广行都司,增兵设戍,安置流民40余万人,给田附籍,授田定赋。处置郧阳流民问题安稳妥当,深得成化皇帝信任。成化十三年(1477年),因积劳成疾,卒于返京途中,诏赐太子太保。

郧阳抚治是针对流民问题而设立的特别巡抚辖区,管理川、陕、豫、楚4省的8府9州65县,是秦巴地区的政治和军事中心,原杰为当时十堰及周边地区的社会治理作出了杰出贡献。

第一任郧阳抚治原杰:首倡建立郧阳府安置流民40余万-1.jpg

原杰



考中进士,政绩显著被连连擢升

1417年出生的原杰,是山西阳城人。明朝正统十年,28岁的原杰考中进士,榜列三甲五十四名。30岁那一年,原杰被授予南京御史,不久改到北京。后来他巡按江西,也就是代皇帝巡察地方,接着巡按顺天府。由于公道正派,处事果断,提升为江西按察使。原杰一身正气,不畏权贵。

巡按江西时,捕获诛杀强悍的大盗,违法作乱的人收敛了自己的行为。他巡按顺天府时,顺天府发大水,放牧官家马匹的人缺乏草料,许多马匹死去,官吏责令他们赔偿,原杰上书请求免于赔偿。他还建议用输送粮食换取食盐运销权的方式,发给盐引凭证输入米来赈济饥荒。他的奏疏呈入后,被户部阻止,但景帝最后还是听从了原杰的建议,破格提升他为江西按察使。原杰揭发宁王朱奠培淫乱的事情,革去他的护卫。因突出的政绩,原杰被赐诰命奖赏。

成化二年,原杰在山东就任右副都御史,巡抚该地。遇到荒年,他设法赈济救灾,使百姓没有流离迁徙。他被召回任户部左侍郎,仅次于部尚书之职,掌管全国土地、户籍、财政税收等重要事务。当时黄河改道没有规律,改道后形成淤塞,军民在淤塞的地区开垦种植,奸徒却说那些地方是园场屯地,献给王府以邀赏赐,王府便总是据为己有。原杰奏请将献出田地的人贬去戍边,并给接受土地的人加罪。

江西盗贼起事,因原杰曾两次到那里做官,深得民心,皇上下诏派他去治理。原杰逮捕并杀了600余名盗贼,其他的全部解散。原杰不负皇命,治盗有功,改任左副都御史,被召回京城佐理都察院事务。

明代中期,荆襄山区流民聚集,暴乱频发,朝廷两度派兵镇压,但为生存而聚集于此的流民去而复聚。朝廷一直苦无良策,后来皇帝听取大臣建议,命原杰以都察院左副部御史之职前往荆襄抚治流民。原杰奏请朝廷在郧县设立郧阳府、郧阳抚台,开创了郧阳山区的安定时代。

郧阳曾是明清时期的一个特区,这个特区始建于明朝成化十二年(1476年)。这是明朝中央政府在流民纷乱的特殊时期设立的一个略高于省级建制的特别辖区,“特区”横跨湖北、河南、陕西、四川4省边境的8府9州65县。这个特区政府存在时间200多年(1476年至1680年),历经明清两朝十位皇帝。当时“特区首府”——郧阳府城也就成了与湖北武昌、河南洛阳、陕西长安、四川成都平级的特有的府城。因而在明清时,郧阳府知名度比全国境内任何一个府都要高。这期间共有一百二十位朝庭大员在郧阳府任抚治,而第一任抚治就是功勋卓著的原杰。

不辞劳苦,踏遍深山问民生

原杰深得明朝廷赏识,不断“超擢”(破格提拔),“拜”、“召”、“迁”(升官),且“治行闻,赐诰旌异”(皇帝下诏书表彰特殊贡献)。成化帝认为原杰“足办大事,遣巡抚疆理以筹之”,让他挑起了抚治郧阳流民的重担。

