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登录
注册忘记密码
查看: 2415|回复: 0

陆锦洲|米郎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2-4-6 11:59: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米郎

米郎是一条狗,是一条温柔而且善良的狗,它全身长着金色的黄毛,漂亮而壮实。它的生命虽然短暂,但给我们留下了许多耐人寻味的启示。其实,米郎起初不是我们家的,它是我弟的岳父从上海捡回来的一条流浪狗。属于出身贫寒,社会地位低下的一类狗。

我弟的岳父家和我们家都在一个小队,因此走得比较勤,每次我弟去他岳父家,回来时总是米郎相送,一直送到家里为止。母亲见是亲家家里来的狗,理所当然地给予了客人般的热情招待。

有一次米郎来了后既然不走了,它在我家柴垛向阳的那边扣了一个洞,便安家落户住下了,对于米郎的到来,我们全家都表示欢迎。唯有家里的大黄猫不高兴了,大黄猫想,这算什么事,还有没有先来慢到。本来大黄猫住在厨房间灶口的柴堆里,见米郎有了个舒适的窝,

大黄猫没有征得米郎的同意,便就理直气壮地住进了米郎的新房,也许是毛色的相同,没过多少日子,它们既然成为了好朋友,双进双出,俨然是一对恩爱夫妻。

吃饭的时候,它们也在一个盆里,但从不争抢,还互相谦让呢,狗知道猫爱吃鱼,每到吃鱼的时候,狗是绝对不去碰一下的,同样,逢到吃肉的日子,猫也尽量让着狗。猫狗本是天敌,如今见他们恩爱有加,作为主人的我们倒是省心多了。

其实,最喜欢狗的人,还数我那三岁的儿子,以前回到乡下来,一到家便抱着猫,现在抱起了狗来了,儿子午睡时,狗便守候在摇床边,猫因为失宠而显得很不服气,只要看到狗守在旁边,猫也必然守着,这样,左边一只狗,右边一只猫,儿子醒来不见大人在旁边,也不哭喊了,还悠闲地玩着狗耳朵或猫尾巴。米郎也会看着儿子,慈祥得象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奶奶。

其实米郎来我家时,我家已养了一条黑狗,因为咬死了邻居家的一只鸡,犯了错,被我弟用铁链牵了起来。米郎一有空,就会去柴房探望囚禁在那里的黑狗,陪着它坐一会,或互相添着毛发,象是探监,看来米郎对犯了错误的同类一点也不歧视,不排斥。八十年代初,文革遗风尚在,学校提倡老师要参加社会教育实践,名曰实践,实际是定期到指定的生产队参加劳动。

大同中学的陈若愚老师不知为什么舍近求远,选择我们队实践来了,陈若愚老师一来队里,米郎既然和他一见如故,好得象多年不见的老朋友重逢,撒着娇,做着各种亲妮的动作。陈若愚老师在棉田里刨棉花除草,米郎跟在他身后,一垅刨到头,米郎也跟到头,可谓影形不离。我们休息时,米郎也盘着后腿,支起二条前腿,安安稳稳地坐在陈若愚老师身边,竖起二只耳朵听大家谈笑。作为一条狗,它也有犯错的时候,不知为什么,米郎对所有人都很和善,而有一次队里来了几个大队干部,它的脾气变得十分狂燥,不依不饶地追着他们叫。

有一次公社武装部的陆部长来到队里办事,米郎更是兽性大发,几次扑上去想要咬他,就是不听任何人的劝,特别是当陆部长离开时,它还紧紧地追赶,管你什么人也喝不住,吓得陆部长从自行车上滚了下来,在地里栽油菜的社员大声喊陆部长快蹲下,快蹲下,吓坏掉的陆部长只好屈尊蹲了下来,但等他站起来再准备上车走时,米郎又追了上去,后来正巧被从蟠龙镇卖棉花回来的父亲看到,终于将米郎劝了回来。米郎也真是的,陆部长虽然生得尖嘴猴腮,但毕竟是公社里的一个大干部,你就不能尊重一点人家。

但万万没想到的是,米郎的这次犯浑,铸成了大错,给自己带来了一场杀生之祸,第二天,武装部派了几个民兵前来围剿米郎,米郎好象预感到会有大祸临头,一早起来就躲了起来,不见了踪影。米郎虽东躲西藏,但终未逃过一劫,米郎是被乱棍打死的。我见到米郎时,米郎全身是血,躺在打谷场的稻草堆上,现场惨不忍睹。

米郎啊,米郎,你追个要饭的,或是追个收破烂的都可以,你偏去追那个权高位重的陆部长,这不是找死吗?

米郎死了,善良温顺的米郎死了,嫉恶如仇的米郎死了。

多少年以后,我总怀疑米郎有什么特异功能,不然,它看好人坏人怎么就一看一个准呢。心语

版权申明:本公众号原创文章均为作者授权发布,任何媒体及个人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授权,并在转载时标明出处及作者,谢谢合作。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END -

作者简介

陆锦洲 自1969年大同初中毕业后,后从军7年,退伍后上大求学,后一直在基层工作至退休。

陆锦洲 心语 往期内容

陆锦洲|三月啊,三月

陆锦洲|荒唐年代荒唐事之一

陆锦洲|荒唐年代荒唐事之二

陆锦洲|荒唐年代荒唐事之三

陆锦洲|漫步在蟠龙河畔

陆锦洲|一颗失落的麦子

陆锦洲|那年,那月,那事

陆锦洲|青涩少年不知愁

陆锦洲|我的同学是副处

陆锦洲|我在蟠龙河畔等你

陆锦洲|三月啊,三月

陆锦洲|一个崇明老兵的自述

陆锦洲|顺化小学,我人生的起点

编者留言:亲爱的读者,如果您也有崇明的老镇故事,欢迎您给我投稿,传播和传扬乡土文化,让一个个动人的老镇故事得到传承和记录,让老镇的故事沉淀在时代的发展中,让老镇的魅力永远留存在人们的心间。来稿请发送电子邮件至:1466670@qq.com或者下面的微信。谢谢您!

赶快来分享关注吖

如作者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陆安心的私媒体“心语”。

感谢您的支持!

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123@shiyan.com)删除!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