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民战疫》
记录生活、刻画时光,是最能接近摄影本质的表达,而街头是摄影人观察世界取之不尽又唾手可得的宝藏。我们身边就有这么一位摄影师,他热衷于纪实摄影,尤其是街头抓拍,他将视角更多投向市井生活和普通百姓,将镜头对准旁人不太在意的一街一景,他就是王生全(笔名“车努”)。
《老顽童》
出身文化家庭,偶然机会走上纪实摄影之路
今年56岁的王生全出生于一个文化家庭,家人中有教师、画家,受他们影响,他对艺术特别热爱。1983年,上中专的他第一次拿起父亲的海鸥相机,从此迷上摄影。
那个年代的摄影大多是拍摄呆板的人头像,王生全拍着拍着觉得没多大意思,渐渐失去兴趣。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一名国外摄影师的作品,全是瞬间的抓拍,既真实又生动,他觉得这才是摄影。
这位国外摄影师就是被誉为“现代新闻摄影之父”的法国人——亨利卡蒂埃·布列松。
从此,王生全想方设法收集布列松的摄影作品,模仿他的风格,将镜头对准街头,抓拍一些市民和城市生活的场景,走上纪实摄影之路。
《乡村里的童年》
《自娱自乐》
摄影在那个年代是很小众的兴趣爱好,因为它烧钱。刚参加工作的王生全,每月工资只有30多元,买个胶卷就要5元多,只能拍30多张,因此他一个月拍一卷,一天只拍一两张,往往是观察、观察、再观察,这种习惯也培养了他发现细节的能力。
进入数码时代后,王生全放开手脚拍摄,只要有空就挂着相机在街头“晃荡”,从老街到三堰,从三堰到六堰,发现喜欢的场景就抓拍下来,并且给自己定下目标:每天至少拍摄150张照片。夕阳下的一张脸、河道边的一个人、广场上的一条狗……王生全镜头中的大多数画面就是这样乍然相遇于街头巷尾。
“想要扫街扫到好照片,背太多镜头和豪华装备不行,这些将会分散你的观察力,也容易影响到你的拍摄对象。有些场景要做好预判,提前调好焦距、焦点,关键时刻进行盲拍。”常年的街头拍摄,让王生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街拍需要保持随时待命的状态,才能捕捉到那些转瞬即逝的画面。一次他和女儿逛街时,偶遇便衣刑警抓捕,犯罪嫌疑人就在身边,他一只手把女儿搂住避开,另一只手下意识地拿起相机“啪啪啪”按起快门,记录下抓捕瞬间。
《不懂风情》
《救治汶川地震灾民》
关注重大题材,坚持创作不忘分享经验技巧
除了日常街拍,王生全也关注一些重大题材的纪实摄影。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王生全通过新闻媒体看到灾情报道后,作为一名摄影人,他觉得这是一个值得记录的题材。
第三天,王生全带着相机、背包和少量食物,踏上十堰至绵阳的列车。到绵阳后,得知北川县受灾最重,他又便搭车赶往北川。
一路上,他走走停停,吃住都没着落,但手中的相机一直没有放下,不停记录灾情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温暖场景。
一天晚上,王生全借宿在一户受灾群众家中,半夜突然传来“轰隆隆”的声音,房屋晃动,王生全连忙跟着大家一起往外跑。过了一会儿,大地逐渐平静下来,他抱着相机再也不敢合眼。
几天时间,他拍下上万张照片,直至存储卡装满,又无法充电,才返回十堰。
《移民外迁前的聚餐》
《安得广厦千万间》
作为十堰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这个重大题材,他自然也不会放过。一有空,他便骑着摩托车、背着相机往移民点跑,仅六里坪孙家湾村,他就去了十几趟,留下大量移民影像资料。
随着市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和相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有条件接触摄影并喜欢上摄影,王生全开始毫无保留地传授他的摄影经验和技巧。
2011年,他被十堰老年大学和东风公司老年大学聘请为摄影教师,每周6节摄影课,堂堂爆满。课下他时常接到老年学员的电话,询问摄影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时一问就是半个小时,他都不厌其烦地解答,同时坚持利用空闲时间在街头抓拍。
“摄影的种类很多,可拍景物也很多,但我更热衷于纪实摄影,因为它更真实,更具有生命力和感染力。今天,摄影成为全民参与的艺术形式,希望有更多的人通过镜头,在街头采撷自己的新奇和感动。” 王生全说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