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浮山湾夜景。
■崂山区拆除中韩街道刘家下庄社区违建。
■我市提升环境卫生精细化水平,打造“全国最洁净城市”。
■对供热管道进行检修。
■青岛市城市运管服平台——“点·靓青岛”微信小程序。
一座城市,三分在建,七分在管。城市管理工作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题中之义。加强城市管理工作,对于提高城市发展质量、提升城市社会建设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刚刚结束的青岛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打造 “六个城市”。其中,“打造宜居宜业宜游高品质湾区城市”和“打造现代化治理样板城市”,对我市城市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何将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定位和思路举措落地落实?青岛市城市管理局抢抓全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重大机遇,以实干求实效,重点打好拆违治乱攻坚战、环卫保洁持久战、景观品质提升战、燃热服务升级战、智慧城管主动战“五大战役”,打造整洁有序、安全智慧的城市管理新形象,以实干实绩服务全市发展大局,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打好拆违治乱攻坚战——
以“清零决心”推进违法建设治理和市容乱象整治
为进一步改善市容环境品质,提升城市宜居水平,2021年我市开展了拆违治乱建设美丽家园行动。行动开展以来,各级各有关部门以“清零决心”推进违法建设治理和市容乱象整治。2021年以来,全市共计拆除各类违法建设722万平方米,查处占路经营、露天烧烤、不文明养犬等问题约100万余处,清理粉刷乱贴乱画“小广告”146万处,取得明显成效——
群众诉求得到积极回应。聚焦市民“急难愁盼”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办理完成违建问题9200余件、市容问题5万余件,浙江路6号等一大批群众反映强烈、悬而未决的热点难点得到有效解决。
市容顽疾得到全面整治。聚焦市容秩序显性问题,强力推进市容乱象整治,组织开展专项行动50多次,清理整治全市5809个居民小区9万多个单元内的 “小广告”,公共区域“小广告”、地桩地锁、露天烧烤基本实现动态清零。
项目建设得到有力保障。通过拆违治乱优化营商环境,拆除腾退建设用地102万平方米,保障了崂山区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城阳区亚洲杯足球场等78个重大项目落地,市南区中山路改造、李沧区唐山路贯通等一批城市更新、城市建设重点工程顺利推进。
城市功能得到丰富完善。聚焦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做好违法建设拆后场地恢复利用,拆除浮山、太平山、午山等60个山头公园内各类违法建设、毁绿占绿6.8万平方米,重新规划建设公园绿地、停车场等公共休闲服务空间91处,有效放大了社会效益、生态效益。
近期,市城管委印发《青岛市拆违治乱建设美丽家园行动方案》,确定了2022年拆违治乱重点工作任务。对侵害公共利益、存在安全隐患、群众反映强烈的违法建设优先拆除,对纳入拆迁改造的老旧小区、旧城旧村范围内的违法建设优先拆除,对影响城市建设发展和重大项目落地的违法建设优先拆除,对城市主干道、中心商业区、交通枢纽、旅游景点等重要区域的违法建设实施重点治理,综合施策、应拆尽拆。对拆后场地合理规划、有效利用,拆违治脏、拆违腾地、拆违增绿、拆违添景。推进小广告、地桩地锁、露天烧烤“动态清零”,创建300条市容秩序示范路,实施市容秩序分级分类精细治理。各级各有关部门将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等重点工作要求,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和城市发展痛点、堵点,持续发力推进违法建设治理和市容乱象整治,全面打赢拆违治乱攻坚战。
打好环卫保洁持久战——精细化作业,全力打造“全国最洁净城市”
干净整洁的城市环境,既是市民所需所盼,也是城市形象窗口,更是宜居宜业宜游高品质湾区城市的题中之义。
今年以来,我市以打造“全国最洁净城市”为目标,提升环境卫生精细化水平,推进卫生死角“基本清零”——
