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登录
注册忘记密码
查看: 4255|回复: 2

[游记分享] 非洲农场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9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14-6-23 15:42: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提起非洲,我们总想起难民,感觉非洲应该穷的吃不上饭了,是一群嗷嗷待哺的小兄弟,需要我们这些老大哥去拉一把。

我哥在安哥拉工作,是随队医生,跟随中国的基建队伍,就是在那里修路修桥,这些项目全是中国的知名企业在那里承包的,例如中信集团之类的,我们村很多在那里打工的,一年能剩5~7万元人民币。

若是正式员工呢?

就是读过书的,正式应聘到中信集团的,这种年薪在20万以上,每年有两个月的休假,可以飞回国。

那么,中国的工人是不是要去干苦力呢?

不会,中国工人在那里主要负责的是技术指导和带队,每个人带着几个老黑干活,前年老黑每月工资只有600元人民币,他们觉得少,又是罢工又是抗议,给涨到了900元人民币。

我哥讲了两个段子。

一个是上街买菜,那里是没有称的,全是估堆。

一个是坐飞机,飞机不是按时起飞的,而是等人满了才飞,有时早上坐上飞机,下午才飞,特别是支线飞机。

安哥拉太穷了。

穷有穷的好处,自然风光好,那里的沙漠特别美,那里的野生动物特别多,晚上没事干,他们就去海边钓鱼,能够钓到非常大的鲈鱼。

所以,在我的印象里,非洲是很穷的,很落后的。

网上有一组照片,是讲述非洲原始部落的,皮肤是红黑色的,类似陶瓷的颜色,个头不是很高,现在还过着狩猎生活,连裤子都不穿,所有人都赤裸着身体。

我在想,什么时候去看看这里就好了。

前几天,跟导游谈起非洲黑人,他就讲述了黑人的几大分类,现在的南非黑人都不是正宗的南非土著人,正宗的南非土著人基本上被屠杀光了,就是那种红色皮肤的小矮人,现在被政府保护起来了,当旅游景点开发了。

我明白了,原来网上那些所谓的去探访原始部落的英雄,不过是去了趟旅游景点……

黑人,有三大类,南非的黑人是咖啡色的,不是那么黑,有些黑人则完全是墨水色的,真黑,昨天我就遇到了一个,一个自由派画家,我给他的照片,需要仔细放大才能发现他的面孔。

南非土著为什么会死这么多呢?

一方面,中非的黑人杀过来了。

一方面,殖民者过来了,需要驯化土著,自然会有冲突,他们的长茅咋对付的了洋枪呢?

南非有三个首都,前天我在日记里提到过祖马总统登基了,恰好让我们遇上,那些大牌明星正在彩排节目,我们去凑了凑热闹,黑人音乐真是有穿透力。

那个城市就是比勒陀利亚,是南非的行政首都,例如总统之类的,都在这里,那么这里是不是特别富有?

跟咱正好相反,比勒陀利亚的市里属于比较贫穷的,主要卖中国货,是比较廉价的,有钱人都在郊区生活。

这两天我们在开普敦,是南非的立法首都,也就是国会所在之地。

还有一个首都是布隆方丹,是司法首都,就是法院之类所在地。

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南非就是直接套用了欧美比较先进的民主系统,当然呢,他们离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

来南非的这些日子,多数吃中餐,什么时候才能吃吃大餐呢?

就是早餐,这里的酒店无论大小,早餐供应都跟正餐差不多,各式各样的西点,服务员都身着正装,远处还有个小伙子在弹钢琴,他非常的投入,使我想起了《海上钢琴师》。

西方人吃饭对衣着、坐姿、动作都是有讲究的,我们这些人都是不合格的食客,刀子切的盘子吱吱响。

早上,刚下过雨,我们来到了松鼠大道,这条马路上松鼠特别多,也不怕人。

这是原来的奴隶宿舍,现在貌似改成了纪念馆?原本这一片都是农场,后来才成了国会中心。


Company Gardens公园,最有意思的是什么?

这里有免费WIFI,只要你步入公园就有,开普敦人口稀少,公园里也没有多少人,游客更少,在南非我们去过的这么多景点里,每次都是只有我们这一拨人,非常的恬静。

上次去野生动物园,那个动物园太大了,整个山区都是,需要开越野车进去,每人100美金,坐越野车的多是外国游客,中国游客不坐,坚持坐大巴。

结果是啥?

他们不是很喜欢中国人,仿佛是穿着西装下地干活,不专业!

