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帐号/手机号
密码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搜索
搜索
热搜:
十堰城事
方言剧场
十堰市景点
牛头山
东岳路
政府
屌丝
十堰教育频道
烤熟
牛轧糖
十堰火车站
十堰公交路线
柏林
五堰街
女友
网站首页
十堰论坛
十堰城事
交友旅行
招聘求职
活动
每日签到
城事
新闻
爆料
公益
汽车
美食
旅游
婚嫁
亲子
社区
论坛
博客
活动
美女
摄影
情感
理财
健身
房产
影音
消费
积分兑换
寻好东西
商家联盟
优惠打折
分类
企业招聘
个人求职
二手车辆
跳蚤市场
房屋租售
便民信息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十堰网 - 生活在十堰,爱上十堰网 - 十堰生活门户网站,百万十堰人的网上家园 -
»
论坛版块
›
兴趣圈子
›
十堰文学
›
《师说•名师》总第17期
城市大秀场
热门推荐:
十堰城市
热点新闻
生活民生
焦距社会
放眼中国
眼观世界
2024湖北各城市GDP
年产2万架,十堰首
陕西商帮(十九):
抢占专用车新赛道
西十高铁湖北段郧西
十堰郧西民警为电诈
湖北十堰:“微创新
返回列表
查看:
5971
|
回复:
3
[转载]
《师说•名师》总第17期
[复制链接]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993769
人穿越成功
教程:手机怎么扫描二维码
一文
一文
当前离线
积分
-3
窝币
枚
窥视卡
雷达卡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2-18 13:00:39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师说•名师》总第17期
主管:人教社师范教材论坛
主办:教师教育区
网刊师说区
《师说•网摘》系列刊总第29期,
《师说•名师》2012年2月第17期
[url=]
山西省屯留县第三中学苗满红专辑
[/url]
苗满红,男,山西省屯留县第三中学校教导主任,年龄41岁,职称中学高级教师。学历体育后续本科,特长汉语写作,喜欢英语学习,想代的课程是初中数学。是一个杂家型教师,想成为一个“教育家”。山西省长治市学科带头人,中学高级职称,中国教育学会会员,中国基础教育研究会会员,长治市教学能手,多篇文章在省级期刊发表或者得奖。
推荐人:
湖北省竹溪县中峰中学余秉君
推荐理由:
推荐理由
参加工作至今,我一直踏踏实实做人,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教书,从未曾懈怠。我做事比较投入,有恒心、有毅力,我觉得这是我取得成功最基本的条件。目前,我的专业技术职务是中学高级,这并不是说像有些人想的那样已经车到码头船到站了。而是觉得这是党和人民对我培养多年后,养兵千日,用兵千日的时刻。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胡适的母亲到底教给了胡适什么?
冯顺弟,安徽绩溪县(上次去黄山的时候好像路过这个地方)的一名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农村妇女。16岁的时候嫁给了胡传,婚后第三年生下了胡适,不久丈夫去世;胡适,1917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更重要的是做过北京大学的教授和校长,还做过国民党政府的驻美国大使。在胡适的《四十自述》中胡适把“母亲当做人生的第一位恩师”来看待,
在本文中也写到“我在母亲的教训之下渡过了少年时代,受了她极大极深的影响”“我14岁离开她,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人管束我,如果我……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对母亲给他的教育进行了高度的评价。而我现在最想知道的是胡适的母亲---这个16岁嫁人,23岁守寡的普通农村妇女在同胡适一起生活的9年内到底教给了胡适什么,而让胡适终生受益,进而取得了那么大的成就?
文中主要写母亲对胡适教导的内容应该是两大部分:一是对胡适直接的严格教导,表现在文中5—7段,这是“言教”;更重要的则是母亲在接物待人中所表现出来的仁慈、温和与刚气的性格。以她的亲身示范对我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表现在文中8---12段,这是“身教”。言教方面,主要写了对我学习上的督促和做人上的训导。在学习方面,天刚亮,她把我的衣服穿好,催促我去上早学;在做人方面,除了每天早晨对我的教育外,重点写了“我”因说了一句轻薄的话而受到的重重责罚。当然还包括了为我舔病眼这件体现母亲严厉外表下其实对我特别关心的那种慈爱,表现了母亲对我既严格又慈祥,即“他是我的严师,又是我的慈母。”当然,作为一篇写女性的文章,慈母的内容少写些,严师的内容多写些好像更符合本文的主旨。
写母亲在接物待人中所表现出来的仁慈、温和与刚气的性格主要是靠写母亲作为当家的后母处事之难上来表现的。家中经济并不宽裕,“我”的大哥和母亲的年龄不相上下,本应该是家里的顶梁柱,但因为他“从小就是个败家子,吸鸦片烟、赌博,钱到手就光,光了就回家打主意,见了香炉就拿出去买,见了锡茶壶就拿出去抵押。”“每年除夕家中总有一大群讨债的。”按现在的说法,就是亲生儿子也不行啊,做父母的不说打,骂几句总是无可非议的。但母亲从不骂大哥一句,脸上也从不露一点怒色,而且这样的年,光作者就经历了六七次。母亲为什么这么做啊?是因为她是旧社会的妇女,是因为所敬重的丈夫过早地去世,她要对得起去世的丈夫。因为大哥毕竟是母亲的孩子,母亲不能让人说后母对先父留下的孩子不好,她要给孩子们留“脸”,为了这个朴素的观念,母亲那些年需要付出了多少的心血,需要多少次坚持啊!这个事情留给胡适的印象是深刻的,对他后来对人对事的影响也是极大极深的。连大哥那样的人和事母亲都能那么长时间的容忍,同事中还有什么人和事不能让作者忍呢?所以作者好脾气、宽容人在那个时代是有口皆碑的。
再就是大嫂和二嫂妯娌间的矛盾。“大嫂是个最无能而又最不懂事的人,二嫂是个很能干但气量很窄小的人”这样的两个人天天在一个锅里搅马勺,不闹矛盾才怪呢。而作为一个和她们每天生活在一起的后婆婆,母亲更是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对嫂子们的打骂孩子来出气,用尖刻的话骂别人听,母亲都只装着没听见,她从不和两个嫂子吵一句嘴。实在忍不住了,就悄悄地走出去,还有实在不可忍的那一天,就轻轻地哭一场。这需要多大的忍耐性啊,设身怎地处地地想一想,做个换位思考,在那么些平凡而琐碎的日子里,我们行吗?如果我们不行,那作者在后来的日子里却行,我们能明白作者的母亲是多么伟大了吗?她让作者面对即使再琐碎难熬的生活也能时时表现出自己温和的一面来,这觉得以征服我们周围的人。
当然,母亲的仁慈与温和不是软弱,如果是软弱,那就不叫美德了。面对我那个说话不负责任的五叔,面对人格侮辱(在旧时候妇女把贞洁看得高于一切)母亲当然不能忍让,于是就表现出来了她刚性的一面来,直到让我那个五叔当面陪情认错才罢休。这些够了吗?一个16岁嫁人,23岁守寡,没有高学历,也没有好的家庭背景的母亲教给儿子安身立命的东西够了吗?她没有直接教给作者知识,没有教给学生上大学所需要的分数,但她教给了作者终生受用的仁慈、温和、刚性的好品质,我们这些老师,我们这些同样为人父母的人面对这个一生清苦的冯顺弟,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样的思考呢?什么叫素质教育?我想冯顺弟肯定没有听说过这个内容。老师怎么当?冯顺弟肯定没有经历过甚至没有想过,但她却做得非常出色。出色的给上个世纪的中国培养了一个重量级的人物---胡适。对冯顺弟,我这个师者兼父亲感到汗颜。
在苦难的生活中寻找乐趣并珍惜与他人的友谊
平庸丑陋外表下
爱心塑造生命
我这一年主要做什么了?
新学期新课堂
我的暑假记忆
新课堂,新尝试---我的语文教学实践
在苦难的生活中寻找乐趣并珍惜与他人的友谊
-----牛汉为什么可以成为著名的诗人?
诗人牛汉的童年生活绝对可以称的上苦难。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国内军阀混战,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荒凉的遥远的山村,大多数人的生活是窘困的,几乎在生存的底线上挣扎。上一年级时的老师外号叫“弄不成”,念的课本是像一团废纸似的半本书,同学三人中乔元贞只念了半年,一辈子挎着个小篮子叫买小东西;二黄毛一只手几个手指头都说不上来,也没有念成书,后来打鬼子牺牲了,成了抗日英雄。可为什么偏偏作者把书读了下来,不但读了中学,大学,而且成了诗人?
最主要的原因是家庭原因,是作者的父亲为作者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作者的父亲是一个见过世面的人,在北京大学听过课,当他得知儿子的求学情况后,果断地把儿子转到了更好的崔家庄小学,不但学习国语、还学习算术和常识,真正的走进了学校的大门,走进入了知识的世界;他还是一个非常有爱心的人,在昏黄的麻油灯下为“我”修补课本,这本我最初的完整的课本,里面蕴含了父亲的深情,同时乔元贞也有了他人生的第一本也是唯一的一本书。是父子深情让作者得到了最初机遇,而乔元贞显然没有这么好的命,生活的贫穷让这个本来很有天赋的孩子终生在生存的底线挣扎。
其次是作者自己发现的童年上学生活的乐趣。文中指的是狗与人合演“双簧戏”,让我们读罢忍俊不禁。课本上第一个字是“狗”,作者并没有写如何识拼音,如何写笔顺,如何组词。而是单单写了背书。写了“大狗叫”,“小狗叫”,作者的狗就配合着在外面叫。按今天的说法,这确实不能叫有效课堂,甚至有点玩笑的意思,但真的就是这些给了作者最初的欢乐,让作者体会到了上学的乐趣。使他心甘情愿的去上学。有本书上说过,要想成功一件事,需要给自己一个心甘情愿的理由。带两条狗上学配合读课文,这可能就是作者给自己的心甘情愿上学的理由。正是这个乐趣,能让作者把一本书从头到尾地背诵出来。
第三是同学之间的友谊,同学乔元贞家穷买不起书。作者把刚到手的新书一分为两半,他和乔元贞一人一半,体现了同学间最纯真的友谊,乔元贞就是靠着这半本书考了第一名,而我得了第二名,当祖母揭穿我的时候,我并没有多少后悔,因为我考第二完全是因为名字写错了一个字,而与课本无关,我可是将课本背的一字不差的。但在后来的岁月里,我从乔元贞身上真的体会到了“抓住机遇”“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这是我从最初的好朋友用一生的代价换来的,它促使我不断努力。
童年的苦难生活,父子深情,同学友谊,上学的乐趣都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是由“第一本书”引出的人生第一课,是作者一生受用的精神财富-----在苦难的岁月里自己寻找支持自己活下去的乐趣,珍惜人与人之间的情谊。事实上作者后来也是这样做的,作者经历了那么多的苦难,但没有被击夸。因为作者始终没有忘本,没有忘记人生之初得到的宝贵经验。
平庸丑陋外表下
那双精美绝伦的眼睛反应出的深邃精神世界
-----列夫﹒托尔斯泰拿什么征服了人类?
