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绿皮车”到空调客车再到高铁动车
从蒸汽机车到内燃机车再到电力机车
“火车进行曲”应时而变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70年间
西南铁路机车、车辆等移动设备
发生着沧桑巨变
“复兴号奔驰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习近平总书记新年贺词中的“金句”,既是对中国铁路特别是中国高铁的肯定,也是对广大铁路职工的鼓励。
风笛悠扬,动车飞奔,吟唱着传奇的中国速度。
从追赶世界到领跑全球
中国铁路移步换景
西南铁路高歌猛进
起步:新中国第一路上的“绿皮车”
在《成都铁路局志(1903—1988)上册》第348页上,有一张铁路工人站在机车上挥舞旗帜的黑白照片,旁边写着:“成渝铁路组装的第一台机车1519号。”这几面挥舞的旗帜,拉开了西南铁路发展的序幕。
1951年
随着新中国第一路
成渝铁路的修建
重庆机务段也正式成立
参与修建的孙贻荪对当时的乘坐体验记忆深刻:“车上只有硬座,全是木条凳和木茶几,每两节车厢有个茶炉,电风扇在头顶‘呼哧呼哧’地转着,只能通过打开窗户来透气。可以说这在当时已经是最好的车厢了。”
而机车乘务员的体验则截然不同
由于蒸汽机车全靠烧煤提供动力
开火车更像是一份“体力活”
巨变:从“手动挡”到“自动挡”
1969年10月
广元至马角坝段实现电气化
牵引力大、速度快的电力机车
自此“奔跑”在西南大地上
“电力机车的‘驾驶体验’很好,机器更先进,环境更干净、安静。”彭茂兵的电力机车“驾龄”已有20年,从韶山Ⅰ型到韶山Ⅲ型再到和谐型机车,“以前是有级提速,现在是无级提速,从‘手动挡’开到了‘自动挡’。”彭茂兵戏称。
每到岁末年初
一场人类最大规模的“迁徙”
在中国上演
火车正是春运的主角
尽管集团公司配属的客车
也在逐年增加
但依然跟不上人口流动的速度
虽然运力紧张,但客车的舒适度有了明显改善。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大量国产新造客车开始配属集团公司,这些客车的性能和功能都比较先进和完备。
重庆机务段的杨志师傅
和机车打了30年的交道
说起火车头的变化杨师傅如数家珍
“就拿机车的弹簧来说,以前用板弹簧、圆弹簧,现在和谐型电力机车只有一个弹簧,体积又小又轻。”
2018年底
集团公司配属的电力机车
已从最初的7台达到1039台
所有干线实现电力机车牵引
客车也从最初的7辆增至4039辆
腾飞:动车“跑进”新时代
2007年7月7日
成都至重庆开行
首趟动车组列车“先锋号”
成渝两地旅行时间
由11小时缩短为3.5个小时
2009年9月26日
重庆至成都首列“和谐号”开行
时速达200公里
西南地区高速铁路实现“零”的突破
2015年12月26日
成渝高铁建成通车
时速达300公里
成渝之间的时空距离再一次压缩
道虽远,行将至。
60多年来,成渝之间的铁路线路,从500多公里到300多公里,绿皮车跑了10多小时,空调快车要跑5个多小时,而今高铁动车只需 1个多小时。
重庆车辆段动车二级修工长高泗海说:“以前检修列车全靠工人拿一个锤子敲敲捶捶,现在动车检修可是‘精细活’。”
”
进步不止步
2019年8月17日
9辆CR200J动力集中型“复兴号”
抵达重庆北站
这是集团公司第一次配属“复兴号”列车
动力越来越强
速度越来越快
智能化越来越高
西南铁路移动设备的
变化发展天翻地覆
“交通强国、铁路先行”
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奔驰的
“复兴号”折射出的
不仅是中国铁路的崛起
更是中华民族的复兴
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123@shiyan.com)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