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楚网讯(十堰晚报)记者 冰客 通讯员 贺恩
记者获悉,我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布,十堰市常住人口为3209004人。
根据统计法和《全国人口普查条例》,以202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我市开展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以下简称“七人普”)。通过此次人口普查,全面查清了我市人口数量、结构、分布等方面情况,为完善我市人口发展战略和政策体系、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准确统计信息支持。
十堰市“七人普”普查公报包含6个方面,分别为全市人口情况、地区人口情况、人口性别构成情况、人口年龄构成情况、人口受教育情况、城乡人口和流动人口情况。
◎全市常住人口3209004人,3个地区常住人口超40万
从人口总量看,2020年11月1日零时,全市常住人口为3209004人。
从户别人口看,全市共有家庭户1169185户,集体户37418户;家庭户人口为3004813人,集体户人口为204191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57人,比2010年减少0.6人。家庭户规模缩小,主要是受人口流动日趋频繁、住房条件改善、年轻人婚后独立居住等因素影响。
从人口地区分布看,全市10个县(市、区)中,常住人口超过40万人的地区有3个,在30万人至40万人之间的地区有4个,在10万人至30万人之间的地区有2个,少于10万人的地区有1个。其中,中心城区人口(茅箭区、张湾区、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为103.34万人,占比32.21%。与2010年相比,中心城区人口增加26.55万人,所占比重上升9.23个百分点,显示出中心城区作为全市主要功能承载地和发展核心区域,对全市人口有着较强聚集能力。
◎性别结构得到改善,每10万人中12174人具有大学文化程度
从性别构成看,全市男性人口为1652060人,占51.48%;女性人口为1556944人,占48.52%。常住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6.11,与2010年相比下降4.14个百分点,性别结构得到改善。
从年龄构成看,全市0—14岁人口为599932,占18.70%;15—59岁人口为1998483人,占62.28%;60岁及以上人口为610589人,占19.03%,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451977人,占14.08%。与2010年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3.63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下降9.28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5.65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5.54个百分点。
从受教育程度人口看,全市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90666人,占比12.17%,比2010年提高4.62个百分点。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2174人,比2010年增加4624人。全市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2010年的8.67年上升至9.54年。文盲率由2010年的7.10%下降为2.18%,下降了4.91个百分点。受教育状况的持续改善,反映10年来我市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等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人口素质不断提高。
◎全市六成人口居住在城镇,人户分离人口有112万
从城乡人口看,全市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1987585人,占61.94%;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1221419人,占38.06%。与2010年相比,城镇人口增加440107人,乡村人口减少571944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5.62个百分点。过去10年间,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深入发展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落实落地,我市新型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城镇化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
从流动人口看,全市人户分离人口为1123066人,其中,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为389096人,流动人口为733970人。流动人口中,跨省流动人口为100844人,省内流动人口为633126人。与2010年相比,人户分离人口增加563530人,增长100.71%;流动人口增加215553人,增长41.58%。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为人口的迁移流动创造了条件,流动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
据介绍,总的来看,我市“七人普”主体工作已经完成,普查摸清了全市人口家底,反映了全市人口变化特征,获得了大量极其宝贵的人口统计信息。我市将会同各有关方面充分开发利用好普查资料,确保普查成果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为推动十堰高质量发展提供准确统计信息支持。
<<<延伸阅读
十堰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情况
按照湖北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统一部署,我市各级人口普查机构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主动适应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在指标内容、数据采集方式、填报形式等方面创新改革带来的新要求,历时一年多时间,高质量完成了普查准备、入户登记、比对复查和主要数据汇总等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
一、普查工作基本情况
根据统计法和《全国人口普查条例》,以202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我市开展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以下简称“七人普”)。通过此次人口普查,我们全面查清了我市人口数量、结构、分布等方面情况,为完善我市人口发展战略和政策体系、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准确统计信息支持。
十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七人普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县(市、区)政府精心组织实施、通力协作配合,全市县、乡、村级共组建2120个普查机构,选聘14503名普查人员。各级人口普查机构和广大普查人员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不利影响,在全体普查对象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对全市的家庭和人口进行了普查,圆满完成普查入户登记任务。
二、普查主要数据
十堰市七人普普查公报共有6个,分别为全市人口情况、地区人口情况、人口性别构成情况、人口年龄构成情况、人口受教育情况、城乡人口和流动人口情况等。主要数据具体情况如下:
(一)人口总量。2020年11月1日零时,全市常住人口为3209004人。
(二)户别人口。全市共有家庭户1169185户,集体户37418户,家庭户人口为3004813人,集体户人口为204191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57人,比2010年减少0.6人。家庭户规模缩小,主要是受人口流动日趋频繁、住房条件改善、年轻人婚后独立居住等因素的影响。
(三)人口地区分布。全市10个县(市、区)中,常住人口超过40万人的地区有3个,在30万人至40万人之间的地区有4个,在10万人至30万人之间的地区有2个,少于10万人的地区有1个。其中,中心城区人口(茅箭区、张湾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为103.34万人,占比32.21%。与2010年相比,中心城区人口增加26.55万人,所占比重上升9.23个百分点,显示出中心城区作为全市主要功能承载地和发展核心区域,对全市人口有着较强聚集能力。
(四)性别构成。全市男性人口为1652060人,占51.48%;女性人口为1556944人,占48.52%。常住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6.11,与2010年相比下降4.14个百分点,我市性别结构得到改善。
(五)年龄构成。全市0-14岁人口为599932人,占18.70%;15-59岁人口为1998483人,占62.28%;60岁及以上人口为610589人,占19.03%,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451977人,占14.08%。与2010年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3.63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下降9.28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5.65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5.54个百分点。
(六)受教育程度人口。全市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90666人,占比12.17%,比2010年提高4.62个百分点。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2174人,比2010年增加4624人。全市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3]由2010年的8.67年上升至9.54年。文盲率由2010年的7.10%下降为2.18%,下降了4.91个百分点。受教育状况的持续改善,反映10年来我市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等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人口素质不断提高。
(七)城乡人口。全市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1987585人,占61.94 %;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1221419人,占38.06%。与2010年相比,城镇人口增加440107人,乡村人口减少571944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5.62个百分点。过去10年间,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深入发展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落实落地,我市新型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城镇化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
(八)流动人口。全市人户分离人口为1123066人,其中,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为389096人,流动人口为733970人。流动人口中,跨省流动人口为100844人,省内流动人口为633126人。与2010年相比,人户分离人口增加563530人,增长100.71%;流动人口增加215553人,增长41.58%。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为人口的迁移流动创造了条件,流动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
总的来看,我市七人普主体工作已经完成,普查摸清了全市人口家底,反映了全市人口变化特征,获得了大量极其宝贵的人口统计信息。我们将会同各有关方面充分开发利用好普查资料,确保普查成果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实现效用最大化,为推动十堰高质量发展提供准确统计信息支持。
十堰市统计局
十堰市人民政府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1年7月12日
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123@shiyan.com)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