1.平庸丑陋的外表:
列夫﹒托尔斯泰面部多毛,胡须浓密。多到了面部“植被多于空地”的程度:他的长髯覆盖了两颊,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黝黑脸膛;眉毛宽约一指,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一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无论从那个角度看,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留给人最深的印象是他那犹如卷起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人们以列夫﹒托尔斯泰年轻时剃去胡须的照片做参照,力图想像出他胡须覆盖下的脸部形象,我们发现了这个男子长相粗劣,整个面部就像来自农村木匠之手的粗制滥造的小屋:额头像用刀乱劈成的树柴;皮肤藏污纳垢,缺少光泽;鼻子两孔朝天,仿佛一拳被人打塌了一样;耳朵是难看的招风耳;嘴唇厚厚的,生在凹陷的脸颊中间。
列夫﹒托尔斯泰的面部表情没有一点光彩可言,他自己都深深认识到自己这幅不讨人喜欢的嘴脸,因此他任凭须发长的满脸都是。从他身上看不到任何精神的东西。无论从衣着角度、职业角度,还是从社会角色方面,他与普通的俄国人没有什么区别,他是俄国普通大众中的一员。
没有见过列夫﹒托尔斯泰的人,仅凭列夫﹒托尔斯泰的名声就把列夫﹒托尔斯泰想像为一个貌似天父的美髯公,集尊贵、轩昂、伟岸、天才于一身。内心甚至有点诚惶诚恐,等亲眼见到列夫﹒托尔斯泰时,内心充满了疑惑、惊讶、尴尬等失望的心理。
2.精美绝伦的眼睛
但列夫﹒托尔斯泰的眼睛却是非常敏锐、犀利: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这种目光的探寻,任何掩饰都抵挡不住。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显示出了“深刻、准确的洞察力”。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列夫﹒托尔斯泰的眼睛除了敏锐性外还有丰富性,可以抒发各种各样的感情,这是出现在人类面部最富感情的一对眼睛。列夫﹒托尔斯泰的眼睛里“有一百个眼珠”。亏得有这么一双眼眼睛,列夫﹒托尔斯泰的脸上才透出一股才气来。他的面部的其他部件都不过是用于包装、保护这对闪光的珠宝的甲壳而已。对列夫﹒托尔斯泰眼睛的描写已经不再局限于肖像描写了,而是含蓄地揭示了列夫﹒托尔斯泰作为伟大的现实主义艺术家,对他所处的时代作出的准确、深入、全面的描绘,他是时代的代言人。描写列夫﹒托尔斯泰观察社会、人生、时代的广阔和深细,以及批判的深度和广度。
3.深邃精神的世界
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末期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生于贵族地主家庭,受过法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影响,对学校教育和沙皇专制极为不满,曾尝试改变农奴生活,缓解农奴与地主之间的矛盾,未获成功。主要原因是一方面他猛烈攻击沙皇专制制度,另一方面却又主张“勿以暴抗恶”不同意发动农民起义推翻农奴制度,晚年他终于明白了自己的信念与生活方式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他的作品就广泛而深刻地反应了俄国社会的基本矛盾,以惊人有准确性、力量和美,表现了俄国千千万万农民在俄国资产阶级革命即将来临时的思想和情绪。
而奥地利作家茨威格(我们曾经学习过他的伟大的悲剧)以高超的语言功力展现了列夫﹒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征和深邃的精神世界。他运用反衬和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先用近一半的篇幅来写托尔斯泰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实际上反衬他眼睛的精美绝伦,反衬他灵魂思想的无比高贵。
在描写的过程中,运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使得人物形象鲜明,特征突出。字里行间透漏作者对托尔斯泰崇敬、赞美的情感。但作者最后的结论是“能够看清真相的人”是痛苦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智者的痛苦”,如果他既是智者又是仁者,那么痛苦将是双倍速的。托尔斯泰看透了暴政、丑恶、虚伪和苦难,也看清了造成人间种种罪恶的原因,并尽自己毕生的努力去改变它,但总是事与愿违,这才是最大的痛苦。
托尔斯泰是智者,也是仁者,他正是靠自己的痛苦与灭亡征服了这个世界。
爱心塑造生命
-----我们有没有像安妮﹒莎莉文那样付出爱心的勇气?
当我们的老师在反复的埋怨生源差,影响了自己水平的时候,我看到了一个人。她一岁半的时候,忽患急性脑充血病,连日的高烧把他的眼睛烧瞎了,耳朵烧聋了,那一张灵巧的的小嘴也不会说话了。从此,她坠入了一个黑暗而沉寂的世界,陷入了痛苦的深渊。当我们遇到这样一个学生的时候,我们会不会心存怜悯地想:可怜的孩子,能生存下来就不错了,我们还能指望他做什么?但事实上,她不但读完了大学,还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学术成就,谱写出了人类文明史辉煌的生命赞歌,这个人就是美国著名的女作家、教育家海伦﹒凯勒。被马克﹒吐温赞誉为与“拿破伦并提的19世纪了不起的人物”。我今天主要不是想说海伦﹒凯勒,而是想说那个将海伦﹒凯勒的灵魂唤醒,再次让海伦﹒凯勒拥有“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的老师安妮﹒莎莉文,让海伦﹒凯勒回到自然、理解自然的老师安妮﹒莎莉文,让海伦﹒凯勒懂得什么是爱的老师安妮﹒莎莉文。安妮﹒莎莉文老师在海伦﹒凯勒快7岁的时候来到了她的身边,然后是50年的漫长相伴,老师把她的一生都献给了海伦,是她丰富了海伦的情感世界,再塑了海伦的生命。海伦对老师充满感激之情,通过三件事向我们展示安妮﹒莎莉文老师对学生无私的爱和高超的教育艺术。
1.老师教“我”认识具体事物:
见到莎莉文老师的时候,“我”正处于一个渴望光明而又无法得到,心情烦躁而疲倦不堪的状态。“我”在黑暗、沉寂的世界中焦躁、恐惧,我渴求光明。最初见到的时候,老师一个紧紧的拥抱,给了我“爱”的启示。
老师给了我一个洋娃娃,并教“我”在手心拼写“doll”---洋娃娃这个单词,那是我学习的第一个单词,拼写过程像手指游戏让我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莎莉文老师最先让我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一直保护着“我”的兴趣。)我学会拼写后非常自豪,兴奋溢于言表。“我不知道我是在写字,我只不过是依样画葫芦模仿莎莉文老师的动作而已,以这种不求甚解的方式,我学会了很多词,我领悟到了世间万物都有自己的名字。”(我觉得莎莉文老师真的是一位很了不起的老师,这么些东西都是让“我”自己悟到的。)老师又给了“我”一个更大的洋娃娃,用意在于告诉我这个大的娃娃和小的娃娃都一样叫做“doll”。(我觉得莎莉文老师真的是非常懂得教育规律的,在细微之处让“我”感觉到如何让孩子去认识这些具体的事物。)
老师让“我”认识“杯”和“水”,我却理解不了,认为杯是水,水是杯。她没有办法,暂时丢开这个问题。但我却非常不耐烦,抓起洋娃娃把它摔坏了,心里还觉得特别痛快。“我既不惭愧,也不悔恨,我对洋娃娃没有爱。”老师没有生气,也没有埋怨我,而是让我带上帽子,我们到外边去散步。(老师真了不起,对孩子特别的温和与宽容。特别的有耐心,这一点我们很多老师做不到,要么是训斥,要么是无奈。)散步到井房的时候,老师把我的手放在了喷水口下,让水从我手上流过,然后在另一只手上拼写“水”这个单词,我恍然大悟,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知道了“水”这个字就是正在我手上流过的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我觉得老师特别善于抓住教育时机,运用巧妙的教育方式,取得了神奇的教育效果。让“我”获得了生命的意识和感情,也拥有了求知的无比美好的感受。)
2.老师教“我”走进大自然:
“在这里,我明白了大自然施与人类的恩惠,我懂得了阳光雨露如何使树木在大地上茁壮成长起来;……”运用排比句,交待了“我”在大自然中所学到的知识之多,感受到了自然的伟大和世界的美好。但那次散步中遇到风雨的事同时也让我获得了对大自然全面而深刻的体验,大自然温柔美丽的外表下还隐藏着严厉、粗暴的一面。在美好的春光中,更热切地体察和探索大自然的奥秘。(老师没有闭门教我死知识,而是把我放到大自然中去探究知识,这真的是注重过程与方法的教育。)
3.老师教“我”体会爱:
莎利文老师用情感体验的方法教“我”领会爱的含义,让“我”懂得“爱”是发自内心的情感,对爱的探讨,正是开启“我”思维和智慧之门的钥匙,莎利文老师
善于抓住教育的最佳时机,用自己独特的教育方式让“我”领悟抽象的概念,“爱”是一个抽象的词,但经过莎莉文老师具体形象的解释,“我”茅塞顿开,真正理解了什么是“爱”。“无形的线条”就是爱,正是人们相互间有了爱的交流,人们的生活才充满了温暖。她侧重于“我”的触觉及心灵的感受,她是一位出色的教育家。(这才是真正教育的核心,教会孩子有爱。)
我们不知道莎利文老师是什么样的学历,什么样的职称,有没有“名师”的称号,但我却觉得莎利文老师真的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有爱心,耐心、有勇气的老师,她一生花50年只教了一名学生,但这位学生不是别人,而是被誉为“美国英雄”的海伦﹒凯特。
我这一年主要做什么了?
