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登录
注册忘记密码
查看: 1281|回复: 0

顶流节目“裂变!”从出道即巅峰,变成“撕逼”现场,尺度拉满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22-4-26 05:39: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敢想象今天国综有此等咖位吗?
周杰伦、金秀贤、王石、刘强东、张召忠、李彦宏、任志强、施一公……
实业巨头、常春藤教授、一线大腕、亚洲顶流。
——为其作配。
台上星光熠熠。
台下,更是现象级。
开播收视率一度超过神综《非诚勿扰》,影响范围包括但不限于:
影视界、娱乐圈、科学界、教育界、商界……
不只是影响力。
还有前所未有的冲击
造星与撕逼大行其道的大娱乐时代,竟有一档益智综艺(似乎)成功杀出重围。
对,Sir强调“似乎”。
大概许多老粉也没注意:
《最强大脑》最新一季,第九季,开播快两个月了。
与当年火热形成对比的是,节目至今没有评分,评论人数不足300……
可惜的不仅一档节目。
再爱它的观众也必须承认:
1、2季巅峰过后,《大脑》早已体现出长久的疲态。
所以比起探究它的衰落。
Sir更想追问:
科学,真的流行不起来吗?
01
“太不科学了吧!”
2014年仍是电视综艺竞争最激烈的时候。
堪称诸神之战。
《好声音》《爸爸2》《花少》和《奔兄》之中,《最强大脑》凭借一己之力扛下与浙江台、芒果台的收视对线。
没办法
的确太“神”了。
你或许还记得这些名字:
郑才千、王峰、王昱珩、鲍橒……
选手,是当时《最强大脑》的绝对护城河,也是后来再也没法越过的一座座高峰。
第一集,魔方墙。
直接打破观众对人类视觉极限的认知:
原来,人眼真的能在几分钟内捕捉到45000个色块中那一个色块的微小变化。
这个叫郑才千的小伙子震惊荧幕内外。
当晚收视率整季最高。
△ 号称“魔方找茬王”
出道即巅峰?
节目组暗自微微一笑:
瞧不起谁!
后面的大神,一个比一个“离谱”。
王峰,世界记忆大师。
17秒记忆一副扑克牌,15分钟记忆360个图像,一小时记忆2280个数字……
晋级赛、国际对战秒杀全场。
鲍橒,围棋盲棋第一人,节目中以一人蒙眼完成“蜂巢迷宫”挑战直接拿到满分晋级。
什么难度?
凭天生的方向感和记忆力,在127个六边形组建的蜂巢中蒙眼找到正确逃生路径,同时集齐所有指令牌,出了迷宫要说出指令牌在迷宫里的初始位置(当时在哪个格子找到的)。
用设计者(北师大脑科研究院)的话来说——能完成的人“亿里挑一”
最后这位,相信没看过节目的人,或多或少也在当时的热搜轰炸下听说过他。
王昱珩,江湖人称“水哥”。
观察一杯水,并在短时间内从520杯同质同量同水源的水中找到观察过的那杯。
一战成名。
此外。
又陆续诞生“绝对音感”少年,年过古稀的“圆周率狂人”,甚至是被诊断为二级智力残疾的中国“雨人”周玮……
嘉宾现场吓傻
这……外星人吗?
