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于龙泉山东麓、沱江中游的简阳市从汉代牛鞞县发源,在宋代有“天府雄州”之称。民国年间,当地取古称简州与阳安首字,重新命名为简阳。今日简阳,绛溪河、沱江穿城而过,水系发达,一派江南之景。
两千多年前,简阳就是成渝古道上的重要一站,被誉为“蜀都东大门”。上世纪五十年代,成渝铁路的建成为简阳铺出一条新通途。
离简阳站只有两分钟脚程的地方,一座800年前修建的白塔极富雄州古韵,是火车站独特的参照物。许多年来,如指针摆动一般定时到达的列车与白塔一相逢,立刻就向车上的简阳人发出信号:家已到。
80岁的钟克明24年前从简阳站货运岗位退休,在他看来简阳站的货来客往仿佛还在昨日。他说,上世纪九十年代,依托周边重型机械工厂,车站每月货物装车达三四百车,卸车也有近两百车。
从1964年起,四川空气分离设备制造厂、四川空气压缩机厂、四川拖拉机总厂等一批国有大中型企业选址简阳,依托成渝铁路,服务国家工业建设。其中,空分厂和空压厂在川内机械行业十分有名,在上世纪七十至九十年代更是相当辉煌。
在简阳站重庆端,草色埋没中,一条已停用的专用线通向规模宏大的空分厂。空分厂占地几十亩,不仅修建了使用频率极高的专用线,还配有一台上游型1218号蒸汽机车。“他们有自己的火车司机,每天把货物从厂里拉到成渝铁路上来。”钟克明回忆,“他们生产的一台机器有几吨重,全靠铁路运送到上海、广东、浙江等地。”
素有“棉乡”之称的简阳农业十分发达,除了机械、煤炭,棉花、甘蔗、玉米等从天府沃土里长出的农作物也需要运往全国。“那时候车站有零担、集装箱和整车货物装卸,实行三班倒,随到随卸,每天忙得不得了。到休息时间,工友们靠着墙就能睡着。”回忆起曾经的忙碌场景,钟克明记忆犹新,那时,车站有20多名货运员。
现任简阳站运转主任钟富接过父亲的话茬说:“小时候就有印象,街上特别热闹。这一头肩挑背扛下来的货物,另一头马上就被各厂的汽车拉走。”
钟富所说的街道是简阳站外一条名为“火车站街”的道路,道路不宽,但多年前却是简阳老城区最喧嚣之处。简阳站最繁忙时,每天有十余趟客车来往,乐至、安岳、仁寿等周边地区群众背着花生、红苕、橘子、桃子等农产品来此乘车前往外地。钟富回忆:“赶上春节、清明等节假日,人多到‘闷罐车’都要派上用场。”
简阳站货物仓库从建站时便有,上世纪九十年代,仓库常常被供销社的五金、电器、大米堆满。大量货物到达让这条街上车流、人流络绎不绝。那时车站还成立了汽车队,配备了十多辆汽车,将火车拉来的货物送到遂宁、安岳、石桥等地,为货主提供“门对门”服务。
2019年起,简阳站不再办理客运业务。近年来,随着成渝城际铁路简阳南站和天府国际机场的修建,简阳也从成渝重要站点向成都“新枢纽”转变。站内货运业务仍旧忙碌,铁道线旁几台挖掘机不停卸载着集装箱内的砂石。每月有近两千车砂石从贵阳、遵义等地运来,用于天府机场配套设施建设。
如今,火车站街两边商户大多已搬迁,留下一扇扇紧闭的木板门,街上只有大货车来往运货,只剩墙面上“在此找件”的字迹还依稀记录着当初的情形。
成渝铁路在简阳城烙下不少印记。在绛溪河铁路桥旁,每天天一亮,卖菜、肉和小商品的摊贩便陆续聚集,叫卖声夹杂着火车车轮的“哐当”声构成了老城区的烟火味道。
市政府新建的河边绿道穿过70年前的桥墩,城市的新旧面貌在这里同时展现。“早就习惯了火车的声音,这是属于老简阳的东西。”在桥边茶馆喝茶的居民程方园说。
同样属于简阳的印记,还有热闹了一座城的“一锅汤”。48岁的高俊辉在火车站街经营着一家“石笋井雷氏羊肉馆”,卖的羊肉汤成为了不少铁路职工和来往旅客记忆中的简阳味道。当年母亲凭一碗羊肉汤养大了4个子女,如今自己接过衣钵,看着自己的孩子一口一口喝着热汤,高俊辉露出幸福的笑容。
1995年,简阳道岔维修工区工长李毅来到简阳,一干就是27年。当年,带着“八斤半”捣镐、洋铲的工务人每天步行五六公里维护线路。收工后,点上一盆两块五角钱的羊肉汤,就是挥汗如雨一天之后的最大享受。
“我生在简阳,不满二十岁就在这条铁路上工作,喊我换到大城市我都不愿意。”李毅说,在成渝铁路上工作生活的人都追求一份简单,“当时文娱、体育活动都少,大家的精力都在抓安全、抓生产上。”
当年,车务、通信、电务、工务、林业工区上百名职工聚集在这里,为着一条铁路奉献了半生。穿梭半城的成渝铁路也不负众望,径直朝着阳光而去,简单地融入一座城,不经意间抒写出许多故事。
“根在成渝”
前方到站
临江寺
资阳
长沙埂
关于这些车站您有什么故事
快来给评论区留言
我们等您的分享
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123@shiyan.com)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