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登录
注册忘记密码
查看: 2037|回复: 0

[时政热点] 南水北调大“水井”万古一地大郧阳——十堰市郧阳区全力建设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1-12-18 06:27: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郧阳全景

郧阳汉江绿谷

开展石漠化治理工程

湖北佳恒液压科技公司智能化生产线

“郧县人”头骨化石

郧阳青龙山恐龙蛋化石

郧阳青龙山国家地质公园

向汉江增殖放流鱼苗

大运公司新能源汽车

郧阳油橄榄特色产业。郧阳汉江湿地。郧阳中华水园。

扫码看郧阳区委书记胡先平为郧阳代言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三千里汉江,从诗经楚辞中奔涌而来,在郧阳温婉驻足,书写了“生命不断线、历史不断代、文化不断层”的万古一地。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汉江之畔的踏歌声,穿越数千年时光,仍荡气回肠。

作为南水北调大“水井”的郧阳区,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抢抓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的机遇,以水定城,绘就人水和谐新画卷;以水定地,擘画高质量有特色的城市蓝图;以水定产,走出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高度融合的绿色发展之路。

一江汉水 孕育出万古长青、富饶灿烂的历史文明

汉江,与长江、淮河、黄河并列,合称“江淮河汉”。

三千里汉江过境十堰216公里,郧阳境内136公里,占63%。从空中俯览郧阳,前拥澄澄绿水,后倚连绵青山。山水相依,水城相融。

站在岁月宽阔的肩膀上远眺,郧阳得天独厚、古今兼备的人文资源如钻石般在世人面前闪烁,光彩夺目。

解读文明,生命从未断线。6500万年前,地球霸主恐龙在汉江河谷漫步,留下了郧阳青龙山国家地质公园龙蛋共生的世界奇观。100万年前,“郧县人”在这里繁衍生息,刀耕火种,开启了人类文明的起源,填补了人类历史发展链条中100万年的缺环。辽瓦店子遗址出土的大批遗迹、遗物,涵盖了新石器晚期至晚清近4000年的文明,被考古学家誉为“人类地下通史”。

触摸历史,文化从未断层。600年前,郧阳设府,五道、八府、九州六十五县,创造了“坐镇汉江三千里,独领风骚二百年”的辉煌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郧阳设立两郧专署,郧阳专署辖郧县、竹山、竹溪、郧西、房县、均县等6县。1969年设置十堰市,由郧阳专署领导。1973年,十堰市改为省辖市。1994年,郧阳地区和十堰市合并。

考察地理,珍珠串玉盘。汉江,自陕西宁强县嶓冢山出发,穿汉中、安康,出白河县进入十堰境内,之后折向东南,沿途经襄阳、潜江市等地,最后在汉口龙王庙汇入长江。郧阳地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丹江口水库库面1050平方公里,郧阳占46%;库容300亿立方,郧阳境内汇水量占70%,是名副其实的大“水井”。

三千里汉水,流出了灿烂辉煌的文化,流成了一条奔腾不息、蕴藉深厚、泽被久远的文化之河和历史之河,流出了万古一地大郧阳。同时,也涵养了郧阳儿女赤诚奉献的时代品格。为支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郧阳先后经历了两次淹没、两次搬迁、三次移城。1968年7月丹江口水库建成蓄水,搬迁移民近12万人;2014年12月大坝加高蓄水,搬迁移民6万人。

昨日之郧阳,圆满完成了南水北调大任务,如期打赢了脱贫攻坚大决战。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郧阳,抢抓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的机遇,满怀信心,接续奋斗,着力建设产业新区,努力打造汉江流域典范城市。

一口“水井” 涵养出厚德载物、赤诚奉献的时代品格

2021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7周年。

7年来,累计向北方调水超441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达7900万人。

7年来,“南水”持续为北京、天津、郑州、石家庄等24个大中城市、190多个县市区供水。目前,“南水”占北京日供水总量的75%,受益人口超过1300万人;天津14个主城区全部用上“南水”,1200万人受益。

丹江一库碧水永续北送,滋润京津冀豫大地。

“我们先后投入20多亿元治水净土增绿,管住斧头,守住山头,护好源头,努力不让一滴污水流进汉江。”郧阳区委书记胡先平说。

——掘地三丈净土。大坝加高蓄水前,为了确保库底清洁,郧阳区投入近亿元对三处被污染的河泥掘地30余尺,把所有被污染的河泥全部运送到指定地点专业处理。蓄水后,实施水土共治,统一改良土壤,减施化肥农药,降低农业面源污染,经验在全国生态文明论坛上推介。

