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登录
注册忘记密码
查看: 1071|回复: 0

十堰经开区:“四抓四促”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359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22-4-1 15:28: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刘爱理 计耀强)3月31日下午,湖北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1年优化营商环境表现突出的国家级开发区特色亮点和经验成效,十堰经开区作为2021年度全省营商环境表现突出的国家级开发区,该区发言人、经开区一级调研员周玲在新闻发布会作交流发言。

周玲介绍说,近年来,十堰经开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以打造“全市最优、全省一流、国家级经开区前列”营商环境为目标,通过“四抓四促”助力经济发展。

抓机制促工作推动。该区坚定不移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工程”,落实领导联系园区、服务项目等“五个一”工作机制;强化班子成员“指标长”责任分工;坚持刀刃向内,全面深化改革;引进第三方评价,以评促优;建立“月通报、季测评、年评价”制度,充分发挥营商环境“磁场”效应,以环境之“优”促经济之“稳”。

抓基础促稳健发展。该区持续优化个人、企业、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提升一网通办和一网通管服务水平,营造更加便利的政务环境;优化市场主体准入、准营、退出、监管流程,营造开放透明的市场环境;加强诚信政府建设,深入开展企业“法治体检”活动,营造更加公平的法治环境。2021年,十堰经开区成为湖北省首批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试点示范园区。

抓创新促亮点打造。该区聚焦“市场准入”,不断深化商事主体登记确认制改革,建立企业住所“可信”和“标准”两大地址库,企业开办住所实现智能校验,营业执照实现智慧审批;研发上线市场主体“一链通”服务平台并在全市复制推广;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开展区、街办和村(居)三级综窗改革,推进政务服务事项无差别一窗受理;持续开展“一次办”“网上办”“便捷办”“高效办”“暖心办”“创新办”等“六办”服务,审批时间平均缩减70%以上;聚焦“拿地即开工”,推行“四减”行动 ,项目审批提速80%;对工业项目实施“六多合一”免费服务,为196家企业免除各类评估费用8000余万元。

抓服务促企业提升。该区瞄准企业需求,以优质服务助力企业发展。坚持企业服务“面对面”,落实“企企走到、月月走到、人人走到”,收集解决企业诉求1328件,“企业吹哨、政府销号”深受群众好评;坚持精准代办“点对点”,成立项目管家、企业管家和环保管家“三个管家”队伍,落实“一对一”包保服务,累计开展帮办代办事项4393件;坚持诉求解决“实打实”,及时解决园区供水等各类问题1126个,落实减税降费政策4.79亿元;在全市率先建立零工驿站,解决企业用工缺口,典型经验在《人民日报》专题报道。

在现场提问环节,中新社记者提问:“作为十堰市唯一一家国家级经济开发区,2022年,经开区在持续打造‘全市最优、全省一流、国家级经开区前列’营商环境打算怎么做?”

周玲说,2022年,十堰经开区将从三个方面抓好此项工作。

一是思想破冰推改革。该区将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积极创建优化营商环境先行区,创新推进项目审批“一张蓝图”共享共用、“多审合一、技审分离”改革试点,持续降低项目落地成本,通过改革,努力打造“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企业获得感最强、综合成本最低”的“五最”营商环境。

二是持之以恒优服务。该区要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扎实开展百名干部招商、百名干部护商、百名干部护税的“三个一百”行动,实施中小企业长大工程,加快推进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通过“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等方式,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三是坚定不移抓落实。该区将积极落实“012345”工作法,“0”即紧盯审批“零成本”、服务“零距离”的目标;“1”即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不断提升市场主体“一链通”平台智能化服务水平;“2”即畅通服务企业和服务群众两个渠道,持续打造“企业吹哨,政府销号”品牌;“3”即实施效率经开、服务经开和诚信经开“三大”示范工程;“4”即优化“一窗通办、一网通办、一事联办、跨域通办”等“四办”服务;“5”即落实“更高水平服、更大力度减、更快速度办、更高效率管、更强措施督”“五更”举措,努力把十堰经开区打造成为全省营商环境新高地。

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123@shiyan.com)删除!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