공동 경비구역JSA / 共同警备区
演绎四个人之间的感情并不算难,然而演绎四个分别驻守朝鲜半岛三八线两侧的士兵之间的感情就不那么容易了。在那个极为特殊的区域,四个身份、关系极为特殊的军人,可以试想他们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就如同影片中多个段落的描绘:站在各自的区域内,冷漠而又警觉地看着对方,总是不由自主地有一种想掏枪的欲望,他们身穿不同的服装,身上被贴着不同的政治标签;双方的部队相遇后,全队一字排开,端枪警戒,各自的老大走到中间互递一支烟,各自抽完,然后归队,带领自己的部队离开。这整个过程完全是无声的,所有的交流都是具有象征意义的,他们分别代表着各自的国家,代表着各自的立场,人与人之间应有的一切交流完全不存在。影片在这种话语静默的处理上是成功的,它很隐讳的直指了人物的身份,他们是一群政治与军事的棋子,毫无发言权。于是,故事变得有趣起来,四个本来只能保持沉默的军人凑到一起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对于这部电影,我并不赞同将它归为战争片。首先,其发生时间不是在战争时期。其次,影片并未涉及直接的战争,其中的枪战与军事行动充其量算是边境冲突和摩擦。但是,它似乎又确实是反战影片。暂不管它到底算是什么类型的电影,导演在这里的政治立场很明确,他将朝韩双方的对抗视作违背人性和民族性的无耻举动。这点可以通过影片的内在情绪看出来,作为观众,我们看到的是一场悲剧,而造成这场悲剧的无疑是双方无休止的对抗,同时也是各自意识形态差异集聚从而引发爆炸的结果。这让我们同情片中的主人公,痛恨那该死的对抗。这与《实尾岛》《太极旗飘扬》的立场有所不同,前者是如此明显的反对对抗,主张双方的和谐,后两者考虑的是韩国的命运,着眼于自己的士兵,从而关心的主要是这场严酷的对峙对他们的伤害。只不过与《太极旗》很相似的是,他们似乎都把朝韩两方比做了兄弟,并且在兄弟之间展开了对抗与杀戮。兄弟相残,这才叫战争。
将本片引入女人的元素,并加之悬疑式的叙述结构,不知道是这部影片的成功之处还是失败之笔。也许为了趋向好莱坞式的多元化风格,让影片更有“内容”,也许是为了摆脱严肃话题的冷峻面孔,以女人的色彩缓解紧张单调的气氛,总之,这条线的设置与其要表达的东西基本上毫无关系。重点始终是在那四个人的命运上的。但是这个颇有来历的女人却是一个面带笑容的死神,它象征着荒谬的中立国,想尽办法停止对抗,但是却直接引发了两个人的死亡。要不是她步步相逼,松希不会跳楼,要不是她口无遮拦,斯肖古不会吞枪。她的出现是悲剧发生的导火线,越帮越忙的行为不禁让我们怀疑某些中立国存在的真正意义。或许像片中说的那样,真相可能没什么用处,反而会起到不利的效果,维持局面的稳定才是最重要的。
斯肖古是个很情绪化的人,情绪化到他贸然闯进乌金与琼必鲁的生活,情绪化到他在看到松希跳楼后无法自制地想掐死苏菲,情绪化到他在最后的对质中险些失去理智,情绪化到他终于吞枪自杀。对于琼必鲁,他视作救命恩人,然后,他抛下了自己的使命,轻易动了感情。他并不是一个情感封闭的人,面对北方同胞,他最早回归到了人善的一面。但是松希是个很封闭的人,他沉默寡言,几乎没有什么朋友,不懂得与人交往,所以他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突然被琼必鲁拥入怀抱,享受到了“温暖”的感觉,无法忘怀。有一个段落对他的心理描写是很成功的。当对面哨所用镜子反射的阳光打在他的脸上时,他陶醉的闭起双眼,隔着眼皮感受到的是一片温暖的红色。这个禁锢自己的情感已久,没人关心,得不到来自他人温暖的的家伙从那时起彻底感动了。可悲的是这两个人的心理防线是很脆弱的,所以无论最后到底是谁开的那几枪都合乎他们的心理,他们不像琼必鲁那样理智,而是极易崩溃。语言举止滑稽的乌金是个典型的悲剧小丑,他开朗活泼,但是难逃死亡的命运,而且是毫无意义的死亡。导演总是用他戏谑的语言表达一些隐讳的东西,比如说那句很搞笑的“半个世纪”的壮语,然而他的黑色幽默是不会引得任何一个有责任感的朝鲜人或韩国人嬉笑的。但是对于其他三个人物来说,乌金的人物塑造是不完整的,他过早的死亡让他失去展现自己的机会,导演牺牲了这个本就作为牺牲品的人物。琼必鲁,这个人物是很有意味的。他的理性,他的严肃,他的冷静都让人印象深刻。他作为共产主义的战士,有着坚定的信念,他在受到斯肖古用枪指着脑门的玩笑似的威胁后,还以更严厉的颜色;当他听到斯肖古叫他到南方去并以巧克力派诱惑的时候,他吐出了嘴里的巧克力派,捍卫祖国的尊严,后来又将吐出来的巧克力派重又吃下去,那是出于对兄弟的尊重与对祖国富强的向往。危急关头的他始终保持着冷静,即便开枪的声音足以让人大脑一片空白,他却根据自己的判断当即作出了处理。他面对已死亡的兄弟与敌人身份的兄弟的选择那么的义无反顾,这让我肃然起敬。