原杰为官清廉,敢作敢为,皇帝多次下诏表彰其特殊贡献。59岁那年,原杰以钦差大臣的名义赴郧阳,踏遍所有郡县,深山穷谷,无不亲至,探查民生, 宣传政策。他以求真务实、事必躬亲的扎实作风,会同鄂豫陕三省各级官员,逐村逐户登记无籍流民。共登记愿留郧附籍流民123371户,438644人。愿归原籍者16663户,273752人。也就是说,愿意留下来生活的,即安本地户口,愿回老家的,送你回老家去。然后,原杰又率三省官员实地踏勘合议,议定设府诸事。

随后,原杰将调查情况申奏朝廷:“流民因原籍差、粮浩繁及畏罪弃家偷生。置有田土,盖有房屋,贩有土产货物,亦不过养赡家口,别无非为事。端若一概逐遣,尚恐去而复来……仰遵谕旨编附各州县应当差、粮,严立禁条,用杜将来。此非一时之安,实为永远之计……”

在向朝廷奏报详细调查情况的同时,原杰还深刻剖析了流民们背井离乡、流徙四方的根本原因,当时苛捐杂税十分繁重,土地兼并、鲸吞民田十分突出。 与此同时,他还提出了标本兼治的方法。原杰坚持以人为本执政理念,代民立言,为民请命,要求朝廷减轻百姓赋税徭役,有其屋,耕其田,只有这样才能使大量流民安居乐业。

第一任郧阳抚治原杰:首倡建立郧阳府安置流民40余万-2.jpg

郧阳府南角楼。



以人为本施良策,终使流民安居乐业

民以食为天,安家落户、分置田产才是流民的治本之策。解决流民吃饭问题需要大量土地。原杰带领各级地方官员和广大军民掀起了大兴农田水利建设高潮,大规模改田造地,修堰塘等水利工程。建设农业基础设施,推广水稻、水麦的种植面积,解决了老百姓的吃饭问题。如,郧县修建的武阳、盛水二堰一直使用到现在。在县城南六十里处,修建堰塘,改造成了大片良田。经过后几任巡抚的不懈努力,郧阳抚治区域新开发土地三十多万亩,这对流民的长治久安发挥了根本的作用。

原杰还重视汉江防洪设施和饮用水源的建设,修筑汉江堤坝御洪以防水患,在郧县城先后开凿二十余口井解决了军民吃水问题,减少了传染病对百姓身体健康的危害。此外,原杰向朝廷申奏设立郧阳府及流民的安抚意见,朝庭全部准奏。他设计了有利于抚治流民的新的跨省域区划。在郧县县城所在地增设郧阳府。从原竹山县划出尹店新设置竹溪县,划出原郧县的武阳和原上津县的津阳新设置郧西县。这样,新的郧阳府统领郧县、房县、竹山、竹溪、郧西、上津六县,以后又增辖保康县。选调才干卓著的河南邓州知府吴远任郧阳首任知府,管辖七县。

在郧县同时新建立郧阳抚台(巡抚)衙门,与都察院合署办公(因为原杰任督察院左副督御史),统辖湖广(当时全国共有13个行省,湖广行省即现在的湖北和湖南)的郧阳府、襄阳府、荆州府,河南的南阳府,陕西的汉中府、西安府。后来又把湖广的安陆府等州府纳入抚治范围。因为郧阳地处鄂豫川陕毗邻地区的中心地带,便于辐射管理。这样4省之域的8府9州65县均在郧阳抚台的管辖之中。

为了加强流民的军事管制,移湖广行都司驻郧阳,行都司相当于现在的大军区,当时全国共设五个行都司:湖广行都司、陕西行都司、山西行都司、福建行都司、四川行都司。并调治军经验丰富的原湖广行都司最高长官都指挥使柴政亲临郧阳领兵,分隶七卫八所,官兵最高峰达到十几万之众,在郧县城设立郧阳卫。强大的军事力量,对新设辖区的流民遣送、叛乱平定、维护社会安定等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郧阳抚治设立后,郧阳即成为鄂豫川陕毗邻地区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的区域性中心,使鄂西北在历史上首次成为独立行改建制的地区,对本地区今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一任郧阳抚治原杰:首倡建立郧阳府安置流民40余万-3.jpg