大巴车只能走走大马路呀,想深入去拍摄,那根本不现实,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拍出来的效果很差的缘故,你看照片上感觉很近,其实至少几百米。

马头上有只鸟,后面还有塔吊,中国的塔吊,这里的鸟是不怕人的,鸽子、松鼠、鸟,你伸手就到你身上来了。

在中国,一伸手,它们肯定跑了,跑慢了都被炖了,动物都不相信人了,人咋可能相信人呢?

到了国外,你发现老外真傻,咋这么信任人呢?连老外的鸟都傻,你咋敢飞到我手上的?不怕我炖了你?


1994年以前的南非是实行种族隔离的,黑人或奴隶是不能有门牌号的,那么他们如何分辨谁家谁家呢?就跟斑马似的,每家涂不同的颜色,这里当时主要是马来西亚的居民,也是类似奴隶角色。


在这里,我们遇到了一个欧洲老太太,年龄在70岁以上,她用中文跟我们打招呼,表示非常欢迎我们这些中国游客,问我们对基督教感兴趣不?

挨着给我们每人一份福音。

我们告别时,大家都向她表示感谢,我在想,为什么老太太的推销这么受欢迎呢?

因为,她的笑容里充满着纯净,让人没有丝毫的不愉快,不仅仅接受了她的推荐,还要对她说声谢谢,国外很多传教士,他们很有耐心,完全是义务的,发自内心的,为了把福音传到中国,她不仅仅学习了汉语,还特意印刷了中文版的宣传册。

想起了一句话:你简单,世界就简单。


去农场的路上,这个感觉很像青藏线上的柴达木盆地。



私人农场里的养马场,国外的农场,更像是花园,说花园也不准确,应该说是艺术品,真是赏心悦目,国内也有养马场,但是又脏又乱。

入冬了,有没有北方秋天的感觉?虽然是农场,但是丝毫没有脏乱的感觉,我终于为什么中国人不喜欢玩皮卡了,因为缺少了玩皮卡的基因,就是农场文化,南非到处都是皮卡。



农场自己酿造的葡萄酒,有没有中国人在这里购买庄园?

这个呢?还稍微有点难度,南非的庄园普遍比较大,动辄几个亿,国内也有些人为了炒噱头,会在这里承包一小块葡萄园,然后说炒私人酒庄的概念。

葡萄酒其实很便宜,能在超市买到最贵的葡萄酒是170元,这已经属于比较顶级的了,一般就是30元左右的,就已经非常好喝了。



庄园主自己修建的赛车跑道,这些白房子是啥?

他是私人车库,他有多少车呢?

上百辆,全是收藏级的,从1900年的一直到1990年的全有,而且这些车子都可以上路,多是老爷车。

虽然我们也是汽车爱好者,但是完全看不懂,也有几个老外在这里参观,他们是看英文说明,我们呢?

拍拍照,觉得挺热闹而已。

庄园主收藏的F1赛车,这是我第一次见真正的F1赛车,照片上显的比较小,实际上赛车很大,轮胎很宽。



收藏的法拉利系列,看着很丑?这些都是法拉利发行的限量款


老爷车,你能想象这是100年前的车子吗?当时我就在想,就凭这份认真的程度,中国跟国外的汽车技术也不止差了100年,因为他们是用做艺术品的标准去造车,我们是以山寨的方式去模仿,最终就是东施效颦,大家看今年北京车展了吗?北汽展出了三款车分别是山寨了:牧马人、奔驰G500、陆虎揽胜,从外观上来看,已经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了。


南非的空气质量非常好,又是沿海城市,这里敞蓬车特别多,也并非一定是豪车,例如奥迪A3、甲克虫、MINI、高尔夫……

国外的车也比较便宜,是国内售价的1/3,例如90万的宝马730,在国外卖30万人民币,所以,中国人买豪车是最冤的。



陆虎卫士,国内很少见到吧?对于越野车爱好者而言,这才是真正的毒物,纯机械的,很多50年代的陆虎卫士依然在路上,这个车国内卖多少钱?

70万!

