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登录
注册忘记密码
查看: 1851|回复: 0

十堰竹溪:撂荒茶园“苏醒”了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21-4-25 17:46: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 (通讯员 郭军、王旭) 四月的竹溪,茶陇吐翠,绿染群山,一派生机盎然。

“当前正是采茶旺季,每天有100多人采茶,日产干茶近100斤。”4月24日,湖北省竹溪县龙湖韵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曾玉梅介绍起今年春季茶叶生产情况,一脸笑容。

山还是那座山,地还是那块地,可通过引进能人承包经营以后,“沉睡”多年的撂荒茶园“苏醒”了。

位于龙坝镇最东端的孟家湾村,方圆2平方公里,人口不足百户。上世纪90年代,该村集体实施退耕还林,将九个凸连片坡地都种上茶树,既绿化荒山,又带来经济效益。

发展茶叶,是个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别是茶园管理、采茶需要大量工人。“山大人稀的孟家湾村茶园没红火几年,就因投入不足、无人采摘、加工跟不上……茶园慢慢荒芜,村民偶尔自采一些‘野茶’。”孟家湾村老党员李耀文介绍。

“第一次来考察茶园,荆棘、葛藤铺天盖地,根本看不到茶树。”曾玉梅说,“2017年受镇、村两级的邀请,本人也想为脱贫攻坚出份力,就承包了孟家湾村九个凸茶园。”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头脑活、人脉广的曾玉梅,在丈夫的支持下,拿出多年搞个体经营攒下的积蓄,租茶园附近的老房子改建成茶叶加工车间,从山西请来妹妹妹夫帮忙管理,给茶园开荒、深耕除草、施肥修剪,修通茶园作业路……

经过一年时间的努力,曾玉梅将茶树全部台刈,茶园全面理顺。随后,她又投资上百万元,购进制茶设备,招聘制茶师傅,成立龙湖韵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注册了“龙湖韵”商标,按照“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经营茶园、发展茶业。

“高山出好茶,龙湖韵秦巴。”孟家湾村九个凸茶园平均海拔在1000米左右,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再加上多年荒芜,没用过化肥农药,所产高山绿茶口感柔和、茶香绵延,质量上乘,供不应求。”曾玉梅介绍,该合作社去年产茶1000公斤,加上收购周边农户鲜叶2000公斤,销售额达160万元。目前,该合作社生产的龙湖韵箭茶、毛尖、龙峰等绿茶产品达10多个,并获得中欧联合检验有机认证。

采茶高峰为解决茶园用工需求,曾玉梅每天租用客运车辆,从10多公里外的县城、集镇调运采茶工。“只要是在茶园采茶的包吃、包住、包接送。我已在山上驻扎快一个月了,只要天气好一天能挣两百元,活路轻,也不用操心。”67岁的红庙村村民万祖红说。

“去年仅用工支出就有近30万元。”曾玉梅说,撂荒茶园盘活后,带动周边的孟家湾、红庙等四个村151户群众就业增收。

据了解,龙湖韵茶叶种植合作社的茶叶产品主要在通过社交圈销售,大多销往武汉、广州等地。在市场销路的带动下,龙湖韵合作社加强茶园管理,只施农家饼肥和绿肥,今年虽受早春冻害,但补救措施及时,产量仍能维持在1000公斤以上。

“综合利用现有茶园资源,向春季高端名优茶要品质,向夏秋季大众茶、红茶要效益。”谈及今后发展,曾玉梅信心十足地说,“乡村振兴机会多,还要依托高山茶园,建休闲养生山庄,走茶旅融合之路,为山村增人气,为百姓带收益。”

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123@shiyan.com)删除!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