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十堰网每日一阅主要是什么内容?
每日一阅的文章,亦真亦假,亦纪实亦小说。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生活中的感悟、心得,以及周围人的一些思想、智慧。包括了人生、赚钱、营销、朋友关系、夫妻关系等很多方面的内容。并能从中发现很多道理,学到很多知识,甚至开发自己的经营头脑。
一目十行看文章的,可以直接选择右上角的关闭按钮。
仇日
小美,去日本旅游了。
带回来很多零食,送给男朋友。
男朋友很生气,把这些零食撕开倒进了马桶,并且全程录了象,发到了朋友圈,一片叫好声……
小美有些伤心,在群上倾诉,群友愤愤谴责她男朋友。
我说:“你们俩,谁都说服不了谁,他有他眼中的日本,你有你眼中的日本,说的再直接一点,你们俩对日本的了解是不对等的,什么时候等他亲自去趟日本的时候,他或许就突然懂你了,这是教育出现了问题,正确的教育态度是:就事论事,平铺直叙,不带情感。”
在日本时,我发了几张日本餐厅的照片,感叹了一句:日本服务真好。
结果引发了群上大争论,差点打起来,就差骂粗口了,平时关系很铁的哥们也因为“信仰”问题掐了起来,有反目成仇的兆头,当时信号不好,我没上网,正好没参与,否则大家就该把矛头指向我了。
我不是亲日派,但是有句话我必须要说:日本的社会秩序、服务意识、人文素质的确要优于我们,其实这个问题压根就不需要争论,随便问一个去过日本的人就有答案了,你既然想恨一个国家,至少要了解一下吧?不能莫名其妙就恨了吧?那跟被小和尚眼中的女人是老虎有什么区别?
若是真想了解日本,看一部电影就足够了:《入殓师》。
不说别的,看看人家对待死人的态度吧!
年初媳妇带着儿子去日本,父母略有担心,意思是我们跟日本打过仗,万一人家仇恨中国人,再伤害着孩子咋办?
我说:“没事的,日本老百姓对中国没有仇恨,越弱小的国家越喜欢传递仇恨,最典型的就是朝鲜,其实我们就是朝鲜的亲哥哥。”
路上,我们经常遇到日本人,他们出奇的礼貌……
去俄罗斯的时候,跟我一个房间的大伯是退休老领导,退休以后跟老伴带着孙子环球旅行,小孙子11岁,去过N个国家。
我问了大伯一个问题:“哪个国家最值得去?”
他说:“日本,过去我们总喊他们日本鬼子,这些年喊他们小日本,我们去了就一个感触:日本是个了不起的民族,真了不起。”
当时,我还在想,你咋这么不爱国?竟然还赞美小日本?因此我还对他产生了偏见,认为他是崇洋媚外。
美国好还是朝鲜好?
我们是中立状态,很自然会选择美国。
若是朝鲜人发个微博说:“美国真是个伟大的国家!”
你能想象到后果不?
他会被辱骂,会被人肉,会被……
当然,朝鲜人民连发微博的机会都没有,因为他们还不知道啥叫互联网,还处于点煤油灯的时代,跟他们谈国际视野,有点奢侈。
在他们看来,只要全国人民齐心合力,灭了美国是分分钟钟的事!
为了博大家敬佩,我是不是应该学习韩红,发个誓:我永远抵制日货,永远不踏入日本国土?
幼稚不?跟孩子过家家似的,韩红不是喜欢搞摄影吗?你咋用佳能,你咋不用爱国者?!难道跟韩寒似的?口口声说说自己绝不用日货,结果代言了斯巴鲁。
对待日本,你们恨你们的,我持中立态度,若是日本针对中国人零门槛发放绿卡,我未尝不心动,当然若真是零门槛发放绿卡,队伍可能有点小长,比赤道还长。
在农村,有一种关系叫不搭腔。
什么意思呢?
就是两家人见了面不说话,老人见了不说话,小孩见了也不说话,说的通俗一点,就是两家有仇……
小孩跟小孩也不能来往!
