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汽车工业的主要奠基人孟少农就曾经说过:“小厂搞大车,而大厂搞小车。”,造乘用车的难度是远高于商用车的,而十堰作为二汽的诞生地,也就是现在的东风汽车,为何十堰不大力发展乘用车呢?而是一直专心发展商用车。
襄阳,航拍汽车制造厂
首先来说说十堰发展商用车的历史。1969年二汽落户十堰,次年二汽人便用榔头和台钳,在四面透风的芦席棚里打造出第一辆军用越野车——EQ240。它是我国生产的第一代军车中的重要车型,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一代神车,以马力大、速度快、轻便灵活、视野开阔等特点而闻名。
1975年7月,克服艰难险阻,经过8年的研发,二汽生产和改进的第一个基本车型——2.5吨越野车EQ240顺利建成投产。这款车既是十堰汽车工业的开端,也是十堰商用车的开端。
大家知道如今的东风汽车形成了中、重型商用车、乘用车等产品线,而十堰基地主要以商用车、零部件和汽车装备事业为主,乘用车主要放到了襄阳、武汉和广州,没有放到十堰,为何会形成这种局面?
十堰东风商用车
十堰这个地方山多,高山峻岭,曾经是“世外桃源”,三线建设时期,大型工业项目选址到这类地区很正常, 因为当时是为了备战考虑,要求“分散、隐蔽”,这样的地形条件曾是十堰的优势,但是到了80年代,反而成了劣势。
十堰到上世纪80年代时适于建设工业化大厂的平地已经不多了,就算是勉强把新的大项目建在十堰,后期也会存在运输和调度问题,所以二汽决定战略东移,顺汉江而下,直到星辰大海,到1983年,二汽襄阳(当时叫襄樊)基地破土动工。
二汽在襄阳建设了发动机工厂,第一辆富康轿车也是从襄阳试装厂驶出的。紧接着,蓝鸟轿车、第一吨3吨型车先后下线,从此襄阳汽车产业开始跨入整车生产的时代。1993年,襄阳第一主导工业就成了汽车工业,推动襄阳经济大跨步前进,促进工业模式由劳动密集型向资金、技术密集型转变。
襄阳某车企生产线
二汽第一级,跳到襄阳;第二级,跳到武汉。90年代东风的乘用车合资项目相继放到了武汉,东风总部也于2003年从十堰搬到了武汉。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东风汽车在不断壮大,那就必然会走出十堰,这一战略不光是对我国汽车工业有好处,也有利于湖北的汽车工业发展。
如今武汉和襄阳以乘用车为主,十堰以商用车为主,随州以专用车为主……从全国来说,湖北是汽车工业布局的重点省份,如果当年二汽偏安一隅,一直不走出来,那么到今天有没有这样的实力,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十堰其实也有乘用车产品——东风小康,产品线在不断完善中。
你认为十堰多年来一直聚焦乘用车的战略正确吗?欢迎留言讨论。
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123@shiyan.com)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