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登录
注册忘记密码
查看: 1041|回复: 0

[自然风光] 十堰湿地成极危物种天堂乐园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2-6-1 18: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十堰文明网】

我国首部专门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法律——《湿地保护法》今起施行。我市将以此为契机,着力做好完善湿地保护配套制度、建立考评考核机制、加大湿地保护修复力度等工作,进一步提升湿地保护水平。那么,什么叫湿地?功能有哪些?为什么要保护湿地?十堰有哪些湿地呢?

群鸟在十堰湿地公园里搏击水花。朱江/摄

世界极危物种首次现身十堰湿地

初夏的郧阳湖国家湿地公园,绿油油的草地和碧蓝的湖水交相辉映。漫步湖边,一路走进水草深处,满眼都是青翠。这时,腹部金黄色的几只野鸟掩映在草丛中,黑曜石似的眼睛,白褐色的嘴巴,脖子上还“挂”着一道黑项圈。它们灵活地转动脖子,慢条斯理地梳理着羽毛,优雅至极。草的尽头,湖面像一块温润的翡翠戒面平铺在天地间。忽然,“噌”的一声,野鸟两腿用力一蹬,振翅飞上天空。

十堰野保站工作人员首次在本地湿地公园观察到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黄胸鹀。刘洪军/摄

“嘘!这些野鸟是世界极危物种、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黄胸鹀(wú)!我在望远镜里看到的,特征很明显。”正在进行野外鸟类调查的十堰市林业局野保站(以下简称野保站)站长雷波惊喜地说,这次他们总共观测到了50多只黄胸鹀。这是首次在初夏季节发现黄胸鹀在十堰湿地栖息、繁殖。

据了解,黄胸鹀又名禾花雀,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和欧洲东北部,越冬区域在亚洲南部和东南亚。越冬迁徙经过我国大部分地区,十堰是其重要迁徙通道之一。黄胸鹀经常组织大群体活动,但由于人类的捕杀,迁徙时成千上万只飞行的壮观场景已经成为历史。它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极危物种。

雷波通过固定监控点的摄像设备,清晰地看到黄胸鹀聚集成群,在郧阳湖国家湿地公园里欢快地穿梭、打闹,时而觅食,时而飞翔。“这次发现充分证明郧阳湖国家湿地公园具有适宜黄胸鹀生存的环境,可以吸引它们来此栖息。”雷波介绍,黄胸鹀的“危险”等级一再提升,从2004年“近危”到2008年“濒危”,再到2017年升至“极危”。这种体形娇小的鸟类曾被中国食客称为“天上人参”,从1980年到2013年种群数量下降 90%,已有灭绝的危险。

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黑鹳现身十堰多个湿地公园。刘洪军/摄

全市现有湿地979块 总面积138.44万亩

湿地与海洋、森林并称地球三大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维护生物多样性、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储碳固碳等不可替代的独特生态价值及生态功能。

滩涂、岛屿是湿地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许多候鸟栖息地和繁殖地。近年来,由于人们无序开发干扰,极大压缩了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空间。

《湿地保护法》施行后,让湿地保护有法可依。据了解,《湿地保护法》确立了统一的湿地保护管理体制,划定了各级人民政府各有关主管部门的管理事权,结束了过去各类湿地管理“九龙治水”的长期困扰。该法最显著的特点是加大对破坏湿地行为的处罚力度,赋予县级以上林业、草原等有关主管部门湿地保护执法权,明确了违法主体破坏湿地的法律责任。

十堰是湿地大市。“全市现有湿地979块,总面积138.44万亩。”市林业局局长龙春来介绍,湿地是十堰整个生态系统的关键组成,也是大美十堰人居环境建设的优势所在。目前,全市建成竹溪龙湖国家湿地公园、黄龙滩国家湿地公园、泗河国家湿地公园、竹山圣水湖国家湿地公园、郧阳湖国家湿地公园、房县古南河国家湿地公园共6个国家级湿地公园,面积达8644.92公顷;全市重点生态保护区总面积为556358.42公顷,占全市版图面积的23%。“这些重点生态保护区分属林业、国土、农业部门主管,大多分布在汉江源头、丹江口库区、黄龙库区等重要水源和生态保护流域,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典型生态系统、珍稀濒危生物基因保护繁衍基地,在保护一江清水、维护生物多样性上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经过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全市湿地公园的管理体系逐渐完备,功能发挥逐步凸显,在推动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绿色转型升级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成为十堰一张靓丽的“生态名片”。

最新调查显示,全市分布有野生鸟类18目69科368种,较2017年新增50余种,鸟类种数占全国鸟类种数的25%,丰富度位居湖北省前列。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鸟类有12种,代表性的有金雕、白肩雕、胡兀鹫、秃鹫、白尾海雕、东方白鹳、黑鹳、白鹤、中华秋沙鸭、海南鳽、白冠长尾雉、黄胸鹀。二级保护野生鸟类66种,代表性的有红腹锦鸡、画眉和红嘴相思鸟等。

十堰湿地多次发现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中华秋沙鸭的身影。雷波/摄

重拳整治湿地环境问题 营造舒适的生态空间

丹江口库区湿地是我国有代表性的湿地类型之一,2000年被列入《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并纳入优先行动,同时被列为西南地区重要湿地名录之一。2017年丹江口同白洋淀、洱海被环保部定义为“新三湖”,生态区位极其重要。

2010年,丹江口库区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丹江口库区湿地保护区)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开始实施。与此同时,丹江口库区湿地保护区管理局对湿地突出环境问题实行“整改销号”,并督促各部门采取强力手段达标。

2018年,国家“退耕还湿”政策在丹江口库区试点实施。丹江口库区湿地保护区管理局抢抓时机开展栽植补造、生态补水、退耕还草、“退耕还湿”项目。其中,1.4万亩“退耕还湿”项目于2020年底全面完成。一系列项目的实施提升了丹江口库区的森林覆盖率,增强了湿地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能力,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生态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湿地带来的不仅有美景,还营造了舒适的生态空间。据监测,我市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 92.3%,PM2.5 浓度 31μg/m3,连续两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十堰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为黄胸鹀等极危动物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栖息环境。”丹江口库区湿地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沈伟说。

百里生态长廊,万顷碧波湿地。十堰将以《湿地保护法》施行为契机,着力做好完善湿地保护配套制度、建立考评考核机制、加大湿地保护修复力度等工作,进一步提升湿地保护水平。(十堰晚报记者 朱江 特约记者 李镇海)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123@shiyan.com)删除!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