全市增配100辆高效率作业车辆,实现全市城市道路机械化清扫率100%、冲洗率85%,做到道路见底见本色、无灰无积尘。再创建深度保洁道路300条,总量达到1000条,面积占比达50%以上。在城市重要区域、景区景点打造精细化保洁示范区域30个,总量达到50个,发挥精细保洁示范带动作用。在抓好1180座环卫公厕精细管理的同时,再对外开放500座社会单位厕所,再增加200座24小时开放公厕。
全面畅通群众举报渠道。广泛开展“行走青岛”全要素市容环境巡查行动,对城乡接合部、区市交界处、老旧楼院、交通枢纽等重点区域开展卫生死角摸排清零行动。定期开展“人人动手、洁净家园”活动,全面落实市容和环境卫生责任区制度,通过集中清理和常态排查,全力解决环境卫生脏乱差问题。
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为确保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稳居全国“第一梯队”,我市在硬件设施配套、探索垃圾分类新模式上持续发力——
全市总设计焚烧处理能力达8700吨/日,成为全省首个、全国领先实现生活垃圾“零填埋”的城市。此外,我市现有厨余垃圾(含餐厨垃圾)集中处理设施6座,总设计处理能力达1180吨/日,基本满足分类垃圾分类处理需求。
自2020年起,我市连续三年将“撤桶并点、建设密闭分类投放点”列为市办实事,截至目前,共撤并“小、散、乱”分类投放点1万余处,建成密闭投放点1000多个,有力推动城市品质的改善和提升。
我市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通过引导社会优势资源深入参与垃圾分类活动,搭建起多行业之间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合作平台,实现推动垃圾分类和促进企业发展的同频共振。同时,在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坚持党建引领、广泛社会动员、鼓励多方参与,推动垃圾分类工作走深走实,不断提升社区基层治理能力。
打好景观品质提升战——既各美其美,又与城市美美与共
一座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既要有光鲜亮丽的“面子”,也要有整洁舒适的“里子”。隐于林立高楼间背街小巷的店招,关乎着一座城市运行的活力,连通着群众感知最近的末梢,是最具人间烟火味的民生画卷。针对背街小巷户外广告招牌乱贴乱摆乱设等突出问题,我市大力开展背街小巷广告招牌整治攻坚行动,采取拉网式、地毯式排查方式,不留盲区、不留死角,对背街小巷的违规广告招牌进行全面排查,健全任务清单、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按照先治乱再提升的步骤,以街面无乱贴乱摆、无LED字牌、无外挑牌、无陈旧破损为标准,逐路逐巷“治乱”。截至今年3月,全市累计整治背街小巷937条,共清理门贴窗花、横幅海报等各类问题6300余处、7300余平方米,目前已经完成第一阶段乱贴乱摆乱设问题整治工作。
为了引领城市审美,助力艺术城市建设,今年3月15日,我市启动了“美在寻常巷陌间”店招公益更新大赛,对背街小巷低劣陈旧招牌进行公益性改造提升,推动市容景观进一步增品提质。目前,招牌更新大赛已经进入申报阶段,正在发动户外广告设计安装企业积极报名参赛。
景观照明是一座城市夜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品质的重要体现。今年以来,我市扎实推进景观照明增品提质行动,以重要道路节点、重点区域和商业文化街区夜景观品质提升为着力点,精心摸排选择了中山路、小麦岛公园沿线、城阳区白沙湾片区、胶州市巴黎城等10处精品亮化项目,倒排工期、挂图作战,超前加速推进。截至目前,西海岸新区井冈山路与珠江路节点、城阳区吕家庄夜市及白沙湾片区已实现亮灯,平度市现河沿岸亮化初步呈现效果。
海水浴场是青岛的重要形象展示窗口。我市以精细管理、温馨服务为导向,打造海水浴场微景观,提升海水浴场环境品质。目前,石老人海水浴场完成LED互动地砖屏幕安装,制作了步步生莲、水墨画、炫彩粒子等6版动画,实现了人机互动,丰富了市民游客游玩体验;金沙滩海水浴场增设7处风帆造型张拉膜,提升景区观赏度和游客体验度。
打好燃热服务升级战——全力保障居民安全用气和温暖过冬
燃气与供热,既直接关系居民生活是否方便、温馨,更关系城市运行安全。
