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酉年辛巳月乙亥日
这一天西历为1945年5月6日,你想到了什么?抗日战争吧?不错,正值抗日战争末期,今天的我们知道,距离结束还有几个月了,可是,当时的竹溪人有谁几个晓得呢?
一个月前,光化县沦陷,由校长汪益谦率领,光化县中学353名师生,避难竹溪县。其中学生333人,教师20人,竹溪中学无法容纳这么多师生,只能安排学生74名,就读于县中,其余均西往莲花寺,也就是当时白敖乡中心国民学校,因其当时有房屋333间。
据任《经济日报》副总编张颂甲先生所述,七七事变爆发后,日寇大举入侵,大片国土沦丧。大批青少年学生流落大后方,校方经费拮据,师生衣食无着,情况十分危急。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国民政府采取紧急措施:从1937年12月开始,教育部着手筹建专为接收沦陷区、战区流亡学生的国立中学。在抗战之前是没有国立中学建制的,公立中等学校都是由地方政府管理,为省立、市立或县立。国立中学始建于1938年,结束于1946年。国民政府维持战时教育的最大困难,是大部分离乡背井的学生都丧失了经济来源,政府不但要负担起对他们“教”的责任,还必须承担对他们“养”的义务。从1939年4月起,教育部决定国立中学不再以省、市来命名,而改按成立时间的先后顺序,以数字排序命名。期间,共排序成立了二十二所国立中学。因为22所国立中学一般只招收男生,不收女生(或只招收少量的女生),1942年8月,在四川合江专门成立了国立女子中学。后来又在贵州设立了分校,称为国立第二女子中学。抗战时期的国立中学为远离敌人炮火,躲避敌机轰炸,大都设在偏远地区的“穷乡僻壤”,学习和生活环境很差,只能是因陋就简,勉强维持。学生全部住校,朝夕与共。校舍一般借用祠堂、庙宇和空旷柴房,再添盖若干茅寮草棚,作为教室或宿舍。
上述为国立中学,原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两弹元勋邓稼先、诗人贺敬之、旅美作家聂华苓、台湾联合报社社长刘昌平、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等,他们当年都曾就读于国立中学。其中,朱镕基总理和夫人劳安(包括劳安的哥哥劳特夫)于1940年代初均在国立八中求学;邓稼先读的是国立九中;贺敬之读的是国立六中;聂华苓在国立十二中;刘昌平在国立八中读书;袁隆平读的是国立中央大学附属中学…… 竹溪县白敖乡中心国民学校也接收了流落到本县的光化中学绝大部分师生。74名学生就读的县立初级中学,创办于1942年,原属县立高等小学堂初级中学班,那是1925年创办,当时招生30人,可惜当年年底即停办了,16年后的5月筹备再次创办,次年8月建立于文庙,属两竹中学一部分,即竹山竹溪两县合办,11月学生开始享受公费待遇。次年元月,也就是1943年春,省政府电告竹溪,准予单独设立初级中学。1944年新建成一栋三层土木结构教学楼,一日师生楼上教室集会,楼枕断裂,楼面下陷,部分师生坠入地面,幸喜无人死亡。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的县立中学,依旧接收74名光化中学学生。 白敖乡中心国民学校原址为莲花寺,寺西一河,尽头一洞,深不可测,相传黑龙潜修于此,故名黑龙洞,洞下一溪,顺沟东流,称黑龙溪。在黑龙溪曲行盘旒之途,有一大坪,左右均有来水如抱似环。坝东为龙堰河,坝西是黑龙出行之路。四围山贽起伏不定,龙形虎状,守护此地,水流盘旋于是地,如莲花绽放。在坝坪花心处的,有一水潭,深夜色静极之时,月光下可见汩汩冒出,如莲花绽放。唐麟德二年,一行脚和尚游走时,看到这儿地形,放声大笑,建寺名莲花。这是莲花寺的开端。明朝万历四十八年,泉水涌动不绝,莲花多日不止。官印和尚改莲花寺名为莲花禅林。清乾隆二十九年,先智和尚主持寺事时,先后整修扩大规模,立十方碑,遵照丛林规则,开坛说戒了。同治元年却又毁于战火。以后虽然次次重修,终不及早先之时。清末正式废除科举,开办学堂,中华民国成立后,学堂改称学校,民国5年,西元1916年有国民学校15所(初小性质),据民国37年西元1948年县参议会第三次会议提案,校舍败陋,多借用祠堂庙宇,因陋就简。白敖乡中心国民学校也即其一。1945年5月,光化县中学279名师生上课食宿都在莲花寺,时值夏日,蚊虫飞集,叮咬不止,学生燃烧蚊香发生火灾,焚烧寺宇100余间,千年名寺毁于一旦。 最后顺便说一句,十余年前我的旧文,今天在网络搜索时发现,被很多文章引用,甚至于引用时语气词句的错误也一模一样,当然,并未注明原始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