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充分展现岱王沟、天池垭林场境内独特森林美景,探秘优美自然风光,竹溪县融媒体中心联合竹溪县林业局开展“林业杯”岱王沟、天池垭等林场有奖摄影、征文大赛活动,网友纷纷发来照片及文章参加活动。
周末去岱王沟做山大王,上南天门飞仙
文/罗锦华
竹溪县有个岱王沟综合林场,始建于1988年,近年来成了网红打卡地,朋友圈内隔三差五就有人配诗组图,写美文发圈,看得我心痒难耐,总想找个机会亲赴现场,以慰思慕之情。
5月30号下午两点左右,桃花源读书俱乐部孟正圣老师忽然打来电话,说三点出发去岱王沟,表姐邀我同行。我放下手机,耐心的安抚好正准备午休的孩子,向她们求告一下午假,草草梳洗,换上便装就出了门。三点过,我匆匆到达约定地点,孟老师及表姐一行己在红光市场等候我。
一
岱王沟森林休闲景区距县城35公里,最低海拔480米,最高海拔1830米,地属大巴山脉东段,泉溪镇辖区。该景区年平均气温12.4摄氏度,全年气候温和,春短夏长,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俨然一个世外桃源,最是适宜我这类畏寒怕热的人居住。
近年来,借着“精准扶贫”的劲风,全县道路大改造,路况有了全面改善,尽管是下乡进山,汽车一路畅行无阻。正值暮春初夏,时至午后,阳光熹微,清风徐徐,好不惬意。几个月来,陪着孩子们困守家中上网课的慵懒郁闷,一扫而光。尽管我晕车晕的四肢无力,依旧兴致勃勃地听着同行的老师们一路讲述景区发展史,不觉中,汽车在一座小桥旁停下。孟老师说:“到了。”
我们都下了车,小桥左边是一排新建的旅游服务区和宽阔的停车场,还不及细看,已有接待人员热情的迎过桥来。
孟老师说,另一车人走岔了路,跑到龙王垭去了,让我们先去休息区喝茶,等候汇合。
大约半小时后,鄢达惠老师与十堰子午线传媒有限公司的几位摄影采编老师一起到来。
茶后,我们在林场陶主任的带领下向岱王沟进发,已是四点过。为了节省时间,陶主任建议乘车,进沟不久,路就越来越窄,仅容两车擦身交错。山路沿河谷而上,山陡谷深,林丰草盛,怪石嶙峋,鸟鸣啁啾。忽然,前面有人拦路招停,说道路施工,车辆无法通行。我们下得车来,只见许多游人在路下的小河里戏水,甚至有人摆着折叠桌椅野炊,多以举家出行。老人坐在石上垂钓,孩子赤足捉鱼嬉戏,年轻的妈妈采山花野菜,爸爸拾柴垒灶烧火,一家人其乐融融,甚是温暖。
陶主任介绍说,这里是大鲵繁殖地,林区内有丰富的野生鱼类,动物多达100多种,国家级省级保护珍稀动物就多达60多种,常见的有猕猴、黑熊、大鲵等。绿植更是丰富,无以数计,尤以野生茶、草药和鹅掌楸等为贵。
二
缘溪行,“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同行中,只有我和表姐两位女性,我们坦然接受了大家的礼让,走在最前面,直觉得迎面有凉气沁人。一路上奇石异状,盘桓错落,沟壑蜿蜒,纵横交错。河水清清浅浅,散散淡淡,淙淙潺潺。林木遮云蔽日,阳光从叶隙里洒落下来,斑斑点点,好似舞厅里的霓虹闪烁。
