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登录
注册忘记密码
查看: 1655|回复: 0

范仲淹一首《渔家傲》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动鲜明,读来慷慨悲壮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2-4-4 05:50: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宋代〕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少孤寒,有大志。大中祥符八年进士。仁宗康定元年(1040),受命戍边,遏止西夏入侵,后召拜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副宰相)。常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勉励自己,致力国事,以天下为已任,成为一代名臣。



《渔家傲》,调名不见于唐、五代词。《词谱》云:“此调始自晏殊,因词有‘神仙一曲渔家傲’句,取以为名。”双调,六十二字,上下片各五仄韵。

北宋中期,居住于我国西北地区的党项逐渐强大。公元一零三八年,党项族首领元昊攻灭吐蕃、回鹘,建立西夏,旋即乘势南侵,连陷数州,进逼河洛,朝野震恐。在此危难之际,范仲淹以龙图阁直学士的身份,出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今陕西省延安市),担负起守卫疆土的重任。他审形势,置将帅,训士卒,严防御,经过四年的努力,终于使西北边防转危为安。《渔家傲》这首词即为此时所作。

关于这首词的创作,宋人魏泰在《东轩笔录》中说:“范文正公守边日,作《渔家傲》乐歌数阙,皆以‘塞下秋来’为首句,颇述边镇之劳苦。”说明当时所作的《渔家傲》曾有数首,但现在流传下来的,只有这一首了。

这首词分上、下两片。上片开头一句,诗人先从大处落笔,以“塞下秋来风景异”勾勒出萧索空阔的画面。“塞下”二字,点明地点是在边塞,也就是诗人所戍守的延州,当时为北宋边防重镇。“秋来”二字点出季节是在深秋。既在边塞又是深秋,景色自然是荒凉而凄清的。但诗人不去作正面的直接描写,而是运用暗中对比的手法,写出了“风景异”三个字。所谓“异”,是指不同于诗人江南家乡的风光。这个“异”字,意味深长,极为精当,全篇的异乡之思都由此绵绵而出。它不仅是点出塞下风景与江南的迥然不同,而且巧妙地为下面抒发思乡之情作了铺垫。

第二句,“衡阳雁去无留意”,是见景伤情之笔。雁为候鸟,暖则北飞,寒则南去。所以古人写北国秋思,常常喜欢借冬去春来的大雁,寄托思乡的情怀。如钱起《送征雁》诗云:“秋空万里静,嘹唳独南征。风急翻霜冷,云开见月惊。塞长怜去翼,影灭有馀声。怅望遥天外,乡愁满月生。”传说大雁南飞至衡阳南之回雁峰,天气转暖,即向北飞去,故有“雁不过衡阳”之说。

这里的“衡阳雁去”乃括其意而用之。我们可以想见,诗人离乡远戍,遥望归鸿南飞,长空鼓翼,毫无羁留之意,怎能不触动望乡思归之情?然而,大雁南归有时,而戍边将士却还乡无日;大雁可以去无留意,而戍边将士却不能不坚守边塞。思乡之苦与守土之志的矛盾心情是交织在一起的。

正当诗人翘首云天,目送归鸿,沉浸在乡思之中时,蓦地听到号角吹动,边声四起,打断了他沉滞凝聚的思绪,视线又回到眼前的景物上来,于是写下了上片的最后三句: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前一句写声,后两句写景。无论声与景都突出地表现了边塞风景的特点。所谓“边声”,指的是边塞常闻之声,也就象李陵《答苏武书》所说的“胡笳互动,牧马悲鸣,吟啸成群,边声四起。”可以想象那胡笳哀怨、胡马嘶鸣、秋风吟啸之声,伴随着军中号角,从四面八方传入耳鼓,自然产生一种悲凉肃重的感情。此时,映入诗人眼帘的景物,也显得格外地凄异。你看,“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在层峦叠嶂的环抱之中,长烟下,残阳里,一座孤零零的边城紧紧地关闭着它的城门。这是多么苍茫凄凉的景色,又是何等严峻沉重的气氛!