3月的时候,我随学校集体去了山东杜郎口,再次学习导学案教学模式,但后来发现有点郁闷,好像我们学校原来课桌凳摆放的方式也有变化,大部分又回到了原来统一超前的模式,黑板用的也不是那么频率高了。有时候,我非常信服一句话,只要学养在,怎么上都是好课。后来我们又去了青岛,看到了大海,心胸得到了开阔。
4月的时候,我去了北京,是长治一个职业学校邀请去的,在那里我认识了刘佳慧,登上了长城,看了天安门升旗,到了故宫、水立方、鸟巢。内心比较激动,留下了最美好的回忆。
5月的时候,我主持了一个初三考前强化训练培训班。开始的时候是60人,后来扩展到四个班都在,利用星期六补课,校级领导就我一个,吃住学都管,也没有出事,最后还考取了全县第6名的特殊成绩。校长说明年开春早点弄,我学得在这方面我是有能力和有气魄的。就安全抓安全不行,就教学管理抓教学管理也不行,老师和学生们都是活生生的人,他们需要激励和激活,而不是纯靠硬性的数字管理,那是不一定能管好的,即使管住的,那也不一定叫
人才
。真正的人才是有个性和思想的。
7月的时候,我自费去了黄山,参加全国中学语文专业委员会和语文报联合举办的“第八届语文报商务印书馆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的观摩,见识了许多专家和名师,领略了他们的风范,增加了自已的人生阅历,积累了自己的教学底气,使自己开始变得大气与灵气。回来后写了系列博文---背起行囊走黄山。在中华语文网以系列文章在头条位置刊登三天,节选部分发表在《屯留课改》上。我还组队参加了屯留县教学技能大赛,不过教研室做事经常是不了了之。原来文件上说要评县级还要记功的,后来就没有音讯了。我还参加了山西省信息化教师长治赛区选拔赛,得了一等奖,但没有能到山西省走一次很是遗憾。
8月的时候,我自费去了哈尔滨,参加全国中语会农村语文教育中心暨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五届农村中学语文教师专业论坛。提交了成长报告获得一等奖并在大会上发言,特别谈到了农村教师在学习方面转变观念的问题,受到了好评。回来后写了系列博文《怀揣梦想闯关东》,并且在农语中心的论坛进行了一个人的坚守。
12月份的时候,我去太原参加了山西省学科带头人的选拔,在小店区黄陵中学讲授了一节“记叙文阅读”的公开课,感受到了省城学生与乡镇学生的区别,在教学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功的同时深感山区教育之任重道远。回来后写了系列博文《金戈铁马战龙城》其中第三篇“人面‘桃花’相映红”在中华语文网被作为头条刊登。
9月份,我结合课程写了18篇“新课堂新思路”系列博文,其中16篇被中华语文网评为精华文章,我还针对全校语文老师做了一个“新课堂新思路”语文教学实践汇报会。还组织语文老师进行了两轮听课,搞了五六次学生活动,很受欢迎,效果也不错。我还第一次被推荐校级教学能手评选,估计能弄个一等奖吧。有时候怀才就像怀孕,时间久了,别人都能看出来。
9---12月份,经过三个月的努力,我所带班级的语文教学取得实质性突破,从倒数第一到中间到第一且遥遥领先。我找到了专家理论与一线教师实践操作之间的最佳结合点,例会上我还向全体老师做了专题报告讲座。但我觉得仅仅只是开始,还不是最佳结合点。鸟儿一但学会了飞翔就不愿再爬行。
我觉得我的工作主要是引领,为老师们树立一个标杆,让长年坚守在山区的老师看到希望并付诸努力。先是高级教师,让许多老师开始重新进行学历的学习,开始注重论文撰写、教学比赛等。像崔老师现在主动带语文、写论文、参加比赛;爱丽主动要求承担中华魂的演讲和征文辅导。后是省学科带头人,给老师们传递了一个理念---只要努力,一切皆有可能。语文组搞了好几次活动了,没有人要求加分等等。
还有就是践行校长提出的五自教育中的“锻炼自觉”,在我的引领下,五六个中年老师每天下午登山行走锻炼,我们甚至还走了一趟远路--寻找上党关。“徒步”已经成为一大特色。
新学期新课堂
(1)
---备课手记亮登场
新学期开学以来,我的语文课堂教学有了明显的变化,王君老师说:“我并非一个工作狂,除了喜欢上语文课,我还痴迷于很多其他事情……但是这些爱好给予我的乐趣,似乎都不如上了一节好课那样纯粹与持久,这成了我稳定、简单而可持续的快乐之源。”我觉得我现在就已经感受到和正在感受着这句话中所描述的意境。
我和学生们一起学习了**的
新闻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通过暑假的学习与观课,首先我注重了备课环节的变化,我先写的是备课手记----包括素读课文的个性化初感受,再读书教学参考上的名家文本解读资料,再看相关的课堂实录,然后再自做练习题目。在此基础上我做了以下事:
确定教学内容:真正的根据学情和文体来确定教学内容。比如《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我就确定了必须教给学生写作背景,特别是国民党政府的心存幻想,在苦心经营半个月后于4月20日悍然拒绝签定国内和平协定,但令人感到极具讽刺意味的是4月21日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于23日就占领了南京。如果不把这个背景给学生交待清楚,我想新闻中表现的那种对胜利的自豪和对人民解放军的赞美学生是不容易体会出来的;第二个教学内容我确定的是教学标题、导语、主体三个方面的关系,他们的联系是三个方面说的是同一件事,不同之处是一层比一层详细,传递的信息多,我让学生在读后尝试用一句话、一段话、几段话分别说说“我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件事。效果很好;第三个教学内容我确定了语言赏析,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好词的含义更丰富---例如“(A)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首先越过安庆、芜湖线,到达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共渡过三十万人。(B)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既已渡过三十万人。”经过师生结合背景和全文反复读,学生们读出了突破不但有越过的意思,还有经过战斗,击溃敌人越过的意思;横渡除了到达,还有百万大军战线长,气势磅礴的意思;二十四小时内既已除说了渡江人数之外,还有时间短、作战顺利的意思。
确定教学方法:暑假学习回来,我真的体会到了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的道理,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是万能的,千变万化的课堂和千变万化的学生思维用固定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来操作,来一刀切,且誉为科学的教学教研管理,本身就是极不科学的。因此,我在确定教学方法时只确定大思路,而不去刻意追求小细节---例如,当用教案则用教案、当用导学案则用导学案。当用多媒体则用多媒体,当用常态课堂则用常态课堂。当细则细,当粗则粗,当讲则讲,当议则议,果断取舍。但大思路是注重课堂生成,让学生在朗朗的读书声中读懂课文,师生、生生紧扣文本围绕教学内容完成对话交流。例如本文的教学中我就采用了老师介绍背景的方法,学生在读中感受标题、导语、主体三者之间一层层信息量增多的方法;师生抓住关键词语从读中领悟好词的含义更丰富的方法。从学生踊跃的对话中,从各种个性化阅读的答案中,从学生随笔的感受中,我觉得我的教学方法思路是对头了。这些都让我在新学期非常快乐!
新学期新课堂(2)---深度对话见奇效
《芦花荡》我确定了按小说的三要素确定教学内容,一是抓住“过于自尊和自信”进行分析,二是以第1段为例读懂环境描写。在对话中,由于时间充分,在学生充分阅读、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较为深度的对话。我觉得对学生读懂课文非常见效
首先我和学生分析了什么是“自信(学生按以往的经验得出自己相信自己,对自己特别有信心,不服气,不服输)”、什么是“自尊(学生按以以往的经验得出是要面子、要脸面)”,什么是“过于”,特别是过于一词,我教给学生说有两层意思:非常、过分。这一个词一领悟后,在分析老头子人物性格的时候,学生们通过读课文一下子就把“过于自信与自尊”这个老头子的鲜明的个性特点分成了非常自信---(里外交通、运输粮草、护送干部、而且不带一枝枪,什么也靠给我,一切保险。)过分自信---(过封锁线,小女孩洗脸,老头子说不怕,洗一洗;小火车轮探照灯照过来,老头子说不怕,照我见我们;机枪射击过来,老头子说不怕,打不着我们----但事实是大菱已经挂花---同学们一下子明白了老头子的过分自信)过分自尊---(手脚顿时失去了力量,扒着船尾---动作,跟着浮了几步;我不能送你们进去了---语言;直直地望着前面---神态;像连珠箭,射穿老头子的心---比喻---事实上在枪林弹雨中受伤也是很正常的事,老头子的表现有点过分内疚、痛苦和自责了,学生们能体会的出来)非常自尊---(要报仇,用计谋报仇---一个人将十几个鬼子打的头破血流---报了仇---英雄的行为,挣回了面子让学生们体会到了什么叫非常自尊)学生们一下子把老头子一下子明白了老头子这种性格决定的他的语言、神态、心理,一下子就进入了老头子的内心世界。
特别让我兴奋的是在读与讨论中还得出的个性化阅读----“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敌人、炮楼、阴森黑暗都让我们体会到了环境的险恶)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险恶的环境中忽然来了一句宁静、美丽的话,开始学生不能理解,后来体会到这是作者在赞美白洋淀的美丽,进而赞美可爱的中国,而这种原本美丽的环境因为侵略者而变得险恶)妻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鸟儿在这种险恶的环境中都没有被吓倒,而是在敌人控制的间隙都要唱歌,人呢?从文中看,抗日军民晚上也在频繁的活动打击敌人。)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是天上。(苇子像征着抗日军民,在险恶的环境中顽强生存,抗击敌人,要把侵略者早日赶出白洋淀赶出中国。)”真的,如果不是教学内容确定的好,课是不会上的这么兴致盎然效果令人满意的。王荣生教授说:“依据学生和文体来确定教学内容,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现在再体会,此言极是。
新学期新课堂(3)---挖掘教材结合点
在备教《蜡烛》一课时,我忽然产生了深深的震撼。以前的时候,借口于向课堂教学要质量,借口于课文的整合,我们其实都是将这样的略读课文给“整合”了的。本学期,我觉得无论从那个角度来说,都不能再这样做,因为本来学生就阅读量小,凡是能选入课本的都是文质兼美的课文,这个资源使用不好,而去东找西凑课外找,是非常浪费资源的。因此,我决定这些课文应该让学生好好读读。
烛光是红军烈士的生命之光,烛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烛光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这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文章,宜采用分组重点朗读---美读的方式。我计划在简介故事以后引导学生直入第三部分的学习-----老妇人这烛光育乞西置生死于度外,安葬红军烈士,还在坟堆上点燃了珍藏45年的
结婚
喜烛。
我认为这一课的学习重点有四,一是教材参考提到的,刻画人物形象以动作描写为主,二是环境描写烘托气氛。三是蜡烛的像征意义。四是我自己挖掘的空白点----为什么炮弹没有落在老妇人的身边呢?(这个内容在文中出现了五次,但没有那本参考书提到这个问题。)我计划在读懂前三个的基础上重点组织学生探讨第四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在文中重点用动作刻画了老妇人对烈士遗体的掩埋。她的每个动作都非常吃力,然而却又是那么认真。为什么她能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不顾自己的生死去掩埋那位素不相识的烈士呢?从文中不难体会到,是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打动了她,激励了她。因此她所有的动作都包含着对烈士的敬意。第二个问题是用环境描写烘托气氛---紧张而激烈的战斗,也可以看出敌人的疯狂。与环境的恶劣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老妇人的临危不惧。她不顾艰难,不顾年老体弱,亲自埋葬烈士,所以老妇人在战火中的形象就格外感人。蜡烛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它虽然渺小,但却是老妇人的宝物,它像征着老妇人与红军战士之间母子般的深情。正是有了这种深挚的情谊,战争才能够取得胜利。在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里,特殊的氛围中,烛光才能显示出特殊意义,造成一种诗的意境。眼前总是那一点烛光,久久不能忘怀。
教材中没有挖掘到的一个问题是:敌人在不停地打炮,而老妇人远不如红军战士行动敏捷,连五个年轻的红军战士都在时间内一死四伤。而老妇人在广场上行动迟缓,那是相当长的时间,为什么炮弹没有落在她身边呢?是敌人的技术不行,还是晚上光线不好?还是老妇人有特异功能?不是,都不是,我的个性化阅读是:我认为再残酷的战争也有善良温柔的一面,再残忍的人也有善良的一面,这是人性中的光辉。战争是巨大利益下“战争狂人”发起的,而这些被卷入战争的普通士兵其实是无辜的。他们也许被老妇人感动了,不忍心将这世界上最美的画面和最美好的情感毁灭。战争是残酷的,但战争背后展现出的那种光辉是美好的,这正是人们所期盼的永恒主题---追求和平,远离战争。
新学期新课堂(4)---美文尚需美美读
在备教《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乐上慰的信》时,我忽然觉得这一节课的处理应该让学生美美的读,让学生在读中体味这封信的精彩语言。这一节课的精彩语言一是赞美圆明园的语句,一是讽刺劫掠者的语句。体味是一个隐性词,是隐性思考,不必表达,心里有所领悟就达到了目的。
文章大量运用白描手法,采用用墨如泼的铺陈手法,描绘圆明园的富丽堂皇,把这一中西合壁的艺术瑰宝神奇般地显现于世人眼前,圆明园属于全人类,理应得到世人的珍惜、爱护,理应留给子孙万代观赏、享受。但是,它却被劫掠了、焚毁了。
作者在文中用反语来形容强盗心理,讽刺强盗心理。像“漂亮”“丰功伟绩”“收获巨大”“文明”“野蛮”等反语正是强盗的口吻,有辛辣的讽刺意味。最后,将自己对远征中国的强盗行为严厉谴责说成“全部赞誉”,有极其尖锐的嘲讽意味。
巴特勒上尉本想利用雨果的显赫声望,让他为中国远征军的所谓“胜利”捧场,但雨果,这位正直的作家,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他代表了人类的良知,在给巴特勒上尉的回信中愤怒的谴责了英法联军毁灭世界奇迹圆明园的罪行,同时也表达了对中国人民的同情、敬意。
教师示范读赞美圆明园的语句,学生分组读,真正的体味到赞美与嘲讽即可。这在我的教学史上还是前所未有的创新之举,其他老师也未置可否,但我觉得这个尝试非常值。事实上,这节课也达到了我想要的效果,虽然表面上与考试题目看不出来什么直接联系,但我觉得完成了一种学生对战争情感的体验。
值!