一路上听多了景区的介绍,早已心向往之,故急急行去,总想快一点到达景区。
步行十几分钟后,终于到达景区入口。大门好似一个古老朴拙的大树洞,从根状的门口进来,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路边芳草萋萋,举目皆翠,这就是“树阴照水爱晴柔,泉眼无声惜细流”的最恰切写照了。一座精巧的拱桥,像是临界的界门。上得桥来,只听得水声涔涔,回声悠悠,更显深幽和静寂,凉气侵人。山石树木,甚至连攀援而生的藤蔓上,都长满了绿茵茵的青苔,像极了童话里绿巨人的绿胡须,给这里的风物陡增一层沧桑和神秘之感。
第一级瀑布就在这里适时出现在我们眼前。因为雨量不足,宽大的瀑布,在右侧收缩成一道白帘,近看又像一位曼妙的白衣仕女,柔媚清简,又不失灵动。那白,只是因落差太大,使得清澈的溪水在崖壁处碎裂成无数细小的浪花,在跌入潭底之前瞬间怒放。最令人意外的是瀑布后面隐着一处山洞,里面潮湿阴暗又森冷,不像传说中的“水帘洞洞天福地”,倒像是古人闭关修炼神功的所在。
过了第一瀑,沿栈道攀栏而行,光线越来越暗,像是天已黄昏,又像是大雨欲来之时乌云蔽日的晦暗,空气也愈加湿冷,我的胳膊上竟冒出一层鸡皮疙瘩。此时此处,让人不由得想起《西游记》里妖怪出没的场景。倘若我一人独行,估计再也不敢前行一步,早已折身回返了。要么就是艺高胆大的山大王,对这里地形地貌了然如心,才敢独自在此逗留吧。
三
栈道的修建很有匠心,溯溪而上又不呆板的沿溪而行,却是沿谷势山形,巧妙地盘旋回环,一会儿接近溪谷,一会儿又绕山而去。石阶也是随意而铺,有的就山石敲凿砍削而成,有的用山石填补拼接而成。护栏却是仿制枯藤的形状和颜色,无规律的弯曲,表面粗糙,保有古朴自然的格调。不知是山风吹拂、春雨洗礼过的缘故,还是游人攀扶的缘故,十分洁净。
因了第一瀑谷深 光幽的缘故,我们总觉得天快黑了,不由得加快了脚步,尽管气喘不匀,呼吸不畅,仍不忍歇步。又经过一座拱桥,攀越一道陡峭的崖壁,却忽见一个开阔的空间,天空也明亮了许多。眼见着明艳的阳光,还在山顶斜斜的映照,一颗绷紧的心又放松了许多,就在溪边干净清凉的青石上坐下,喘息一会儿。表姐禁不住这清冽的溪水的诱惑,弯下腰去浇水洗了胳膊和脸颊,又捧起水来喝,还不住地感叹:“这水真甜。”
稍息片刻,又起身疾步向山顶攀登。我和表姐听了陶主任建议,走沿溪的分栈道,可以省一些脚程和体力。孟老师与我们同行,陶主任领着几位年轻的摄影师走之字形栈道。
栈道陡峭又狭窄,我们三步一站,两步一停。表姐边走边感叹,这么美的地方现在才来看,颇有相见恨晚的意思。我却深感体力不支,暗下决心,以后要好好锻炼身体。孟老师不说话,不知是觉得我们姐妹话多,破坏了山谷的清幽,还是忙着拍照顾不上说话。没走多远,我早已是气喘吁吁、大汗淋漓。此时却在轰鸣的水声中,听见熟悉的人语声。陶主任他们已于我们之先到达山腰处的二级瀑布。
