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久没去过四厂,突然想念烤包子四溢的羊肉香气。二话不说立刻坐车前往,转眼间两个热乎乎的烤包子就到手了。
疫情期间,进出需扫码
吃完这肥而不腻的羊肉烤包子,喵姐在这许久未见的四厂里转悠起来。每次走进这里,都恍然有种穿越之感。
旧楼生新芽
粉笔书写的警告
街道的每一处,都仿佛被时光烙上了深深的印记。无论是老房子、老树还是老人,都是这座城市不断生长的最好留念。
“城市在东,生活在西”,这里充斥着的烟火气息,忍不住让人卸下压力融入这里。四厂的老街,是郑州的小小窗口,老郑州人的生活缩影都在其中。
热气腾腾的馒头,朴实但饱腹
在菜场 触摸人生温度
《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说过:“一座城市,最吸引我的,从来不是历史名胜或者商业中心,而是菜市场。”
拐进旁边的胡同,七扭八扭就是四棉社区农贸市场。
规模不大的四厂菜市
菜市旁的老旧民房
在菜市场,你才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生机。听到这里的方言,目睹百姓的生活,知晓了当地人的饮食口味,瞬间融入这座城市。
中原人,以面食为主
刚出炉的窝窝头,1.5元一个
四厂菜市地方不大,却足够满足周边人的生活;有些破旧,倒与老旧的氛围相映衬。
午后的菜市格外沉闷。菜根的泥土和鲜红的猪肉散发出些许腥气,在通风不怎么良好的菜市里让人有些窒息。
鲜艳的蔬菜看着赏心悦目
菜场旁糕点铺里的小奶猫
这里大都是上了年纪的住户,白日里这儿是大爷大妈的主战场,盘算好一天的餐食后,便在菜摊前精挑细选。
水产海鲜种类挺丰富
流油鸭蛋,好吃不贵~
菜市场作为一个八卦信息集中营,去的时间久了,你便能摸清一个社区的人物和事件地图。
同样,时间一长,菜贩也和街坊有了约定俗成的默契。他们知道张大妈家孙子爱吃红烧肉,老李叔爱买半斤猪头肉配小酒,王婶的儿媳有喜了要吃老母鸡。
讨价还价,才是买菜的乐趣
鲜红欲滴的樱桃30元/斤
喵姐喜欢甜腻的法式蛋糕,也喜欢8元/斤的老式蛋糕,它软和却不甜牙,绵软且不腻口,吃了20年还是不会烦。
卖了十几年的张老三蜂蜜蛋糕
菜市场是人们回归生活的渠道,在这里你会自然而然地卸下伪装。即便是平日里精致的白领,也会俯身挑拣那沾满泥土的胡萝卜,或者为3毛钱和菜贩讨价一番。
生活就是要在伪装和真实间来回切换才格外精彩,而菜场,或许成了年轻人最爱的治愈场所。
生活,简单点说是柴米油盐,
复杂来讲是五味杂陈。
你知道这座城市最美的景色、最高级的餐厅、最时尚的商场、最拥挤的地铁线,这只能说明你曾在这停留。唯独你告诉我哪里的果蔬最新鲜、菜价最便宜、批发品种最全,我才晓得你在这生活过。
每种味道,都是记忆
要说起国棉四厂,即便不是郑州人,也该对这里有所耳闻。一个辉煌时代度过,总该留下点什么,或是那群人,或是那座楼。
可惜时过境迁,总有些东西会悄然间消失,然后模糊于我们的记忆。就好像陆阿姨的粽子店,已经盘出去成了包子铺。
“改头换面”的粽子店
四厂菜市不远处的那个叫“家之味”的店,有喵姐最爱的粽子。卖粽子的陆阿姨,爸爸是上海人,妈妈是无锡人,1954年跟随父母来郑州援建后就常住于此。
身为南方人的她,虽在北方过得还算习惯,可始终惦记南方那口味道。退休后闲来无事,便把一些江南小吃容纳近这小小的店里。
菜市门口的粽子
喵姐最爱蛋黄肉粽。清新的粽叶皮包裹着酱香浓郁的糯米和肥肉,再包进一颗肥美的蛋黄,油润细腻黏软可口,唇齿间溢出的油脂是舌尖的狂欢,让人回味。
对于吃不惯咸口粽子的北方人来说,蜜枣和豆沙显然更受欢迎。每逢端午之际,预订粽子的电话声不绝于耳,都想一尝这江南味道。
粽子,你选甜的还是咸的?