当然,这是过去,如今大家越来越包容了,大人的事,就是大人的事,很少传递到孩子身上,不过时有发生。
去南非时,两个老人吵架,都带着孩子。
俩孩子原本玩的很开心,结果有个老太太硬是把自己的孙女拉了回来……
老伴就批评她,认为她狭隘。
其实,我是赞同老头的态度的,恨是不应该传递的,恨是负能量,让孩子越走越累,就跟《甘十九妹》似的,活着就为了复仇,你不累吗?
出国这么多次,我有个感觉越来越强烈,我是地球人!
非要把我定义在某个区域,我认为狭隘了,至少让我的心变的狭隘了,我会不自觉的把自己归类到某个群体,例如我们一起出来玩,非要按省分,你是山东的,你是湖北的,你是河南的,你是甘肃的,难道我跟你甘肃的就不能是好朋友吗?
狭隘了!
莫把自己画个圈,圈起来,都是人,划了界,就困在了仇恨的牢笼,恨者自恨。(师太送我的话)
媳妇给我买了一双NB鞋,当时商场搞活动,750元买的,我在日本商场一看,合人民币才300来块钱,同款,我想再买一双,但是我到试鞋区一看,我就不想买了,为嘛呢?
营业员跪着帮顾客试鞋,我觉得不合适,至少还没受过这等服务,觉得有些对不起人家,我就没买。
但是,在日本这是常态,儿子在富士山买了个气球,服务员是跪在地上的。
当然,咱往往会把“跪”上升到卑贱的层面。
想多了……
可是,还是有些接受不了。
当然,感触最深的,还是去吃饭,每个小吃店门口有点菜机,自动收钱,自动找零,一碗面1000日元,至于合人民币多少钱,我没算过,反正体验嘛,不在于贵贱了。
是不是点了餐就可以进去找个地方坐下?
不是!
要在外面排队,等轮到你的时候,服务员会告诉你应该坐在什么位置,然后你耐心等待就可以了,这个耐心等待是真的需要耐心的,大约需要20分钟才能做好。
那面是现场做的,特别精致,我在想,若是在国内开这么一家面馆应该不错,但是一想价格,白搭……
味千拉面?
不是一个LEVEL的!
精致到什么程度呢?放盐的小瓶子都跟艺术品似的,店里几乎是人挤人,但是特别安静,没有想象的喧哗,据说以前有中国游客直接就闯入了,也不排队,找个空位就坐下了,现在店方专门做了一个宣传页,中文写的:建议先排队!
说的矫情一点吧,在日本消费,感觉自己很像个人。
具体是什么感觉,以后有机会大家自己体验吧,当然我也只是走马观花,纯粹是路过,因为我这次旅行的目的地不是日本,而是游轮,在日本停靠只是放放风,顺便买点东西而已。
在日本的时候,我特别讨厌中国人,包括讨厌我自己。
说这话是不是应该被凌迟?
我说的是真切感受。
日本导游反复提醒:过马路一定要走人行横道。
这个事简单不?
做不到!
日本马路是有协警值勤的,中国旅行团想横穿马路,老头就是不让,吵起来了……
我欣赏的是日本的秩序、优雅、得体。
我厌恶的是中国式过马路与大喊大叫,更包括插队。
准确的讲,我欣赏的是美,厌恶的是丑,与人群无关,与行为有关。
不是饿了嘛,去麦当劳。
日本人排队,是间隔1米,咱们中国人呢?一看,哇,可以插队呀,于是一个接一个的插,人家就站在那里继续等待。
我就好奇了,人家为什么不理论理论?
骂咱两句:中国猪?
还记得当年日本小姑娘在南京参观不?因为说日语被听出来是日本人,结果众游客命令小姑娘下跪……
当你冷静的时候,你觉得合适吗?
你们可以骂我,无妨,我不亲日,也不亲美,我想亲,人家也不稀罕,我眼里,是没有国界的,美的东西,我就欣赏,丑的东西,我就唾弃。
就这么简单,就如同你们唾弃我,是一个道理。
为嘛唾弃?
你们嫌我丑!
人们习惯性的传播仇恨,例如两口子离婚了,女的带着孩子,一味的跟闺女灌输一个观点:你爸抛弃了咱娘俩,男人没个好东西……
你觉得这样你就赢了?