影片中表现四个人在一起玩耍的段落给人非常温馨的感觉,他们玩着我们小时候玩的简单游戏,放纵地欢笑。在那一刻,他们忘记了自己的立场,他们抛下了意识形态的对立,他们只是兄弟。下一个镜头,再次的沉默。四个人坐在屋子里,等待着,然后琼必鲁发话,之后,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切都在瞬间改变。强烈的反差和对比也映射出了南北之间时好时坏的不稳定关系,时而热烈,喜笑颜开,时而沉默,各自思考,时而紧张,一触即发。其实南北朝的紧张关系尽可以在双方的接触中看出来,一个小小的动作便会引起对方极大的恐慌和高度的戒备。斯肖古初次到朝鲜哨所去的时候向对方炫耀自己的拔枪速度,于是看到了那两个人惊恐的表情,很明显,他们怀疑的本能时刻运作,极容易被激发出来。当松希被琼必鲁突然拉入怀抱时他也极度地胆战。双方肯定都受过教育和告诫,三八线那边的人会极力的诱惑你越过那条线,然后正当的杀死你,而且,他们都受过严格的训练,如何去诱惑自己的敌人。如果某一方想开战,那么这必将会是发动战争的借口。这些东西导演没有明确地说出来,但是从人物细微的反映中可以看出他们如此的心理。吃巧克力派的那个镜头是最为明显的,斯肖古不经意间的话语激发了所有人的怀疑,乌金和松希停下来注视着他们,斯肖古明白过来自己犯了怎样一个错误,他表情尴尬,多亏琼必鲁冷静的处理化解了这一潜在的危机。然后,四个人开始欢笑打闹,而身为北方人口中的伪军的斯肖古对琼必鲁说了一句打倒伪军,这句颠倒身份的台词道出了南北对抗的荒谬之处。在那里,北方人称南方人为伪军,美帝国的走狗;南方人称北方人为赤军,共产主义的怪物。没有对错,没有真理,有的只是互相的不相信,只是不断的猜忌,只是无意义的对抗。
影片怀着一种尖锐的心酸感反映出南北差距,体现在两方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他们的物品上。琼必鲁和乌金无意是乡巴佬,他们惊奇地见识了美国造的各种新鲜玩意儿:煤油打火机、色情杂志、擦鞋器、巧克力派。国家的落后让他们感到心痛,让我们看到南北差距之大。南朝鲜受到美国的扶植,经济发展迅速,他们的士兵可以拥有各种各样的先进物品,他们的军靴锃亮,而北朝鲜的士兵只能使用落后的装备,住在木质的哨所内。即便如此,北朝鲜的士兵要服役13年,相比只需服役两年两个月的南朝鲜士兵,他们有更加执著的信念,更加无畏的精神。这与影片刚开始时出现的那个野蛮的南朝鲜军官的言行形成对比,暴露出南朝鲜某些人的战犯倾向,他们盲目地仇视北方,以为自己是正统的高丽民族,而北方的那些人是蛮夷,这样一来,贬低了南朝的形象而提升了北朝,导演的这个设计有些大胆。他对北朝的感情和对南朝的厌恶毫不隐讳的表现出来。在看到琼必鲁对着色情杂志发出“美国的东西真是厉害”的感叹时,我惟有心痛。原来所谓的未开化只不过是纯真的另一种表现,他们是善良的、朴实的。
意识形态对人的毒害体现在影片的几个细节中。松希为另外三个人拍照的那场戏,他变换照相机的角度,让三个人靠近一些,无非是要遮住背景上北朝领导人的照片。这个举动让我看到了松希内心深处根植的思想观念,他对北方的事物有了一种类似天生的抵触,他只是看到那些东西情不自禁地不舒服。这是被政治以及意识形态毒害的结果!这种普遍的影响在琼必鲁那里表现出来,就是另一种味道了。他给我们的感觉是忠诚,有极强的自尊心,深切的热爱着自己的祖国。于是导演亲朝的倾向再次流露出来。我们说拍这样题材的电影,导演应该平衡自己的感情,不倾向于任何一方,但这是不可能的。即便他来自瑞士之类的中立国,他尚且会有一番自己的看法,对两方不可能完全平等看待。而且,这种置身事外的身份难让我们相信他会投入怎样多的情感去拍这样一部电影。作为一个韩国人,导演亲朝的倾向想必是能够比较冷静地讲述这样一个故事的因素之一。忠于自己的情感,忠于艺术,忠于立场。
原本好好的一个国家由于种种原因被分割成两个国家,相互敌视,其人民站在三八线前该如何选择:对面的同胞流着一样的血,说着一样的话,有着一样的面孔,可是国家却不允许他们彼此来往,剥夺他们做兄弟姐妹的权利。影片最后那张无意中拍到的四个人唯一的一张合影照片,似乎是某种欲言又止的预言。
在我们这些和平的国度,也许共同警备区并不存在,但是我们与身边同胞们的关系是怎样的呢,我们的心理防线难道要比斯肖古他们更加坚固?处处都是三八线,处处都有警备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