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登录
注册忘记密码
查看: 2687|回复: 0

一座旅游城市的神话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9-13 11:45: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
  这是一片古老、神奇而又充满灵性的土地。秦岭余脉逶迤于北,大巴山系紧靠在南,汉江自西向东穿越全境,丹江、汉江在境内交汇。
  十堰旅游资源丰富多彩,高品位、世界级的旅游产品蜚声中外。她东有世界文化遗产、“亘古无双胜景,天下第一仙山”的道教圣地武当山、“中国汉民族民歌第一村”、“中国民间故事村”和亚洲第一大人工淡水湖、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水库;南有野人谜踪的原始森林神农架、千里房县流放文化和饮浴两用的温泉;西有史学家称之为“内长城”的楚长城和奇美秀丽的十八里长峡及堵河漂流风景区;北有世界罕见的白垩纪恐龙蛋化石群和恐龙骨骼化石遗址;市区内有风景秀丽的赛武当自然保护区和世界第三卡车生产基地--东风汽车公司。这里,远古历史文化遗存与现代社会文明交相辉映,壮美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风土民情异彩纷呈,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旅游画卷。名山秀水,赋予这里丰富的旅游资源要素禀赋,历史层积,为这片土地沉淀下岁月的神秘与厚重。
  四省交界,古老的文明在这里碰撞。道教文化、源远流长的汉水文化、诗经文化、神奇的远古文化、神秘的宫廷流放文化、浓郁的民俗文化,还有女娲文化、庸国文化、汽车文化……深厚的文化底蕴赋予十堰旅游以灵魂。
  被誉为“东方底特律”的十堰汽车城,还是中国内陆最早的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森林覆盖率高达53%,服务设施完备,是宜商、宜居、宜游的沃土,近年先后摘取“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多项桂冠。古老的文明与现代的气息在这里完美融合,使十堰成为自然山水、人文及名胜古迹等旅游资源的富矿,高品位、世界级的旅游产品蜚声中外,并焕发出新的激情与活力。
  二
  十堰旅游的是从一座山开始的。
  2003年,湖北省委省政府在武当山召开现场会,为武当山文物保护和旅游发展把脉问诊,提出了“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科学规划、严格管理”的十六字方针,由此拉开了武当山旅游的大发展。
  会后,十堰从高起点规划入手,运用市场机制,在严格保护好文物的基础上,实施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高水平营销,使武当山特区的各项事业迅速步入良性循环。
  新的管理体制成为武当山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次重大转折。这样一组数字足以说明问题:2005年,武当山特区接待旅游人数73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3661.4万元,比2002年38万人次、1088万元分别增长92%、236%;实现财政综合性资金收入9900万元,比2002年的2893万元增长242%……
  但十堰旅游的终点并不止于武当山,近年来,在武当山这个龙头的带动下,车城十堰的旅游产业开始红红火火地发展起来。在历届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以建设旅游支柱产业、打造国际旅游城为总体目标,大力实施政府主导的大旅游发展战略,全力打造“武当山、丹江水、汽车城”三大旅游品牌,旅游产业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2007年以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打造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战略构想,我市提出了“充分发挥大山、大水、大人文的优势,以武当山为中心,整合山水人文旅游资源,延伸旅游产业链条,行程旅游景观集群,实现山水互动,人文与生态相长,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养生健身和文化体验于一体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旅游胜地,努力把十堰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建成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核心板块和重要支撑”的指导思想。