早上,在船上吃早餐,九楼,我前面是两位老太太,听谈话是加拿大人,过去肯定是中国人,现在移民了。
俩老太太也蛮有耐心的,任被插队。
我在她们后面,排到拿盘子的位置时,来了三个东北大姐,插队了,正好插在了我们三人中间,插队也无所谓,关键是她们三个说话嗓门特别大。
打上饭,我去找桌子,恰好又遇到了加拿大的老太太们,坐一起了。
我问:“阿姨,咋想起来坐船玩?”
头发花白的那个说:“哎呀,我就喜欢热闹,在加拿大一点意思都没有,好山好水好无聊,连个人都找不到,听说这里热闹。”
我说:“真热闹。”
她说:“就是东北人太多,咋咋呼呼的,我不喜欢,嗓门太大了。”
这话,我不知道应该咋接了……
我问:“阿姨老家是哪的?”
她说:“北京的。”
我说:“我问个问题,纯属闲聊,是不是北京人看不起外地人?”
她说:“也不完全是,有些人是这样的,觉得皇城根的,有优越感。”
我说:“去年,我去798,逛到了一个百货小店,卖纪念品的,有个特色笔记本很好看,我就拿起来看了看,然后给放下了,售货员走过来拉着脸说了一句:哪拿的,你给我放哪里。”
她说:“你遇到的这个情况,极少数。”
我说:“从那以后,我就对北京人打憷,生怕训我。”
她笑着说:“不至于,北京人很好客的。”
我说:“要说好客,还是山东人,好客山东嘛!”
她说:“我婆婆家是山东的,山东人善良,不过不喜欢洗澡,现在还是那样吗?”
我说:“分情况吧,年轻一点的,基本上天天洗,冬天时一周洗一次吧,农村的话,可能洗的不是那么勤,冬天可能就洗个一两次,过年前会洗一次。”
她问:“你们不嫌脏吗?”
我说:“习惯了就不脏吧?!”
她说:“我老公也是,我总觉得接受不了,因为这个事,吵了一辈子。”
我说:“说了不怕你们笑话,我也是近十年才慢慢养成的这个习惯,特别是这几年,有孩子了,要带着孩子天天洗澡,天天刷牙,我们自己要做出榜样,今年我跟着参加了一场夏令营,我发现了一个现象,多数孩子不刷牙,而且还都是城里的孩子,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父母多是农村出来的,依然延续着农村习惯,高中老师里牙齿发黄的太多了。”
她说:“讲卫生是很重要的。”
我说:“去日本感触特别深,他们的客车也好,货车也罢,都特别干净,你拿手一抹,货车上都没有灰尘。这次来游轮上,感触更深,放眼望去,一眼就能看出哪是中国人,哪是韩国人,哪是日本人。”
她说:“对!”
我说:“我有个感觉,不知道对不对,说出来会不会遭来反感,我觉得中国人太多了,让游轮之旅有了地摊的感觉。”
她说:“早上我还跟你这个阿姨讲,以后坐游轮,绝对不能坐旅行团的,几千元的绝对不能坐,乱死了,礼仪餐厅穿着大裤衩就进去了,又是喊又是叫的。”
中国大妈可能是经历过饥荒年代。
到处都有抢的感觉,什么都抢……
有啥好抢的?
我在反感的时候,其实是在照镜子,我在想,别人看我是不是也是这个感觉?老太太会不会认为我不讲卫生?早上出门不是忘记了刮胡子吗?我穿的衣服是不是得体?参加晚宴邀请着正装我是不是穿着裤衩就去了?是不是有口臭?
这些都是镜子!
暂且不说是不是得体,至少要干净吧?
别觉得这是一个LEVEL很低的事,对于中国人而言,做到干净就是一件很难的事,特别是排队的时候,多数人身上都有味道,我闻过……
我身上,应该也有,我自己闻不到。
若是能产生对比,促使我去改变,我认为这样的对比或思考就是有价值的,加拿大的大妈说我们山东人不爱干净,我认同,也没有反驳,反驳有意义吗?