新学期新课堂(5)---处变不惊巧调整
教学《亲爱的爸爸妈妈》时,我是把课堂设计好了的,但是由于昨天晚上有活动,学生没有能够很好的预习。上午第二节下了后我随口说了一句中午吃过饭后看一看课文,下午二节课时学习这篇课文。我原先设计的是结合两次大屠杀从记忆和现实的角度来探讨“沉重”与“美丽”两个关键词。“沉重”表现在战争留给人们的记忆---南斯拉夫的克拉库耶伐次小镇一天之内被德国纳粹杀害了7000人普通市民,其中包括300名从课堂拉出来的孩子。“美丽”在于克拉库耶伐次小镇上的塞尔维亚人面对残杀所表现出的英勇与不屈,特别是那位说“开枪吧,我来给孩子们上最后一课”不肯同纳綷合作的老师。但没有想到的是一上课,这两个明明显显就在导语中的问题学生就不会。我问有多少同学上中午读课文了,只有两个同学举起了手。
怎么办?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我首先想到今天按部就班的学习是不可能的了。我必须变通一下。我就开始和学生一起读了导语,然后这两个问题解决了。我接着说,这是发生在47年前的记忆,那么今天呢?请大家读第一部分,说一说这些人在做什么?这个问题比较简单,学生读后,知道这些人都是来纪念这些当年被杀害的人的,并且读出了是成千上万的人,有各种年龄和职业,我问他们给我们留下的印象是沉重的还是美丽的,因为他们在这一天从各地赶来纪念那些被杀害的人们。学生们通过读,懂得了这个印象是美丽的。那么当年制造下这一惨案的德国人现在是什么情况呢?学生们找到了第三部分西德作家明赫白的部分开始读:他缓缓地站起来,沉重地说:“……我有犯罪感,感到是我杀了那些孩子,我们简直就是禽兽!你们允许我和你们在一起,我非常感激……”他说不下去了,坐下来掩面而哭。学生读完这一段后,他们的感觉是美丽的,因为明赫白能反省本国的侵略罪行,感情非常真挚地替上一代人忏悔、赎罪。人们原谅了他,同他握手。
我接着引入说课本上还提到一个惨案,学生们马上找到了“南京大屠杀”,我做了一个调查,不看课本,知道南京大屠杀是那一天的只有三个同学,在这一天谈论过南京大屠杀的几乎没有。这留给我们这些中国学生的记忆是沉重的,自然而然,我们看到了那个“日本人”,学生们读出他在狡辩,读出作者对他的感情是鄙视的。
我接着问,我们和塞尔维亚民族的区别在那里呢?学生们从第二段找到了区别:他们没有忘记历史,而我们却有些忘记了。我们没有恨,不记仇,这是对的,但我们不能忘记历史,只有记住历史,吸取历史教训,才能保证世间永远不再有战争和屠杀。
这节课在读中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虽然没有按预设目标走,在赏析句子方面有欠缺,但能抓住主要问题对比学习,我认为这是无意中生成的一个亮点。很是有成就感。
新学期新课堂(6)---语文要有语文味
单元结束的时候,我必须面对单元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了,以往的教学中,我对这个吃力不讨好的综合性学习都是绕道而行的,顶多是在写作这个环节上让学生写一写,但就是写也基本是属于放羊式的,写前没有指导,写后没有讲评,充其量来一个优秀作文展示,做的很不到位。这学期,我忽然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多么大的错误啊,这本来是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语文能力最好的东西,我是怎么了,竟然就没有把它当回事。
因此我决定用三节课的时间来完成这个单元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我计划第一节课让学生诵读一些有关战争的诗词,收集积累一些有关战争的资料;第二节课我计划让学生写一个有关战争的故事,写一篇有关对战争个人理解的随笔,题目可以参考课本上列出的,也可以是自拟;第三节课我计划让同学们在小组内讲一讲自己写的故事,推荐优秀的在班级讲,训练同学们说话的能力。我还计划把同学们分成三个大组,分别主持一个版块。
我觉得有两段关于战争的诵读可以集体进行:“假使我们不去打仗,/敌人用刺刀/杀死了我们,/还要用手指着我们的骨头说:/看,/这是奴隶!田间《假使人不去打仗》”“阳光普照,天空深蓝,和风轻拂,我渴望着,真的渴望着一切:交谈、自由、朋友、独处。我渴望……哭一场!我觉得我仿佛要爆炸。我知道哭会有帮助,但是我不能哭。我浮躁不安。我从一个房间跺到另一个房间,从窗框的细缝呼吸,感受到心在跳着,好像在说:“终于,满足我的渴望吧……”我想,春天已经在我心里。我感觉到春天在苏醒。我在我整个身体和灵魂里感觉到它。(安妮《安妮日记》)其他的学生自由诵读。
在收集资料方面,有关战争的十八般武艺我计划让学生至少知道10个(刀、枪、剑、戟、斧、钺、弓、叉、矛、盾),三十六计至少知道10个(声东击西、无中生有、调虎离山、打草惊蛇、顺手牵羊、美人计、空城计、连环计、苦肉计、走为上计),孙子兵法、战争成语(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攻其不备,出其不意)、战争名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至少知道一两到三个。在写故事方面至少可以参考本单元的几课写老头子的故事、写蜡烛的故事、写大屠杀的故事。
总之,要把这个内容充分利用好,充分训练好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新学期新课堂(7)---剥茧抽丝细品味
备教《阿长与山海经》时,我首先想的一个问题是阿长与《山海经》是怎么联系到一块的。阿长是鲁迅童年时期家里的女长工,确切地说是鲁迅的保姆。她的真实姓名别人都不知道(确切地说是没有必要知道---她是借许多年前的另一个长工的名字叫的,原因就是别人叫习惯了。)她也不会识字作文。而《山海经》我查了,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奇书之一,它是述图之书(先有远古之图,后有解说之书)保存了大量远古时期的资料,多荒诞不经,与东方夷族有关。由《山经》和《海经》两部分组成,是写地理方面见闻的书。阿长之所以与《山海经》连在一起,是因为她给作者买《山海经》而使我对他发生“发生新的敬意”让作者感受到她的纯朴善良,尽心尽责。当然这中间也包含了作者对长妈妈的爱以及深深的怀念。
我觉得这篇文章首先要抓住阿长给我买《山海经》这件事来细细品味:(1)我们首先要读出《山海经》是一部什么样的书: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作眼睛的怪物……(2)我们以前学过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知道儿童是很好奇的,特别是少年鲁迅,更是如此。那么当鲁迅知道了世上有这么一本好看的书之后是什么样子呢?首先是很愿意看这样的图画;得不到时又过于念念不忘;忽然得到时又全体都震悚起来。(3)我们再分析一下作者为什么不容易得到这么一本书呢?首先,最容易给他这本书的是那个远房叔祖,而这个远房叔祖又不知道把这本书放在那儿了。(他很疏懒,我不好意思逼他去寻找,就是逼了也不一定真给我去找----这个叔祖是一个和蔼但寂寞的老人,他是无人可谈,才愿意和我来往,称我是小友,并不是真的关心我的成长。)其次是家里我知道的其他人,而其他人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一是他们不一定知道这本书,一是他们认为费那么劲给我找这本书不值得。)第三是他本人,倒也可以自己到书店去买,但相当不容易(一是书店离家很远,二是我一年只能正月里出去一次,那时候书店却还关着门。)(4)我们再分析一下在这种前提下得到书后他的感受:发生新的敬意:别人不肯做(不肯给找不肯给买)或者不能做(我自己也买不到),她却能做成功---确有伟大的神力;连谋害隐鼠的事也不计较了;还当做最心爱的宝书(质量很差,十分粗拙的本子,纸张很黄,图像也很坏,甚至全用直线凑合,连动物的眼也都是长方形的,远不如石印的精致)(5)这种新的敬意蕴含的东西是什么呢?结合最后一句---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灵魂,我们不难体会到言语中蕴含的对长妈妈的感激与悼念。
文中还写了长妈妈的其他事,但我认为这都是为了衬托她给我买《山海经》这件事的,并且感情基调是厌恶,这种写法叫先抑后扬。从儿童的眼光来看是讨厌的事,从成人的眼光再来看时真的不一样了。例如:她是一个没有良好教养的农村妇女(低声絮说、睡相不好),她是一个迷信的人(讲长毛的故事、懂得繁琐的规矩),还是一个年轻就守寡的人,只有一个过继的儿子,但学是这样一个生活那么苦的普通人,却对主人家的孩子,做了别人不肯做或者做不到的事情,不由的让人心生敬意,长妈妈的形象一下子就变得立体丰满了。让我们看到了普通人身上善良的一面,体会到了在平凡中蕴含的人间真爱,体现到了人性之美。
新学期新课堂(8)---抓住写作凝聚点
背影是作者父亲的背影,背影是父子在浦口车站依依惜别时父亲留给儿子的最深刻的印象。这是一篇纪实散文,是作者1925年12月在清华大学任教时写的,作者说:我写背影,就是因为文中父亲来信的那句话:“我身体平安,唯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读了父亲的信,我真的是泪如泉涌。在泪光中我又看见那个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这个背影把父亲年老颓唐、心情抑郁留在了儿子的记忆中,同时也把父亲对儿子真切的爱定格在了儿子的记忆中。散文写作对象的素材都是分散的、零碎的,找到一个特定的角度形成艺术的焦点,是散文的聚光点。抓住这特殊的一点就可以把儿子对父亲一生的零星印象以及百感交集的思绪都向一个中心集中,组合,熔成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这就是散文中的形散而神不散。学习这一课时,我告诉学生这一课宜紧紧抓住这个背影,这个中心点去体会父亲的一生,体会父子深情。
课上,我和学生紧紧地抓住浦口车站依依惜别是父亲为我买橘子时我看到的背影,反复诵读后。我们开始研究这个背影是怎么写的。(1)写父亲的衣着: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从他的衣着我们能读懂什么呢?从颜色来看:黑、青表示庄重,这个内容在蜡烛里已经懂得了---在这里父亲这样穿是因为祖母去逝了,正在居丧期间。体会到了父亲的心情郁闷;从质地来看:是棉布,当时他们处于民国初期,高档的衣服是用绫罗绸缎或者洋布做成的,穿棉布说明父亲家境困难---事实上,结合课文再读,我们就明白父亲为什么这么困难。回家奔丧,将家中东西变买典质仅仅是还了亏空,办丧事还得借钱,自己生活费还得借钱,表面是用的是“卸了差事”那是说的好听,其实就是没了工作,也就是没有了经济来源,吃饭都成了问题,父亲老了,但境遇却如此衰败,自然是心情更加抑郁。(2)父亲的动作: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地控下身去,这个还容易些:蹒跚是腿脚不灵便的意思---走平路尚且如此,说明父亲真的是老了,联想起父亲的信,联想起奔丧时的满院狼藉,感觉到父亲真的是老年颓唐。那么不容易的事是什么呢?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往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3)为什么这样做呢?是为了给儿子买些橘子路上吃。这个买橘子的背影把父亲的慈爱(让儿子吃)与迂执(艰难地亲自去买)艰难(年老体胖、穿的臃肿)与努力(手脚并用,全身用力)困顿(失业、丧母、经济陷入绝境)与挣扎(年老、体弱、心情郁闷却仍葽去谋生)立体地展现在了我们的面前。儿子的眼泪流下来了,这是感动的泪水,为父亲疼爱自己而感动。(4)接下来仍然是写父亲的动作: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再次表明了买橘子的艰难过程,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爱。我赶紧过去搀扶他。对比以前的嫌他不会说话,迂,我除了悔恨自己的无知、自责与内疚外,(这个内容在亲爱的爸爸妈妈里听德国作家说过)更多的是对父亲的感激与留恋。
