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堰广播电台 远方 十堰柏和心理 曲鹞奇
远方:今天,和你聊聊“婚前同居”身边同居的小情侣肉眼可见地增多了。有数据表明,我国婚前同居比例约为10%。近几年结婚的人里,同居比例达到1/3以上。同居,已经成为常见的生活方式。
但仍有一部分人谈到同居就色变。前阵子,一个素人女孩突然上了微博热门,只因为她发了一条微博“我们同居啦。”短短5个字,评论区却留下600多条脏话。不少网友骂她,不知廉耻、流氓:
我不知道你们年轻人在学校都学了什么,难道你老师、家人不告诉你礼义廉耻吗?
别让老实人接盘,能结婚尽量结婚吧。
同居这种事,要是放在80年代,可是流氓罪。
女孩高高兴兴发微博记录一下生活,没想到却被网友塞了一口苍蝇。 这样的事,并不少见。
曲鹞奇:同居在现代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现象或者是关系模式,谈不上支持和反对。就像有的人爱吃香菜,有的人不爱吃香菜,谈不上谁对谁错,只是个人的选择不同而已。
刚才说的婚前同居率为10%,这个数据可能还是保守的,为什么会出现同居的现象? 以前怎么没听说过? 在过去80年代,单位里谈个恋爱可能还需要领导或者工会牵头。 我听说我父母就是通过单位工会牵头才互相认识的。在那个个人情感比较保守的年代,不大可能会出现同居的现象,这要是放在古代更加不能被人接受了。
古代时还讲究女孩子要“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因为古代的院落至少有两进庭院,女孩子一般住在第二进院子,大门是通往屋外的,二门是通往客厅的。 古代时,如果没有家长同意,女孩子连客厅也不能随便踏入,也不能随意被客人见到。
在现代社会婚前同居现象的出现也是因为:男女地位的平等,社会对婚姻自由的认同,还有年轻一代人不再那么在意过去的那个年代形成的保守思想了。
其实在某种角度来看,同居和婚姻的区别在于:婚姻是有结婚证的,是被法律认可的,同居只是没有拿结婚证。有的情侣谈了几年的恋爱,情感真挚浓厚,只不过婚期还没有定好,然后两个人已经住在一起,这不过就是提前过上了婚姻生活。还有一些情侣是在外地工作相识相知,感情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升华,然后两个人住在一起,互相有个照应。这没有什么不正常的。
远方: 另一个女孩晓美,跟男友同居半年后,就发现他们之间存在各种问题。 晓美爱干净,可男友偏偏习惯臭袜子乱丢,脏衣服到处扔。 晓美节俭,男友却花钱如流水,信用卡、花呗一直在透支。半年下来,晓美之前几年的积蓄都快花光了。 最终,晓美受不了,提了分手。
可之后,她遇到的男生,知道她和前男友同居过的那一刻,无一例外都消失了。 在他们的观念里:一个女孩是珍珠还是死鱼眼珠子,全看有没有跟男人睡过。
婚前跟男人同居过的女孩子,没价值了。 这背后,浓浓的腐臭味儿。 父系社会,男人外出打猎,女人生儿育女。
婚前,女人被要求保持贞洁;婚后,被要求为丈夫延续后代。 几百年过去了,如今的女人可做的事儿这么多,赚钱的机会大把大把。 不少女人,发展得比男人还要好。
曲鹞奇:说到底,同居背后所引起的另一个争议就是-----处女情结。还好,这个问题对人们的影响已经不像以前那么强烈了。我记得在90年代的一些电线杆小广告和一些私立医院还经常还有一些“修复处女膜”的广告,现在极少会看到这些信息了。
