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登录
注册忘记密码
查看: 1833|回复: 1

[十堰城事] 战国四大名将用军最精,一将功成万骨枯的背后,他们的结局如何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360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22-4-29 08:51: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战国是中国东周列国诸侯争斗激烈的时代。与春秋在历史上并无明确时间界限,至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终止,战乱持续两百多年。
频繁的兼并战争不仅让苏秦、张仪等合纵连横家登上历史舞台,更让一群军事统帅逐鹿中原。
在《千字文》中,以“起翦颇牧,用军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形容这四位将领的功绩。这四位将领分别为:秦国的白起、王翦,赵国的廉颇、李牧。
历史上,对武将有着“一将功成万骨枯的说法”。武将功成之日,或许就是皇帝"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时刻。
对于这四位从基层军官长大起来的骁勇善战用兵如神的顶级将领,最终的结局如何呢?
白起

在秦昭襄王征战六国的过程中,战神白起可谓立下了汗马功劳,更为秦始皇的统一天下打下良好基础,是秦国的功臣。
白起一生攻楚三次,攻破楚都,烧其祖庙,共歼灭35万楚军,迫使楚国迁都,楚国从此一蹶不振。
在伊阙之战,白起打破魏国和韩国的联军24万人,彻底扫平秦军东进之路。
长平一战坑杀赵卒40万,真是让人不寒而栗,脊背发凉,“人屠”称号,杀戮实在太重了。
一生历经大小70余战,没有败绩,从最低级的武官一直升到武安君,让六国闻白起而胆寒。
战场上叱咤风云的白起却敌不过范雎的三寸不烂之舌。眼看着白起要成就灭赵奇功,范雎却把他叫了回来,白起郁闷就生病了。
秦昭王请他出兵,他说不可,结果秦昭王强行发兵,败了。
白起说,你看看,不听我言,果然败了吧。秦昭王再次让他出兵,白起还是拖拖拉拉,消极怠工。
第三次,白起再度回绝,郑安平将军领兵,全军覆灭。白起一次次的回绝和秦军一次次的不成功,毫无疑问严重扎伤了秦昭王的心。
白起的不幸,来源于他的性情。恰好是由于白起对战事精确的判断,让秦昭王感觉失了脸面,公元前257年十一月,秦昭王赐他一把剑。可怜的白起,自刎而死。
李牧

李牧一生的战绩可谓辉煌,甚至可以堪称战国四大名将之首。
毕竟,其他三位虽然也不乏战功赫赫,但所面对的对手,大多都是己方军事实力本就更加强悍或势均力敌,至少己方不处于劣势。
但唯有李牧,不仅在北方边境击败了强大的游牧民族匈奴,更以惨遭长平之战、元气大伤的赵军,连续数次击败强大的秦国的入侵。
考虑到敌我实力相差悬殊的劣势之下,李牧仍能连续取胜,可谓是令人佩服的一代良将。
而李牧的人生履历,大致用三句话就可以概括:
前中期:驻扎赵国北部边境代地多年,在雁门、代地一带,曾大破匈奴。
中后期:因为秦国步步紧逼,所以被几任赵王调到秦赵战场,抵抗秦军,连续击退秦国入侵。
末期:在宜安之战重创秦军,得到武安君的封号。公元前229年,在又一次抵御秦国入侵之时,秦国施展反间计,由奸臣郭开向赵王进谗言,导致李牧被杀。
自毁长城的赵王也没能多蹦跶两天,赵国随之灭亡。
廉颇




廉颇因为勇猛果敢而闻名于诸侯各国。战国七雄中除了自己国家赵国,太远的楚国,其余五国都被廉颇率军攻打过。
赵惠文王十六年(前283年),廉颇为将伐齐,大破之,取昔阳(今河北晋州西北)拜为上卿。
赵孝成王时,曾以蔺相如位居己上,不服,欲辱之。相如屡谦让退避。他感悟,负荆请罪,两人遂为刎颈之交。
长平之役,赵初以其御秦,用坚壁固守之策,秦师劳而无功。后赵王中秦反间计,以赵括代之,卒遭惨败。
赵孝成王十五年(前251),与乐乘率军大破燕军,杀燕将栗腹,燕割五城请和。以功受封信平君,为假相国。
至赵悼襄王时,派乐乘取代他,廉颇郁郁不得志,还攻击乐乘。岂有此理,这是不给新赵王面子啊。
很有自知之明的廉颇知道赵国呆不下去,就跑到魏国去,可是魏王也不敢信任他。
这个时候,赵国又出事了,赵王不得不又想起了廉颇,派人过来,看看他是否还能打仗。
这就是著名的典故,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廉颇不服老,可是来考察他的郭开是个小人,他说廉颇的确还能打仗,就是肠胃跟不上了,坐一会跑了三趟茅厕,让这样的人领兵打仗,是要耽误大事的。遂不召。
廉颇很郁闷,就跑到楚国去,最后客死在寿春(今安徽寿县)。
晚年的廉颇可以说一直在流亡,他为赵国征战一生,赵国却抛弃了他。
王翦




秦灭六国,之所以将王翦放在后面,是因为相对于白起、李牧乃至廉颇这三位战将,王翦不仅功勋显著,而且结局算是获得了善终。
在秦始皇即位国君后,王翦除了灭韩没有参与外,他和他儿子王贲接力参与灭掉了其他五国。
在攻打楚国之前,王翦不仅狮子大开口,向秦始皇索要六十万大军,更为了打消秦始皇的疑虑,声称要给自己的子孙多谋取些宅地赏赐。
通过这个看似贪婪,实则睿智之举,王翦不仅赢得了秦始皇的充分信任,也为自己的子孙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王翦身为四朝元老,无论是范雎、蔡泽,再到后来的吕不韦,都对他十分尊重。
当他攻下燕都之后,随即上表告老还乡。
而当他再度出山灭掉楚国后,无论秦王怎么劝都要彻底隐退,从而得以善终。
<hr>结语

白起和廉颇都知进不知退,你看廉颇,赵王夺他兵权,他简直要跟赵王掐架。白起也是,你不用他,他就说你肯定失败。
而李牧是不会自保,结果命犯小人,惨死于人手。王翦就不同了,他立了大功,却要求隐退,显然是有功不居。
王翦还会搞人际关系,将相不和是历来的通病,而秦国的几位相国都对王翦很尊敬,自然也就不会给他穿小鞋。
从战国四大名将的结局,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客观事实。那便是为人处世一定要圆润,在历史上像狄仁杰那般的人实际上很少,他看破不说破,抚慰了君王的心,也满足了自身,实际上也是在保护自己。
也就是在生活中,我们通常所说的有眼力见儿。
既有真本事,又有灵活的性格,那么,会很容易取得成功。
很多自视清高的人会很轻视这种圆滑,其实我认为这也是人的一种生存技能。

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123@shiyan.com)删除!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2-4-29 08:53:03 | 显示全部楼层
转了一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