这小小的门面撑起了她对家乡的眷恋,无论是肉粽、蛋饺还是八宝饭和面筋泡,都赋予了深深的情感。
如今店铺已经转租出去,阿姨说月底会在菜市场包粽子,至于以后还能否吃到,就不得而知了。
花开花谢又一年
喵姐带着失落重新走到四厂的老街,转到棉纺西路上看到重新翻修的楼面,原先沿街凿开的小店,如今都被堵了起来,只有那墙面上留下的鲜花店,成了街上最盎然的生机。
绿色长在哪都是生机,除了头上
沿街旧楼上的五星红旗
老楼刷新漆,城市换新衣。当喵姐沿街行走观望这日新月异的城市时,突然想起这里的高记肉夹馍不见了踪影!
还好喵姐联系老板后得知店铺只是暂时搬家,不然一天之内遭遇两次打击,我这个吃货是绝对扛不住的。
高记肉夹馍,9元一个
因为街道改造,老板打算搬到对面的盛润锦绣城,现在暂时藏身于四厂烤包子店旁的小胡同里,显眼的红招牌放置在自行车上,生怕老吃家误以为关门了。
高记肉夹馍新地址
肉夹馍依旧是老味道,一口下去饼皮酥的掉渣,里面夹满了大块咸香入味的卤肉,配上辣椒和青椒,肥而不腻满口溢香。
软烂的卤肉连带着汤汁浸软了烧饼,味道对得起慕名而来的食客。一个馍下肚,吃货们才踏实的离去。
现烤的烧饼才最酥脆
让人咽口水的卤肉
走在四厂街上,看到周记米皮的门口围着排队的顾客,旁边的小桌子坐着吃米皮的大妈,生意依旧是那么好。
四厂烩面红彤彤的大门亮眼夺目,烤包子的香味依旧萦绕,喵姐才安心得告诉自己“我惦念已久的味道还在”。
生意依旧热火的周记米皮
街边吃米皮的阿姨
江湖地位极高的四厂烩面
食物存在的意义,本是为了果腹,但若对生活有了的追求,便会创造出各种满足口腹之欲的味道。
用味觉,留住时光
再次走上四厂的老街,人依旧,景却时时刻刻在变幻。
依然是上年纪的大爷颤颤巍巍地走动、迟暮的老人围坐在褪色的椅子上闲聊、或者在树下打牌下棋怡然自乐。
缓慢的节奏里夹杂着些许中年人,他们匆忙奔走,是撑起这个时代的力量。
午后打牌消遣时光
趁着太阳正暖出来溜溜
街道里挂着疫情时期的大红横幅,街道也维护得干净而完善,虽是老街,但人们在里面生活的安稳又祥和。
街道办更新宣传栏
新盖的商场和楼房吞并着这座城市,明亮整洁的超市挤兑了老掉牙的菜市场。
人们投身于明码标价的超市,起码那儿没有烂菜叶和油烟的混杂味儿,但总感觉冷冰冰的自助结账机,少了点市井的气息。
或许在未来时代更迭中,老郑州也会消失。那时的我,只能用烤包子、米皮、咖喱烩面以及蛋黄粽子的味道去回忆它。
城市的步伐太快,总要牺牲些什么才能建造新的记忆,我们无法让时代停下,只能不断用味觉唤起脑海中的过往,提醒这个城市曾给予的美好。
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123@shiyan.com)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