看山势,这里的瀑布要比第一级瀑布高,像一条白练,真有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挥宏飞泄之感。水流落进瀑底的深 潭,迸溅的水花落在我的胳膊上、脸上,丝丝凉意直浸骨肌。潭外沿的拦水坝上,别出新裁的用清一色的石磨做跳石,甚是清奇。这里地势开阔,光线又明亮了许多,是观景休憩的最佳方位。我这样想着,就势坐在石崖上,大口喘着气,看他们或蹲或站或仰或俯地变换着姿势拍照,正待放松,他们拍完又转身示意我起身,说要在日落之前登上南天门,天黑之前下山去。
为了不掉队,又怕着谷底的妖气,我赶紧立起身来。为了照顾我的步幅,大家让我走在最前面。
四
离顶峰越近,山势越陡,栈道盘旋在陡峭的悬崖上,我几乎不敢扭头往下看,听见水声逐渐变大,就知道离第三瀑不远啦。
若第一瀑为帘,第二瀑为练,这第三瀑就该为纱了。流动的水,像是被风拂动的白纱,有垂坠的质感,又有灵动的飘逸,像是一层一层拼接的纱幔,水流从上往下一折一折,迸散出水珠,氤氲着水雾,像纱似连非连,像雾要散不散。
这里的潭不是最大的一个,却是最适宜赏玩的一个。四周青石为堤,高低起伏,左侧有一巨石,像一只巨龟爬俯在潭边饮水,又像是一尊石案,可供人抚琴读书、铺纸作画。外沿是人工修筑的拦水堤坝,右边有一块独立突出在水中的青石,可容一人盘腿打坐,或金鸡独立。潭水青中泛绿,足见其深。水里有许多野生小鱼自在的游动,它们成群结队,游速极快,像是训练有素的避险高手,生怕被我们抓了去似的。
过了第三瀑,就要登顶了。
到了此处,才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意思。说到之前栈道的陡,都不比这里。越往上走,越觉得曾经爬过的山都只配叫做丘。我每爬上一级台阶,就感觉脚步重了几斤。这里的多数台阶已不是自然的石阶了,基本都是人工建筑的,多半悬空在峭壁外侧。里边的崖壁,有的像刀切,有的像釜砍,有的像滑坡后的裸石,真有一脚踏空即粉身碎骨的惊悚之感。仰头上望,有崖石悬在头顶,有的似乎正欲下坠,倘若一脚重踏,就会震落飞石,随时就有滚石轰然下跌的压迫之感。
走在我身后的陶主任似乎看穿了我的心悸,连忙解说,这里的悬崖峭壁都是天然的,经过长年风吹雨打,自然风化,早已定型,在景区开发时,也都做过周密的安全排查和处理,并大胆设想,将来要在峭壁处刻上诗文,让这里的“险、高、绝”,增添一些文艺的“轻、简、慢″。听到这里,我不胜期待。
五
我们一边走一边听陶总讲述未来的规划和前景,不觉中就到了南天门。只见崖口顶处,两边巨石高耸,中间只容一人穿行的窄缝,外侧的崖石悬在栈道外,里侧的崖石与山体相连,像是一个整石被刀劈开了一半,此乃鬼釜神工,让人咋舌称奇,叹为观止。
站在南天门口,俯身下望,山峙高耸,谷涧深不见底 ,我忽然感觉眼睛发涩,呼吸不畅,四肢乏力,大汗淋漓,脑袋里嗡嗡作响:“晕了,我要晕了。”说罢,我双手紧紧抓住护栏,闭上眼睛——
不知过了多久,隐隐听见有人让表姐上前来掐我的人中,急忙睁开眼睛说:“没事,就是心慌,喘不过气来。”
大家都长吁了一口气,轻松的笑了。
孟老师忽然吟诗打趣道:“啊!南天门到了,我飞身成仙了!”
