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篇语:1月17日,中国证监会召开2022年系统工作会议,会议在总结2021年工作的同时,提出2022年资本市场七大重点工作,勾勒出2022年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路线图。本报从今日开始,将对七大重点工作中的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压实中介机构“看门人”责任、融资常态化、稳妥推动风险类公司出清以及高水平双向开放等市场关注热点问题进行深度解读和阐述,以飨读者。
本报记者 包兴安
“随着中长期资金不断入市,A股市场波动率近三年呈下降趋势,其中2021年全年波动率仅为9.34%。这充分说明中长期资金的参与有助于降低市场整体波动率,平稳市场走势。”粤开证券研究院首席策略分析师陈梦洁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除此之外,也有助于引导更多投资者聚焦优质资产,进而提升资本市场配置效率。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稳步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促进投融资总体平衡和协同发展”,是中国证监会于1月17日召开的2022年系统工作会议中的重要指示之一。
2021年1月3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培育资本市场机构投资者,提高各类养老金、保险资金等长期资金的权益投资比例,开展长周期考核。
据人社部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所有省份已启动2021年度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工作,截至9月底,委托投资合同规模1.25万亿元,到账金额1.1万亿元。
据兴业证券测算,假设委托投资合同累计金额在2022年保持不变,到账金额仍在增加,结合2017年至2021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披露的持股数据可推算,2022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为A股提供的增量资金大致超过100亿元。
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保险资金的债券、股票等证券资产持有期限较长、存量规模较大。据银保监会最新披露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1月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为227620亿元,其中用于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的运用余额为28004亿元,占比12.3%。目前保险资金股权投资比例还不到20%,与上限相比还有较大空间。
“保险资金投资权益性资产的比例上限提升过程中,保险资金投资股市的规模将继续扩张。”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陶金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鉴于长期资金对投资风险更敏感、投资风格稳健甚至保守,在提升股票投资比例上限的同时,也需要引导保险资管、养老金机构加强自身投资研究能力、风控能力和基金等投资渠道的研究能力,如此才能扩大管理人的选择范围,在长期投资中获得更高的稳健收益。
此外,随着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力度加大,对境外长期资金的吸引力增强。证监会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外资保持稳步流入,全年外资净流入A股市场3846亿元,为过去五年最高水平。
“目前外资通过陆股通流入A股资金占比达90%左右,此外,境外资本还可以通过QFII、沪伦通、中日互通ETF等方式参与我国资本市场,未来可以进一步深化与境外市场的互联互通机制,提高交易额度等方式增强资金的活力和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陈梦洁称。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建议,可通过畅通流动性的方式吸引中长期资金。比如外资注重畅通的投资渠道;增加金融市场衍生品的投放,提供更多风险对冲工具,同时,加强监管,提升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增强信息对称性。
陈梦洁认为,供给端,可通过不断完善资本市场提高A股上市公司的整体质量,增强A股对中长期资金吸引力;需求端,在制度规则上可以适时逐步提升养老金、险资等机构的权益投资占比,推出更多风险对冲型金融工具,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吸引长线配置资金入市;通道方面,建议完善发行产品的审核程序提升效率,稳步扩大市场、机构和产品高水平双向开放。
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123@shiyan.com)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