父亲对儿子的关爱还表现在文中其他许多地方:例如先是再三叮嘱茶房,甚是仔细。后又颇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亲自送我去:这些着重的词语用的多好啊,是父亲没有主见吗,办事拖沓吗?显然不是,那是什么呢?我们先来看,送到那儿啊?不是北京,只是浦口车站,有必要这样做吗?学生悟出来:有,因为那是儿子。母亲已远去,儿子即将远行,自己已觉时日不多,一家人四分五裂,不知何时才能相见。(父亲是想多见一面是一面,多呆一会是一会,能为儿子再做一点事是一点事。不能送到北京,就是送到车上也行;不能给儿子更多的财富,就是给儿子去买几个橘子也行。)同学们,你们能体味到这浓浓的父爱吗?儿子呢?先是不理解,觉得父亲说话不漂亮,迂,但后来悔恨、内疚,感激父亲、留恋父亲、思念父亲。(一个大男人看到父亲、看到父亲的背影,想到父亲趋势的爱,想到父亲即将离我而去,不由的泪如泉涌。),这是怎样的一种父子情深啊。
学习到这儿,我还为学生补充诵读了我写的文章“千言万语难述尽”让学生体会我妹妹为什么要把我送到车站还执意要买个站台票把我送到火车上,还要追着火车挥手致意。这是一种怎样的兄妹情深啊。鉴于学生的经历与体验,我没有要求学生能表达出这种感悟来,我只是要求学生能体味到即可。学生想到了自己的父母,想到了他们对自己的爱,听到动情处,有好几个同学甚至也泪流满面。我觉得这节课的目的达到了。
我的暑假记忆
---怀揣梦想闯关东(1)---塞上牛羊空许约
这两天在教师进修校参加全县2011年度******继续教育培训,这是一个靠签到、签退、点名、查岗维持的培训,讲教师职业道德,教室里几乎没有几个人在认真听,教师也明白,但也很无奈。
下午,燕请我和张老师到她空做客,听课的中间,我的思绪回到了2000年第一次见到燕的时候。那是在八泉,那时她刚分配,年轻、有朝气、有活力。起初是在小学,后来调到中学。报到那天,县关工委的老领导们在讲传统教育方面的事情,我坐在主席台的侧边,负责维持秩序;燕负责服务,给领导们倒水。那天她穿了一套蓝色的西装,特别像一名职业白领,并且给我也倒了水,说实话,我还没有受过这样的待遇的。那次的场景画面作为一个定格长久地留在了我的记忆之中。
后来我在2001年职业中学培训的时候到过她们家一次,认识了她的家人,挺好的一家人。父亲是个老工人,一生勤恳,母亲是个家庭妇女,她弟弟也许是一个很活泼的人,那次和我们喝了很多酒。她父母把我当成了一个“领导”,让我照顾燕,帮助她成长。酒喝的多了,头脑发热,也就随口答应下来。先开始的时候,年轻、意气风发;再后来的时候,开始为自己的“名师”梦想奋斗,虽然燕从八泉到三中已经跟随了我近十年,其间经历了结婚、生子,并且还帮我处理了许多家务,蓦然回首,我自觉自己真的没有能给她以实际的帮助和足够的关心。
到她家以后,感觉到她的家人依然是那么热情,但家却已经物是人非。她弟弟已经经历了结婚到离婚的大喜大落的人生。其间的根源,我真的不知道,但如果从纯理论的角度来说,我觉得燕与她的女儿长期住在娘家肯定有关联。子女长大兄妹各顾各是很正常的,一个“大和睦”的家庭很难容忍一个新的“外人”进来的。两个老人陪到我们11点去睡了,张老师与燕她弟弟关喝酒,我在看电视,耳朵里听到他们俩人关于“爱情与婚姻”的对话,她弟弟表示对妻子还是有感情的,可现在当初定下的一辈子的誓言却戛然而止。其实我正看着“天龙八部”里乔峰与阿朱的感情。听着他们相约除掉“大恶人”后回到塞外牧马放羊。我忽然想到了那句表明乔峰与阿朱结局的话“塞上牛羊空许约”。“塞上牛羊空许约”---我呢喃着这句话,心里波涛汹涌,回首往事,我觉得当初的誓言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真的会变成“空许约”。
今天回老家,七月十五,祭祖。说是祭祖,确切地说是祭我的母亲。母亲2003年就走完了她的一生,而她留下的有关信息也在逐渐的淡化出我的记忆。除了养父,有关生父、有关母亲的兄弟姐妹,说实话,我已经好久没有同他们联系了。养父同我谈着话,也没有什么主题。但我感觉出他很小心,他对我没有什么特殊要求,对我的理想一惯很支持,我觉得除了逢年过节,我已经越来越少的回到这个家了。有时候在屯留办事,宁愿住店也不愿回家,目的是为了图个清净好看一会书,现在想起来,心里觉得非常的不安与亏欠,于是我决定今天那儿也不去了,今天在家陪老父亲。
傍晚的时候,父亲也要去上坟。我和父亲相跟着去,那是一个很偏僻的地方的一个很小的坟头了,这是我大爷爷的坟---我养父的伯父。我大爷爷只有女儿,现在女儿也去逝了,没有后人。如果我养父不来,应该就没有别的人了。看着这个小小的坟头,眼前浮现出了小时候的情形。小时候家里特别穷,随时代的印迹特征,在家几乎就没有吃饱的时候。那时我大爷爷在村里的砖窑上看场子,一个人。因为喜欢我,所以我经常住在他那儿。在那儿,我不但能吃饱,而且还能吃面、吃饼,甚至还能吃到肉(大爷爷用罐子腌一罐子肉)吃饭的时候吃几块,真的很好吃的。那个百货公司的橱窗广告上一分钱能买35件小东西的年代,我曾经从我大爷爷那儿得到过有两块钱的“绝对富有的”经历。大爷爷待我真的很亲,我小时候甚至想,等我长大了,我一定要好好的养活大爷爷。
大爷爷的晚景很凄凉。人老了,财产被我养父和姑父分了,大爷爷到女婿家生活。一生富有惯了的人忽然一文不名,大爷爷经历了人生的低谷。遭白眼,每天早起绕村拣粪、割草、拣破烂,和姑父家的牲畜住在一个窑洞里,捎带喂牛。那时我已经参加工作,从家到单位要路经姑父家,但我也没有下过车,我知道大爷爷很想我,但我怕见大爷爷那失望的眼神。大爷爷去世后我曾经良心发现,我出了200块钱让大爷爷走的稍体面了一些,可是后来,我没有给大爷爷上过坟。
晚上睡觉,看到养父脱了衣服后那触目惊心的廋骨嶙峋想起养父曾经说过,他1米7的个子却只有93斤;生父临死前的样子我也记得,那也许是皮包骨头。我正在因“三高”进行减肥,觉得非常有成效时我还有180斤之多。养父在想什么?表面之后还珍藏着怎样的渴望和期待?我已经跑遍了大半个中国的时候,养父却说他还没有去过太原。想想当初,我曾经说过长大以后要好好报答养育之恩的我,也只能说“塞上牛羊空许约”。“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生命给予每个人可利用的空间和时间是很少的,与父亲们相比,我是年轻的,和孩子们相比,和年轻的才俊们相比,我其实已经没有多少时间了。如果再患得患失,犹豫不决,我将会失去那些有价值的东西。人些事,做了,可能会后悔一阵子公司不做,可能会后悔一子。为了不再感慨“塞上牛羊空许约”我决定了,再努力一次,为了梦想,这个暑假,我要在“背起行囊走黄山”之后再优秀自己一次,这就叫做“怀揣梦想闯关东”。
我的暑假记忆---怀揣梦想闯关东---(3)腹有诗书气自华
中语会理事长苏立康教授在农语中心成立大会上致词,她说我们相聚在哈尔滨,认识是一致的,情感是一致的,她盛赞李元昌教授是中国最像农民的教授,也是最有胸怀和境界的教授。人教社王本华主任介绍农语中心成立的经过:每年的8月18日是人教杯中语论坛开幕的日子。今年的特点是每一个环节都与农村联系在了一起。筹备过程中总共收到了个人成长报告24篇,一等奖11篇(我幸运,我是一等奖),课例50个,一等奖15个,志原者报名135人,自荐的老师让人觉得也许更优秀,更有热情。首批选择45位,省级教研员17位。实行全国农村语文教学义务援助计划。扶持农村语文教育乡土派农村语文教师。(我觉得眼前金光一亮,我真的正需要这样一个平台)组织农村教师开展课题研究(真好,真是想什么就来什么。)她最后强调说:尽管蓝图绘的很好,但事情总得一步一步的来。(我非常赞同她的观点,我有足够的耐心等待,有足够的信心去做好这件事。)
农语中心李元昌教授在做报告,他说他原本是绑在应试教育战车上的一个卒子,但在农村教育中却发展成了个车。成就了他金戈铁马,气吞山河的大气。许多人本来也能成为英才的,但却像磨道驴一样被升学教育挡住了眼睛。界高境才能远。在农村反而有冲破牢笼的机会。农村的教学应该为当地经济改革服务,农村也在追求升学率。担心是没有必要的,自然地走到人本这个境界上。会种田的农民要施农家肥,而不是单纯地施化肥。农村是将来有识、有胆、有志之士的天地,不是见大事而谨慎,见小事而忘命的人能做成的。得到应用的理论才是有效的理论,教学千法万法还是自己的法。教学生一定要让聪明的人去做。从国家的长远政策来说,现在正是乡土派教师崛起的时候。乡村有乡村的道,应该具有浓浓的乡土味。(我觉得说的真好,我发现我有时候具备好多别人不同时具备的综合性优势,很多的时候真的只差一步。追求到一定的程度,其实已经不单纯是功利性的东西了。当你大彻大悟的时候,你会感觉到到处是天,到处是路。)
江苏教研室的王书月老师说人生就是一个圆,既是终点更是起点,我们的梦想还能走多远---能走很远。青海陈海新老师说用执著的深情耕耘这片土地。辽宁刘金霞老师说在无数次的赛课中磨练并且得到成长,收获一路的馨香与芬芳,笑看浮云起与落。黑龙江耿秀云老师说家里有一个自闭症的孩子,但这并没有影响到她作为一个乡村女教师的赤子情怀--让她懂得更加热爱每一个孩子。远离繁华与喧嚣,正是为了独守那份心灵的安宁,既然选择了远方,学只顾风雨兼程。福建的张萍老师说有时候机会来了,是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的,之所以独特,是因为她抓住了别人知道但自己却非常清晰的东西,收获汗水流洒后的喜悦。感动—心动的感觉,相聚恨晚难说再见。有一种情感叫快乐人生。吉林王永明老师和他的拓荒队说会出了能不能修成正果还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一直没有放弃努力。
招待晚宴在大餐厅举行,我们一桌上有两位发过言,一位被聘为志愿者,一位是专程陪爱人来参会的其他部门的人员。这些人聚集在一起,笑的那叫个开心,这多么难得的缘分,我们畅谈语文教学,畅谈友谊,互留了联系方式。会后主办方还进行了小型的联谊活动。活动结束时,怀着美好的期待我不由的又想起了上午会上我的自由发言:我是山西的,今年7月自费去了黄山参加语文教学大赛,今次又自费来到哈尔滨参加农语中心成立会,既然是与农村话题有关的,我就说说农民。我觉得农民为了多打粮,都知道自己花钱添置点犁耧耙杖,还有的的甚至三轮、四轮、有的还有农用车、收割机等大型农机具,我们作为老师,为了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教学质量,自己出点钱去参加培训提高,好像也不是什么不好说的事。我觉得每个人的起点有高有低,但这都不影响他仰望天空和过更有诗意的生活,界高境自远,我们更多的是缺乏一种视野,一种境界。要改变农村教育,首先要关注农村教师的精神生活状态,这需要更高层次的培训,也需要教师本人有一种高远的视野和境界。
我的暑假记忆---怀揣梦想闯关东---(4)身虽不能心向之
上午哈尔滨第159中学的李万君老师讲“行道树”,用图片音乐加教师朗诵,一开始就将人带入了一种诗意的境界,给人以美的感受。学生通过课外观察到的东西对行道树进行了具体的描述。然后描述我眼中的行道树。最后让孩子们结合生活体验到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也许正是这种痛苦才能把深沉给予我们,把痛苦当做一种磨练与考验;山东的刘帅老师讲“台阶”,老师的课前沟通非常到位,初读故事,感知内容,通过快速默读课文,试着用一两句话概述本文所讲的故事。学生静静的思考,教师耐心的等待,建台阶的故事,也是想赢得尊重的故事,联系全文去看待细节,体会出一个节俭、勤劳而又艰辛的父亲形象,这是一个漫长而执著的过程,每一个人都在为台阶而拚搏,但却不是简单的理想和目标之间的关系,评说故事,感悟主旨,用这是一个叫人的故事将全文的学习推向了高潮;史绍典先生的点评那叫响当当、硬梆梆、乐呵呵,这是一位湖北的老人,他重点谈到了理念,关注到三农,关注到政策。他说技术问题是次要的,关键是道的问题,成长会有一种蛹虫化蝶的痛苦和挣扎。坚持农村阵地,传承农村教育。通过对农村教育透彻的剖析后一定能意识到农村教育必然有一个新的转变。关注农村教师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人生的快乐就在于进进出出和上上下下。就课而言,范读的目的是为了引领学生读书的更好。在公开课环境中让学生默读需要更多的勇气。没有个性的阅读,那来对话与交流。中午的时候山东的李学慧老师邀请我到外面走一走,他喜欢拥抱大树。我按他的做法拥抱一棵很大很老的树,闭上眼睛,把脸贴在树上,屏住呼吸,我感到了一种恍惚与飘渺,有种漂泊在外的游子回到故乡,匍匐在父母脚下,想流泪的感觉。