没有安全气囊,手动档的,又是柴油的,座位特别烂,甚至连空调都没有,跑起来风噪特别大。



法国小镇,当初这里是荷兰人的天下,这批法国人信仰新教,在法国本地视为异教徒,决定驱逐出境,各地都不愿意收留他们。

荷兰人愿意收留,但是有两个前提:

第一、必须把法国葡萄酒的酿造技术带来。

第二、后代不能说法语。

所以,本地人多数说南非荷兰语,跟荷兰语很相似,但是又有变种,南非是个很奇特的国家,有三个首都,有12种官方语言,但是若是你懂英语,基本畅通无阻。



小镇的马路,这里车速非常快,过马路要小心,路上偶尔还会遇到哈雷车队。



恰好,小镇逢集,每周六逢集。

看到一位歌手,年龄挺大了,抱个吉他,在那里深情的唱着,他不要钱,纯粹是喜欢,老外听歌喜欢坐在椅子上静静的听,咱是围观和拍照。


午餐是自由活动,来南非这么久了,一分钱还没花过,出门我就带了100块人民币来的,在北京机场媳妇给了我500元,换了700元南非币,我让杨文剑拿着,留着吃饭用的。

我们几个都读过大学,发现大学里学的英语不好使,杨文剑问人家WC在哪里?

服务员一头雾水。

咋点菜呢?

照着翻译?

没用,因为菜名是有艺术性的,直译白搭,我们又没法跟服务员沟通,看图吧。

继续赶集,这里的小商贩有两类。

一类是纯粹爱好展示,例如有人喜欢铁艺,有人喜欢做肥皂,有人喜欢画画,这些人看着很优雅,很有艺术范,一看就不是普通的老百姓,也特别热情,有个人用铁艺做了一个地球仪,我特别喜欢,但是没法带回国。

一类是真正的小商贩,主要是做一些零食之类的。


唱歌的人继续唱,也不要掌声,也许他就是唱给自己听的。



这是一个画家,画这么一幅画大约需要2周,这幅画我很喜欢,让我买下来了,合人民币不到400块钱,艺术无价,自己喜欢就是硬道理。

这幅画很大,越看越喜欢,我心想,要是我把所有的都给买下来,我写在游记里,每幅卖2000元是非常轻松的,毕竟这是来自非洲,很有故事的作品,而且具有唯一性。



这是灌溉系统?这个应该是用来增加空气湿度的,因为我观察过他们的田地里,都有喷水系统,每棵树都有喷农药的和喷水的。

水渠,难道仅仅是为了好看?



水渠是有水闸的。


下午茶,南非人每天上午和下午各有半小时的喝茶时间,是官方规定的,不过这奶油不好吃,太甜了。

随处可见可以休憩的椅子。

还有景观?



这是什么水果?


仙人掌?一人多高,这里很多奇葩的玩意,芦荟都能长成树,100多年的芦荟树。


这些树造型美不?下面是芦荟。



看看他们的肥料,已经做成了生态链,真是化作春泥更护花。

这里的农场多是开放式的,欢迎参观,他们有些农产品是对外出售的,也不是卖给我们的,是卖给当地的居民的,例如面包呀,红酒呀,自己做的陶瓷制品之类的。


从这个树,就能看出农场有多少年了,基本上都是时代相传,走出农场我内心很不平静,我从农村出来的,深刻感受到了中西文化的差距,国外的农场主更像是艺术家,把艺术跟农业完美结合到一起了,他们不求产量最大化,而是追求了科学的、高品质的农业,我们看过他们的葡萄架,葡萄架是用标尺量出来的,你能想象到其严谨程度吗?

这还只是非洲,不是欧洲!


回到市里,导游想带我们去买点艺术品,给我最震撼的就是这个长颈鹿,实际上这个脖子特别长,至少2米,这是真实的标本,卖!旁边的动物头也都是真实的,在非洲这些东西是允许买卖的,但是我们不能买。

我在想,若是来了外星人,把我抓去了,然后掏空了肚子,再塞上棉花,当艺术品卖给其他外星人,你说可怜不?


各类动物皮,这个店应该是中国老板开的,否则不会对中国人开放,里面的服务员也是中国人,明确告诉你,所有东西打五折,我们一共从北京来了六个团,虽然是各自行动,但是有个事特别有意思。

吃饭的时候总是能碰上,购物的时候又能碰上,这说明啥?


看到马路上的折线了没?

这说明快到红绿灯了,要准备停车。

夕阳西下了,大西洋,波涛汹涌。
晚饭时,有个队友跟我讲,她一直都觉得国外很遥远,但是今天看了标识牌,这里离北京2万公里,突然觉得出国咋这么容易呢?而且到了非洲最南端,至少从此不再惧怕距离了,走出来,不需要那么多理由?
世界,比你想象的要精彩……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4-6-23 18: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咋表达了....点赞

点评

走出了眼界就高了,人的心境也变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6-25 14:50

签到天数: 9 天

[LV.3]偶尔看看II

 楼主| 发表于 2014-6-25 14:50:40 | 显示全部楼层
無处躲 发表于 2014-6-23 18:22
不知道咋表达了....点赞

{:1_1:}走出了眼界就高了,人的心境也变了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