为消除管道天然气居民用户室内橡胶软管安全隐患,切实保障群众用气安全,我市制定并印发《青岛市管道天然气居民用户室内橡胶软管更换工作方案》,为全市260万户管道天然气居民用户免费安装不锈钢波纹管。目前,各区(市)已完成方案制定、摸底排查、材料和施工队伍招标等前期工作,并全面展开试点安装。汲取十堰燃气管线泄漏事故教训,持续组织对全市燃气管线进行排查梳理,对排查出运行超过20年且存在风险的113公里老旧燃气管线进行重点监控,组织管网评估并制定改造计划,今年计划完成30公里老旧燃气管网改造,一季度已完成5.1公里改造任务。
针对我市部分老旧供热管网年久失修、老化腐蚀严重、热输送效率低下的问题,市城市管理局大力推进老旧供热管网改造,在已累计完成改造103公里的基础上,今年,将持续推进老旧供热管网改造,继续组织供热行业对管网运行情况进行详细排查,结合采暖季管网泄露发生情况,全市计划改造老旧供热管网30公里以上。其中,市北区辽阳西路(通榆路至福州路)管网改造项目,将随辽阳西路高架桥项目一同建设,改造老旧供热管网3.6公里,该项目不仅可以消除管网运行隐患,而且是我市供热锅炉“煤改气”项目的重要环节,实施后可以有效提升周边供热运行状况,提升供热保障能力。
供热保障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供热质量关乎百姓日常生活和切身利益,一直是市民群众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市城市管理局在全市范围内持续开展“供热质量提升攻坚”,“减少存量、抑制增量”,8000余户居民供热质量得以改善。今年,为深入贯彻落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和市委 “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要求,市城市管理局决定在全市供热行业开展群众诉求集中区域专项治理活动,摸排查找出群众反映最集中、最强烈的20个焦点区域挂牌督办,让群众在供热质量改善中共享民生改善的温暖。
打好智慧城管主动战——“一网统管”,激活城市运行管理“神经末梢”
在青岛市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上,信息采集员、网格员采集和社会公众、媒体等渠道报送的城市管理问题,均可进入平台进行受理处置。平台全面强化指挥协调系统,优化处置流程,推进自动派遣,健全协同机制,形成市、区(市)、街(镇)以及作业单位联动一体、高效闭环的指挥调度模式。2021年,流转处置案件384余万件,结案率99.47%,实现多元民情民意“一网通办”,提高了市民的满意率。
在解决好市民身边的“天大小事”问题的同时,还积极关注市民群众的日常需求,依托“点·靓青岛”小程序搭建便民服务功能模块,设置了“有奖随手拍”“家政服务”“公厕查询”“广告招牌前置服务”等14个模块,建立起市民群众了解城市管理、参与城市管理的便捷窗口,实现城市管理问题“掌上报、掌上问、掌上查、掌上办”,为城市精细化管理注入“全民化”动力。
多个部门办好“一件事”是城市运行管理数字化的根本目标。而实现“一网统管”的前提,则是必须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数据“一网通联”。据介绍,目前,按照数据互联、信息互通的建设目标,我市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已经建成了包含1400余项数据目录、44个专题库的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大数据中心。在此基础上,还将增加400万条数据,实现数据跨系统、跨行业、跨部门共享运用,让城市运行管理“神经末梢”全面激活。
丰富智能化场景应用是实现城市运行管理精细化的助推器,也是“一网统管”的关键所在。目前,我市将城市供热、燃气、供排水等7个城市运行专题全部纳入平台建设体系,实现城市运行一屏展示、综合分析和预测预警,增强城市运行基础保障能力。同时,还建设了智慧环卫、智慧广告、建筑垃圾监管等16个行业管理类场景,实现违法建设“智能感知”、渣土车“统一监管”、环卫作业“数字管控”、责任区“电子承诺”、户外广告“智能监管”等,城市管理行业监管能力全面增强。
据了解,目前我市已经建设完成了业务指导、指挥协调、行业应用等7大系统,打造了涵盖城市运行、行业监管、综合执法等领域的24个特色场景应用,形成了数据资源“一中心”、业务支撑“一平台”、城市运行“一张图”、行业应用“一张网”的全新模式,构建了“上下贯通、左右衔接、协同联动、高度集成”的城市运行管理服务数字化、智能化体系。 贾 臻
来源:青岛全搜索电子报
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123@shiyan.com)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