处女情结是一个典型的心理现象,几千年来在世界上不同民族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的看法,有的民族不太关注这个问题,有的时期和民族文化则把是否是处女放在一个很高的位置上来谈。
在这里有几个原因,第一,是在古代社会,女性还在依附于男性生活的年代,男性会把女性的地位压的很低,甚至把妻子当成个人财产来看待,这就相当于把女性给商品化了。 例如你买了辆车,即使只开了几天,然后再卖掉,就是二手车的价钱了,会折价很多。过去的男性,特别是处女情结很重 的人,就是把女性看做是财产。现在男女平等的口号已经喊了这么多年,所以处女情结也越来越少。
其次“处女情结”是因为强迫性的“完美主义”。在心理咨询中,一些女性来访者对自己发生第一次性行为后,会觉得自己不再完整了,也不完美了。这种缺陷感可能出现在女性心理,也会出现在男性心中,他会觉得自己得到的不是一个“完整”的女性。
这种强迫性的完整感多半是非理性的,例如你喝奶茶没有管子不行,吃饭没有筷子也不行,这种缺失确实会影响正常生活。但是完美主义中的完整感则是另一种异常的心理活动。比如一个人从小就憧憬童话般的爱情,当他浪漫的邂逅了女友、精心安排每一次的约会,甚至要每一个细节都是优美的,但是当他发现女友之前有一段爱情经历,他就会觉得自己理想中完美的爱情不再完美了。女友也不再完美,甚至他自己的生活也不再完美了。
处女情结也是源于男性的自卑和占有欲。假设一个没有性经验的男性,他恋爱后,如果他的女友之前有性经验和情感经历,那么这个男性可能会觉得自己是毫无经验的,而他的女友可能会把自己和前男友做比较。这可能会导致他的自我否定和挫败感。
恋爱是具有排他性的,也就是说,恋爱是两个人的事,在恋爱关系中,男女双方会下意识的排斥其他的同性。当一个女性过去有恋爱经历,那么现男友会在潜意识中觉得:有一个同性先于自己征服了这个女人,而这个女人曾经也接受过别的男人。那么现男友会觉得自己不是女友的唯一爱过的人,也不是女友最先爱过的人,自己也不是第一个征服女友的男人。这可能会引发男性强烈的挫败感和自卑心。
无论是哪种解释,这个情结基本上是属于男性自己的问题。
远方:女人赚钱养家,男人在家带娃,这样的组合也很常见。 女人对男人没了依附,可以凭借一己之力,过上想要的生活。 结婚,可以。丁克,可以。不结婚,可以。 这个时候,还用几百年前的贞操观来要求女人,就是性别剥削。 不讲理的时候,诡辩者会不管对错,抓住前人的故事,给自己撑腰。 然而这样的逻辑,不堪一击。 几百年前老百姓还不让读书呢,那现在的九年义务教育还参不参加啊? 一个成熟的女人,完全可以和喜欢的人同居,因为,她能为自己的选择负起责任。同居,对亲密关系有害还是有利? 至于为什么要同居?
曲鹞奇:现在的婚姻不再像过去那样:两个人凑合凑合平平淡淡过日子那么简单。现在的婚姻比较自由,而且选择性会更大一些。同时人们对婚姻的要求也更高。而且现在的恋爱次数比上一代人的恋爱次数普遍要多。可能平均一对情侣在结婚前会经历至少2~3次恋爱。
有人说婚前同居就是对感情的不负责任,但其实是在婚前同居的背后可能是因为人们对婚姻更加谨慎了。有人说光是和对象吃吃饭、看看电影哪怕是感觉再好,都不足以看清这个人,最好是和他有一次长途的旅行,或者是生活一段时间。看看他在生活中的如何处事、价值观合不合适、生活习惯合不合适,甚至是在亲密行为上合不合适。这是国内社会学家、性学家李银河的观点。可能这个观点听上去有点触目惊心,但李银河老师只是客观了描述了现代恋爱和婚姻中的现象。不管你认不认同这个观点,现在都有很多的情侣是这样生活的。
我听见过一些对同居很反对的朋友提出的疑问,他们会说:难道谈一次恋爱就要同居一次吗?那结婚前要同居多少次?那不是对感情太随便了吗?