不必过分神化。
奇人异事固然存在,难在如何呈现。
节目初期“套路”痕迹不少。
制作团队大部分沿用《非诚勿扰》班底,讲故事方式也大同小异。
两大标准:
1、草根。
那时对脑力的定义是“某方面异于常人的顶级能力”
——且最好是后天无法训练。
不限职业、年龄、学历,只要觉得自己够强,都可以上来比拼。
2、猎奇。
能力越稀有越好,尺度越大越好,极限阈值越高越好。
“我们这个节目是最强大脑
我总在想找那种真正的
好像天外来物
那样的一种神奇的力量”
决定成败的,其实是细节。
记得口号吗:
“让科学流行起来”。
每一位选手展示完自己的能力后,场上的科学家团队(以“Dr.魏”魏坤琳为代表)都会对其进行科普和解说。
并在此前提下,淘汰一些能力出奇,却不适合参赛的选手。
“他的大脑的连接肯定是跟常人不一样的
他的这种心算能力
是前额叶和顶叶的那些脑区的特殊的激活
他其实可能包括了工作记忆
包括运算能力
甚至包括空间想象能力”
“她说数字是在脑袋里跳出来的
这个特别像艾斯伯格症
这种症候群的话需要专业的评估
我没法做一个评估”
这样基于科学理论,而非一味博眼球的选拔也从侧面证实了《最强大脑》的理性与客观。
不同于同期选秀、真人秀的“娱乐至死”,当时算是一股清流。
但如果仅是脑力比拼+知识科普,第一季也难成经典。
更难得
选手背后的故事以及场上每个人的个性、精神都在比赛中保留下来。
不主打,只添花。
老人日常背诵圆周率,是想挽回尊严,证明自己“还有用”。
见证“雨人”周玮的极限心算能力,评委反思了自己幼时对特殊人群的嘲笑,呼吁社会多给这类群体关注和重视。
在国际对战赛中,水哥对上日本选手,甚至放弃提前观察准备。
为何“战术性轻敌”?
一是对自身能力的信心。
二则是在南京这片土地上,情怀不自觉的流露。
彼时的《最强大脑》,无论是内容还是立意,同领域都无出其右。
图“奇”,图“爽”,图“最强”。
只是许多人包括节目组也没意识到:
这是最高效的“造神叙事”。
也是最难复制的“造神魔咒”。
02
太不科学了吧?
许多人不知道
《最强大脑》最初灵感来自德国一档类似节目,原版当初只制作一期便停止,因为“难度太大”。
中国版呢?
整整9季,每季12期。
当初第一季杀青时,有人问节目组会不会有续集。
回答是不一定。
做第一季时,寻找这些选手就已非常困难
什么样的选手?
来自民间的各界草根奇人。
但没办法,到手的爆款IP还得继续做下去。
节目“裂变”
主动拥抱更多流量。
TFboys、T-ara、SNH48……
脑力竞赛的舞台摇身一变成为偶像打歌台,握手会……
主动制造更多“话题”。
第三季郭敬明与魏坤琳的一场撕逼大戏直接空降热搜,话题绵延数年。
节目式微初见端倪。
以及后续一系列“改革”:
撤掉科普与赛后追访,艺人取代“科学评审”,定制挑战项目改成统一出题的入围选拔……
曾经主打的优势被一拆为二。
“最强”,初期的内容为王被强行转变为娱乐化的炒作与催熟。
“大脑”,则从发掘民间高手到批量进口清北状元、隐形网红。
从展示到选拔;
从探讨到吵架;
从启发到内卷……
Sir不否认,节目试图扩充“流行”的范围,拉低“科学”的门槛。
只是这些陈旧的招数逐渐稀释着它最独特的底色,泯然众人矣。
最后。
崩溃始于神坛摇摇欲坠。
2019年,全网沸议。
一位选手在参赛时被怀疑作弊,为保收视率和节目组串通提前漏题。
事态发酵,队长鲍橒发微博@节目组直接硬刚,在一群选手的对峙声中,制作人先前的采访以及和评审的绯闻被顺道揭发。
丑闻、黑幕、作假……吃瓜盛宴。
《最强大脑》彻底“坠落”。
熟悉得像是曾经娱乐圈无数次打脸翻车的荒诞喜剧。
——也似一场衔尾蛇般的因果报应。
嘲过,便是叹息。
强者的定义越加狭窄,赛场成了状元和精英的秀场。
不是没有人发现问题。
第三季就有网友质疑节目“过度娱乐化”,制片人如此回复:
“电视界没有“安静的美男子”
节目不火即死
到达,是传播的目的”
△ 来源:成都商报
“不火即死”,的确。
但“火”的方式只有一种吗?
“到达是传播的最终目的”,也对。
但。
究竟要传播的是什么?
03
遣散“科学”
传播科学?