下午听广东陈辉霞老师讲“爱莲说”、江苏曹刚老师讲“泥人张”正好这两课在黄山都听过,可以说是各有千秋,让我体会到面对同一篇文本,不同角度的个性阅读都能让人感受到异样的风采,更多的时候我又感觉到做一件事情可能会比这件事情本身更有意义。吉林的陈平老师讲三毛的“胆小鬼”,是自己找的课外文章。读出自己、读出问题,字词辨析是亮点,省级教研员评课,谈到语文教学要追求语文课的文化品味,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过程就是质量,讲作者的多,讲作品的少是一种教学的误区,要站在现代文化的角度去解读文本---不理解现在,就不能进行爱的教育,什么事业能比人的和谐幸福更重要?教师要有真实的想法,要有很常态的,很质朴的教学素养。教师的情绪应该是饱满的,思路应该是清晰的。对文本的分析要到位,不能避重就轻,要让学生在45分钟之内有进行一种有深度和广度的、会感悟的阅读。教师要达到的最佳效果要看到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模模糊糊、大而不当是不行的。像“庖丁解牛”解决的是一种宰杀的艺术,而不是一种技术。因此教师要努力追求一种道而非技。
晚上列席参加首次志愿者会议,我心里有些许失落。对没有能被招募为志愿者,也未能申报论坛版主而感到遗憾。但我身虽不能但心向往之。我觉得因为热爱。我曾经自费到黄山观摩教学大赛,现在又自费到哈尔滨参加中心成立大会,还在会上发了言,那些别人都不做的事我都能做的那么好,所以我觉得作志愿者和论坛我也有信心。我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因为在学校经常组织活动,所以知道如何处理一些问题,善于与人交流。3我还具备一定的条件。一是上网方便,能经常在线,每天至少能有3小时;二是时间宽裕,除了上课,其他时间基本用来进行网络或者书本学习;三是我管理过QQ群,知道如何组织大家就相话题进行讨论。四是擅长写作。有较好的文字功底和语言表达能力。但在申请志愿者的时候,我确实可能是忽略了公章的问题,其实我校公章就是归我保管的,盖一个相当容易,但我看是自荐,就没有盖。另外就是自费的问题,不是校长不支持,而是我觉得想要走的更远,就不能计较其他过多的事情。我是热爱农语文中心的,我提交了成长报告,被评为一等奖,但没有能交流。我还想做一些为农村教育发展贡献微薄之力的事情。所以我想申请做版主,如不能被批准,我还会在其他方面继续努力的,那怕做个列席的志愿者我都会感到很荣幸。因为喜欢,为了一个共同的心愿走到一块来,所以既不要冷落了大家的心,也要及时擦拭可能出现的灰尘。
我的暑假记忆---怀揣梦想闯关东---(5)边陲之地风情异
早上起来,送走了同宿舍的河北于朝晖老师,早餐时西安的陆国琴老师将我昨天丢失的小笔记本给我送还了回来,真的挺好。跟随组委会进行“哈尔滨一日游”等车的时候,我竟意外地遇到了吉林的张玉新老师。他正在将自己写的一本书赠给人教社的王本华主任。我很好奇地问:老师,那是什么书啊,能让我欣赏一下吗?他看了我一下,然后说别动,盯住我看了一分钟,然后说,你是山西的苗满红。我很惊奇,然后也盯住他看了一会说:您是张玉新老师。然后我们两个互换了电话,相约在长春再见。认识山西省初中语文教研员李子燕老师也是哈尔滨之行的收获之一,她是今次入选的志愿者,
旅游
购物之间我们还进行了短暂的交流,李老师还针对昨天晚上志愿者会议上的发言征求我的意见,呵呵。
我们还去了哈尔滨冰城纪念馆,去了太阳岛。风景方面印象深刻的是在防洪纪念塔和斯大林公园,那一瞬间我真的感觉到了什么是阳光明媚,什么是蓝天白云,什么是绿树红花,什么是江水滔滔,那一瞬间,我觉得世界是那么的美好。这时我看到一对男女,男可能是脑血拴后遗症,女掺扶着他在路上散步。女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让人觉得有一种平凡的感动。一种幸福的甜蜜。还有一个非常漂亮的女子在很优雅的抽烟,让人说不出这是不是也是一种风景。人总要走过许多陌生的地方,看许多陌生的风景,有时候忽然之间你会发现你原来曾经那么刻骨铭心想忘记的事情就那么在不经意之间就真的忘记了。更多给我留下深刻记忆的还是哈尔滨的那些热情豪爽人和事。
有些事,有好些事,按常规来说真的是说不清楚,其码是不好说清楚。就是这样的一种尴尬让许多时候因嫌麻烦而失去品尝一种复杂体验的机会。我报到时,因为火车原因已经是晚上十点,所以从八一饭店调到了港城饭店,同宿的于老师交了100元房卡押金,但由于一个房间只能有一张卡,而他是住3天的,我是住4天的,所以我把房卡和押金条要过来,给了他100元,等到20号,我随团一日游,找到了八一宾馆的毕经理,向她说明了情况,她让我把押金条和房卡都给她,她帮我退,并且她帮我把行李让服务员从316移到了502。一日游回来后,已是晚上,没有找到那个经理,去港城后,前台知道这件事,就是房卡押金的事不好解释。我做了我自认为比较条理的陈述后,服务员联线那个经理,她说钱在她那儿,晚上送过来。晚上遇到了辽宁的刘金霞老师,我们在大堂合影留念,不知道怎么就觉得以前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和山西忻州的教研员李老师同住在502,第二天本来相约共同回山西的,谁知与他的分别竟然充满了戏剧色彩。当公交车过来的时候,我看到了哈东站----花园小区的标识,我就上去了,可上去以后竟然没有见到李老师,我心里有点忐忑,可能上方向坐错了,后来看街上人多,心想就别下去了。万一方向错了,再坐回来就是。后来才知道钱倒是不贵,一块钱,但就是时间长,一去50分钟,等返回来的时候,已经快10点了。在哈东站买了长春的票,12点10分钟开车,但要在哈站上车,我又用了近1个小时到达了哈站候车室时已经是11点45分了,真让人有点哭笑不得。小鱼儿发来信息说:给我买了23号上午的动车,我无语,我怎么找了这么个好妹妹呢?万千滋味涌上心头。人生有许多种经历,这不知道算不算一种特别的滋味。今次来东北值吗?我觉得特别值,这个暑假我圆了多年想圆的梦,做了自己想做的事。
在火车上遇到一个东北汉子,是个农民工,外出打工回来,抽着自卷的烟卷,喝着散装的白酒。他可能是觉得遇到了一个“高素质”的人才,所以表现出那种欣喜来,那种对知识的渴求与向望,让我真的是自愧不如。他非要请我喝酒,给我要两瓶啤酒,还要给我要一个菜,我知道火车上一瓶啤酒6元,一个菜30元,就是要喝,也应该是我请才对啊。我觉得城市生活中虚假的东西太多,让人蓦然中多了许多的防人之心,而失去了太多太多的纯朴,失去了许多的人情味,让心灵增加了许多的桎楛,许多城里人应该到农村历练的。人生真的像坐一列火车,乐趣在于出出进进,上上下下,无数个小站点连成一道轨迹,最终到达所谓的终点。也许,那时反而没有了乐趣。享受幸福与感动,缘分真的是天注定的。
我的暑假记忆---怀揣梦想闯关东---(7)笑看云起与云落
我妹妹说:生活依然继续,历史的车轮不会因为绚丽的一瞬而停止,但在我的生命中却有了美好的记忆。我说:生活依然继续,我的生活在经历了暑假的绚烂之后又将归于琐碎与平淡,但在我的生命中却变得与往常不同,特别是心态方面,让我自己都佩服不已。首先我觉得不在于我们遇到了什么事,而是我们对这些事情抱着一种什么样的心态。
(1)岳父的病情有可能是癌,妻子很是悲观。是啊,这样的事情无论放在谁的身上都不可能心里平静。但是,我们有什么办法改变现状吗?谁不想老人健康长寿?但医学发展到现在,许多事情都还是无能为力的。我的生父母养父母共有4人,三人是癌症且都已经去逝,我可能在这方面的心理承受能力要强一点,而最主要的是我对这些事情有一个平和的心态。人生在世,总要经历从生到死的过程,这是无可改变的,活多老也总要有个结束。关键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做了什么事情。人生在世,没有谁是为受苦或者是想让后带受苦而来的,人生之初,我们都充满了对这个世界的美好的向往,盼望长大,在经历了太多太多的东西以后,我们发现世界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么美好时,我们开始迷失了自己,因而也更不甘心,在苦苦挣扎中埋怨、失落,反而失去了最初的纯真与美好。我对妻子说:我们可以做努力的,不单纯是治疗,包括更多的时间去陪伴老人,世界是真的没有什么事业比人的和谐幸福更重要的。我们有钱,你可以随便用,你请假去陪老人,我放假的时候去替换你,因为那是你生你养你的父亲,那也是我的父亲。妻子感动的泪流满面。我不知道我老了的时候会是什么样子,但我想我自己可能会坚强一些,当我进入生命的倒计时后,我不会把时间浪费在所谓的“尽心治疗”上,我还会去完成我的心愿,平静地走完最后的时光。我也可能说服我的妻子和子女,把我有用的器官无偿捐赠出来,帮助别人获得新生,让自己的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延续。
(2)孩子去上学了,我们为了方便联系给孩子买了个手机,妻子特别希望在课余能听到孩子的声音,但孩子自从走后没有给我们打过电话。妻子给孩子打,却又怕时间段不合适,影响孩子。那天晚上我正在值班,接了一个电话,不是孩子的手机,是一个陌生的号码,但是是孩子打来的,吞吞吐吐地说:爸,我的手机昨天晚上下自习后坏了,本来想给你们打个电话的,但因为别人拥挤了一下,不小心将手机从三楼掉下去摔坏了,我还没来得及的说话,他又补充说:我同学说,只是内外屏坏了,能修好的。我赶忙说,孩子,手机的事不是问题,我来修,修不好,咱再买个新的,卡还在不在,要不行,再办个新卡。爸现在想知道的不是手机,是你这一段时间生活和学习好不好?我听见孩子高兴的说:都好都好。上午军训,下午学习。我说你的生活费够不够?孩子说,够,还有不少呢?孩子说:爸爸,你现在在干吗呢?我说,在院里值班。孩子说,爸爸,外面好像下雨了,你当心点路滑,值完班早点睡。我心里暖暖的,多么好的孩子啊。
其次是不管收获了多少果子,都不要拒绝自己的成长。
(1)教育局打电话让去补充省学科带头人的资料,我很是兴奋,这说明县级审查应该是没有问题了。由此我想到去年评市级学科带头人时的尴尬。在荣誉方面我只有五张“中华魂”演讲辅导奖,当领导问我你只有这个吗?没有市里、省里的吗?最其码有个县级政府的模范也好啊。我陪着笑脸小心地说,我们农村中学,市里的模范指标我二十年只见过四个,是四个校长得了,轮不上我;县级模范要倾斜一线教师,我是个教导主任,要发扬风格,关键是我已经上了中学高级了,就不能再和大家在一个锅里争食了。因此上只有这个。领导说,那就先这样吧。今年,再次申报省学科时,我想自古无场外的举人,先报上然后再说其他,结果我发现我县只有一个人申报了。条件是中学高级,市学科带头人,最好是省级模范,这些条件我都具备了。后来到教研室,我去看了一下许主任,我们两个谈起暑假我外出学习的事情,他听了后很是赞赏。他说我们不是宣扬,我们只是喜悦中与志同道合的人分享,他还说如果一个人如果能用一种平淡的心情去看待所做的事情的话,会有很多别人不能体会到的乐趣。许主任是我的老师,他还关照我让我多写写对生活的感悟,登在屯留课改上。并且还说本期选了我一篇很长的文章。我想那大概是《背起行囊走黄山》吧。我觉得许主任在语文教学方面给我的指点和帮助是很多的,我很庆幸我有这样一位良师和领导。我又到成人办咨询了自学考试的事,我想再自学考试二学历,我的第一学历是体育本科,我觉得在语文知识方面还有欠缺,所以我决心下功夫系统的学习一下,成人办的女老师给我介绍后,说不清楚的地方要问问市里再给我答复,我要给她留联系方式,她说不用,她知道我。我很惊奇,我什么是候成了名人了呢?呵呵。
(2)原来想找徒弟谈谈语文教学的事情,但没有想到徒弟正在很悲观地闹情绪,原因是连着好几年教师节评模范都没有她,优秀也没有她,她好像觉得没有希望,看破红尘,不想努力奋斗了。对徒弟,我是了解的,2005年参加工作,接了一个班,当班主任,当时看起来成绩好像不是太好,但后来中考考试完考取重点高中的人数却是最多的,真的还是不错;后来请了产假,再来的时候,又接了一个班,当班主任。对工作很是认真负责,还挺有创意。但是对教师的评价是好中选好,每年都有不同的标准(当然,如果每个人都站在各自的角度考虑问题时,得出的结论是不相同的)我对她说,我有过她这样的经历,我还给她讲了一个寓言故事---小苹果树努力生长,第一年结了两个苹果,但被人摘走了,第二年又结了五个苹果,还是被人摘走了,小苹果树心里有怨气,第三年又结了十个苹果,又被人摘走后,小苹果树觉得很灰心,不想再成长了,后来经过老槐树的劝解,才又开始努力。当十年、二十年过去后,小苹果树结出了满树果实,这时别人再也许摘不走了。我说我尽管努力了好多年,结的果子许多都让摘走了,但我没有拒绝自己成长。直到现在我发现自己长成了一棵大树的时候,我发现那些果子别人则不可能再摘走了。徒弟听后情绪人点稳定了,她说她明白了。闯关东的事情要告一段了,我觉得人生就是一列开往坟墓的列车,路途上会有很多站,很难有人可以至始至终陪着走完,当陪你的人要下车时,即使不舍,也该心存感激,然后挥手道别。真的,我想用我最近看到的两段话来结束这次闯关东的经历:
爱就疯狂,不爱就坚强。
【受益一生的好习惯】:不轻易剥夺别人的希望;不指望生活会是完全公平的;生气的时候不要作出什么决定;尽量多存钱;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用你希望别人对待你的方式去对待别人,做什么事都尽量提前准备好。
【我们无能为力的事】:倒向你的墙、离你而去的人、流逝的青春、没有选择的出身、莫名其妙的孤独、无可奈何的遗忘、永远的过去、别人的嘲笑、不可避免的死亡、不可救药的喜欢
新课堂,新尝试---我的语文教学实践
(1)---环环相扣抓特征
在备教说明文单元时,我觉得应该好好的结合文章内容和文体特点给学生一个整体的印象。我告诉学生这个单元是有关建筑园林、名胜古迹知识的介绍。这些都是人类创造活动遗留下的实物记录,体现了人民大众的智慧。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阅读这些课文,可以接触到多种知识。开阔眼界,激发对祖国文凭化的自豪感。我还告诉学生,学习说明文要抓住几个要点:看文章怎样抓住特征来介绍事物,理清说明的顺序;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第一课是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我计划用两个课时教学说明的对象、事物的特征、说明的顺序、常见的六种说明方法,然后用一个教学专题来学习说明文的语言准确性。
我先从题目分析起,中国石拱桥,首先说事物是桥,再就是说这种桥的材料是石头,形式上是拱形的,拱是拱手的意思,表示敬意,拱形引伸为弧形。地点是中国,而不是其他什么国家,至于时间上没有说古代,也没有说现代,意思是从古至今只要是中国的石头制的拱桥。
让学生读第一二段,说说石拱桥的特点是什么。学生能读出: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的内容,接着问学生是从哪看出来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呢?学生答后告诉这是石拱桥的一般特点,那么做为中国石拱桥肯定有此特点,就像中国人首先具有人的特点(例如有两个眼睛,一个鼻子,一个嘴巴等)外还可能具有自己独特的特征。例如黄皮肤、黑眼睛、黑头发。中国石拱桥除了形式优美、结构坚固之外,还有什么独特的特点呢?让同学们读第三段,发现还有一个特点是历史悠久。这个特点是是从那儿看出来的呢?从《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看出来的。怎么看出来的呢?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这种说明的方法就叫举例子,另外这个句子从引用别人话的角度也可以叫引用。为了说明我国石拱桥的历史悠久这个特点,作者举了《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建成于公元282年,让人们具体的明白了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的特点。
为了让人们更具体地明白中国石拱桥的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的特点,作者还举了赵州桥和卢沟桥的例子来说明。这种说明方法叫举例子。同学们一下子找到了作为中国石拱桥的杰出代表的赵州桥作者很明显地列出了它的四个特点。我们来分析作者说的这四点符合不符合中国石拱桥的三个特点:先说第一个特点,你从那儿能看出来形式优美呢?像一张弓,像虹,37.4米,架在水上,用第一段的一个词叫“长虹卧波”。这种说明方法叫打比方。这个打比方其实就是修辞里的比喻。在不同的地方叫法不同,就像同是一个你,在你叔叔那儿你是侄儿,在老师那儿你是学生。把桥拱比做弓,比做长虹是作者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目的是更形象地说明桥拱的形状。看图,美吗?再读课文其他特点,你还觉得那儿美呢?第二个特点中说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第四个特点中说“全桥结构匀称,匀称是是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和谐,和四周的景物也配合的十分和谐,与桥上的桥栏等附属物也很谐。”通过举赵州桥像弓,拱上加拱,结构匀称和谐的例子更具体地说明了中国石拱桥形式优美的特点。我们再来看一下结构坚固这个特点是如何体现的:第二个特点中说拱上加拱,减轻了桥身的重量,河水暴涨的时候,增加过水量,减轻对桥身的冲击。这种结构可以使结构坚固。第三个特点中28个拱圈拼成一个弧形桥洞,每个拱圈都独立支持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不受影响。如果是一个拱圈呢?那就完了。通过举赵州桥拱上加拱,28个独立拱圈的例子说明了中国石拱桥结构坚固的特点。那历史悠久的特点呢?懊,前面说过了,建于公元605年,距今1300年左右。
除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外,赵州桥还有自身的其他特点吗?雄伟,你怎么看出来的?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是够长和宽的,可以称得上雄伟。这种通过测量用数字准确说明的方法叫列数字。作者用数字准确地说明了赵州桥的长宽、是作者用列数字的方法准确地体现了赵州桥雄伟的特点。还有吗?设计科学,施工巧妙。为了说明这个特点,作者引用了唐朝张嘉贞的话“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意思是桥的构造很奇特,人们不知道它是怎样修建的。这是什么说明方法?对,是引用。作者引用唐朝张嘉贞的话说明了赵州桥设计科学、施工巧妙的特点。
除了张嘉贞的话,你又是从哪里看出赵州桥设计科学的呢?首先是实用。大拱上面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这设计科学;基次是拱上加拱的创造性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的重量,还可以在河水暴涨的时候,减轻对帮桥身的冲击。这设计科学。再次是每个拱圈都独立支持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不受影响。这设计科学。最后是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的景物也配合的十分和谐,与桥上的桥栏等附属物也很和谐。这设计科学。唐朝张鷟说:“此桥远望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这主要是引用的说明方法,也是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赞美赵州桥的形式优美。那么赵州桥的施工巧妙体现在那儿呢?就是怎么造出来的。我不知道。唐朝的张嘉贞说:“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看来他也不知道。谁建的谁知道。主要设计者李春应该知道,可是他死了。因此我们只能说此桥造的精妙绝伦,还可以用一个词叫杰作。这个杰作包括了赵州桥的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雄伟、设计科学、施工巧妙等特点。
至此我们可以回顾一下,我们说过了石拱桥的特点:形式优美、结构坚固;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作为中国石拱桥的杰出代表的赵州桥的特点:雄伟、设计科学、施工巧妙。结合题目,我们不难明白,本文说明的对象是中国石拱桥,说石拱桥是为了引出中国石拱桥,说赵州桥又是为了作为例子引出中国石拱桥。而中国石拱桥的主要特征是: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新课堂,新尝试---我的语文教学实践
(2)---句句落实抓双基
在继续学习中国石拱桥的第二课时,我想到说明文目的在于传播给学生更多的知识,因此我在抓住主要特征的同时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也许比较重视。首先我要回顾上节课学生学习的知识。我会提问本节课的说明对象是中国石拱桥,它的主要特征是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为了说明这些特点,作者举了赵州桥和卢沟桥的例子。赵州桥在河北赵县的洨河上,主要建造者是李春,卢沟桥在北京丰台区的永定河上。文中还提到可能是最早有记载的石拱桥是郦道元在《水经注》里提到的洛阳附近的“旅人桥”。在说明这些特点时我们还学到了好几种说明方法---比如打比方,关键词是形象,把石拱桥的桥洞比做弓就形象地说明了桥的形式优美。再比如列数字,关键词是准确,赵州桥全长50.82米,桥宽9.6米就准确地说明了赵州桥的雄壮。再如引用,关键词是说服力强,引用张嘉贞的话说明了赵州桥施工奇巧,说服力强。还有举例子,关键词是具体,作者举赵州桥和卢沟桥的例子具体地说明了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的特点。
那么文章那些段落是说卢沟桥呢?说明卢沟桥是为了让人们更具体地明白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同学们可以讨论自学的办法学习卢沟桥是怎样具体说明中国石拱桥的三个特点的,卢沟桥自身还有什么独特的特点。用堤岸常被冲毁,桥却极少出事做对比突出桥的结构坚固,这种说明方法叫做对比。关键词是突出,用堤岸常被冲毁,桥却极少出事做对比突出桥的结构坚固。用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肖:相似,这里指雕刻的非常逼真)。这种描述摹写石狮子形状的说明方法叫摹状貌。关键词是形象,用摹状貌的说明方法描述摹写石狮子形状,形象地写出了卢勾桥形式优美的特点。卢沟桥除了有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以外,还有什么自身的特点吗?长265米,宽8米,比赵州桥还雄壮。是联拱石桥,这种构造比较独特,还有在抗日战争史上值得纪念,有特殊意义,可以说这是中国石拱桥的又一杰作。
本文先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9段又说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光辉成就,这种说明的顺序叫什么呢?叫逻辑顺序,因为他们之间有逻辑上的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关系。同学们再思考一个问题。如果我把本文的题目改成中国古代石拱桥,我们还用不用写第10段了?那么第10段的说明对象是什么?中国现代石拱桥。那么它有什么特征啊?除了形式优美、结构坚固以外,我们还能不能说历史悠久了?不能了,历史悠久是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也是古代石拱桥的优点,但不能算中国现代石拱桥的优点。它本身的特点呢?雄伟:有创意的双曲拱桥,形式美,还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有意义。