其实同居多半发生在恋爱情感已经比较成熟了,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阶段了,才会自然而然的发生。例如双方都已经见了家长、已经买了房子、开始在为结婚做准备的前期、至少双方明确了对方就是自己要选择的那个人了。
远方: 新京报2019年曾发布过一项离婚调查,调查显示,前4种离婚原因中,有3种是:感情不和、家庭暴力、伴侣一方有恶习。 确实,如今离婚率这么高,婚前增进了解,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婚姻负责。 朋友李君和秦子帆一见钟情,在一起3个月就结婚了。 恋爱期间,每次出去玩,秦子帆除了牵李君的手,不会再有别的“越轨行为”。 李君原以为这是秦子帆尊重她,没想到婚后秦子帆仍旧不变。 她主动也没用。
无数次追问后,秦子帆才吞吞吐吐说了实话,他一直性冷淡,结婚只是因为家里催得紧,没办法。 两年后,李君抑郁了。 有隐疾的男人,迫于家人、社会压力,找女孩子结婚。 可这些女孩子,充满向往地走进婚姻,却毫无防备地跌入有名无实的婚姻中,开始了压抑挣扎的婚后生活。 每次看到这样的悲剧,我总是愤怒又悲凉,这些可怜的女孩们,如果婚前多一些了解,结局会不会不一样?
曲鹞奇:这也是很现实的原因。在恋爱中有一定的了解,总比婚后再去认识一个人的要适合。我的一个女性朋友当时认识了一个很优秀的单身男士,那男人学历很高,家里是书香门第,而且有稳定的工作。,最主要是男士很热心,对女友特别关心。两个人在见了家长后,婚期也提上了日程。
两个人想结婚前去国外旅游,于是报了旅行团。开始的几天一切都顺利。但是在旅行中,有一次因为当地的天气原因,导游稍微调整了 一下行程。其实这个问题没那么大,但是那名男士和导游大发雷霆,我朋友劝都劝不住,把我那位朋友都吓坏了。 当时她把原因归结为可能是男友水土不服,情绪焦躁。
后来在酒店入住时,两个人因为一点小问题发生争执,那个男的忽然把女友按在床上掐脖子, 还是同团的旅客急忙敲门进来劝住,才导致问题没有继续恶化。后来两个人回国后,那女孩提出分手了。那女孩说不敢想象未来和他结婚后会是什么样的状态。
同居和恋爱的区别是什么? 恋爱时情侣们往往会把自己最好的一面表现给对方,这是为了能顺利和对方建立关系,提升自己的吸引价值。这不是欺骗,而是每个人下意识会去做的事。例如第一次相亲时,穿上很正式的服装、做一个平时不会做的发型,都是出于展示自己的意义。
这样就出现一个问题,恋爱中的人们会有可以的扬长避短,但是结婚后需要和这个人生活在一起,这个人不会一辈子都去刻意的表现自己,这就使同居现象增加。情侣们在一个高度相似于婚姻的关系中看看两个人的生活模式合不合适。当然这是在情感已经很成熟才会选择的生活方式。
远方:一年多的朝夕相处,足以看清一个人。 如果同居后还要结婚,那也就说明这段关系磨合的不错,起码对彼此的缺点是能接受的。 复旦大学有过一项研究,结果表明:经历过一年半及以上同居时间的人,对伴侣的满意度最高。 婚姻不是人生的必选项,不必那么着急。慢下来,看清楚再做决定,不迟,但是,同居就是一个完美的选择了?