  2008年,在财力并不宽裕的情况下,我市旅游专项资金由400余万元增加到2000万元,相继完成了武当山核心景区改造升级等一批重点工程,景区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景区管理水平达到了全国一流水平。各县市区也进一步加大了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力度,并纷纷挖掘整合各地旅游资源,亮出了自己的名片,房县的诗经文化、郧县的远古文化、郧西的七夕文化、竹山的女娲文化、张湾的汽车文化……全市基本形成了以城区为中心、以武当山为龙头,各县市区综合配套的旅游发展新格局,“名山、秀水、汽车城”、“大山、大水、大人文”主题形象逐步确立。
  三
  以十堰为圆心画一个半径为500公里的圆,武汉、郑州、西安、重庆均在圆弧上。为打破大山的屏障,充分利用这一区位优势,十堰交通正在高速发展。未来3-5年内,十堰将形成水陆空齐头并进,“三路一场”竞相发展的良好势头。十堰将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公路交通枢纽城市和铁路交通枢纽中心、湖北重要的航空港和航运港。建成市域内2小时高速公路交通网,全国主要大中城市2小时航空交通网,周边省会城市5小时铁路交通网。两横一纵的高速公路(汉十、十漫、襄天三条高速横贯东西,郧房高速纵穿南北,部分新修高速公路已进入建设阶段)、六条铁路纵横交织在鄂西北大地,两个航运港打造水运“黄金通道”,武当山机场几十年的博弈艰难破局,也已经进入实质性阶段。一个由三路一场(公路、铁路、水路、飞机场)为网络的立体交通枢纽正在形成,为十堰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这也成为十堰旅游新的起点。
  2008年7月,省委省政府提出打造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后,十堰市迅速行动起来。经过反复讨论,深思熟虑,十堰市决定:依托十堰作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整体优势,以武当山为龙头和招牌,整合市域内的旅游资源,形成以武当山和丹江水有机结合的山水一体化核心旅游板块,以功能完善的十堰城区作为旅游集散地,“三区”联动,功能互补,带动周边其他旅游景点共同发展,并进一步提出了“三区三线”这一旅游发展构架。
  在新的发展时期,1999年编制的《十堰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也在2009年进行了新的调整--借助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机遇,做好山水旅游大文章,发展山水大旅游。具体讲,就是发挥十堰大山、大水、大人文的优势,以武当山为中心,整合山、水旅游资源,延伸旅游产业链条,形成旅游景观集群,实现山、水互动,建设人文与生态一体,集观光、休闲、养生于一体的国际旅游胜地和联结东西的旅游枢纽城市,成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核心板块和重要支撑!
  围绕这一目标,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打造“三区三线”旅游精品的格局,按照旅游交通、旅游产品和客源市场三者结合的思路,以“问道武当·养生十堰”为主题形象,规划“三区”(武当山核心旅游区、丹江口水库生态休闲旅游区、十堰城市旅游中心区)、“三线”(东部中国民俗文化体验线路、西部远古文化寻踪线路、南部生态旅游探险线路)的空间布局,实现旅游景区“点-线-面”的优化组合。
  四
  可以预见,“三区三线”旅游格局将使十堰旅游更具竞争力和吸引力。
  立足十堰城区,向东,有道教圣地武当山、养生天堂太极湖、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区丹江口,还有龙山塔、龙口林场、千岛画廊、丹江大坝、百喜岛等库区旅游资源,这也是距西安、银川、兰州等西部城市最近的内陆湖泊。
  向南,由武当山-房县-竹山-竹溪接神农架方向,东接神农架大九湖国家湿地自然保护区,南经省级自然保护区十八里长峡直达重庆巫溪,形成与“一江两山”直接对接的生态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和生态探险旅游产品。
  向西,是十堰连接古都西安的重要通道,也是十堰古文化集中区,距今6000万年的白垩纪时期的青龙山恐龙蛋化石遗迹,有距今100万年、80万年、50万年、8-4万年4处古人类化石遗址,以及五龙河、上津古城、虎啸滩等景区。
  亿万年的神奇演化开启了古郧阳动人心魄的华丽展卷,数千年的历史氤氲使得车城十堰这幅长卷延绵至今!苍青水墨,工笔鎏金,琉璃万象,道染丹青。仙山为证,汉水为证!古老的文明与现代的气息在这里完美融合,并焕发出新的激情与活力,十堰旅游正书写着新的历史篇章。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