再看句中所用的数量词“千”和“长”、“落”、“孤”三个形容词,更是匠心独运,恰到好处。千,言峰峦重隔,明僻远之境;长,谓烟云横空,述迷茫之景;落,谕夕阳西下,现殷红之色,孤,写边城无依,见荒凉之意。总括起来,“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这两句词,笔力苍劲,气韵不俗,足可以构成一幅意境苍凉而又雄浑的画图,显示了诗人高超的语言艺术。

这首词上下两片的景物描写是以时间为序的。上片写的是夕阳西下的傍晚,下片写的是霜花满地的夜晚。前后时间相接,思绪连贯,诗人的感情也随着景物的变化而逐渐深化。

下片的第一句,“浊酒一杯家万里”,诉说诗人因远离故土,思乡心切,愁肠九回。在异常苦闷的心境中,只有端起酒杯,借酒浇愁了。

然而,愁有千种,各自不同。古往今来,思乡之情人皆有之。这首词的感人之处,乃在于真实而具体地描写了一个既一往情深地眷念着故乡,又深沉地关注着国家命运的守边将领的情怀。在他的心灵深处,乡恋与爱国是矛盾的又是相通的。乡恋使他痛苦,爱国又使他清醒。

所以,诗人并没有因乡愁陷入消沉颓废,而是在感情波澜的翻腾之中,依然忠于职守,以国事为重。唯其如此,他才能够呼喊出“燕然未勒归无计”这样奋发蹈厉、扣人心弦的语句。意思是说敌人未灭,功业未成,还乡的事是无法安排的。句中的“燕然未勒”,用的是东汉大将军窦宪“勒石燕然”的典故。窦宪伐匈奴,乘胜追击,北登燕然山(今杭爱山),勒(刻)石纪功而还(事见《汉书,窦宪传》)。

范仲淹用这个典故作内心世界的自我剖白,深刻地表现了他守土抗敌的英雄气概和为国立功的豪情壮志。词的意蕴也因此显得更为沉雄深厚。

当诗人在纷乱的思绪中,誓志守土时,忽听羌管悠悠之声,继而又见满地寒霜之色,思潮又涌上心来,于是连写了下片的最后三句: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这几句,格调苍凉,气韵悲壮。句中的“羌管”,指羌族地区所产的一种笛子,声音凄清而悠扬。“霜满地”三字,可以是写实景,指寒霜满地,夜已很深,也可能融含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诗中的意境,表现出一种精神状态。

羌笛的凄清悠扬之声,霜月的洁白清冷之色,都给人以凄凉悲苦之感。所以在古代诗词中,笛声、霜色常是勾动乡思、愁绪的。如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云:“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再如杨巨源的“夜月降羌笛,秋风老将心”、谢能的“此地秋堪悲,霜前作意还”。类似的例子还可以举出很多。范仲淹这首词中所写的“羌管悠悠霜满地”,在艺术上的渲染、烘托作用与上述唐诗中的一些例子是相同的。

在下片最后的三句中,“羌管悠悠”写所闻,“霜满地”写所见,“将军白发征夫泪”写所思。中间以“人不寐”三字前后贯穿,融合成片。这三句的熨贴细密之处,是先闻笛声,次见霜色,因而思绪联翩,夜不成寐,末了以“将军白发征夫泪”作为“秋思”的最后收结,思想脉络和结构层次都很清楚。

对于词的结句“将军白发征夫泪”,历来受到推重。如彭孙谲的《金粟词话》就曾作过“苍凉悲壮,慷慨生哀”的评语。句中的“将军”,指的就是诗人自己,当时约五十二、三岁。艰难困苦的岁月使他过早地衰老,成了白发苍苍的老翁。

诗人用“将军白发”四个字描绘自己的形象,心情是悲凉而沉重的,饱含着对功业未成而未老先衰的无限感叹。可以说在思想感情上基本上是健康的。更可贵的是,诗人在艰难的岁月里,所关切的不仅仅是他自己,还深切同情着士兵的痛苦,想到了守边征夫的泪痕。“征夫泪”三字,具有很强的概括力,透过它,充分地显现了戍边士卒含辛茹苦的生活情景。

总括起来,《渔家傲》这首词,通篇以“秋思”为主线,在“塞下秋来”的特定环境中,成功地抒发了强烈而又深沉的家国之思,浓重乡思,兼而有之,构成了将军与征夫思乡却渴望建功立业的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这种情绪主要是通过全词景物的描写,气氛的渲染,婉曲地传达出来。
纵观全词,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动鲜明,反映出作者耳闻目睹、亲身经历的场景,表达了作者自己和戍边将士们的内心感情,读起来真切感人。它不但在范仲淹仅存的五首词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宋人词中也是传诵千古的名作之一。词中所表现出的慷慨悲壮的风格,对于转变五代绮靡词风,开启宋代豪放词派都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123@shiyan.com)删除!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