若是下次见我,我很干净了呢?
那,对于我而言,大妈就有积极价值!
船上,有没有很优雅的中国人?
有,一对小明星!
在赌场,没有我会玩的游戏,后来发现21点最容易,那我就摸索着玩,无非就是要或不要,蛮简单的,我手气也蛮不错的,赢了145美金。
关键是我遇到了师傅。
那小子特像房祖名,坐我旁边,他左边有个女生,应该是他女朋友,女朋友鼻子特别高,像隆过的,他们俩一看就像明星,我甚至觉得他们可能就是明星,只是素颜状态没有被认出来。
俩人都特别平和,穿着打扮也蛮得体的,身上有股清香的味道。
女生一直都在笑。
我怎么推测他们俩像艺人的呢?
船上在放一些英文歌曲,那女生都会唱,而且哼的节奏特别对,兴奋之时还会扭扭头来点手势啥的,一看就是唱过歌的,甚至有点很职业的感觉……
我不懂的怎么玩,他就不断的建议我,什么时候该要,什么时候不该要,什么时候应该加倍,什么时候不能加倍。
回来的时候,我在想,我离他们差距在哪?
在得体上,在优雅上,在谈吐上,这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荷官是中国姑娘,遇到了我们几个中国人,她也蛮开心的,一边陪我们聊天,一边帮我们发牌,我们都调侃她,意思是让她给我们放水,每当庄家输了的时候,她总笑着说:看,我放了吧?
赌场,多是东北人,金链子、大纹身。
而且,喜欢赌的就那么几个人,第一天是他们,最后一天还是他们,完全沉湎于其中了,甚至就为赌而来的。
有一组金链子,输了,非说荷官发错了牌,要把桌子给掀了,越闹越大……
赌场保安什么场面没见过,别说掀桌子了,跳海的都有,毕竟涉及到了钱,赌输了是很常见的,云顶赌场上面是客房,上万间客房,窗户全是封死的,为嘛?以前总有人从客房跳下去。
保安很快就把他们搞定了,不知道是制服了还是安抚了,反正不闹了,金链子们离开了现场。
同桌的一个大妈说:“最讨厌东北人,土匪!”
当时已经凌晨1点多了,大部分桌子已经关闭了,就我们桌上几个玩家,她知道我们几个都不是东北人才这么说的……
我们谁都没接话。
大妈输了200美金,走了。
就剩我们四个人了:小两口,我,荷官。
我不玩了,因为我觉得赚了145美金,够了,纯粹娱乐,不贪婪。
“房祖名”说:“我就是东北的。”
我问:“那你咋不反驳呢?”
他说:“不需要反驳啊,我不代表东北人,东北人又不代表我,我只是我,谁都代表不了我,我也代表不了任何人,她说的又不是我,我何必去反驳呢?”
听了这话,仔细一想,有道理,本来就是如此。
人家说山东人不洗澡,我去跟人家急干嘛?
别人洗不洗不重要,我洗不洗很重要!
我问:“你跟人打架不?”
他说:“从小到大,没打过。”
我说:“有个东北小兄弟跟着我做事,2008年就跟着我,他剃个光头,貌似你们东北人多喜欢剃光头,而且他一口地道的东北腔,也不会说普通话,他出去租房子,N多人不租给他,有个胆大的租给他,还专门请他吃饭:兄弟,我看你挺实在的,我知道你们东北人喜欢喝酒,喜欢打架,希望咱以后好好相处,别闹出什么不愉快……”
他说:“我们在北京租房子,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
我说:“最初,他说要跟着我,我也是犹豫了好久,毕竟咱以前没接触过东北人,总是听传闻,但是接触以后,发现他内心特别的柔软。不过,话说回来,我还真遇到过能打架的东北人,我们村有闯关东的,带孩子回来了,孩子插到我们班了,当时是小学二年级,他一个人能打我们一个班。初三的时候,也遇到一个,也是插班来的,来到我们学校,先把老大给捅了,他当了老大,他特别瘦,打架未必厉害,但是狠,那时我们打架还是用拳头,而他用的是刀子。”
他笑着说:“不是所有东北人都那样,其实你可能不知道,真正的东北人是很淳朴的,你说的东北人多是你们山东过去的,闯关东的那些,当年打进了东北,现在打到了全国,当然也只是个例,多数人是非常老实的。”
我说:“我现在对待地域没有概念,不应该按照地域去划分人群,甚至不能以国界划分群体,每个群体都有例外,不能一概而论。”
荷官问“房祖名”:“对你们找工作有影响不?”
