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疫情控制状况逐渐转好,部分地区一到三年级学生也重返校园复课。
和高年段学生相比,低年段的学生不仅适应力更低,而且还在未来一个月中,需要面对重新适应学校生活、回顾总结学期的学习双项任务挑战。“面对改变,低年级的孩子出现一些紧张焦虑烦躁的情绪都是很正常的。”教育专家们建议,在复课的一个月里,平稳心态,逐步适应,习惯培养比关注成绩更重要。
“学习准备”从头开始
“对于开学,越是低年段的孩子期待度越高。”
普陀区江宁学校心理老师杭艺说,学校开学前曾做过一份调查,调查显示80%以上的一到三年纪学生都对开学充满了期待。“他们对于开学的反应大致可以分为三种:迷糊派、兴奋派与紧张派。迷糊派记不得同学名字,记不清自己的座位,忘记怎么交作业。兴奋派则渴望见到老师与同学,见了面就想来个大拥抱,想要和朋友们讲假期里积攒一肚子的话。而紧张派则对疫情下的新型校园生活、后网课时代的学习有各种担心。”
复课才两天,杭艺就已发现了孩子的各种复学“不适征”。“首先是对新校园生活的不适应,包括了一米社交距离、定时测量体温、佩戴口罩等。其次是学习习惯的不适应,尤其是一年段的孩子,第一学期形成的学习规范,大部分都被打回了原型。开学第一天,老师们就在教室捡到了各式各样的文具。第三就是学习方式的不适,没有了随时随地的零食点心,居家宽松环境转成了集体课堂学习环境。”
“面对改变,低年级的孩子出现紧张焦虑烦躁的情绪都是很正常的。”为了让孩子们尽快适应,江宁学校的老师们通过许多创意性的活动安抚孩子,让他们重新爱上校园,比如,有的老师会给学生准备开课惊喜小礼物,有的老师和同学们开启课堂唠嗑会,畅谈假期感受;还有的老师给每一个到校的孩子发了激励章,奖励居家学习生活中方方面面的闪光点。“学习习惯‘倒退’,那么就再过一遍‘学习准备期’。”
不要过于关注成绩
“重回校园,不仅孩子要重新适应,家长也需要调整心态。”静安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主任陈小文提醒,从宽松的居家学习状态回归到校园的集体学习中,家长应该多关注孩子的精神状态,包括是否能够适应校园的作息、是否能适应班集体上课的压力等,而非只关注学业的进步。
“陪伴孩子长大,应该是陪伴他身心长大,而不是‘成绩陪伴’。原本100多天的居家学习期,正是给了家长更多亲子陪伴的机会。那么,复学之后,家长不要重回老路,觉得孩子在家轻松太久,继续‘补一补’跟上进度。这种报复性心理,其实就又回到了原先成绩陪伴的老路上,给孩子带来过多压力。”陈小文建议,家长不妨给予孩子更多的积极鼓励,比如,和孩子一起回忆下在学校的高光时刻、和同学一起努力的场景,帮助孩子找回校园生活的感觉。
为了帮助孩子适应,江宁学校还特别设计了“复课调适期”。在调适期期间,班主任们会开展系列生命教育主题班会,通过讲述战疫逆行者的动人故事和英雄事迹,增强学生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和压力化解的能力,引导培育学生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并学会在磨难中奋起长大。每个班级还特设了情绪角,并放上了三个情绪口袋:开心袋、烦恼袋与应急袋。学生可以随时将自己的开心事与烦恼事投递进开心与烦恼袋子。班主任会与同学们一起开启分享愉快,解决烦恼。
如果遇到暂时解决不了的烦恼,大家会举行集体“粉碎”仪式,让烦恼随风飘散,并以此舒缓压力。而应急口袋里则放着心理“锦囊”,不仅有心理危机简易处理守则,也有求助热线号码,提醒孩子学会求助,珍爱生命。与此同时,学校还面向全员推出复学心理课,“我的2020心情曲线”和“我的心情防疫包”主题活动,让学生绘制“疫情爆发—开学延期—居家学习—复学官宣—正式返校—返校一周”这一时间轴的心情起伏曲线,并通过创意绘画为返校复课储备“神奇药水”,促进学生复课情绪调试。
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123@shiyan.com)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