——穷尽办法护水。严把源头关,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一个不上。建设区、镇、村全覆盖的污水处理设施587座,实行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综合治理托管模式,获评“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区”。实施河长、林长、路长、组长、警长“五长共治”和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上下左右共治,治污筑景同步,汉江水质稳定保持Ⅱ类以上。

——全民全域植绿。坚持专业植树队伍与全民植树相结合,四季挖窝,三季栽树,累计完成石漠化治理182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1498平方公里,人工造林25.8万亩、退耕还林还草21.6万亩、裸露山体生态修复3250亩,全区森林覆盖率达66.5%。

——维护生态平衡。自2008年起,每年在禁渔期内增殖放流各类鱼苗,今年已累计增殖放流700余万尾鱼苗。大力开展禁捕退捕“四清”专项行动,3000余艘涉渔及其他“三无”船舶全部上岸拆解,汉江、堵河流域养殖网箱全部取缔。为125艘各类船舶安装生活污水柜和污油水柜,基本实现港口船舶“零排放”。全区8个地表水监测断面和2个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

郧阳,始终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担当护水使命,坚持水土气三维共治,系统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治理,深入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开展美丽庭院、星级村庄、示范片区评比,引导农民“人人做园丁,户户讲文明”,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一个新区 打造出绿色智慧、创新发展的城市样本

城市因河流而诞生,河流因城市而闻名。

郧阳区,背倚巍巍青山,前拥一库碧水。走进郧阳,一湾清水拥抱诗意栖居环境,城市轻轻嵌入山水之间,山水半城,人间胜境。

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发展新能源、生物科技、绿色装配式制造、文旅康养四大产业,努力形成2000亿元的产业规模。

——发展新能源产业。大力支持大运公司发展新能源商用车、东风重工发展新能源矿用车、神河集团发展新能源专用车,引进上下游企业,延伸产业链,加快形成以纯电动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为重点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支持万润公司发展新能源正极材料,形成动力电池及材料等为特色的新材料产业。利用地方优势资源,发展光伏产业;利用丰富地下资源,发展地热能等产业。

——发展生物科技产业。充分发挥独特丰富的农特产品和“华中药库”等资源优势,运用现代生物基因技术,开展规模化食药同源植物资源的研发生产,开发天然植物提取物、固体制剂和液体制剂、功能食品、医用营养品和生物医药产品,发展功能性食品、健字号食品、妆字号化妆品、准字号药品。以生物制药为核心,建设新药创制、小分子、大分子、动物实验、新药检测、药品COM代加工等专业平台,形成新型化合药、医疗器械、中成药为主的生物医药产业。依托香菇、油橄榄、木瓜、汉江水等绿色产业基地,引进食品行业上下游企业,打造食品全产业链,着力高质量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园。

——大力发展绿色装配式制造产业。依托中建三局、国瑞集团、华林杭萧,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建筑智能装备和交通市政管廊等领域装配式材料,配套绿色建筑产业研究院、省级建筑检测实验室、总部基地和科技研发中心等,着力打造绿色装配式制造产业园。

——发展文旅康养产业。依托沧浪山国家森林公园、郧阳湖国家湿地公园、云盖寺绿松石国家矿山公园、青龙山国家地质公园等国字号招牌,坚持“康养+”理念,加快传统旅游向康养度假转型,发展森林康养、医疗保健、运动康养、乡村休闲等多元化康养产品,着力建设国家旅游度假区。

紧扣“高”和“新”发展定位,加快建设区域创新高地,着力构建库区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倍增工程,打造玖偲创客空间等创新创业平台,开展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实施“郧阳英才”高层次人才和“郧阳工匠”培育计划,广纳贤才,重育人才,提高“钱变纸,纸变钱”的转化能力。

“我们跳出郧阳看郧阳,坚持产城融合,加强与十堰主城区的规划衔接、产业对接和基础设施协同,着力建成汉江流域典范城市。”郧阳区委书记胡先平表示。

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治理,着力建设创新名城、生态绿城、现代智城、共富民城,打造践行新发展理念示范区。高质量编制“一江两岸”空间形态,明确划定核心区、重点区、扩展区,构建多彩生态圈、高新产业圈、宜人生活圈、智慧服务圈。围绕产城融合、拥江发展,加快布局高端产业,重点发展新经济、新技术、新业态,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以产强城、以城聚人,建设产城人融合发展的美丽新区。

一方古老的黄土地,历史的车轮镌刻了无数辉煌;一座年轻的城市,正踏着时代的节拍成就美丽的梦想。

大好河山,宏图正起。

大美新区,拔节生长。

【来源:湖北日报】

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123@shiyan.com)删除!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