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武陵》2019年12月第12期 顾问:欧胜宝 题字:欧胜宝 主编:竹林听溪 编辑:刘贤荣 刘伊 郑苇 金艳平
封面人物:张晓莲 怀揣10万元,这位奇女子一头扎进大山—— 山大人稀、交通不便、产业缺乏,这是地处秦巴山区的十堰竹溪给人的固有印象。如今,这里已连续两年入选“中国最美县域榜单”,更被称作中国的“魔芋之乡”“生漆之乡”“黄连之乡”。 谈起这些变化,就不得不提到十堰实施的“能人回归”工程——一大批乡贤才俊被请回村里干事创业,扶贫产业不断聚集,带动了众多村民脱贫致富。 今天,我们想向大家介绍众多回乡能人中的一位奇女子——张晓莲。
菜店 武陵旧事之20 小时候,记得常常到龙王庙边菜店玩。过木板桥,经龙王井,一径小道直通县城,旁边开一小门,小队上把蔬菜由这个小门抬进,放在后院。这小道子进街,就是货场了。当街长长的一排铺板,拆下,堆放在屋内。进进出出的买菜人,才不会拌倒的。进去半人高土台子,近西墙开一口子,上盖一木板,与柜台宽窄相同,台子外面如门样也有一木板,平时常常是锁住的。当大量购买蔬菜的用户,比如说家里有红白喜事等急用时,才打开它。这个菜店是马家菜园子开的,西关街上片,武陵镇医院旧址,临近高桥处,另有一小菜店,大小只有这个店面的三分之一,也是我们队上的。换一句话说,武陵镇西方一片,是马家菜园子的地盘。
广播站 武陵旧事之21 户房 武陵旧事之22
药王庙 武陵旧事之23
饮食 :彭卫东 《竹溪味道》29粗粮牙祭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读中学,学校食堂的伙食以糊豆儿(玉米粥)和面条为主,长期是没有菜的,我们都是从家里带一瓶盐菜或酱个儿之类的咸菜或腌菜,一吃就是一个星期。缺衣少食的年代,身体发育的时期,别说是营养搭配,别说是零食小吃,就是细米白面也是少有,每天的吃饭的时候,便是一天最愉快的时刻。就着咸菜、腌菜,吃着糊豆儿、面条,口腹之欲无比满足,若是有其他粗粮换换花样,那简直就是打牙祭。
饮食 :彭卫东 《竹溪味道》30猪血干儿和臭豆渣 饮食 :彭卫东 《竹溪味道》31母亲的茶饭
饮食 :彭卫东 《竹溪味道》32竹溪人的吃相
乡情:许玉峰 初雪 或许是年龄大了的缘故吧,总感觉今年的冬天要比往年来的更早一些。秋天的景色都还没让我过把瘾呢!那杏黄、那枫红、那晨雾中果树枝头的丰盈……秋风飒飒,落叶翩翩的缤纷。落叶的唯美同落花的唯美一样,零落的让人不忍践踏。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乡土:史红霞 新年随想
乡土:李树名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乡土:汤显波 乡村稻客
诗歌:徐俊峰 素食人生 和土豆片胡萝卜一起
干豆腐也很幸福
铁锅里
鲜艳的一家,咕嘟咕嘟说话
剥圆葱时
你还在流泪
小动物们却不再害怕
等鸟鸣玩够了
它们会同黄昏,门前的水泥路
一起回家 诗歌:许玉峰 心地
诗歌:张小云 晚秋茹河公园游 诗歌:张小云 自由花絮
诗歌:夏淳 家乡的萝卜
诗人:甘金荣 变迁 诗人:甘金荣 黑夜里的那盏灯光 诗人:甘金荣 父亲 诗人:甘金荣 梦里的净土
观一处风景,留一路倩影,瞅瞅五十多岁的我们演绎二十多岁的情怀,有几分象? 我们都是退休老顽童,真的是心底无事天地宽,流连忘返山水间!
摄影:周明鑫 夏日向日葵 缤纷向阳开
亲情:余炜 父亲留下的不解之谜
作者简介: 余炜,男,1967年6月生。本从教为业,后从政,现自由职业,一介草民。无所长,惟爱看书,同学同事有好文发表,更喜,如同我写作的一样。
小说:余炜 老梁的心事 散文:赵春燕 大伯的新居 散文:赵春燕 游走在成都 杂谈:许玉峰 投鼠不忌器
《文史武陵》2018年第一卷 《文史武陵》2019年1月第1期总第9期
《文史武陵》2019年2月第2期总第10期
《文史武陵》2019年3月第3期总第11期
《文史武陵》2019年4月第4期总第12期
《文史武陵》2019年5月第5期总第13期
《文史武陵》2019年6月第6期总第14期
《文史武陵》2019年7月第7期总第15期
《文史武陵》2019年8月第8期总第16期
《文史武陵》2019年9月第9期总第17期 《文史武陵》2019年10月第10期总第18期 《文史武陵》2019年11月第11期总第19期
投稿信箱:2250459253@qq.com 接收书法绘画摄影诗文作品,以附件形式发来。作品字数不少于三百。附作者简介及照片三张。作者所投作品必须是个人原创首发,未在其它微信公众号发布过的作品。平台只接受邮箱投稿,作者投稿后最好立即加主编微信,zxmayi.
如果你喜欢本文,请推荐给他人或在【朋友圈】转发 点击标题下方【文史武陵】,关注我们的动态 声明:本作品版权属于原作者,仅作为推广地方文化用;部分插图摘自网络,如有异议,请联系删除。各报刊如有选用、摘录,请务与作者另行沟通。 文史武陵交流QQ群:1737168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