我们结合课后第三题来体会一下说明文的语言的准确性:语言的准确性侧重体现在词语的准确上,更多的时候是不准确的词语却表现出一种更符合实际情况,更准确的语言。
1:比较出来的准确,句式是比较起来相对于……,但也没有肯定说……更符合实际,更准确。例如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的比较早。早肯定是早,早到个什么程度,是不是最早?这个不好说,如果加上一个词语“比较”,这个句子就符合实际了,就准确了。为什么呢?用上比较这个词是说比较起来石拱桥相对于大部分其他形式的桥出现的早一些,但也没有肯定地说有多早。这就更符合实际,更准确了;再如说周海鹃同学过星期来学校早。有些同学可能不服气,说我从校门出去进商店的时候看见她刚从公交车上下来,凭什么说她来的早?要上加上个词语“比较”,可能就没人吭气了。不比我早,但可能比其他人早。用上比较这个词是说比较起来周海鹃相对于一些大部分同学到校早一些,但也没有肯定地说有多早。这就更符合实际,更准确了。
2.强调出来的准确,句式是“是强调……而不排除……更符合实际,更准确。”例如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去掉“几乎”有人就可能说,我们这儿就没有。这绝对符合事实。当加上“几乎”这个词语以后,我们就不再争辩了。这句话用上几乎是想强调石拱桥分布比较广泛,而不排除有的地方没有这种特殊情况。这句话用上“几乎”是想强调石拱桥分布比较广泛,而不排除有的地方没有这种特殊情况。因而更符合实际,更准确。再如她几乎顿顿都吃方便面。去掉“几乎”,有同学就可能会说,我那天见她吃的就是炒饼。用上“几乎”是想强调她吃方便的次数太多,而不排除有时候不吃的这种特殊情况,因而更符合实际,更准确。
3.限制出来的准确,句式是用上“”词语,限制了……不包括……更符合实际,更准确。例如:赵州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赵州桥的石拱长,只限于当时的情况,后来我们有的是比赵州桥长的石拱。可能要有人反驳。但如果加上“当时”这个词语,就从时间上限制了最长只限于当时,而不包括以后。这就不会引起误会,因而更符合实际情况,更准确。用上“当时”这个词语,限制了石拱最长只限于当时,而不包括以后。因而更符合实际情况,更准确;再如老师以前长的很胖。如果没有“以前”这个词,我就会说,我可是不胖。加上以前这个词后,我可能就会说,你说的对。用上“以前”这个词语,限制了胖只限于以前,而不包括现在。因而更符合实际情况,更准确。
4.推测出来的准确,句式是用上“”词语,表示大概是……而不是确切地……更符合实际,更准确。例如:《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大约是旅人桥建成的大概时间,而不是确切地说就是282年。去掉大约,可能就会有专家问,郦道元是怎么知道的?他是从那本书上看到的?如果加上“大约”这个词语,就只表示“旅人桥”大概是282年建成的,而不确切地指282年,也可能是281年或者283年。这就不会引起误会,因而更符合实际情况,更准确。用上“大约”这个词语,只表示“旅人桥”大概是282年建成的,而不确切地指282年。因而更符合实际情况,更准确;再如明天下雪和明天可能下雪。你觉得那个更准确?如果没有“可能”这个词,你就会说,胡说。加上可能这个词后,你可能就会说,也许吧。用上“可能”这个词语,只表示明天大概要下雪,而不确切地指明天下雪。因而更符合实际情况,更准确。
新课堂,新尝试---我的语文教学实践
(5)----题题互补规范练
叶圣陶的《苏州园林》是一篇比较浅显的说明文,在学习了《中国石拱桥》和《桥之美》之后,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我想用抓住主干知识训练学生的形式学习这篇课文。我先和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抓住了苏州园林的共同特征: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那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然后知道具体是从四个大方面来分说: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远景近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然后从三个小方面来补充:园林角落的布置、雕镂琢磨的匠心,色彩调配的协调。
知道了这样一些整体知识后,我设计了以下一些题目,来指导学生这节课到底学什么的问题。
1.首先要知道说明对象。(苏州园林)
2.其次是要知道说明对象的特征(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那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3.再就是要知道说明顺序。(逻辑顺序)
4.说明方法探讨举例:(训练学生答题的规范)
(1).“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
这是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把我国建筑的特点与苏州园林的特点相比较,突出了苏州园林在布局中绝不讲究对称的特点。
(2)“我想,用图画来打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这是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苏州园林的建筑比做美术画,形象地写出了苏州园林在布局中绝不讲究对称的特点。
(3)“池沼里养着金鱼和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这是运用了引用的说明方法,引用汉乐府《江南》中的诗句写出了游览者观赏鱼在荷叶间游戏的情景,,体现出苏州园林在假山池沼中任其自然的特点。
(4)“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这是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举了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的例子,具体地说明了苏州园林在栽种和修剪树木中着眼于画意的特点。
5.说明语言的准确探讨举例:
(1)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伤美的败笔。(限定时间,范围;强调程度、态度)
一切都是限定的词语,是限定于说苏州园林中的所有东西都是为了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而不允许有例外。决不是强调的词语,是强调态度的坚决,用此句来介绍苏州园林追求完美的特点更符合实际、更准确。
(2)落叶树与常绿树相同,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不感到寂寞。
多种是因果性的词语,正是由于多种花时不同的花种相间,才有了四季者不感到寂寞的效果,更符合实际,更准确。
6.结构性知识:
(1)第四段第一句话的作用:总说了这段文字说明的主要内容,与后面的内容形成总分关系。
(2)概括第3段的主要内容:苏州园林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
7.句子的理解:(训练学生理解角度的不同)
(1)根据关键词语理解句子
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各地园林的标本。
标本是典范、样本的意思,这句话是说我国各地的园林都是参照苏州园林的样式修建的。
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是技术。
艺术是强调个人的独创性活动,侧重于个人审美并且不可复制;而技术意味着有固定的程序,成果侧重于实际效用,可大量复制。
(2)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
4段中“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又是入画的一景。”
单独成句无法理解,需根据上下文来理解。
“这”之前说过什么事?“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又”是指什么?“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
(3)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句子:
“隔而不隔,界而未界”为什么更增添了风景的层次和深度?
有花墙隔着,廊子界着,避免了一览无余,使整个园子层次多了,有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有窗户隔开了,但因为是漏窗,却又觉得没有隔。有门户界开了,但因为是镂刻的门,却又觉得没有界。
游人通过漏窗镂门看那若隐若现如一幅山水画一般的景致,有观赏不尽的感觉,因而更增添了景致的深度。
8.修辞方法的复习
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远景近景的层次。
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全面概括出苏州园林的四个特点,读起来整奇划一,朗朗上口。
作者文集:
[url=]
http://bbs.pep.com.cn/search.php?searchid=430863&orderby=lastpost&ascdesc=desc&searchsubmit=yes
[/url]
师说
相关帖子
《师说 网摘》2023年8月第8期总第206期
《师说 网摘》2023年7月第7期总第205期
《师说 网摘》2023年6月第6期总第204期
《师说 网摘》2023年4月第4期总第202
《师说 网摘》2023年2月第2期总第200期
《师说 网摘》2023年1月第1期总第199期
《师说 网摘》2022年12月第12期总第198期
《师说 网摘》2022年10月第10期总第196期
《师说 网摘》2022年7月第7期总第193期
《师说 网摘》2022年11月第11期总第197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抢沙发
千斤顶
显身卡
___箜房裥
___箜房裥
当前离线
积分
-28
窝币
枚
窥视卡
雷达卡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2-18 13: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家庭的教育 至关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烟云过客
烟云过客
当前离线
积分
124
窝币
枚
窥视卡
雷达卡
签到天数: 42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2-2-20 12:27:54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60:}一文老师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海边疯
海边疯
当前离线
积分
-3
窝币
枚
窥视卡
雷达卡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2-26 11:28:26
|
显示全部楼层
顶......叹为观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