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母把孩子交给老人带好吗?
看到一则揪心的新闻,心情久久无法平静。
前两天,湖北十堰社区网格员上门做防疫排查,发现70岁的谭某华已死在家中。
想想孩子独自一个人在家的情景,细思极恐。
我不禁想问:孩子的父母去哪儿了?
很多父母认为,离开年幼的孩子无关紧要,因为“孩子小什么也不懂”,而且老人带也是一样的。
事实并非如此。
早在1917年,弗洛伊德就发表了《哀伤与忧郁》,他指出早期母婴分离,将对孩子造成严重影响。
孩子3岁之前,如果和妈妈有两星期以上的分离,就会给孩子的心灵造成不可逆转的,被抛弃的内在创伤。
心理学研究发现,只有当孩子形成了客体稳定和情感稳定的概念后,才能承受与妈妈的分离,否则他会将短暂的分离视为永远的被抛弃。
所谓客体稳定,用孩子的话来说,就是“虽然我看不见妈妈,但我知道妈妈是存在的,妈妈会回来的。”
情感稳定,是指孩子知道“妈妈有时对我不好,但我知道她对我的好是恒定存在的。”
在良好的养育环境下,孩子到三岁时才能形成这两个概念。
因此,孩子三岁前,妈妈最好亲自带。如果实在没有条件自己带,也要尽可能与孩子有良好的互动。比如,每天和孩子有相处的时间。
当然,成人世界没有“容易”二字,很多父母早早离开年幼的孩子也是生活所迫。
但是,孩子6岁以前,是建立安全感的重要时期,如果父母能高质量地陪伴在身边,就能在孩子心中种下一颗安全感的种子。
孩子比想象中更需要父母的陪伴
《奇葩说》有一期的议题:
“如果爸爸每周陪伴孩子12个小时,如果做不到就取消爸爸资格。”
傅首尔说,每周12小时,不但是当爸的底线,也是做丈夫的底线。每天一个多小时,你的亲子时间,连一部动画片的时间都不够。她强烈支持这个建议。
她的辩论赢得了观众的喝彩,可是,说到最后,她却一脸无奈。
原来,傅首尔上台前曾问自己儿子,是否支持这个建议。
没料到,儿子竟然不支持。
儿子解释说,因为我不敢,我怕爸爸做不到,我就没有爸爸了。
孩子宁愿要一个挂名爸爸,都不想没有爸爸。
《少年说》有一位小女孩在天台上喊出了自己的心声:
妈妈,你能不能再爱我一次。
原来,这位女孩的妈妈工作又忙又累,没有关注到青春期女儿情绪的变化,让女儿一度认为妈妈已经不爱她了!
可是,她的妈妈并不是不爱她,为了让她有更好的物质生活和学习环境,她不得不投入到繁重的工作中,忽略了女儿的感受。
最后,妈妈对女儿说:对不起。她表示以后每周会拿出两天时间来陪女儿。
李玫瑾教授在2019年家庭教育学术年会上说过的一段话:
自然的养育之道是从依恋开始,一对一的依恋关系对人早期的心理发展非常重要。依恋决定人的养育,还需要亲自和稳定这两个前提。你只有亲自抚养、稳定抚养、连续抚养,才能塑造孩子的一个心理完整的正常人格。
李教授呼吁:三年养育期,值得须舍得。
深以为然。
美国密执安等几所大学的教授,曾对将近3000多人做了一次全国性的调查。
调查发现:在儿时获得过父母更多情感方面支持的孩子,在成年甚至老年以后,都比较容易少地发生心理和生理方面的疾病。
不论是婴幼儿时期,还是青少年时期,他们都渴望父母的陪伴,陪伴给与他们安全感和归属感。在他们眼中,和谐的亲子互动陪伴,就是爱的体现。
孩子对父母陪伴的渴望,超出我们的想象。
如何在有效的条件下,更好地陪伴孩子
1、时间管理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提到:我生平最骄傲的事情,就是即使在长达21个月的总统选战中,我也从来没有缺席一次女儿的家长会。
他曾在电视节目里说,自己经常要熬夜,常常到凌晨2点才会睡觉,早上通常在7点左右起床。尽管日理万机,但他还是会千方百计安排出时间陪伴家人。
为此,他还改进了白宫从办公室到家里的通道,让回家的时间缩短到不到30秒。
每晚8-9点来到女儿床边,给她们朗读故事,每天一篇,读完后再回去处理工作!
奥巴马曾说: “我不可能做一辈子的总统,却是孩子一生的父母。”
2、平衡生活和工作
何江,是首位哈佛演讲中国学生。
他出身寒门,但何江的父母却有个坚定的信念——不能为了打工挣钱,而让儿子成为“留守儿童”。
上世纪90年代,村里很多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为了照顾家人,父亲何毕成却选择留在村里做临工赚钱养家。虽然经济拮据,他和妻子却有了陪伴孩子长大的时间。
每天他们自己会陪着孩子学习,做作业,关心学习情况,还会给何江讲励志故事,虽然这些故事大都是他们编出来的,但是,却给了何江很大的鼓舞。
3、勿以善小而不为
蔡少芬被誉为“被表演耽误的育儿专家”,教女有方,圈粉无数。
作为艺人,蔡少芬平时工作也很忙,但只要一有时间,她就亲自料理孩子的衣食住行,甚至素颜去参加女儿学校活动,还会亲自下厨做美食。
她在微博中写到,有空多和家人一起出去走走看看,毕竟爱是需要陪伴,需要表达的。因为他们,才是你这一生中最重要的财富。何以衡量爱?陪伴是也。
关于陪伴,有一位儿童心理学家的5个建议,值得参考:
每天至少一次完全没有手机干扰的陪伴;
每天至少一次和孩子一起疯狂傻笑;
每天至少一次身体接触(拥抱、亲吻等);
每天至少一次放下“教”孩子的念头,而是跟随孩子玩;
每天至少一次看着孩子的眼睛说,我爱你,我喜欢和你在一起!
美国心理学家戴维·埃尔金德说:
“孩子们最需要知道的是,他们对父母很重要,永远都被爱围绕。”
很多时候,小小的陪伴,就能给孩子带来爱的联结。
前不久,郭晶晶复出,参加某品牌发布会。
主持人问她:一天中的什么时刻,你感到最愉快?
郭晶晶说:
“跟孩子在一起的那些片段就会让我很愉快,因为其实你知道,他们并不会永远永远都这
么地需要你,可能他们的人生需要你的时间就只有这些,他们未来会有自己的兴趣和生活,所以我会更加珍惜这些时间。”
一个孩子从出生到上大学之间,我们和孩子共同拥有的只是940个周末。
那以后,你再盼着孩子缠着你、再盼着孩子和你说话也许机会都会很少了。
亲子一场,不论走多远,都是一生的羁绊。
且伴且珍惜。共勉。
#老人死亡留下孙子后续#
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123@shiyan.com)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