郧阳老城钟鼓楼。



奏请朝廷统筹财力,郧阳府城得以建成

虽然早已被淹没水下,但提起曾经气势恢宏的郧阳府城,至今还被十堰人津津乐道。而要知道,在数百年前,这座集政治、军事、文化、教育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城池,也出自首任郧阳抚治原杰之手。

郧县设府之前,县城并没有城墙,依凭西北的高山岗和东南的汉江为城防。直到明天顺八年(1464年),知县戴琰才筑土墙以防御攻击。在郧县设郧阳府后,同时设置辖四省之域的郧阳抚台,还有领军十余万的湖广行都司。一个小小的郧县城,突然增设高级行政管理机构,还有相应的财经、军事、教育等系统,弹丸之地远远不能容纳繁多的新设单位,必须大规模扩建。

于是原杰立刻上奏朝庭,需统筹各方力量共同筹建,皇帝即下令责成湖广行省举全省之力,迅速组建力量,抓紧修筑,限期完成,以抚流民。也就是说,郧阳府城建设是由明朝中央政府下的任务,全省统筹财力,军方与老百姓合力修建的。在郧阳府城建设中,时任湖广行都司都指挥使柴政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他牵头组织部队官兵负责拓展郧县城、修建府署等工程,首任郧阳知府吴远督阵,积极组织民工,由此掀起了军民齐上阵、兴建郧阳城的建设场面。

沿郧县旧城基扩大规模,建成周围长度八百余丈、高二丈四尺、设有六道城门的新府城,东西南北四门分别称为宣和门、平理门、迎薫门、拱辰门,皆有四坡重檐门楼,极为宏伟壮观。东、西、南三门皆有瓮城。另附建小西门、小南门,以便出入。府城东开凿护城河以阻隔,西、南凭汉江为天堑,北踞山岭筑城墙。府县各级衙门、街道、集市、祠堂、庙坛排布井然有序。原杰还特别重视教育事业,兴建府学,广开教化。

建成后的郧阳府城,凭郧山,临汉水,控扼四省毗连之地六十余县,真正是繁华昌盛,气象峥嵘,有省城之规模与气概。也正因为因此,当时的郧阳成为鄂豫川陕四省毗连地域的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文化中心。

至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新建府城仍不能满足需要,时任巡抚章焕于城东北将城墙扩筑两百余丈,并增设小东门(时雨门)。至此郧阳府城共有七门,全国罕见。终使郧城固若金汤,易守难攻,被誉为“福城”。经过郧阳后来历任巡抚的建设,逐步修通了以郧县为中心通向外省的四条通道:一条往陕南汉中,一条往西安,一条往河南南阳,一条往四川。沿途商旅不绝,公文四达,对推动郧阳山区与外部经济、文化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

郧阳抚治存在的200余年,郧阳府500多年的辉煌,原杰劳苦功高,功不可磨。

郧阳文化研究专家百岁老人冷遇春先生总结:原杰能在较短时间内取得如此巨大成就,得益于天时、地利、人和。全国当时的严峻局势和朝庭的高度重视谓之得天时;鄂豫川陕各地的全力支持配合和郧阳自身的优势条件谓之得地利;军民同仇敌忾万众一心和掌管军队的柴政、首任知府吴远等一大批贤能官吏鼎力协作谓之得人和。特别是原杰后来的继任者吴道宏,以大理寺(相当于现在的最高法院)右少卿提督抚治郧阳,他继续贯彻执行原杰的执政理念,一张蓝图绘到底,终于将朝庭安定郧阳、稳定全国这一目标实现。

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123@shiyan.com)删除!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0-11-24 14:59:49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多看些和这有关的文章和报道,图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0-11-24 15:01:46 | 显示全部楼层
值得敬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