过了石门,又走了多级台阶,下了崖口,栈道又现出岔口,一边往下走去是树屋,另一边向左转是宽阔平坦的停车坪,坪里建有一所长亭,里面有两排凉椅。我本想坐上去歇歇的,无奈夕阳已经开始落下,山顶上光线渐渐暗了下来。
这里大概是未来游览车停靠的地方吧?游人从谷底上得南天门,大多会精疲力尽,能在这里乘坐游览车下山不失明智暖心之举。
好在下山的路比较平坦,虽然还在修葺中,但和同行的老师们一路走一路聊,回味一路旖旎风光,葳蕤春色,也不觉疲乏,不多时就下得山来。到了谷底,又乘车原路返回到服务中心,天已黑定,贴心的接待处早已备下丰盛的佳肴迎候着我们归来。
岱王沟综合休闲景区的旅游前景无疑是广阔的,它的优势很明显,离县城不远,交通也很便利,是个旅游休闲的好去处,自然资源蕴藏十分丰富,也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春夏秋三季,周末,节假日,都可以呼朋唤友,扶老携幼来岱王沟做山大王,享受大山的险峻,沟谷的清幽,叠瀑的恢弘;上南天门飞身成仙,一览众山小,俯看人间烟火。
“林业杯”岱王沟、天池垭等林场
有奖摄影、征文大赛活动启事
我县国有林场森林资源丰富,森林旅游和森林康养前景广阔,特别是岱王沟和天池垭林场独具山水资源禀赋。岱王沟具有原生态沟壑、峡谷、奇花异草、悬泉飞瀑、彩林和古树名木群落,境内群峰林立、河谷纵横,地形以山谷为主,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天池垭常年云雾缭绕、林木茂密、空气清新,2019年荣获“中国森林氧吧”殊荣,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为充分展现岱王沟、天池垭林场境内独特森林美景,探秘优美自然风光,竹溪县融媒体中心联合竹溪县林业局开展“林业杯”岱王沟、天池垭等林场有奖摄影、征文大赛活动。
一、活动宗旨
为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实施“全域旅游”战略,聚焦全域旅游,做大文旅康养产业,助推文旅融合发展,挖掘地域文化,打造旅游新名片,提升岱王沟和天池垭两大景区的形象和文化内涵,让更多网友欣赏美丽风光,感受独特魅力,特开展“林业杯”镜头下的岱王沟和天池垭有奖摄影、征文大赛活动。
二、活动主题
“林业杯”岱王沟和天池垭有奖摄影、征文大赛
三、组织领导
主办:竹溪县林业局
承办:竹溪县融媒体中心
协办:竹溪县摄影家协会
媒体刊发:竹溪电视台、竹溪新闻网、竹溪政府网、老家网、微竹溪、微播竹溪、云上竹溪
四、时间及对象
即日起至2020年12月底,分期分批组织网友前往岱王沟和天池垭等景区开展摄影、创作活动,活动结束后组织有奖评选。18岁以上,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县内企事业单位爱好户外摄影、写作爱好者均可参加。报名以发布公告之日开始至12月1日止,以报名先后顺序为准,每批取前20名参与活动。
联系电话:15926194998、15549943367
五、作品要求
1、征文、摄影两项参赛作品均需围绕8个林场,侧重岱王沟和天池垭两大景区,必须是本人原创的文学和拍摄作品,内容真实生动,积极健康,标题准确、图像清晰,层次分明。
2、征文作品应紧扣岱王沟和天池垭及各林场,体裁不限,可以是诗歌、散文、小说和报告文学,也可以是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等。字数不限。
3、摄影作品可用数码相机或手机以及航拍方式拍摄,照片只能进行裁剪,不能进行其他加工处理。单幅、组照均可(组照要求四张一组),并附简要的作品介绍及拍摄背景。
4、所有摄影作品均需提供原始未经修改的图片,征文、摄影作品均不予退稿,作品一经选用,组织者有权使用作品内容。所有投稿者须保证其作品为原创,如参赛作品侵害了他人合法权益,由作品提供者自行负责。
六、奖项设置
所有来稿作品,择优在竹溪电视台、竹溪新闻网、竹溪政府网、老家网、微竹溪、微播竹溪、云上竹溪进行刊发,后期组织评选,采取公正、公平、公开方式进行评选。
征文奖项
特等奖一名 ,奖金2000元
一等奖二名 ,奖金1000元
二等奖三名 , 奖金800元
三等奖四名 , 奖金500元
鼓励奖若干名,奖金300元
摄影奖项
相机(含手机)类:一等奖一名,奖金1500元;二等奖二名,奖金1000元;三等奖三名,奖金500元;鼓励奖若干名,奖金300元。
航拍类:一等奖一名,奖金1000元;二等奖二名,奖金800元;三等奖三名,奖金500元;鼓励奖若干名,奖金300元。
七、投稿方式
所有作品来稿发送至邮箱1216647612@qq.com,作品请署名作者姓名、单位、联系地址及电话,并注明岱王沟和天池垭有奖征文、摄影活动,来稿截止时间:2020年12月15日。
来源:微竹溪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
报料微信关注:13807280110,报料电话:0719—81101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