那是口号。
行动上,《最强大脑》后期更像是在传播“成功学”。
天才少年李云龙。
跟随父亲李勇上台挑战,爸爸说,我的儿子要站在我的肩膀上挑战所有人。
儿子说,我是爸爸的骄傲,我不能让他失望。

他自己呢?
不知道。
孩子对未来一片茫然,父亲望子成龙的高压早将他的自我榨尽。
被问起理想和目标。
懵懂地摇头。
“我一心培养儿子
我把全部的梦想全部寄托在他身上
让他来实现我儿时的梦想”
-你自己的梦想是什么
科学家吗
还是想试试其他的事情
-你有自己的答案吗
-没有
和外国选手比赛那天,中场一个失误,直接让李云龙精神崩溃,嚎啕大哭。
父亲从观众席中站起身,冲儿子大吼,想要制止他的失态。
“好了!”
“儿子,可以了!”
不只是孩子。
连Sir都感到害怕,如此病态的胜负欲和对成功的追逐,湮没教育本应有的宽容与理性。
再举个栗子。
厉害如水哥,也有失手。
他失败的那一瞬间,队友们流露出来的不是安慰和关切,而是质疑与不可置信。
怎么会这样呢
王昱珩怎么一个题都没答出来呢
这个太出乎意料了
我们厌倦成功学的原因。
不是难,不是假,不是远。
是它容不下一点失败。
失误一次便会被大众打上标签,千夫所指——“翻车、塌房、垮掉”。
甚至有选手大言不惭:
“一个有能力的人是不应该出任何岔子的。”
这并非《最强大脑》一档节目的责任。
它像是一面“照妖镜”
照出我们身边愈加功利的环境里,广泛的共谋与狂热。
还是《最强大脑》。
在一次国际赛的失败后,评委的发言被掌声淹没。
人人都觉得他说得好。
“越来越多的观众
会不那么在乎输赢
他们会看到实力本身
他们会体会到
这种事情的乐趣里边
慢慢会越来越明白
这些事情本身的意义在哪里”
好在哪?
“成功”的迷惑性。
节目里。
它急于将单纯的脑力、智力、记忆力等能力,与宽泛的世俗成功挂钩。
曾经让我们激动的:
是乐趣,是好奇心,是超越人类极限的惊叹。
现在让我们记住的:
往往是成功者的“倒叙”。
节目外,Sir还是用电影举例。
《华尔街之狼》,一部成功与反成功兼容的电影。
第60分钟。
小李和他新认识的辣妹偷情,被原配逮到了。
马丁·斯科塞斯没有将此情景“狗血化”。
他怎么做
原配冲出酒店,打开车门,拖着刚磕了药的小李滚出车。
她边拉扯,边咆哮:贱人,你,贱人(这句话既是对小李说,也是对小三说)。
接着是两句简洁但信息量巨大的台词。
原配愤怒之后,是伤心,她控制不住流泪:你怎么能这么对我,你TM到底是谁(你还是原来的你吗)
小李显然还没醒过来,他只会不停重复,对不起,我不知道怎么跟你解释(是的,我已不是原来的我)
原配不死心,问,所以这就是你要的。
小李沉默。
原配最后挣扎,你爱她吗?
又是死一样的沉默。
大远景,两人被门隔开,一人扶额,一人作呕。
正式离婚。
整个过程,不过1分53秒,每一句都言之有物,每一句都在深入,迅速了结一段关系。
还不仅是一段关系
女方知道回不去了,所以要了一大笔赔偿;男方内疚,但不想回去,他舍得任何赔偿。
这场干脆的交易揭示了什么?
老马丁用一段“狗血”呈现了成功学蓬勃永恒的吸引力,也戳穿这与魔鬼交易换来的成功背后,人性的千疮百孔。
牺牲一切换取成功。
而当不可控的意外出现。
才发现不仅你自己
这个社会的任何梦想、情感、道德正在被“成功”重新定义。
何谈科学?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穿Prada的南瓜

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123@shiyan.com)删除!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