“房祖名”说:“我们不上班,所以对这个不是很了解。”
荷官说:“我是河南周口的,因为我是河南人,所以找工作很难,很多公司明确规定不要河南人。”
我说:“一旦给某个地域贴上了标签,那么个体事件就会被放大,例如在河南被忽悠了,我们可能不会恨骗我们的那个人,而是直接把帐算到河南人头上,说河南人不行。在火车上跟东北人理论了两句,不认为是个体事件,而认为是东北人不行。但是若是同样的事发生在陕西或河北,那么则会认为当事人不行,不会刻意的升级。我举个例子,我在洛阳服务区被忽悠着加了燃油宝,我问多少钱,他说40元一瓶,我说那加吧,结帐的时候,他收我200,理由是五瓶一疗程,给我加的是第一疗程。那么我可能心里就嘀咕,河南这个地方咋着咋着。同样的经历,我在江苏也遇到一次,我不会上升到江苏这个层面,而是会感慨一句:今天遇到了一个SB。”
荷官问:“你对我们也有偏见啊?”
我说:“我说一点偏见没有,那是忽悠你,传言久了,大家就信了,我第一次去郑州是2008年,在去河南以前,我心里也犯嘀咕,会脑补各个情形,甚至会觉得河南特别特别穷,全是打工的,但是到了郑州以后,发现跟我们济南没有任何区别,也有医生,也有企业家,也有官员,美女也穿着非常时髦,我瞬间就消除了这个隔膜。就如同我们去日本是一回事,去以前会觉得日本人见了我们两眼发绿,结果真遇到了,发现他们特别的平和,特别的优雅,你就是想恨他们都恨不起来,我的感触是什么?恨也好,爱也罢,必须亲身去感受一下,否则一切判断都是道听途说,有被洗脑的嫌疑,你都没深入接触过,咋能轻易做出评价呢?”
为什么佛祖那么平静?
因为,在佛眼里,所有生灵都是自己的化身,也可以理解为自己的子女。
非洲人是,中国人是,日本人是。
澳大利亚袋鼠是。
俄罗斯的蚊子是。
凡是活着的,都是……
那么,当他去看待这里面的爱恨情仇时,他会恨吗?
他不会,在他看来,不过是孩子之间过家家而已,有啥好闹的,闹闹就好了,别去管他,随他去吧。
你的心越大,恨越少。
总有人喊着:不能忘记历史。
那当年,赤壁之战,你们烧死了我们那么多士兵,我们是不是要跟你们决一死战?
以牙还牙?
历史,就是一页又一页,翻过去了,就是翻过去了,爷爷之间打过的架,孙子无需铭记在心……
只传播爱,别传播恨。
别动不动喊着抵制日货,你看看领导人出来坐的什么车?
考斯特,日本的!
多数仇恨,其实来自于闭塞,多出去走走,你会不再那么恨了,去河南,你不会骂河南人了,去东北,你不会骂东北了,若是实在觉得我们山东人脏,可以来开个澡塘。
至于被骂的,被讽刺的,也不要太在意,为嘛?
他们说的未必是你!
任何人代表不了你,你也不代表任何人。
口水战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否则小日本早就灭亡了,有这个本事,不如多做点事,多赚点钱,把日本买下来多好,你自己的后花园,你想扔原子弹就扔原子弹,你想扔礼花弹就扔礼花弹……
记得以前我写过一句话:对一个人或一个民族了解越深,越会一分为二的去评判。
美的,未必那么美。
丑的,未必那么丑。
非黑即白式的判断,只能说明你太天真,不过也是好事,至少心是年轻的,大几十岁的人了,还揣着一颗童心。
每日一阅的文章,每周一到周五,早上10点在十堰网《文学板块》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