曲鹞奇:首先我对复旦大学的这个研究有点不同的看法:婚姻中有个现象叫“七年之痒”。 意思是婚后一段时间后过了那个新鲜期,两个人的情绪也慢慢趋平静,这时候就是考验两个人的情感基础的时候的。同样,在恋爱中超过一年半的同居期,也会遇到这个新鲜感减退的问题。这时候两个人分手的可能反而会大一些。那你付出了情感,付出了青春,最终没有走到一起,这是谁都不想看到的结果。
所以恋爱时间可以稍长一些,但是同居时间大约保持在半年左右,基本上就能对这个人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和磨合,这时候就可以谈婚论嫁了。
我们在看网络小说或者电影,有一个试看功能,看了一部分后就需要办理会员,或者VIP。 这时候人们的新鲜感还在,如果把整部电影都看完了,人家不一定会办理会员了。 同样道理,你让一对情侣同居那么长,让他们提前面对了婚姻中的束缚、付出和责任,有可能会对婚姻打退堂鼓。
其实同居和恋爱的界限没那么清晰,经常腻在一起的恋爱关系就是一种同居。同居也是恋爱的一种形式,所以同居只是一种生活方式,
但是同居要注意一些事情:
第一、同居是在已经到谈婚论嫁的的阶段,可以去尝试。
第二、同居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半年到一年左右。
第三、同居是一种水到渠成的情感行为,是两个人情感升华到一定程度后才会选择的生活方式。 所谓的磨合只是一个次要的原因,如果把同居作为试婚的理由,这本身就是本末倒置的。
第四、同居是一个很严肃很谨慎的选择,同居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婚姻,而不是为了享乐。同居次数越多、时间越长的人,越可以会对婚姻排斥。
远方: 当身体出现问题,后果也是女孩自己承受。男人对你再好,都没法替你痛,替你辛苦。 另外,没有成本的关系,也更容易破裂。 同居毕竟不是结婚,两个人之间的约束力全靠感情。 但感情是不稳定的,卿卿我我时,什么都可以抛却;大吵一架之后,只觉得自己眼瞎。 分手成本太低了。 就像《前任3》中的孟云和林佳,一开始是赌气提的分手,林佳拎着箱子就走了。 可之后,两人就再也没有交集,林佳没有等到孟云来挽回。5年的感情,就这样默默画上了句号。 离婚有一个月的冷静期,分手没有,散了就是真的散了。
曲鹞奇:这大约就是同居的弊端,因为同居关系不是婚姻关系,婚姻中发生争执起码还有婚约和责任让双方能冷静的处理问题。但是同居关系没有太多的束缚,两个人有问题可能说分就分了。
所以婚前同居是一个慎重的决定,选择同居则意味着你对结婚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同居有点像是婚后生活的一个预演,在同居关系中你要把恋爱的心态转变成婚姻的心态。
在心理学中有个理论,最厉害的心理学也只能把恋爱的成功率提高到50%。,因为你只能做好你自己,百分之50是在对方那里,你控制不了。所以同居并不是百分百能保证两人能走到最后的。假如在分手后,同居的情侣受到的内心创伤会更深一些,这是需要提前做好心理准备的。
我在咨询中见过一个女性来访者,她很喜欢她男朋友,甚至有点关系不对等的现象。她为了能尽快巩固和男友的关系,主动提出同居,同居2年多,她一直照顾男友的生活。她觉得这也不是个事,于是小心翼翼的问男友打算什么时候结婚?男友只是很轻描淡写的说:没准备好!这女孩觉得很受伤,进退两难。
所以同居在已经明确结婚意图为前提的,不是因为恋爱才同居,而是因为要结婚才同居
远方:婚前同居到底有没有必要,似乎很难有一个很标准的答案。 不管你决定同居与否,最重要的是,看清自己的需求,不盲从,也不冲动。 决定同居,分寸和原则要有,同居毕竟不是结婚。 不同居,也要用别的方式,对伴侣增进了解,避免盲目进入婚姻。 总之,选择是多样的,但对一个女人来说,真正重要的是,能够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世界和我爱着你。 点个在看,自己为选择负责,同居不可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